解表药治疗感冒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830047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表药治疗感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解表药治疗感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解表药治疗感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解表药治疗感冒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表药治疗感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表药治疗感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起解表药,恐怕很多人会感到生疏,若是说它是可以用来治疗感冒的一类中 药,也许很多人便马上能说出其中的一二味药来,如柴胡、桂枝、麻黄等。感 冒是最常见的疾病,几乎人人患过。解表药价格低廉,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是老百姓乐于接受的传统中药,也是家庭最常用的中药。但是,用中药需要辨证,还要很多种不同的药物搭配组方,在一般人看来 非常复杂,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其中的学问。今天我就跟大家谈谈如何认识、 使用解表药,轻松化解小感冒的侵扰。 解表药:有辛温和辛凉之分。 解表就是解除表证的意思。中医把感冒和部分感染初期的病症,称为表证。意 思是说疾病初期,病变部位表浅。解表药多味辛,性能发散,通过发汗途径,

2、使肌表之邪从体表随汗而解。主要用于治疗感受外邪(可以理解为致病因素) 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 、脉浮等表证。 由于表证有风寒和风热之不同,故解表药相应分为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两 类。 辛温解表药适用于风寒表证,可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舌 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等。常用辛温解表药有麻黄、桂枝、紫苏、荆芥、白芷、 防风、羌活、细辛、生姜等。 辛凉解表药适用于风热表证,可见发热微恶寒、咽干咽痛、口渴、舌苔薄黄、 脉浮数(快)等。常用辛凉解表药有柴胡、薄荷、升麻、葛根、菊花、桑叶等。感冒:有风寒和风热之分感冒,俗称伤风,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可以理解为肺 的

3、防御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 全身不适等主要表现的一种外感病。而感冒常以风邪兼挟寒热而发病,因此我 们要分清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是指感受了风寒之邪,肺气失宣所致。临床表现:恶寒重、发热 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 白等。治疗宜选择解表散寒的药物。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细辛、 生姜等解表散寒药。常用中成药可选用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 散、通宣理肺丸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风热感冒是指感受风热之邪,肺卫功能失调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常以发热、 微恶风寒、 口微渴

4、、少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为主,可兼有头痛、咽痛、咳嗽等 症状。春节临近,发哥走上跑下忙个不停,加上天气寒冷衣服穿得单薄了点,便 害上个伤风感冒,头痛、怕冷、全身酸痛、流鼻涕、咽痛,虽不是什么大病, 可也让他够受的。妻子催促他去医院打吊瓶,或者吃抗生素什么的,免得家里 过年都不得安宁。发哥说,咱过敏体质,打“三素一汤”就免了吧,到医院看中 医抓中药倒是可以。于是发哥去市医院找黄中医,黄中医一边把脉,一边看舌 苔,不一刻便开了三副中药叫发哥回家煎煮。不几天,发哥的病就治好了。妻子私下感激发哥看中医为她节省了一套衣服!其实黄中医并不是什么专家,只 是 个从中医学院毕业二三年的中医师,所开的药

5、方,也不过是一些普普通通的解 表药。发热了用桑菊饮和银翘散感冒发热,多属于风热型感冒,是风热之邪 侵袭人体肌表、肺卫所表现的临床证候。要选用解表清热的药物。常用方剂有 桑菊饮和银翘散。 桑菊饮由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生甘草、苇根组成。功效是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主要用于风热感冒初起,临床表现为身热不明显、咳嗽、 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数等。 辨证加减:高热,加石膏、知母;咳嗽较频,加黄芩;咳痰黄稠,加瓜蒌、黄 芩、桑白皮、贝母;络伤咳血,加白茅根、茜草、丹皮;津伤渴甚,加天花粉; 热毒咽痛,加玄参、板蓝根。 银翘散由连翘、银花、桔梗、薄荷、淡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 子

6、、芦根组成。功效是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要用于温病初起的表热证。临 床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 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辨证加减:伤津较甚,加天花粉;热毒较重,加马勃、玄参;热伤血络,去荆 芥、淡豆豉,加白茅根、侧柏、栀子;肺气上逆(如咳嗽) ,加杏仁;兼挟秽浊 (如脓痰或呕吐) ,加藿香、郁金。 两方同为辛凉解表方剂,方中桔梗、连翘、薄荷、芦根、甘草五药相同。其不 同之处是:银翘散解表清热之力强,为“辛凉平剂”;桑菊饮肃肺止咳之力大, 为“辛凉轻剂”。 2 发冷了用麻黄汤和桂枝汤感冒发冷多属于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侵袭人 体肌表、肺卫所表现的临床证候。

7、要选用解表清热的药物。常用方剂有麻黄汤 和桂枝汤。 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组成。功效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要 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 舌苔薄白、脉浮紧。 辨证加减:喘急痰多,表证较轻:去桂枝,加苏子、半夏;鼻塞流涕重者,加 苍耳、辛夷;夹湿兼骨节酸痛,加苍术、薏苡仁;兼里热烦燥、口干,加石膏、 黄芩。 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功效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要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 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辨证加减:风寒较甚者,加防风、荆芥、淡豆豉; 体质素虚者,加黄芪;兼见 咳喘者,加

8、杏仁、苏子、桔梗。 咳嗽了用三拗汤合止嗽散、桑杏汤感冒咳嗽是由于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 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成。要分清是风寒、风热、 风燥咳嗽,来选择解表药。常 用方剂有三拗汤合止嗽散、桑杏汤。 三拗汤由麻黄、杏仁、甘草组成,止嗽散由桔梗、荆芥、陈皮、甘草、紫菀、 百部、白前组成。功效是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主要用于风寒咳嗽证。临床表现为咳嗽声重、气 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或见恶寒发热、无汗, 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辨证加减:咳而痰黏、胸闷、苔腻者,加半夏、川朴、茯苓以燥湿化痰;咳嗽 迁延不已,加 紫菀、百部温润降逆;咳嗽音哑、气急似喘、痰黏稠、

9、口渴、心烦有身热者, 加生石膏、桑皮、黄芩以解表清里。 桑杏汤由桑叶、杏仁、沙参、贝母、栀子皮、淡豆豉、梨皮组成。主要用于风 燥咳嗽证。临床表现为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 痰少而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 热、舌红干 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辨证加减:津伤较甚,干咳、咳痰不多、舌干红少苔者,配麦冬、北沙参滋养 肺阴;热重不恶寒、心烦口渴者,酌加石膏、知母、黑山栀清肺泄热;痰中夹 血,配白茅根清热止血。 甲型 H1N1 流感的预防,可予以贯众、紫苏叶、荆芥、 板蓝根各 10 克,生甘草 5 克。水煎服,每剂水煎 400 毫升,每次

10、口服 200 毫升, 1 日 2 次,连服 35 日。对于已起表证者,可以在辨证基础上,加强清热解毒 药。 1.风热犯卫型:发病初期,未发热或发热、咽干肿痛、咳嗽较轻、痰少、舌质 偏红、苔薄黄或薄腻、脉浮数者,以疏风清热方药治疗。金银花、桑叶、菊花、 茅根、牛蒡子、芦根各 15 克,连翘、浙贝母、苏叶各 10 克,炒杏仁 9 克,薄 荷(后下) 、生甘草各 6 克。服法同上,必要时可日服 2 剂,6 小时口服 1 次, 每次 200 毫升。根据症状改善情况服用 35 日。 2.热毒袭肺型:高热、咳嗽、痰黏或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舌质 红苔黄或腻、脉滑数者,以清肺解毒方药治疗。杏仁 9

11、 克,生石膏(先煎)30 克,知母、荆芥各 10 克,浙贝母 10 克,芦根、牛蒡子、金银花、青蒿(后下) 各 15 克,炙麻黄、生甘草各 6 克。煎服法同上。 使用解表药,还有两点是不可不知的,否则就算用药对证,也难以收到好的效 果。这两个要点一是煎煮方法,二是疗程把握。 煎煮:次数不可多,时间不宜长 先将中药用冷水浸泡 20 分钟,水量稍盖过药面,以急火(大火)煎煮,煮开后 再小火煎 3 分钟即可,一般不超过 510 分钟,否则降低药效。取汁分 23 次 温服,一般不再煎第 2 遍。因为解表药不管辛温、辛凉,均含挥发性成分较多, 如麻黄、桂枝、薄荷、紫苏、细辛等,煎的次数过多,时间太久都会

12、使其有效 成分过多地挥发到空气中。 挥发性成分是解表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其中麻黄的挥发油有发汗作用,桂枝 的挥发油能扩张末梢血管,生姜的挥发油能增加散热。 “后下”目的在于尽可能减 少挥发油的挥发损耗。 解表药使用两点备忘疗程不宜太长服用解表药,一般短则 13 天,长亦不过 57 天,超过 1 周不愈,当考虑有无其他并发症。通常处方开 2 剂或 3 剂,不 宜过多,根据病情作出药物调整。此外还要注意: 1老、幼、胎、产或久病体虚者,用药量宜小;小儿用药量一般遵循:610 岁的儿童用成人量的 1/2,5 岁以下的儿童用成人量的 1/4。 2因时、因地增减用量。如春夏用量宜小,冬季用量宜大,北方严寒地区,用量宜大,南方炎热地区,用量宜小。 3对毒性大、药性峻猛的药物,用量宜小。植物的花、叶及气味芳香之品,用 量宜小;根、果实等厚味滋腻的药物,用量宜稍大。一般中药干品常用内服剂 量为 510 克,部分常用药较大剂量为 1530 克,新鲜药物常用量为 3060 克。类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