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中医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1758423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身在中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身在中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身在中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身在中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身在中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身在中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身在中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身身 在在 中中 医医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从十个方面,即医即仁术、医者易也、用药如兵、司外揣内、殊途同归、曲尽其妙、水到渠成、返璞归真、柳暗花明、继往开来,深入浅出地就什么是中医,中医的特色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什么是中医? 一、一、 医即仁术医即仁术 德是中医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最突出的伦理学特征之一,历代医家对德的要求很高,除了医德、师德之外,还包括学德和患德,共同构成了中医学的道德体系。 中医的医德观认为,治病是手段,救人才是目的。为医者,首先要立德。由于受到儒家学术思想的影响,中医的医德把“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作为基本出发点,形成以“仁学精神”为基本内涵和特征的医德观。把医学定位为“仁术

2、”,把医生良好的德行称为“仁心”,把医德好的医生称为2“仁人”,只有“心存仁义之心”的“仁爱之人”,才能将医学真正变成济世活人的“仁术”。 从传说中的“伏羲制九针”、 “神农尝百草”开始,中国历代名医在医德方面就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三国时期,福建有一名医叫董奉,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被后人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在诸多关于董奉传奇般的事迹中,最有影响的是他在庐山行医济世的故事。据神仙传卷十记载:董奉曾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热忱为山民诊病疗疾。他在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每当治好一个重病患者时,就让病家在山坡上栽五颗杏树;轻病治愈者,只需栽一颗杏树,所以四面八方慕名前来求治的病人不计其数。几年

3、之后,庐山一带的杏林多达十万株之多。杏子成熟后,董奉又将杏子换成粮食用来接济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达两万余人。后来还传说有老虎镇守杏林,以防不肖之徒偷杏子,故又有“虎守杏林”之说。正是由于董奉在行医济世中展示了他为医者的高尚品德,而赢得了百姓的敬仰。董奉羽化后,庐山一带的百姓便在杏林中设“杏坛”、 “真人坛”、 “报仙坛”以祭祀这位仁慈的医生。后来董奉家乡的人们把当地的一座山命名为“董奉山”。从此“杏林”一词便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后人用“杏林春暖”、 “誉满杏林”来赞美像董奉一样具有高尚医德的苍生大医。 唐代医家孙思邈,被后人尊为“药王”。在其备急千金要方卷一序例大

4、医精诚第二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3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生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行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医人不得侍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其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开宗明义地指出医生除了高超的医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所以把这

5、部著作,命名为千金方 。 明代著名医家陈实功是外科正宗的作者,他对为医之道提出“五戒十要”,堪称后世楷模。1978 年,美国出版的生命伦理百科全书将医家五戒十要列为世界古典医德文献之一,与希波克拉底誓言和迈蒙尼提斯祷文并列。陈实功指出:“若遇贫难者,当量力微赠,方为仁术,否则有药无伙食者,命亦难保也。 ” 由此可见“救人比治病更重要”,是中医基本价值观之一。 中医学对学医者素质的要求很高,品德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经金匮真言论篇指出“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否则就会“泄露天机”,这是古人对“学德”要求的一种体现。 “立业先立德”这对于一个学医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倘若我们把学德修养转化为

6、一种行为习惯,机会就在自己手中。用现代人讲的一句话就是,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张良拜师”之所以成为千古佳话,绝不是因为张良的天资聪明,而是因为张良对老师的那种虔诚和求知的态度。如果4说张良的成功是因为路过邳邑遇到黄石老人,并授得太公兵法的话,那么他的这次巧遇便是他日后成功的基础。历代这样的例子很多, “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拜师求教的故事,也是继“张良拜师”之后的体现“学德”的一段佳话。 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介绍了扁鹊和淳于意学医的故事。扁鹊是上古时期的名医,传说他年轻时当旅馆主管时,遇见住客长桑君,扁鹊觉得他很不平凡,所以一直很恭敬地对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一般

7、人,有心把绝技传授给他,于是出入旅馆考察了 10 余年,最终才把秘方传给他。淳于意是汉代名医,首创“诊籍”,是世界上最早记录病历的人,他年轻时就喜欢医术,但所学的方药临床应用多不灵验,后来他求教于公乘阳庆。公乘阳庆认为他过去所学的不正确,让他完全抛开,才“悉以禁方予之”,淳于意听从他的话而后成为名医。从史记这段记载来看,拜师并不是很容易的事,除了像扁鹊那样真诚地尊师重道外,有时还要像淳于意一样虚怀若谷,勇敢地否定自己,才是求学的正确心态。虽然只是传说,但中医学对“学德”考察的做法一直延续了几千年,这一点现代人不一定能理解。 在对待治病的问题上, 内经就有比较辨证的看法, ”言不治者,未得其术也

8、“,而对于患者则强调要尊重医生,信任医生, ”信巫不信医者,病必不治“、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 二、医者易也二、医者易也 中国“风水学”的三大原则:天地人合一原则、阴5阳平衡原则、五行相生相克原则。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它与中医学的联系,中医也讲究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所以,古人说“医者易也”。黄帝内经对学中医的人有个基本要求,就是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事”。人身最宝贵的是“精、气、神”。 “神”是生命,“精”是人体形成的原始物质,有精才能生神,所以把生命活动能力叫做精神。而“气”是生命的动力,有气才能有色,我们通常说“气色”就是指健康状态的外在表现;有气才能有神,所以把生命活动旺盛

9、称为“有神气”,精充气足才能神旺。 中医讲究整体观中医讲究整体观 早在黄帝内经时代古人就认识到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与人体的相关性,认识到自然界的地理环境、季节、气候等因素对人体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如内经金匮真言论篇说:“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 ”意思是春季属木,位于东方,所以春天多东风,引发肝的病变,病邪常从颈项部俞穴侵入,疾病表现在头部;夏季属火,位于南方,所以夏天多南风,引发心的病变,病邪常从胸胁部俞穴侵入,

10、疾病表现在内脏;秋季属金,位于西方,所以秋天多西风,引发肺的病变,病邪常从肩背部俞穴侵入,疾病表现在肩背;冬季属水,位于北方,所以冬天多北风,引发肾的病变,病邪常从腰股部俞穴侵入,疾病表现在四肢。 6内经提到“凡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这说明在暑病和温病的辨别过程中,节气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同样是因于外感的热病患者,如果发生在夏至之前就成为温病,夏至之后就成为暑病。 整体、联系的观点还体现在对脏腑的认识上,中医的”脏腑“不能等同于西医的器官,记得从步入中医学院的那刻起,老师就这样教导我们。也就是说,中医所说的心不等于西医说的心;中医所说的脾、胆不等于西医说的脾、胆等

11、等。尽管这一观点对于中医学院的每个学生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但是,在有些人看来却是很荒唐的,因为把人体打开来,心就是一个,难道还能跑出第二个”心“来?这么一问,许多人便对中医理论的核心-”藏象“产生怀疑了! 黄帝内经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意思是咳嗽不仅仅是肺出现;了问题,与五脏六腑都有关系。难怪一般的民众到了中医院也不知道这里与西医医院有什么区别?久而久之,连中医师也想不起来,究竟一个完整的人和一个被解剖得支离破碎的“生物体”有什么两样? 中医的整体观念决定了必须通过外在的表现来推断内在脏腑的功能状态,这种由内及外的表现称为“象”,而这种认识方法称为“司外揣内”。所以,中医认识脏腑的

12、更高层次就是一种“象”,我们称之为“脏象”。它与中医的阴阳、五行、四诊、八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中医理论体系。所以,中医的脏腑学说,至少应该从实体、功能和脏象这三个层面去理解,而站在每个层面去理解,中医的脏腑是不一样的。 7三、辩证论治三、辩证论治 整体的认识方法重视事物的共性,但另一方面还要强调事物的个性,中医学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把中医比喻成书法,因为书法最重要的价值是它的个性化特征。如果规定每一笔的粗细长短轻重都相同,那么书法的价值就不存在了。中医泰斗蒲辅周老先生有一句话, “中医治病有一绝招,就是一病一方”。这也正是中医个性所在。 辨证论治是整体观念在中医临床思维和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医学专科化的趋势正在迅速瓦解中医师的整体观念,教导患者把自己分割成越来越小的部件。 “马路警察,各管一段”在西医看来是一种常规的做法,对于已经习惯于分科看病的患者来说似乎也已经是很平常的,但在真正的中医看来恐怕就勉为其难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