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江淮`高春亮(南京大学)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本土产业创新能力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824709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江淮`高春亮(南京大学)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本土产业创新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郑江淮`高春亮(南京大学)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本土产业创新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郑江淮`高春亮(南京大学)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本土产业创新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郑江淮`高春亮(南京大学)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本土产业创新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郑江淮`高春亮(南京大学)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本土产业创新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郑江淮`高春亮(南京大学)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本土产业创新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江淮`高春亮(南京大学)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本土产业创新能力(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本土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和政策导向转变基于江苏沿江开发区产业配套经验的研究郑江淮 高春亮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系内容摘要 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通常会带来较本土更高的产业技术水平,如果本土企业能够与国际制造业资本形成产业配套,将有助于本土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形成自主产业创新能力,进而推动本土产业发展从以投资为基础的模式转变为以自主创新为基础的模式以及由此维系的本土经济持续增长。然而,目前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引资体制可能会使这种模式转变的机会丧失殆尽。本文以江苏沿江开发区的产业配套经验为背景,建立了一个两阶段最优产业配套模型,揭示了在产业配套初

2、期,本土企业为国际制造业资本进行产业配套和本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呈 U 型,这就要求政府将以各开发区展开的“引资大战”为特征的资本扩张政策导向转变为鼓励和支持本土企业为支柱产业配套的政策导向;在产业配套后期,上述关系又呈倒 U 型,这就要求政府将鼓励和支持产业配套的政策导向转变为促进本土企业自生的产业创新能力的政策导向。从长期看,政府应当以在产业配套中积极培养本土企业自主的产业创新能力为政策目标,否则本土企业在一轮轮的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中将陷入到产业配套“陷阱”之中。关键词 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 技术学习 技术能力 产业配套 产业发展模式JEL 分类号 F2 N6 O3研究领域:国际经济学、发展经

3、济学郑江淮:经济学博士,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系副教授。电话 13337811016,025-83595211 邮编210093,Email: 高春亮: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系博士研究生。1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本土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和政策导向基于江苏沿江开发区产业配套经验的研究内容摘要 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通常会带来较本土更高的产业技术水平,如果本土企业能够与国际制造业资本形成产业配套,将有助于本土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形成自主产业创新能力,进而推动本土产业发展从以投资为基础的模式转变为以自主创新为基础的模式以及由此维系的

4、本土经济持续增长。然而,目前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引资体制可能会使这种模式转变的机会丧失殆尽。本文以江苏沿江开发区的产业配套经验为背景,建立了一个两阶段最优产业配套模型,揭示了在产业配套初期,本土企业为国际制造业资本进行产业配套和本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呈 U 型,这就要求政府将以各开发区展开的“引资大战”为特征的资本扩张政策导向转变为鼓励和支持本土企业为支柱产业配套的政策导向;在产业配套后期,上述关系又呈倒 U 型,这就要求政府将鼓励和支持产业配套的政策导向转变为促进本土企业自生的产业创新能力的政策导向。从长期看,政府应当以在产业配套中积极培养本土企业自主的产业创新能力为政策目标,否则本土企业在一轮

5、轮的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中将陷入到产业配套“陷阱”之中。关键词 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 技术学习 技术能力 产业配套 产业发展模式一、引言近年来,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明显变化,即外商直接投资不断递增,在江苏,尤其表现为大规模国际先进制造业资本在沿江开发区“落户”。1从产业和贸易层面上看,国际制造业资本投资大多数采取了产业内贸易方式,即充分利用中国投资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比较优势,在现有的经济技术开发园区圈地办厂,成为支柱企业和支柱产业,在开发园区内形成产业集聚,本土企业借此融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分工体系。通常的观点是,这种产业格局的变化,有利于为提升本土企业技术能力和产

6、业创新能力,改善本土产业结构,实现本 本文是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设立的 2003 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施沿江开发战略”系列招标课题之一“沿江开发园区支柱产业与本土企业产业配套研究”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得到了余晖研究员主持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的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证”的资助。本课题研究得到了洪银兴教授和刘志彪教授的 学术指导。江苏省外经贸厅办公室夏网生处长和开发区管理处彭毅处长对本课题的问卷调查和实地座谈提供了大力 支持。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任保平和丁汝俊两位博士全程参加实地调研和讨论。调研中得到了昆山、太仓、 常熟、张家港、江阴、南通、南京、泰州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

7、委会有关同志积极配合。经济系硕士生刘健同学对问 卷调查数据进行了仔细而又辛苦的整理。论文写作中,唐新林提出了很多意见,在斯密论坛上,李鹏飞、赵涛、汪 德华、戴广、毛丰付等同学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论文完成后,李鹏飞又仔细地校对了数学分析过程。此外, 省规划办组织的相关部门领导对本课题报告进行了匿名评审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我对上述专家、学者、 领导和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文章所有观点和错误均有作者负责。 1 江苏省确定的江苏沿江总体规划中划定的 31 家沿江开发区包括南京(6 家) 、镇江(5 家) 、常州(1 家)、江阴(1 家) 、张家港(2 家) 、南通(7 家) 、常熟(2 家

8、) 、扬州(6 家) 、太仓(1 家)等 9 个地区。2土经济持续增长。如果将这种变化放在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过程中考察,以江苏为例,我们就进一步发现,国际制造业转移正好弥补和缓解了中国产业发展的一个“缺口”和“瓶颈”。具体地说,中国产业发展一直依赖于投资增量的推动,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以国有经济投资为主的阶段,二是以非国有经济投资为主的阶段。目前,非国有部门虽然占到国民经济的三分之二以上,但是,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上,其进一步投资面临产业升级和转型的“瓶颈”。同样,国有资本在退出竞争性产业后,也面临这种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制造业资本向中国转移,既弥补了投资增量的“缺口”,

9、又有助于缓解产业升级“瓶颈”。从体制层面上看,我们发现,政府仍然控制着主要的金融、土地、产业技术政策等资源,在以 GDP 增长为指标的考核体制下,政府对大规模投资仍然有强烈的“冲动”,这客观上弥补了投资“缺口” 。从江苏沿江各地开发区围绕吸引国际制造业资本投资展开的“价格大战”中,我们感受到这种“冲动”对经济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并产生了一些疑问:一是“价格大战”实际上是对外资提供了特别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国际制造业资本,在短期内有利于国内生产总值、国内就业等水平的提高,但是在长期能否转化成本土经济持续增长(或者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源泉之一,却是一个疑问。二是从本土产业创新能力获得来看,大规

10、模吸引国际制造业资本使得中国呈现出与韩国等东亚国家类似的特征,即借助与跨国公司 OEM,进行技术学习的契机,获得产业创新的技术能力,1 从而有机会使本土产业发展实现以投资为基础的模式向以创新为基础的模式转变,2 这是技术落后国吸引外资所希望实现的长期目标。但是,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的动机是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这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本土经济利益(国民生产总值)最大化。或者说,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到本土后,虽然对本土企业产生产业配套的需求,而且产业配套会使得本土企业有机会通过技术学习提升技术能力,但是这一定会形成自主的产业创新能力吗?从江苏沿江开发区经验中,我们知道,这种转变发生于本土企业为国际制造业资本

11、的产业配套之中,尽管产业配套是国内外企业自主决策和选择的结果,但是,产业配套要成为提升本土企业自主产业创新能力的手段还需要一定的条件。也就是说,要实现产业发展模式转变,目前的政府利用外资体制、政策以及政府对于产业配套的政策是否要作出调整,调1 1998 年青木昌彦以韩日产业发展为例的研究指出,东亚政府选择了吸引外商投资的战略,但是在技术能力获得上采取了“开包(unpackaged) ”策略,如日本、韩国“不是全盘照搬整个工厂,而是集中引进专利权、详细图纸、 使用说明书和手册等技术知识,且重视本土技术人员与外国供应商之间的交流,甚至是积极带头作用”。这意味着, 本土技术人员能够克服外国技术知识的

12、“意会性”,变成自己的局部知识,从而为本土产业创新奠定了基础。2001 年 Cyhn 的研究指出,即使韩国电子信息企业从早期为跨国公司做 OEM 起家,发展成 ODM,直至拥有自主知识产 权和自生创新能力,关键也在于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形成一种克服国外技术知识“意会性”的机制。 2 2002 年 Acemoglu、Aghion 和 Zilibotti 的研究将经济增长战略分为以投资为基础的战略和以创新为基础的战略。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阶段,产业发展基本上以鼓励投资、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为特征,典型的是东亚模式, 并处于相对有效率的均衡。而当经济发展已经接近国际技术前沿,产业发展不再有更多的技术引进和

13、模仿的空间时, 从以投资为基础的增长战略就不再是一个均衡战略,需要向以创新为基础的增长战略的转变。这实际上是打破技术 引进和模仿阶段中形成政府对投资一体化的倾向、管理者已获得的经验和既得利益,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增进市场 竞争,增强对管理者的优胜劣汰,从而达到鼓励创新的目的。但是,本文所要进一步揭示的是,对于正处于这种转 变之中的国家来说,不仅要知道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需要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更有意义的是采取恰当的政策导向, 引导发展模式顺利转变。3整的导向如何确定?以上问题都是我们在积极吸纳、合理有效利用国际制造业资本时必须分析和回答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国内外已有的文献较少涉及,但是已有的相

14、关研究为这些问题提供了研究背景,如关于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研究,一项是关于行业的技术水平或行业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的研究,主要观点是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越大,本土企业越具有追赶和学习的空间,但是技术差距太大,会阻碍溢出效应的产生。1另一项是关于外商直接投资政策对国民经济福利影响的研究,如 2004 年于津平的研究指出,外资优惠政策会造成国民收入的短期下降,但是,如果外资进入对内资企业的技术进步产生积极作用,那么外资优惠政策可以促进本土经济发展。本文在这些研究基础上,从产业配套的角度,以江苏为例,通过对江苏沿江开发区吸引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及其产业配套情况的总结,建立了两阶段产业配套理论

15、模型,在技术差距既定的前提下,考察了本土企业技术学习的途径、存在的风险、影响本土经济增长的最优路径以及相关的政策导向。我们认为,在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中,本土企业为国际制造业资本进行产业配套资本是本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并且存在着两阶段的最优产业配套:第一阶段的最优配套是在国际制造业资本经过快速转移之后,本土企业以自身现有技术水平开始为国际制造业资本进行产业配套时,才会对本土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要强调的是,在该阶段,伴随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而来的是一些低水平的技术,2原因是国际制造业资本看重的主要是国内市场,而且本土各地为吸引国际制造业资本而竞相压低了投资成本。第二阶段的最优

16、配套是在本土企业通过配套的外溢效应和技术学习获得技术能力的情况下,存在一个短期收益和长期风险之间的权衡,即如果本土企业为与国际制造业资本配套所投资形成的资产专用性程度越高,产业配套程度越高,虽然这有利于本土企业技术能力的积累和分享更多的收益,但是在长期,本土企业配套的专用性投资被国际制造业资本“套牢”的风险增加,丧失自主的产业创新能力形成机会,甚至陷入产业配套“陷阱” ,对本土经济持续增长产生消极的影响。3 基于两阶段最优配套的分析,本土产业发展模式转变虽然会发生在本土企业与国际制造业资本产业配套之中,但是会受制于产业配套能否给本土经济持续增长带来积极作用。政府吸引国际制造业资本的政策导向应当发生两个转变,第一次转变是将目前以各开发区展开的“引资大战”为特征的资本扩张政策导向转变为鼓励和支持本土企业为支柱产业配套的政策导向,第二次转变是将鼓励和支持产业配套的政策导向转变为促进本土产业创新能力的政策导向。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产业配套概念和江苏沿江开发区本土企业为国际制造业资本产业配套情况作简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