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农产品加工业的统计范围(一)、(一)、农产农产品加工品加工业业的定的定义义农产品加工业是以人工生产的农业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为原料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总和广义的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人工生产的农业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加工品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狭义的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林、牧、渔产品及其加工品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二)、(二)、农产农产品加工品加工业业的的统计统计条件条件列入农产品加工业统计范围的,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有固定的生产经营组织、场所、设备和生产经营人员;2.常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从事季节性生产经营活动,但全年开工时间在三个月以上;3.具备独立核算条件,能够独立计算收入、支出、盈亏情况;4.持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三)(三)农产农产品加工品加工业业的的统计统计范范围围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都是农产品加工业的统计范围,包括所有行业和全部所有制企业,即个体、私营、集体、国有、中外(含港、澳、台地区)合资、合作企业以及外商独资企业2(四)其它有关(四)其它有关规规定定1、农产品加工企业举办和管理的各类交易市场,其各项经济指标,由摊位租赁费和该农产品企业在该交易市场中自办企业的经营额两部分相加而成,其报表应合并到该农产品加工企业中。
2、由农产品加工企业举办的各类中介组织,如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其报表合并到该农产品加工企业中3、以企业集团组建的农产品加工业,其分支机构的报表应合并到集团公司报表中,由集团公司统一上报4、中央、省、市、县各部门举办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各类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工业园区内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全部属于农产品加工业的统计范围二、农产品加工业的统计分类(一)按企(一)按企业经营规业经营规模分模分类类按企业经营规模分类,农产品加工业分为规模以上企业和规模以下企业两大类规模以上企业(通常亦称规模企业)是指年产品销售(营业)收入 500万元(含 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年产品销售(营业)收入不足 500万元的统称为规模以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中又分为五个类别,即①年产品销售(营业)收入 500万元—1 亿元;②年产品销售(营业)收入 1 亿元—10 亿元;③年产品销售(营业)收入 10 亿元—30 亿元;④年产品销3售(营业)收入 30 亿元—50 亿元;⑤年产品销售(营业)收入 50亿元以上二)按行(二)按行业业分分类类国际上通常将农产品加工业划分为 5 类,即:食品、饮料和烟草加工;纺织、服装和皮革工业;木材和木材产品包括家具制造;纸张和纸产品加工、印刷和出版;橡胶产品加工。
我国在统计上与农产品加工业有关的是 12 个行业,即: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和橡胶制品业我省农产品加工业以加工原料为基准,分为 11 个行业,即粮食、食用油、棉麻、茶叶、畜禽(生猪单列)、水产、水果、蔬菜、中药材、林业及其它,分类原则如下:⑴粮食:以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其他谷物、马铃薯、木薯、其他薯类、青稞、荞麦、其他粮食等为原料的加工企业⑵食用油:以花生、油菜籽、芝麻、向日葵籽、胡麻籽、茶籽、其他油料等为原料的加工企业⑶棉麻:以棉花,黄麻、红麻、苎麻、大麻、亚麻、其他麻类、其他植物性纺织原料等为原料的加工企业⑷茶叶:以红茶、绿茶、乌龙茶、普洱茶、其他茶等为原料4的加工企业⑸畜禽:以肉牛、奶牛、生猪、肉山羊、奶山羊,绵羊及肉鸡、蛋鸡,肉鸭、蛋鸭、鹅、珍禽、其他家禽、肉兔、毛兔、其他畜牧业产品等为原料的加工企业生猪是我省的一个主导产业,一般单列⑹水产:以鱼类、虾类、贝类、蟹类、藻类、其他水产品等为原料的加工企业⑺水果:以苹果、梨、柑橘、橙、香蕉、草莓、蓝莓、树莓、菠萝、葡萄、槟榔、枇杷、橄榄、猕猴桃、龙眼、荔枝、芒果、桃、石榴、枣、其他水果等为原料的加工企业。
⑻蔬菜:以番茄、胡萝卜、榨菜、莲藕、山药、辣椒、葱、姜、蒜、魔芋、时令鲜蔬,黄瓜、南瓜、其他菜用瓜,西瓜、甜瓜、白兰瓜、哈密瓜、脆瓜、其他果用瓜,食用菌类,其他瓜菜等为原料的加工企业⑼中药材:以枸杞、人参、西洋参、五味子、天麻、其他药材等为原料的加工企业⑽林业:以木材、竹材、生漆、棕片、松脂、其他林产品等为原料的加工企业⑾其它:未列入上述行业的其它企业,如蜂蜜、饲料等企业综合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按其加工量占主导地位的原料类别划分行业5三、农产品加工业统计报表编制说明1.企业个数:指报告期末的实有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法人单位数企业个数按销售收入分类,只有规模以上企业填报1)500万元—1 亿元:填报年产品销售收入在 500 万元(含 500 万元)至 1 亿元之间的企业个数;(2)1 亿元—10 亿元:填报年产品销售收入在 1 亿元(含 1亿元)至 10 亿元之间的企业个数;(3)10 亿元—30 亿元:填报年产品销售收入在 10 亿元(含 10 亿元)至 30 亿元之间的企业个数;(4)30 亿元—50 亿元:填报年产品销售收入在 30 亿元(含 30 亿元)至 50 亿元之间的企业个数;⑤50 亿元以上:填报年产品销售收入在 50 亿元(含 50亿元)以上的企业个数。
2.职工人数:指在农产品加工企业及附属机构工作,并从企业领取劳动报酬的人员本表的总人数按年末实有人数统计,农村劳动力按企业来自农村的人数统计计算职工人数应遵循以下原则:(1)谁发工资谁统计2)季节性生产的企业,按生产期平均人数统计3.销售收入:通常亦称为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两部分,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两项相6加之和即为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反映企业销售产品、商品取得的不含增值税的收入、运输营运收入、工程价款收入及提供劳务、服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情况其他业务收入反映企业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附营业务收入情况4.增加值:也称附加价值,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之和,即追加到中间投入上的价值由于增加值是扣除了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价值量指标,因此,它是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价值表现增加值可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生产法是先计算出各部门的总产出,然后从中扣除中间消耗再加应交增值税求得增加值生产法计算公式:增加值=总产值-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总产值:是一定时期内所有常驻生产单位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反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生产活动的总规模它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包括转移价值和新增价值两部分。
总产值等于中间投入与增加值之和,一般按生产者价格(现行价格)计算计算工业总产值的基本原则:工业总产值按“工厂法”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7不能将企业内部各个车间(或分厂)的生产成果简单相加,已包括在成品价值中的自制自用半成品价值不得重复计算工业总产值包括三项内容:本年生产的成品价值:指本企业本年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的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全部工业成品(半成品)价值合计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生产成品价值按成品实物量乘以本期产品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帐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产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本价值生产成品价值中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做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品修理作业收取的加工费收入对外加工费中不包括增值税销项税额可根据会计“产品销售收入”科目的资料取得自制半成品和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指按照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应该计入工业总产值中的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本指标的填报原则是:如果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不计算半成品、在制品成本的,则总产值也不包括这部分价值,反之则包括8工业总产值采用报告期内的产品实际销售价格(出厂价格)计算总产值现价工业总产值采用以下计算方法:产品品种较少的企业,现行价格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某产品平均销售单价=报告期产品销售总金额÷报告期某产品销售量报告期全部产品的成品价值=报告期各类产品的生产量×各该类产品的平均销售单价报告期现价工业总产值=报告期全部产品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产品品种较多的企业,现行价格工业总产出的计算公式为:报告期可对外销售的产品价值=报告期产品销售收入+(期末产成品成本—期初产成品成本)×(报告期产品销售收入÷报告期销售产品工厂成本)报告期现价工业总产值=报告期可对外销售的产品价值+报告期不计算产品销售收入的产品价值中间投入(也称中间产品或中间消耗):是一定时期内所有常驻单位在生产或提供货物与服务活动过程中,消耗和转换的所有非固定资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中间投入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中间投入的计算范围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必9须保持一致,即总产出计算到哪,中间投入也必须计算到哪。
计入中间投入的价值必须是本期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并已消耗掉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各种服务(运输、邮电、信贷、保险、广告、信息、咨询及技术服务等)的价值中间投入一般是外单位的劳动成果工业中间投入的组成项目如下工业中间投入: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所消耗或转换的外购货物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服务费用包括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的服务费用和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如保险、金融、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等)的服务费用确定中间投入遵循以下原则:必须是从外部购入并且计入工业总产出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掉(包括本期摊销的低值易耗品等)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必须与总产出的计算口径相一致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必须已经计入了工业总出值中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方法:工业中间投入按购买者价格计算包括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动力的消耗以及向外单位支付的运输费、修理费、仓储费、利息支出、保险费、职工教育等各种服务费工业中间投10入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该指标可根据会计科目归纳填列主要有以下几个项目: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从会计产品成本项目中“直接材料”项取得,不含烧油特别税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运输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租赁费差旅费、保险费等从会计“制造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制造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的办法,倒算出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运输费、包装费、办公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租赁费、展览费、广告费、差旅费、保险费等从会计“销售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的办法,倒算出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办公费、运输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推销、绿化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土地损失补偿费、排污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从会计“管理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管理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效益工资(指工资挂11钩企业按规定提取的新增效益工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险人行业保险费、折旧费、税金(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的办法,倒算出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
利息支出:指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减利息收入),可根据会计“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计算应交增值税:增值税是以增值额为课对象而设计征收的一种税一般纳税企业,本项目可根据企业“应交增值税表”填列计算公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