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简答题(一)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41782835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简答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代汉语简答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代汉语简答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代汉语简答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代汉语简答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简答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简答题(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汉语简答题(一)古代汉语简答题(一) 1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答一是为了阅读和研究古代 文献,批判的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 一是为了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 培养准确地讲解中学文言文的能力。2古代汉语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答“古代汉语”是指以先秦语 言为基础的、经汉魏作家加工、由 唐代古文家定型的古代书面语 文言文。 4什么是工具书?什么是字典? 什么是辞典? 答:工具书是根据一定的社会 需要搜集材料,按照特定的方法加 以编排,以供解疑释难时查考使用 的一种图书。字典是解释单字的形、 音、义及用法的工具书。辞典是解 释词语的意义及用法的工具书。 5 说文解字是一部什么样 的书? 答它是我国语言

2、学史上第一 部解说字义,分析字形,辩识字音 的字典。 6 尔雅是怎样一部书? “尔雅”的意思是什么? 06是我国第一部古汉语词汇 学和训诂学专著,也是我国第一部 词典。 “尔雅”的意思是:“尔,近 也;雅,正也。 ”要使方言土语近于 “官话” ,解释文字要近于雅正。 7什么是类书?什么是索引? 答类书是辑录古籍片断资料 或整篇或整部著作,按类目或韵部 编排,以供寻检、征引、校勘或辑 佚古典文献的工具书。索引又名引 得,也有称之为通检的。它是将书 中内容或文集篇目或报刊资料按一 定方法编排,以供检索文献的工具 书。 8 “十三经”是指哪十三部著 作? 答周易、尚书、诗经、周礼、 仪礼、礼记、春秋

3、左传、春秋公羊 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 雅、孟子。 9 “行”字在康熙字典和 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 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 音? 答 “行”字在康熙字典中 有 5 种读音,在辞源中有 4 种 读音。其中 xng、xng、hng、hng 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 条注音“乎监切” (读音为 xin) 。 “行窳”的“行”读 xng。 11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 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 史记淮阴侯列传 )句中“乃” 是判断词,相当于“是” 。 答改为:(1) “乃”是表示 肯定语气的副词;(2)相当于现代 汉语中的“就” 。 1

4、2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 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 轻家” (晁错论贵粟疏 )中, “地” 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即不种地。 答地名词作状语,不地著, 即不在一定的地方定居。 (改正活用 类型、纠正词义各占 1 分) 13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孤与老贼,势不两立”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中, “势”为主语即“势力”或“力量” 的意思。 答:势为名词作状语,表依据, 为按照情势的意思。 (改正活用类型、 纠正词义各占分) 14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史 记孙子列传 )中, “客” ,即“把 他当作客人”的意思。 答客为名词作状语,即把

5、他 当作客人一样。 15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观前之死亡不知戒” (柳宗元蝜蝂传 )中, “死亡”为动词的 使动用法,即“使前人死亡”的意 思。 答死亡,动词作名词用,指 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16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 (左传成公二年 )中, “饮” 为动词的一般用法,即“喝”的意 思。 答:饮动词作名词用,指喝的 水。 17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中, “交”为动词,指“交往” 。 答:交,动词用作名词,指朋 友。 18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柳宗 元童区寄传 )中,

6、“缚”为动词, “用绳子缚”的意思。 答:缚,动词用作名词,指缚 手的绳子。 19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闻之,有献于公” (左 传隐公元年 )中, “献”是动词 用作状语为“恭敬献上”之意。 答:献,动词用作名词,进献 的东西。 21说明句中的数量表示法。 今地千里,百二十城。 (战国 策楚策 ) 答:千、百前面的一通常不用。22说明句中的数量表示法。 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寒食。 (宗懔 荆楚岁时记 ) 答:一百五即一百零五,零数 不用零补位。 23说明句中的数量表示法。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高万仞。 (列子汤问 ) 答:万言其多,表示虚数。 “二 山”数词后不用量词。 “里” 、 “

7、仞” 是表示长度的量词(一仞汉制七尺, 周制八尺,东汉末则为五尺六寸) 。 25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A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左传襄公十五年 ) B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孟子梁惠王下 ) 这里两句中的“诸”都是兼词, 等于“之于” 。 答:“等于”一句改为:(1) 句中的“诸”等于“之于” ;(2) 句中的“诸”等于“之乎” 。 26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1)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 (庄子秋水 ) (2) “东西南北,莫可奔走。 ” (盐铁论非鞅 ) 两句中“莫的词性不一样, (1)句中是否定副词, (2)句中 是无定代词。 答:“两句”之后改为:两句 中“莫”的词性一

8、样,都是无定代 词。 27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诸将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 ” (史记赵世家 )句中的“良” 是人名。 答:改为:句中“良”是程度 副词,可解为确实。 28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书。 ” (史记贾生列传 )中“颇” 是程度副词,可解为“略微” 。 答:略微改为很或非常。 29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 用现象,并说明是属于哪类活用 (包括名词用作状语) 。 A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 法爱民而霸。 (荀子天论 ) B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 之。 (冯谖客孟尝君 ) C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 D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 曰:“君君

9、、臣臣、父父、子子。 ” (论语颜渊 )E今京不度,非制也。 (郑 伯克段于鄢 ) F城陷,贼以刃胁降巡。 (韩 愈张中丞传后叙 ) G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 江河。 (荀子劝学 ) H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季氏将伐颛顼 ) I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 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 J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 陋之。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K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过秦论 ) L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 而抚四夷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 事 ) M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 焉。 (论语子路从而后 ) N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 从。 (贾谊过秦论 ) A霸,名词用作动词,称

10、霸。 B衣、冠,名词活用作动词, 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C善:形容词意动用法。省略 了宾语“之” , “善之”即“认为他 (孙膑)好” 。客:名词作状语。 “客待之”即“像对待客人一样地 对待他(孙膑) ” 。 D后一个“君、臣、父、子”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君君”即国君要 像个国君, “臣臣”即大臣要像个大 臣, “父父”即父亲要像个父亲, “子子”即儿子要像个儿子。 E制,名词活用作动词,符合 礼制。 F降:动词使动用法。 “降巡” 即“使张巡投降” 。 G水: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泳 的意思。 H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 I先、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先” “以为

11、后” 。 J陋:形容词意动用法。 “陋 之”即“认为它(小丘)不好” 。 K弱:形容词使动用法。 “弱 秦”即“使秦国变弱” 。 L朝:动词使动用法。 “朝秦 楚”即“使秦国、楚国来朝拜” 。 M食、见:动词使动用法。 “食之”即“让他(子路)吃” , “见(现)其二子”即“使他的两 个儿子出来相见” 。 N云、响、景:名词作状语, 表示比喻。 “云集”即像云一样地聚 集, “响应”即像回音一样地应和, “景从”即像影子一样地跟从 (“景”是“影”的古字) 。30 “启乃淫佚康乐,野于饮食” (墨子非乐 ) ,句中“于”的 用法及特点是什么? 答:答:“于” ,介词,表处所; “于”的宾语“野

12、”前置, “野于” 即在野外。 古代汉语简答题(二)古代汉语简答题(二) 1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 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 (三国志武帝纪 句中的“于是”是连词。 答:1 “于是”是词组, “于” 是介词,表时间, “是”是指示代词。2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诗经卫风氓 ) ,句中“以” 的用法及特点是什么? 答:2 “以” ,介词,表时间; “以”的宾词“秋”前置。 3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 人之徒与而谁与?” (论语微子 ) ,说明句中三个“与”的词性和在 用法上的特点。 答:三个“与”都是介词。第 一个“与”后省略宾语“之” ,指鸟 兽,

13、 “斯人之徒”和“谁”是“与” 的前置宾语。 5 “子布、袁表诸人,各顾妻 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 (资治通鉴赤壁 之战 ) ,说明句中“与”的词性和 用法。 答:前一个“与”是连词,表 示并列;后一个“与”是介词,介 绍对象。 6 “大寇则至,使之持危城, 则必畔;遇敌处战,则必北” (荀 子议兵 ) ,说明句中“则”的意 义和用法。 答:第一个“则”表示假设, 是“如果,假设”的意思;第二、 第三个“则”表示承接,相当于 “就” 。 7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 秦” (杜牧阿房宫赋 )译为:让 六国诸侯各自爱惜那些人民,就完 全可以抵抗秦国。

14、 答:“让”改为“假使”或 “如果” ;“那些”改为“他们的” 、 “自己的” 。 8 “美则美矣,抑臣又有惧也” (国语晋语 ) ,说明句中“则” 和“抑”的词性和意义。 答:“则” ,连词,表让步,虽 然。 “抑” ,连词,表转折,可是。 9 “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 犯我” (史记李将军列传 ) ,说 明句中“虽”和“然”的词性和意 义。 答:“虽” ,让步连词, “虽然” 的意思;“然”转折连词, “但是” 的意思。 10 “恣君之所使之” (战国 策赵策 ) ,说明句中两个“之” 的词性和作用。 答:第一个“之”是助词,表 修饰限制,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第 二个“之”是代词,指长安君,

15、作 “使”的宾语。 11 “臣之所好者道也” (庄 子养生主 ) ,说明句中“之”和 “所”的词性和作用。 答:“之” ,结构助词,连接定 语“臣”和中心语“所好者” , “所” 结构助词与“者”构成“所者” 结构,作判断句的主语。 12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 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论语卫 灵公 ) ,说明句中“矣”和“也” 的作用。 答:“矣” ,表已然, “也”表 肯定。 13 “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 养生焉” (庄子养生主 ) ,说明 句中“哉”和“焉”的词性和作用。答:“哉” ,语气词,表感叹; “焉”兼词,相当“于此” ,作补语。14 “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 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孟子滕文公上 ) ,说明句中 “且”和“与”的词性和作用。 答:“且” ,连词,表并列,相 当于“并且” , “一面一面” ; “与” ,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 15 (1) “桓公视管仲云:乐 夫,仲父 ” (管子霸形 ) 。 (2) “灵王为章华之台,与伍举升焉, 曰:台美夫 ” (国语楚语 ) 。 说明句中“夫”的词性和作用。 答:“夫”语气词,表感叹。 16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论语宪问 )句中的“矣” , 表示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