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与控制测试题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41761756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计划与控制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产计划与控制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产计划与控制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产计划与控制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产计划与控制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计划与控制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计划与控制测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设备故障率是故障停机时间占设备开动时间的百分比。( ) 2、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是指设备寿命周期中,每年应分摊到费用的平均值。( ) 3、生产过程中工件平行移动方式是一批工件投入生产后工件在各工序间按批转送 进行加工。( ) 4、连续检查库存储备量,当储备量下降到订货点 R 时,按预定的固定订货批量 Q 提出订货,称为确定性固定订货系统。( ) 5、物资需要量,是指在计划期预测未来生产所需要消耗的物资数量。( ) 6、主生产计划,是外部需求与 MRP 系统之间的接口,MRP 系统所产生的各种计 划都要以这个计

2、划为依据。( ) 7、节拍是指流水线上前后出产两个相同制品的时间间隔。( ) 8、研讨性预测,是将一些有经验人员组织起来,对预测问题进行研讨,达到对问 题趋于一致的某种判断而做出预测的一种方法。( ) 9、一个网络图一般允许有一个起点事项和一个终点事项。( ) 10、大量生产的特点,是生产产品品种少、产量大,经常重复生产一种或少数几 种相似的产品。( ) 二、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 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5、 基本 MRP 系统由四部分组成:_、产品结构资料的组织和维护、库存 业务的资料登录和维护,物料需求计划的编制(

3、 ) A、主生产计划的分析 B、主生产计划的设计 C、主生产计划的控制 D、主生产计划的编制和维护 6、 确定可变流水线上各种产品生产节拍的方法的两种,一种是_,一种 是劳动量比例分配法( ) A、线性规划法 B、代表产品换算法 C、盈亏平衡分析法 D、特尔菲法 7、 _=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计划期应完成的产量( ) A、生产周期 B、流水线节拍 C、流水线周期化 D、均衡率 8、 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方法有图算法、表格法和_( ) A、定性法 B、特尔菲法 C、因果法 D、矩阵法 9、 常用的适应需求变动的生产计划方法有_、线性规划法( ) A、因果分析法 B、列表计算法 C、特尔菲法 D、

4、研讨法 10、 网络图是由结点和_两种符号所组成的图形( ) A、活动 B、工序 C、箭线 D、线路 11、 生产预测按时间期进行,一般有:_、中期预测、短期预测( ) A、年度预测 B、季节预测 C、长期预测 D、近期预测 14、 生产系统的绩效评价,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质量、成本、 _、有效性和适应性( )A、生产工艺 B、生产费用 C、生产率 D、生产线 15、 设备故障的发生发展过程有三个阶段:_、偶发故障和耗损故障等阶 段( )A、早期故障 B、中期故障 C、后期故障 D、严重故障 四、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1、 设备完好率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态的指标,用_设

5、备的台 数与全部设备台数的百分比表示。 2、 所谓设备整个寿命周期的活动全过程是指,从规划、设计、制造、安装、验 收、使用、维修、改造直至_的全部过程。 3、 设备_管理的特点是:制造和使用相结合,修理、改造和更 新相结合,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和以预防为主、 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并重。 4、 由于物资储备一般都存入仓库,并对它们进行专门的维护和控制,故又称为 _。 5、 为了制定好物资消耗定额,首先必须掌握物资消耗的_和各 种消耗之间的关系。 6、 物资储备的主要作用是将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_。这样,可 使每个阶段能独立地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点最有效地组织各自的生产或业

6、务活动。 7、 工业企业物资管理有以下几项工作职能:_工作、采购工作、 保管工作、供应发放工作、材料耗用的核算工作。 8、 物料需求计划的计算过程是按产品结构的_,由上而下、逐 层进行的。 9、 物料需求计划系统,简称_系统。 10、 生产作业计划中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归成三项决策:确定适当的生产批量,确 定适当的_和安排合理的生产进度日程。 11、 中期计划主要包括两种计划:生产计划大纲和_。 12、 线性回归模式的假设之一是,误差项 ei 是_随机变量,其 均值为零,均方差为一常数。 13、 定性预测法可以分为两类:_和调查试验方法。 14、 新产品设计的程序,一般分为拟定技术任务书、_和工作

7、图 设计三个阶段。 15、 _就是对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与产品生产有关的 所有生产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工作。 16、 生产预测中常用的预测对象,如产品需求量、销售额等,它们的时间序列常 可分解为五项变动因素:平均水平、长期趋势、_、季节变动和随机 变动等。 五、 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 设备点检制 2、 物资供应定额 3、 闭环 MRP 系统 4、 工艺专业化 六、 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1、 叙述工艺准备工作的主要环节。 2、 生产系统生产能力的含义是什么?决定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七、 论述题(10 分) 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方法

8、有哪几种?分别说明它们的适用场合(即适用于具 有何种变动因素的时间序列)和适用原因。 八、 计算题(共 15 分) 1、某公司生产某种产品,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各方案的成本如下表所示。另外, 估计全年需求量可能超过 10000 件,单价为 5 元。方案成本组成人工成本210.5原材料210.5设备费0300014000管理费100001100011000问:若按年生产 10000 件计算,求各方案的生产率,应选何种方案为好。若要求生产率达 1.5 以上,产量至少为多少。(10 分) 2、假设有五种零件 J1、J2、J3、J4、J5 在车床 A 和铣床 B 上按相同顺序加工。 各种零件在机床上加

9、工所需时间如下表所示。(5 分) 单位 min 零件工序J1J2J3J4J5A(tAj)681237B(tBj)119534按约翰逊-贝尔曼规则确定加工顺序。 画图求出总的加工时间。 一、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 C 2 B 3 D 4 D 5 D 6 B 7 B 8 D 9 B 10C 11C 12D 13D 14C 15A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ABCE 2 ABD 3 ADE 4 CDE 5 ABC 6 ABCD 7 ABDE 8 ABCD 9 BCE

10、 10ABE 四、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1 完好 2 报废更新 3 综合 4 物资库存 5 构成 6 分开 7 计划 8 层次 9 MRP 10生产顺序 11产品出产进度计划 12正态分布 13研讨性方法 14技术设计 15生产管理 16周期变动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是指为了维持设备所规定的机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检查标准(内容) 和周期,由操作工或维修工凭感觉和简单的测试工具,对设备进行检查,并依据标准 判断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决定维护检修工作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2是在工艺消耗定额的基础上,按一定比例加上各种非工艺性消耗而制定的定额。3在生成物

11、料需求计划之后,对生产这些物料所需要的生产能力进行计算,即制 定生产能力需求计划,然后检查这个计划的可行性,若存在不可行之处,就返回去修 正计划,在达到满意的平衡后,进入车间作业控制子系统,监控计划的实施过程。 4就是按照生产工艺的特点划分生产单位,例如,铸造车间、机械加工车间或车 床组、磨床组等。 六、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1 (1)产品图样的工艺分析 检查产品结构的工艺性和经济性。 (2)拟定工艺方案 指出产品试制的技术关键及其解决方法,规定工艺工作 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3)制定工艺文件,编制工艺规程 为安排生产作业计划、调度、质量控制、 原材料供应等提供依据。 (4)

12、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 指实现工艺过程所需的工具、夹具、模具、量 具的设计与制造,以保证加工质量和提高效率。 (每点 15 分) 2工业企业生产能力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固定资产在正常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 能生产某类型产品的最大数量。 (15 分) 决定生产能力的因素包括: (1)设备数量。有些工艺过程象铸造、铆焊、装配等则用生产面积表示。 (15 分) (2)设备有效工作时间。 (15 分) (3)设备的生产率定额。 (15 分) 七、论述题(10 分) 1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的预测方法有简单移动平均法、加权移动平均法、指数平 滑法和季节因素调整法等。 2 (1)简单移动平均法适用于主要存在随机变动

13、的时间序列。该法取最近若干期 数列的平均数作为本期的预测值。而取平均数的作用是消除数列的波动。故当时间序 列呈现出明显的趋势变动和季节变动时,会使预测误差较大,而不能应用。 (2)加权移动平均法适用于存在多种变动因素的场合。因它是按不同时期的 不同重要性给予不同的权重,然后计算加权平均数作为本期的预测值。故可根据时间 序列的特点调整权重的分配使它能较适当地反映时间序列的变动。 (3)指数平滑法的作用与加权移动平均法相似,它是通过调整平滑系数来起 到反映时间序列特点的作用。 (4)季节因素调整法适用于存在很强的季节变动的时间序列。因它能求出季 节因子,并用季节因子对变化的平均趋势进行调整,因而能

14、较精确地预测出季节变化。八、计算题(共 15 分) 1.(1)方案成本、生产率 (2 + 2)10000 + 10000 = 50000 r1 = (510000)/50000 = 1(2 分) (2)方案成本、生产率 (1 + 1)10000 + 3000 + 11000 = 34000 r2 = (510000)/34000 = 147(2 分) (3)方案成本、生产率 (05 + 05)10000 + 14000 + 11000 = 35000 r3 = (510000)/35000 = 142(2 分) (4)选方案,当生产率为 15 时,应生产产量为 Y 15 = 5y/(2y + 14000)= 10500(件) (4 分) 2 (1)略 (2)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