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761615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化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强化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强化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强化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强化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化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强强化就化就业业指指导导 转变转变就就业观业观念念就业指导工作的探讨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深入,通过人才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式 。“双向选择”这种新的就业形式大大强化了毕业生在就业中的主体作用和选择权利,但与此同时“双向选择”也给毕业生带来了许多困惑。事实证明,毕业生就业的成功,需要的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应对市场的能力和策略,因而,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的渴求日趋强烈。结合我院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在此对我系前两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以回顾和探讨。我系在院领导、学生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直接领导和亲切指导下,成立了系就业领导工作小组,

2、系领导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就业工作,多次召开就业工作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研究部署就业方案,落实就业政策,切实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到系议事日程上来。一、毕业生就业指导过程中遵循的原则1、坚持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相结合的原则“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种新的就业机制的确立,使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选择性明显增强,毕业生就业已逐步市场化。再加近年来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陆续进入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人数迅猛增加,面对就业的新环境和就业中的竞争压力,思想上和心理上存在许多忧虑,不少毕业生表现出茫然失措、信心不足;同时,因传统的择业观念和择业误区对毕业生的影响,使得毕业生产生了不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

3、观;或因利益的驱动和个人定位不准,择业时过分看重就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有些同学只盯住有编制、待遇高的市级以上的大单位,而不愿意回到家乡的县区单位或暂无编制、待遇偏低的单位就业,这种种现象均对毕业生顺利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以至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了“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两种最突出的表现。因此,我们坚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实习前、毕业前教育,对毕业生进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正确处理国家需要和个人发展、成才与发财、事业与生活、索取与奉献的关系,使毕业生充分认识自己,合理定位,正确择业,及时就业。2、坚持综合素质优先的原则现今,大学毕业生面临新的就业

4、形势及新的就业观念,素质教育已贯彻到整个教育过程中,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的过程中,择人条件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只看专业,更看重毕业生的能力。在就业市场中那些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以及有各种特长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青睐。因此,在就业指导中应坚持综合素质优先的原则,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从基本做人做事开始,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尽力管理到位,教育到位,如一毕业生在江苏昆山就业中,由于他良好的素质,赢得面试人事部门的认可,免笔试提前录取。这样通过引导和教育,激励大学生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和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竞争

5、社会,抓住机遇,以实现自我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3、坚持普遍指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在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过程中,年级除了在第一时间将就业信息传达到每位学生外,采取了集中讲授、专题报告、就业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收集信息、择业准备、求职技巧等就业知识的指导,同时根据毕业生个体的差异、个体特点等,对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个人理想和需求的引导等方面进行分散的小型的辅导,根据就业单位报考条件,对照我们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集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特别针对一部分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多次耐心细致的与其交流,分析现状与个人实际情况,不是传递就业信息而了之,而是积极指

6、导就业,甚至主导就业,从而使共性与个性协调发展,使就业指导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4、坚持职业规划设计和求职技能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随着就业形势的需要,就业指导应“以人为本”,将就业指导拓展到职业观的全面教育。就业指导时间不仅仅是在大学生毕业的最后一年,而是从大学生一入校开始便开始就业教育,及早让学生培养就业竞争意识,帮助大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引导大学生结合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特长及所学专业,正确评价自己,树立积极而切合实际的职业理想,确定合理的职业生涯目标。5、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就业指导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实践的过程。我系在整个就业指导的过程中通过典型就业事例分析、专题讨论等一系列实

7、践性活动,帮助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了解就业政策,提高就业技能,针对 2006 届毕业生,我们系就业领导小组除了定期召开会议外,还多次专题召开毕业生就业座谈会,畅谈就业过程中成功与挫折的体会,对大家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这样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而且在实践中检验指导的成效,以进一步改进、完善就业指导的方式和内容体系,更加有力推动就业指导工作。二、积极探讨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方法1、加强就业政策辅导,正确选准就业目标通过就业指导课的指导,指导毕业生掌握当年相关的就业政策和规定,依法就业,走出择业的误区,毕业生只有掌握就业政策,才能在关键的时候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才能提高求职命中率,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

8、损失;才能使毕业生根据社会的需要并结合个人的实际,在就业过程中有的放矢地选择招聘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去联系单位,顺利实现自己的就业理想。也只有掌握就业政策和法规,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才会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违约现象,以实现顺利就业。有规矩,才成方圆,就业政策和法规不仅仅是对毕业生的就业行为进行限制和约束,而且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条件下,更重要的是保护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2、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适度调整就业期望值目前,大学生普遍受利益驱动的影响,急功近利的思想表现比较突出,择业期望值过高,他们选择职业考虑最多的是单位所属的地域,是否在大、中城市,经济效益如何,而对国家的需要、个人

9、未来的发展则考虑得较少。因此,我系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在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基础上,调整好就业期望值,找准坐标,使自己的职业意向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教育引导他们认清国际国内形势,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积极到基层去、到家乡去、到祖国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服务群众。同时,指导他们学会自我调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指导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克服从众心理,培养科学决策能力,确立正确的择业观、抓住机会,顺利就业。3、强化诚信教育,夯实毕业生道德基础近年来,面对就业市场激烈竞争和新的挑战,以

10、及受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不守信用,不守承诺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大学生贷款后不按时还款,甚至恶意拖欠、逃避,还款信誉较差;在求职过程中部分毕业生为了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取胜,自荐材料的虚假包装,面试时的自我拔高,在签约时“脚踩两只船”,盲目签约、随意毁约等严重地违背了诚信原则,丧失了道德基础。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平时的就业指导过程中就十分注重加强毕业生的诚信教育,并将诚信教育渗透到教学、生活、管理等各个环节和过程,贯穿大学生活始终,把思想教育和严格管理结合起来,做到常抓不懈,至目前我们尚无一人,因缺乏诚信而违约。4、筛选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择业决策在信息时代,毕业生可以通过多种现代通讯工具

11、和手段获得大量的需求信息,但这些信息并不是都有效和有用,还必须对信息加以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毕业生对信息的筛选应建立在对自己全面、客观、公正评价以及对用人单位详细了解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排列、整理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使需求信息具有准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使之更好地为毕业生择业服务。5、完善就业工作体系,加强就业指导根据学生处 2005 年度 35 月份统计 2005 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我系就业率偏后。针对这种情况系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对于尚未就业这部分学生的情况,进行逐一排列、分析,并发动广大教师给予帮助,积极收集就业信息,多次主动与用人单位

12、联系,鼓励他们到省外就业,特别是到江、浙一带市、县、区疾控及卫生监督所就业,有条件的争取在原实习单位就业,如上海、连云港、蚌埠等地。并指导毕业生通过网络查阅就业信息以及通过家庭、亲朋好友、老师帮助联系就业,积极输送就业信息,协助就业。目前基本形成了系领导亲自抓就业,年级指导就业,老师关心就业,实习单位推荐就业,相关部门配合就业,学生互相帮助就业的工作体系。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系 05 届毕业生在 2005 年 611 月份就业人数迅速增加,就业率也很快上升,到 2005 年 11 月就业率就达 100%。2006 届毕业生至目前,就业率已达到 82.14%。随着高校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及高校“大众化”教育的到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工作是关系到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工程”,做好就业工作更是高校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是高校的责任,也是大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开展就业指导原则和方法的探讨,不断提高我们的就业指导水平,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