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兽医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1763433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0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中兽医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中兽医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中兽医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中兽医的几点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中兽医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兽医的几点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中兽医的几点思考史江彬( 安徽农业大学)中兽医历史绵长,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它为我国的畜牧业发展起着保障作用。“兽医”一词见于周朝;中兽医成为系统于唐代;发扬光大于明朝;鼎盛于解放后1 9 5 6 年至上个世纪8 0 年代。在这有史可考的3 0 0 0 年中,它和中医一起经历:萌现、确立、发展和光大。中兽医和中医就本质而言二者没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是医治对象的不同。所以,中兽医在这3 0 0 0 年中平稳发展和中医一道进入了2 0 世纪。2 0 世纪初,中医受到来自西医的猛烈冲击。所幸的是中兽医并没有受到如此剧烈的冲击,就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当时,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养殖业不

2、发达,几乎都是农民零星散养,加上西药又非常昂贵,农民的选择往往是用中兽医治疗畜禽疾病而不是选择西兽医用西药治疗,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8 0 年代。2 兽医比之人医有着“慢一拍”的滞后特点。直到1 9 0 4 年清政府在河北保定创办了北洋马医学堂,我国西方兽医学的教育才发端。西兽医的力量很弱,人才又少,还不能对中兽医造成冲击。3 用传统的方法治疗畜禽疾患,自古有之,在治疗第一线的兽医都是一些久负盛名的老兽医,他们的经验和名声足以和任何一个年轻的西兽医竞争。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2 0 世纪8 0 年代,工作在第一线的兽医主力军依然是中兽医工作者。即使是一个在一线工作的西兽医,他也会在治疗实践中

3、应用中兽医的方法或中西兽医结合来治疗畜禽疾病。历史走到了2 0 世纪8 0 年代。我国发生了5 0 0 0 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变化。思想解放、社会变革、科学进步等等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在这一场史无前例的社会进步中每个领域都在变化、调整,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都在企图使自己更适应当今这个社会。中兽医也不例外,也在经历着这场变革。但客观地说,我们的发展和进步落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的步伐。我们重新冷静地审视我们的现状就会发现:我们的老大哥中医走出国门,在欧洲、美洲、澳洲针灸和中药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国内,中医不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剂型的改革,从治疗的方便药品到无处不在的保健产品都

4、发展的蓬蓬勃勃。我们的小弟弟西兽医,在这几十年问,由于畜牧业快速的发展,集约化的大生产对兽医防疫和治疗的刺激,人畜公患病对人类的威胁,畜产品的公共卫生和出口等等这一切使政府加大了对西兽医的关注和投入,西兽医也走进了快车道,发展的红红火火。t 中兽医的现状是什么样呢?1 1 一线工作者在萎缩现在处在一线兽医工作者仅仅用中兽医来治疗可以说绝无仅有。即使是中西兽医结合的人也在快速的下降。很多兽医根本就不懂中兽医。以安徽为例,上个世纪5 0 7 0 年代,中兽医占8 0 ,他们是保障畜牧业生产的中坚力量。8 0 年代,中兽医人员仍然占到5 0 左右。现在,在临床上仍然使史江彬:1 9 8 6 年毕业于

5、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兽医史专业。现任教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教 授课程:中兽医学、中兽医药剂学、小动物疾病学、宠物饲养学。任华东中西兽医协会常务理事,全国小动物协会常务理事。著有犬猫疾病诊断与治疗、家庭宠物饲养、犬病临床诊疗备要。一8 0 一用中兽医的人还不到1 0 。由此看来,我们的队伍在变小,我们的基础在削弱,我们失去了最重要的生力军。没有新鲜的血液补充就意味着没有后继力量。再按照这个轨迹下去,再过2 0 年情况会怎么样? 我们不敢设想。1 2 教育和普及力度不够造成一线人员的流失有其客观的原因,但我们主观上的工作也做的不够。这表现在教育和普及二个方面。本科教育相对于西兽医

6、我们不是加强而是削弱了。1 9 5 9 年以后,中兽医进入了兽医本科教育。中兽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临床课。这也是中国特色。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8 0 年代中兽医学在全部4 年本科教育4 0 0 0 左右课时中占1 5 0 个课时。现在,在5 0 0 0 左右课时中仅占7 0 个课时,由此可见一斑。在本科教育削弱的同时,我们的普及教育如中专,函授,短训等也不能和西兽医比拟,全国一年又有几个中兽医训练班、提高班? 由于受过中兽医教育的人减少,带来了影响力下降的结果。1 3 影响力在下降中兽医在1 9 5 6 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中兽医工作的指示”,政策鼓励下,在程绍迥、于船等有识之士的领导

7、下,整理古籍并结合新知编撰了一大批中兽医学专著,其中有些还翻译成英文和日文而广为流传;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之下,5 0 年代成立了中兽医学组,7 0 年代末升格为中西兽医结合研究会,8 0 年代中期更名为中兽医学研究会,9 0 年代初中兽医学会分会,其会员人数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3 3 个分会之冠。1 9 8 7 年在北京召开有来自十几个国家2 0 8 名专家参与的国际兽医针灸学术讨论会。由此可见中兽医的影响。不幸的是自9 0 年代以后,我们日渐式微,很少见到舆论媒体对中兽医的报道,这意味着我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在下降,我们的影响在下降。1 4 科研投入不足造成中兽医影响力在下降原因其中之一就

8、是在科研上没有大的成绩。从八五到十一五,中兽医在这二十年中,很少有几个实实在在科研成果被转化为生产力( 产品) 。由于政府的投入不足,科学研究的成果相对西兽医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突出。于此相应的是三类以上的新中兽药产品或制剂申报和批准的很少。全国现有的2 5 8 6 兽药生产厂家中,有2 0 0 0 多家生产各种中兽药制剂4 0 0 0 余种。大部分兽药厂产品老化,不能适应现有的市场需求,面临关停并转或勉强维持的局面。以安徽为例9 0 年代,全省5 7 个兽药生产厂家中生产各种中兽药制剂1 0 0 0 多种。到目前为止,只有2 3 家兽药厂,生产中兽药仅百余种。我们的产品老化,名牌产品少,市场占

9、有率不高。上述现象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的。中兽医的长处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调其阴阳、治未病。这些在过去,农户散养,大牲口为主的时代是其长处。今天,从牛马等大家畜为主转向猪、羊、禽等中、小畜禽以及鸟兽鱼虫等特种经济动物;从个体散在治疗为主转向群体治疗以及集约化防治;从防治普通病为主转向既防治普通病又防治各种传染病为主;从防治疾病为主转向既要防治疾病又要提高生产性能等。这些转向中我们长处变成了短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就是针对一个一个的个体。可集约化生产需要的是群体治疗和预防。猪、羊、禽等中、小畜禽从古以来就不是中兽医的重点,我们没有多少经验可以继承,只能摸索前进。集约化生产,畜禽的生长周期大大缩短

10、,畜禽正处在青年阶段就成为商品而结束起生命。我们知道,生长周期越长,各种普通病和疑难杂症就越多。刚刚处于青年期的畜禽,由于正处于机体抗病能力最强的时期,大规模的爆发普通病少之又少。一般而言,大群爆发疾病多为烈性传染病。而对预防和治疗传染病并不是我们所长。“调其阴阳”才是我们治疗之长。客观地说,一个时期内中兽医用中药的方法还不能和用疫苗预防传染病、用抗体治疗传染病的现代兽医方法相抗衡。“治未病”只是老祖宗提出的一个概念,也没有留下多少遗产,更何况那还主要是针对马和牛大家畜。以上治疗对象的巨大变化使我们面临窘境,再加上中药的质量不稳定、价格也不见得便宜、使用比较麻烦等等因素造就了我们今天这种落后于

11、他人的局面。2 突破方向在那? 最有可能在那些领域再振雄风?2 1 饲料添加剂几十年的化学药物和抗菌素预防畜禽疾病造成病原耐药性增加,结果到了事倍功半。药物残留严重超标,不符合国家无公害畜产品和进口国产品质量要求。在国家出台无公害兽药使用准则、饲料添加剂使用条例等规范后,化学药物和抗菌素的使用将被严格限制。畜牧业必将寻求低毒副作用、无药残的替代药物。中药要成为广泛使用的添加剂产品就需要做到:( 1 ) 饲料添加剂要做到在以预防为主要目的产品上化大工夫而不能过多用在以治疗为主要目的产品上;( 2 ) 饲料添加剂要做到标准化。只有在药用部位、炮制工艺、生产工艺、加工设备、药材贮藏上规范才能生产出优

12、质高效、安全稳定、质量可靠并具有现代剂型的新型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3 ) 饲料添加剂要做作用目标专一。作用目标要明确,针对性要强。如针对哺乳仔猪的附红细胞体预防;后备母猪蓝耳病的预防:鸡3 0 日龄增重等等。( 4 ) 饲料添加剂还要做使用剂量小,防止大处方,最好是浓缩药物如人用“丹参滴丸”样。能研究出“青蒿素”这种药物有效成分作为添加剂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治疗性的药物什么时候大涌现象中医“黄连素”、“双黄连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等一样便捷而有效的中兽药,那将是我们复兴之时。2 2 扩大在小动物临床中的运用在现阶段,群体预防和治疗还没有突破的时候,以个体治疗为特征的小动物临床疾病的治疗应该

13、是下一个阶段中兽医发挥作用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小动物临床主要是宠物治疗和保健。宠物在这十几年快速的增加,其中以犬增加最快。大中城市宠物门诊医院数成倍增加,小城市宠物医院也渐相建立。宠物治疗属于是个体诊疗。正好发挥中兽医的特长。况且,一只犬或猫一般平均生活1 2 年左右,1 5 1 8 年的老年犬在临床上也不鲜见。生活周期的增长,各种内、外、产疾病也随之增多,这就为我们医疗实践提供了不绝的源泉。因此,中兽医应注意扩大在小动物临床中的运用,发展队伍,培训人员,提高对小动物疾病的中兽医药研究。中兽医转变主要针对小动物为对象要在疾病治疗和小动物保健二个方面下功夫。( 1 ) 小动物疾病治疗方面:皮肤疾病

14、的治疗和预防;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慢性疾病的治疗如:慢性气管炎、鼻窦炎、亚急性和慢性胃炎、肠炎、膀胱炎、子宫内膜炎等等;代谢性疾病:激素紊乱性疾病;产科疾病;老年性的心血管疾病、肥胖症。( 2 ) 疑难杂症的治疗。对疑难杂症的治疗是中兽医所长。用中药和针灸的方法治疗如:柯兴氏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脓皮病、风湿病等等。( 3 ) 小动物保健方面:开展对助消化剂、助生长剂、寄生虫的预防药、预防用处方饲粮如猫泌尿综合症、肥胖症、骨软症等药物添加剂的研究。一8 2 笔者在0 6 年6 月应香港中医药科技大学之邀,教授中兽医学半个月,给我的启发很大。众所周知,在香港开兽医门诊的门槛很高,而对中兽医设限甚少,所以出现专门的中兽医诊所。中兽医在小动物医疗和保健领域是大有可为的。我们要积极提倡在小动物门诊中使用中药和针灸方法;提倡中西兽医结合的方法;要给正在使用中兽医方法的人员和准备使用中兽医方法的人员洞开方便之门,以此来壮大我们的队伍,扩大我们的影响。笔者相信,再经过若干年广大同仁的努力,扬长避短,群策群力,又一个中兽医的春天将很快会出现。一8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