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圆滚压刀,内孔滚压刀,滚压头,滚压工艺,滚压工具,高精度内孔,滚压刀,滚压加工,镜博士滚压头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762533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圆滚压刀,内孔滚压刀,滚压头,滚压工艺,滚压工具,高精度内孔,滚压刀,滚压加工,镜博士滚压头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外圆滚压刀,内孔滚压刀,滚压头,滚压工艺,滚压工具,高精度内孔,滚压刀,滚压加工,镜博士滚压头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外圆滚压刀,内孔滚压刀,滚压头,滚压工艺,滚压工具,高精度内孔,滚压刀,滚压加工,镜博士滚压头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外圆滚压刀,内孔滚压刀,滚压头,滚压工艺,滚压工具,高精度内孔,滚压刀,滚压加工,镜博士滚压头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外圆滚压刀,内孔滚压刀,滚压头,滚压工艺,滚压工具,高精度内孔,滚压刀,滚压加工,镜博士滚压头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圆滚压刀,内孔滚压刀,滚压头,滚压工艺,滚压工具,高精度内孔,滚压刀,滚压加工,镜博士滚压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圆滚压刀,内孔滚压刀,滚压头,滚压工艺,滚压工具,高精度内孔,滚压刀,滚压加工,镜博士滚压头(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圆滚压刀,内孔滚压刀,滚压头,滚压工艺,滚压工具,高精度内孔,滚 压刀,滚压加工,锦州滚压头表面粗糙度选用与加工方法 表面粗糙度选用 序号序号=1 Ra 值不大于m=100 表面状况=明显可见的刀痕 加工方法=粗车、镗、刨、钻 应用举例=粗加工的表面,如粗车、粗刨、切断等表面,用粗镗刀和粗砂轮等 加工的表面,一般很少采用 序号序号=2 Ra 值不大于m=25、50 表面状况=明显可见的刀痕 加工方法=粗车、镗、刨、钻 应用举例=粗加工后的表面,焊接前的焊缝、粗钻孔壁等 序号序号=3 Ra 值不大于m=12.5 表面状况=可见刀痕 加工方法=粗车、刨、铣、钻 应用举例=一般非结合表面,如轴的端

2、面、倒角、齿轮及皮带轮的侧面、键槽 的非工作表面,减重孔眼表面 序号序号=4 Ra 值不大于m=6.3 表面状况=可见加工痕迹 加工方法=车、镗、刨、钻、铣、锉、磨、粗铰、铣齿 应用举例=不重要零件的配合表面,如支柱、支架、外壳、衬套、轴、盖等的 端面。紧固件的自由表面,紧固件通孔的表面,内、外花键的非定心表面,不 作为计量基准的齿轮顶圈圆表面等 序号序号=5 Ra 值不大于m=3.2 表面状况=微见加工痕迹 加工方法=车、镗、刨、铣、刮 12 点/cm2、拉、磨、 锉、滚压、铣齿 应用举例=和其他零件连接不形成配合的表面,如箱体、外壳、端盖等零件的 端面。要求有定心及配合特性的固定支承面如定

3、心的轴间,键和键槽的工作表 面。不重要的紧固螺纹的表面。需要滚花或氧化处理的表面 序号序号=6 Ra 值不大于m=1.6 表面状况=看不清加工痕迹 加工方法=车、镗、刨、铣、铰、拉、磨、滚压、刮 12 点/cm2 铣齿 应用举例=安装直径超过 80mm 的 G 级轴承的外壳孔,普通精度齿轮的齿面, 定位销孔,V 型带轮的表面,外径定心的内花键外径,轴承盖的定中心凸肩表 面序号序号=7 Ra 值不大于m=0.8 表面状况=可辨加工痕迹的方向 加工方法=车、镗、拉、磨、立铣、刮 310 点/cm2、滚压 应用举例=要求保证定心及配合特性的表面,如锥销与圆柱销的表面,与 G 级 精度滚动轴承相配合的

4、轴径和外壳孔,中速转动的轴径,直径超过 80mm 的 E、D 级滚动轴承配合的轴径及外壳孔,内、外花键的定心内径,外花键键侧 及定心外径,过盈配合 IT7 级的孔(H7) ,间隙配合 IT8IT9 级的孔 (H8,H9) ,磨削的齿轮表面等 序号序号=8 Ra 值不大于m=0.4 表面状况=微辨加工痕迹的方向 加工方法=铰、磨、镗、拉、刮 310 点/cm2、滚压 应用举例=要求长期保持配合性质稳定的配合表面,IT7 级的轴、孔配合表面, 精度较高的齿轮表面,受变应力作用的重要零件,与直径小于 80mm 的 E、D 级轴承配合的轴径表面、与橡胶密封件接触的轴的表面,尺寸大于 120mm 的 I

5、T13IT16 级孔和 序号序号=9 Ra 值不大于m=0.2 表面状况=不可辨加工痕迹的方向 加工方法=布轮磨、磨、研磨、超级加工 应用举例=工作时受变应力作用的重要零件的表面。保证零件的疲劳强度、防 腐性和耐久性,并在工作时不破坏配合性质的表面,如轴径表面、要求气密的 表面和支承表面,圆锥定心表面等。IT5、IT6 级配合表面、高精度齿轮的表面, 与 G 级滚动轴承配合的轴径表面,尺寸大于 315mm 的 IT7IT9 级级孔和轴 用量规级尺寸大于 120315mm 的 IT10IT12 级孔和轴用量规的测量表面 等 序号序号=10 Ra 值不大于m=0.1 表面状况=暗光泽面 加工方法=

6、超级加工 应用举例=工作时承受较大变应力作用的重要零件的表面。保证精确定心的锥 体表面。液压传动用的孔表面。汽缸套的内表面,活塞销的外表面,仪器导轨 面,阀的工作面。尺寸小于 120mm 的 IT10IT12 级孔和轴用量规测量面等. 序号序号=11 Ra 值不大于m=0.05 表面状况=亮光泽面 加工方法=超级加工 应用举例=保证高度气密性的接合表面,如活塞、柱塞和汽缸内表面,摩擦离 合器的摩擦表面。对同轴度有精确要求的孔和轴。滚动导轨中的钢球或滚子和 高速摩擦的工作表面序号序号=12 Ra 值不大于m=0.025 表面状况=镜面光泽面 加工方法=超级加工 应用举例=高压柱塞泵中柱塞和柱塞套

7、的配合表面,中等精度仪器零件配合表 面,尺寸大于 120mm 的 IT6 级孔用量规、小于 120mm 的 IT7IT9 级轴 用和孔用量规测量表面 序号序号=13 Ra 值不大于m=0.012 表面状况=雾状镜面 加工方法=超级加工 应用举例=仪器的测量表面和配合表面,尺寸超过 100mm 的块规工作面 序号序号=14 Ra 值不大于m=0.0063 表面状况=雾状 表面 加工方法=超级加工 应用举例=块规的工作表面,高精度测量仪器的测量面,高精度仪器摩擦机构 的支承表面 八、材料的力学性能小结 一、固体材料的性能 1.比强度和比模量 比强度就是单位密度下的强度,其特点是,在强度相同的情况下

8、,材料密度愈 小,比强度愈高。比模量是单位密度下的模量,原理同比强度。 2.应力的概念,应力与压强的区别 所谓应力是受外力作用时,材料内部产生的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抵 抗外力,定义单位面积上的这种反作用力为应力;而压强是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 力大小。不难发现,应力是受外力作用时产生的内力,而压强则是外力。 3.应变 A 线应变 在直角坐标中试件的长度在变形前后的改变量与原长之比,定义为线应变,用 表示。线应变以伸长为正,缩短为负。 B 切应变 单元体的两条相互垂直的棱边,在变形后的直角改变量,定义为角应变或切应 变,用 表示。一点在 x-y 方向、y-z 方向 z-x 方向的切应变,分加

9、别为 xy、yz、zx。切应变以直角减少为正,反之为负。 应变不是仅对弹性变形而言,(%) 试样标距部分伸长量,(mm);L0 试样标距部分长度(mm)。=L/L0 。应变和应力一样也是归一化的结果, 即单位长度的变形量。不管是在弹性还是在塑性阶段都是一个衡量指标。 4.弹性模量(刚度) 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描述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物理量,在拉伸试验 中用 E 表示。E 表示了在比例极限内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E/。5.p、e、s、b p-比例极限,在 p 以下,材料的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即 p 是材料 呈比例关系的最大应力; e-弹性极限,e 是材料呈弹性关系的最大应力; s-屈服

10、极限,在屈服阶段应力不变而应变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叫屈服。对应 的应力 s 叫屈服极限。低碳钢的屈服段有上下屈服点,做试验到达屈服点时, 应变并不是一个恒定值,有一个应力惯性效应(上屈服点)和应变继续增加的 小应力(下屈服点)阶段,形成了应力在上下屈服点间来回振荡的局面,你看 到的图形是试验时应力应变仪纪录的结果。 b-强度极限,材料应力达到 b 后,即使外力不增加,变形继续增加,材 料发生颈缩,很快断裂。所以 b 是材料强度计算的重要指标。 在应力、应变图上,在应变坐标中,0e 为弹性阶段,es 为屈服阶 段,sb 为强化阶段,bk 为局部变形阶段。 6.屈强比概念 屈强比越小,构件万一超载时

11、,产生塑性变形的时间越长,则离断裂的时间长, 易发现和马上采取措施(如停机、换构件等) ,即时间裕度大,可靠性高。屈强 比大,则屈服强度高,材料强度利用率高。 7.塑性指标 产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的性能称为塑性。塑性的大小用伸长率 和断面收缩率 表示。 伸长率 的值随试样原始长度增加而减小。所以,同一材料的短试样 (Lo5do)比长试样(Lo10do)伸长率大 20左右。用短试样和长试样 测得的伸长率分别用 5 和 10 表示。 8.条件屈服强度 大多数金属材料在拉伸时没有明显的屈服现象,按 GB228-87 要求,取规定非 比例伸长与原标距长度比为 0.2时的应力,记为 p0.2,作为屈服强度

12、指标, 称为条件屈服强度,可用 0.2 表示。 9.硬度 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的使用如下: 布氏硬度因压痕面积较大,能反映出较大范围内被测金属的平均硬度,故试验 结果较精确。但因压痕较大,所以不宜测试成品或薄片金属的硬度。 洛氏硬度试验法的优点是操作迅速简便,由于压痕较小,故可在工件表面或较 薄的金属上试验。同时,采用不同标尺,可测出从极软到极硬材料的硬度。其 缺点是因压痕较小,对组织较粗大且不均匀的材料,测得的硬度不精确。洛氏 硬度虽可测极软到极硬的材料,但不同标尺的硬度值之间没有简单的换算关系, 使用上很不方便。 维氏硬度与洛氏硬度试验相同,但其试验时所加载荷小,压入深度浅,故适用

13、 于测试零件表面淬硬层及化学热处理的表面层(如渗氮层、渗碳层等) ,同时维 氏硬度是一个连续一致的标尺,试验时载荷可任意选择而不影响其硬度值的大 小。但其测定较麻烦,工作效率较低。 10.冲击韧度 ak 没有确切的力学意义,它表明在高应变速率时 ,材料的脆性发展趋势。 一次冲击试验能灵敏地揭示材料的冶金及加工缺陷和产生的脆性。 不同温度下的系列冲击试验,可揭示材料的低温脆化倾向(冷脆转变) 。 材料碳含量愈高脆性愈大。 冲击试验得到广泛应用,但 Ak、a k 不能直接用于计算。 11.断裂韧度 在材料所承受的应力低于许用应力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无明显塑性变形的脆 性断裂,称为低应力脆断,即断裂

14、韧度。低应力脆断总是由材料中宏观裂纹的 失稳扩展引起的,其大小可用应力强度因子 K来描述。 12.疲劳破坏 许多机械零件如弹簧、轴、齿轮等,在工作时承受交变载荷,既使交变应力低 于屈服强度,但经一定循环次数后便发生断裂。 疲劳破坏的主要特点: 应力水平低,往往远低于 s ; 断裂前无明显形 变。 对称弯曲循环疲劳极限用 -1 表示。 疲劳曲线(N)有明显的水平线段,则水平线段对应的应力为 -1 ; 疲劳曲线没有明显的水平线段,则在规定的疲劳寿命内不发生疲劳破坏所对 应的最大应力。 工件表面留存残余压应力时,工件产生表面拉应力时要先抵消表面压应力,所 以表面拉应力幅度减小,表面疲劳强度由表面交变载荷幅和频率决定,故工件 表面留存残余压应力时,材料表面疲劳极限提高。 13.高温蠕变 金属在高温长时间应力作用下,即使所加应力小于该温度下的屈服强度,也会 逐渐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直至断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