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流感_h1n1_h3n2_乙型_患者的血常规结果分析_孙海萍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1757895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2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类流感_h1n1_h3n2_乙型_患者的血常规结果分析_孙海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类流感_h1n1_h3n2_乙型_患者的血常规结果分析_孙海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类流感_h1n1_h3n2_乙型_患者的血常规结果分析_孙海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类流感_h1n1_h3n2_乙型_患者的血常规结果分析_孙海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类流感_h1n1_h3n2_乙型_患者的血常规结果分析_孙海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类流感_h1n1_h3n2_乙型_患者的血常规结果分析_孙海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类流感_h1n1_h3n2_乙型_患者的血常规结果分析_孙海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J Diagn Concepts Pract 2013, Vol.12, No.4*:并列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李岚 论著 类流感(H1N1、H3N2、乙型)患者的血常规结果分析孙海萍1a,刘明1b*,宋黎黎2,褚维2,李岚1a(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a.发热门急诊,b.检验科,上海200025;2.上海市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0023)摘要目的:分析3种流感病毒(H1N1、H3N2、乙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感染患者的血常规结果,为类流感患者的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方法:统计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发热门诊就诊,且经病毒核酸检测证实的421例

2、H1N1、H3N2及乙型流感患者,同时采集其手指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其流感病毒流行趋势进行分析。 结果:H1N1、H3N2、乙型流感病毒的暴发没有特定规律,但有阶段性。421例类流感患者的血常规分析中,白细胞总数正常者311例(73.87%)、增高者86例(20.43%);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者313例 (74.35%); 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者274例 (20.43%)。3种流感患者的血常规结果经t检验后提示,H1N1与H3N2流感患者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淋巴细胞百分比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H1N1及H3N2与乙型流感患者间的白细胞总数、

3、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淋巴细胞百分比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owever,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patients with H1N1,H3N2 influenza and type B influenza(P0.05)。赵琪彦等12认为,H1N1组流感患者的白细胞总数水平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均较非H1N1组降低(P0.05)。 结果提示,甲型流感(H1N1、H3N2)病毒与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间的血常规指标有差异,而甲型流感病毒亚型间比较,患者的血常规指标无差异。 因此,临床发现类流感患者的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百分

4、比增高时,应加强重视,不能轻易排除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可能。 关于流感病毒感染与非流感病毒感染的类流感患者在血常规上的变化将在今后作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主要针对3种流感病毒(H1N1、H3N2、乙型)患者的血常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类流感患者以白细胞总数正常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为主。H1N1、H3N2与乙型流感患者间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百分比都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显示,当人体感染流感病毒时,甲型流感病毒比乙型病毒在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变化更为明显,可能提示甲型病毒(H1N1、H3N2)对人体的危害性更大。 因此,对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的流感患者,临床诊治中应特别注

5、意,在临床抗菌治疗的同时需要考虑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必要时可进行病毒核酸检测以确诊。455J Diagn Concepts Pract 2013, Vol.12, No.4鸣谢:在此特别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项明洁老师、肾脏科严富洪医生、妇产科关小红医生对本文的指导帮助!参考文献1Lipsitch M, Riley S, Cauchemez S, et al. Managing andreducing uncertainty in an emerging influenza pandemicJ. N Engl J Med,2009,361(2):112-115

6、.2李立明.流行病学M.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30-447.3逯建华,房师松,何建凡,等.病例定义改变对流感监测系统的影响J.中国热带医学,2008,8(10):1692-1693.4夏骏,刘芳,王华林.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检测及分型方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6):534-536.5罗翌,李际强,郑丹文,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调查及临床特征的分析J.中国中医药中国远程教育,2010,8(17):178-181。6代小秋,刘民,海山.卡德尔拜,等.北京市发热门诊63325例就诊患者症状监测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3(3):375-378.

7、7陈健,李燕婷,王晔,等.胶体金法与病毒分离鉴定在流感诊断中的比较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8,20(12):573-574.8周颖,余荣环,俞萍.上海某哨点医院20072009年流感监测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0,22(6):293-296.9陈文彬,王友赤.诊断学M. 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1-301.10欧强,殷科珊,陆云飞,等.上海地区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9,27(10):603-605.11周颖,余荣环,陈姬华.甲型H1N1流感与其他类型流感的临床对比初步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5):6

8、02-604.12赵琪彦,王培昌.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及意义J.河北医药,2011,33(1):43-44.(收稿日期:2013-04-15)(本文编辑:张宁)鉴于中国雅虎邮箱自2013年4月起整体搬迁, 至同年8月19日将停止服务。 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 办的 诊 断 学 理 论 与实 践 杂志E-mail地 址 改 为和;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E-mail地址改为;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E-mail地址改为。 邮箱变动期间,敬请各位编委、作者、读者与本刊采用电子邮件联系时,注意以收到本刊回复为准,望原使用中国雅虎邮箱的各位编委、作者也能告知本刊您的新邮箱地址,以便于联系。E-mail地址更改启事! 简讯 4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