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组织市场技术管理论文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1756355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贸易组织市场技术管理论文 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世界贸易组织市场技术管理论文 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世界贸易组织市场技术管理论文 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世界贸易组织市场技术管理论文 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世界贸易组织市场技术管理论文 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贸易组织市场技术管理论文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贸易组织市场技术管理论文 (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贸易组织市场技术管理论文世界贸易组织市场技术管理论文 摘要“以市场换技术”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中国在加入 WTO 前的“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加入 WTO 后“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环境和外资在华行为的变化以及国际产业发展呈现出的新趋势,最后对如何促进“以市场换技术”提出了若干建议。关键词WTO;国际直接投资;以市场换技术通过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引入世界先进技术进而提高我国整体技术水平即“以市场换技术”是 20 世纪中后期以来我国吸引外资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学术界对“以市场换技术”尚未有规范的界定,从字面意义

2、上看,所谓“以市场换技术”是指通过向外国产品出让国内市场份额以获得国外先进技术从而提高国内技术水平的策略。此处所指外国产品既可以指进口的国外产品,又可以指在国内生产的外国品牌的产品。这样, “以市场换技术”可以分为两种形式:进口商品或产品销售代理方式、外国直接投资(FDI)方式。在进口商品或产品销售代理方式下,由于进口商品中固化和隐含着国外先进技术,进口能引起对进口商品的逆向工程和仿制,产品销售代理能够获得外国企业在售后服务、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支持,从而使得制造该商品的技术得以在国内生成和发展起来。在国际直接投资方式下,东道国可以从三个方面获得技术:跨国公司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会将先进技术转移给东

3、道国的分支机构;外国直接投资可能会将技术转移给东道国独立的分包商;外国直接投资还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从而提高东道国生产相似产品的竞争力乃至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通常所说的“以市场换技术”一般是指外商直接投资方式的“以市场换技术”,本文分析的重点也在于此。一、对加入 WT0 前“以市场换技术”的简要回顾为提高“以市场换技术”的效果,我国一方面给予外商投资企业许多政策优惠,例如,在部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外资企业可以享受 15%的公司所得税(同期国内企业税率为33%),对于投资高新技术行业,或者出口产品占全部产品70%以上的外资企业,在上述政策到期后的 3 年里继续享受减半征收公司所得税的优惠。另一方面

4、,又在某些方面对外资给予一定限制,而这些限制措施往往又是给予优惠待遇的前提条件。这些限制措施主要包括当地含量要求、贸易平衡要求、外汇平衡要求、国内销售要求、技术转让要求、汇款限制要求以及当地股份要求等。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在 2000 年底修改前就明确规定,设立外资企业,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或者产品全部出口或者大部分出口。再以汽车产业为例,1994 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明确规定了产品的国产化要求,并将国产化进度作为发展第二车型的条件;严禁以 SKD(散件组装)、CKD(整件装配)方式组织生产;为提高国产化率,制定了分级关税优惠税率,外国投资的整车国产化率必须至少达到40%,才能

5、享受关税减免待遇;为了保证中方在合资企业和汽车行业中的控制力,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规定,合资、合作企业的中方所占股比不得低于 50%,外国(或地区)企业同一类整车产品不得在中国建立两家以上的合资、合作企业。对技术转让的强制要求能够直接促进跨国公司向国内转移先进技术,而股权比例、当地成分、外汇平衡、贸易平衡等规定则能够促进跨国公司的技术向国内合作方以及上下游配套企业的转移和扩散。“以市场换技术”的效果是与东道国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状况密切相关的,国内市场竞争越激烈,外资越有可能转移先进技术(王洛林等,2000)。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政府开始注意引导外资企业形成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局面,

6、并收到较好的成效。例如,90 年代中期之前,我国汽车行业的外资企业很少,国内少数几家合资汽车厂商几乎处于垄断地位,跨国公司利用比较落后的技术即获得可观利润。90 年代中期特别是 1997 年以来,国外著名汽车公司几乎都进入我国,为了维持和获得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跨国公司加快了在中国技术更新的步伐,纷纷将最先进的车型向我国转移,例如,在引入上海别克、广州本田雅阁后,原一枝独秀的德国大众迅速将先进的奥迪 A6 引入一汽大众,将帕萨特引入上海大众,技术水平从 B2 级的桑塔纳一下跃升三个等级。此外,我国政府对国内企业的创新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近 20 年来,我国人大、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发布了115 项有

7、关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其中与产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共 15 项,为企业的研发活动从财政拨款、税收减免、贴息贷款等方面提供支持。由于国内技术水平越高,外资越有可能转移先进技术,因此,这些研发支持措施客观上也起到促进外资向国内转移先进技术的效果。二、加入 WT0 后“以市场换技术”环境的变化l 政策环境发生变化(1)外商直接投资政策发生变化。WTO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对东道国在对外国投资者在投资方面所采取的各种政策措施进行了规定:凡不符合关贸总协定的国民待遇原则或禁止数量限制原则的投资措施,各成员国应禁止使用。这样,加入 WTO 前在引进外资时附加的当地含量要求、贸

8、易平衡要求、外汇平衡要求、国内销售要求、技术转让要求、汇款限制要求以及当地股份要求等限制措施必须予以取消。按照 WTO 规则和“入世”承诺,2001 年以来,我国对外商投资法律法规进行了全面清理,主要包括:对外商投资法律法规中不符合 WTO 规则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先后修订了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 外资经营企业法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细则或实施条例,取消了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平衡条款、 “当地含量”条款、出口业绩要求和企业生产计划备案条款等。2002 年发布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新目录明显加大了对外商投资的开放程度,例如,鼓励类由 186 条增加到 262条,限制类由 112 条减少

9、到 75 条;放宽外商投资的股权比例限制。出台和完善了关于设立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的暂行规定 、 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 、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吸收外资参与资产重组与处置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外商投资政策和法律法规,为外资企业购并内资企业和上市公司扫除了政策障碍。(2)技术创新支持政策发生变化。WTO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议对 WTO 成员国产业 R&D 所允许补贴的范围、强度和合法成本类型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从性质、目标和数量上是否具有贸易扭曲效应出发,将政府补贴分为被禁止的补贴、可起诉的补贴和不可起诉的补贴三大类,又称为“红灯”、 “黄灯”和“绿灯”条款。绿灯

10、范围包括对落后地区和环境问题的资助、基础研究、资助比例小于 50%的前竞争开发活动和产业研究(俞文华,2001)。加入 WTO 后,我国政府必须对技术研究开发活动的补贴的范围、方式、强度做出重大调整以符合绿灯条款要求。这就意味着我国政府要减少对自主研发活动的支持范围,从而可能削弱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 “以竞争换技术”的效果也可能因此大打折扣。2.跨国公司行为发生变化(1)独资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独资企业新设数量和投资额所占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1997 年中国新批准外资项目中独资项目数量就开始超过合资项目数量;从 1998 年起合同外资金

11、额中外商独资企业一直多于合资企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则从 2000 年起独资企业超过合资企业。独资企业项目数、合同金额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从 1994 年的%、%1-升到 2002 年的%、%;实际使用金额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从 1997 年的%上升到 2002 年的%。2002 年,独资企业项目数是合资企业项目数的倍,独资企业合同金额是合资企业合同金额的倍,独资企业实际使用金额是合资企业实际使用金额的倍。独资企业已经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2)增资扩股和并购增加。 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 、 关于向外商转让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政策法规的出台为外商购并

12、内资企业亮起绿灯。2001 年以后,不少跨国公司开始采用收购合资企业的中方股份的方式把合资企业转变为独资企业。例如,宝洁公司 2000 年先后中止与广州浪奇、北京日化二厂的合作,将合资企业转为外商独资企业;2001 年 10 月 23日,阿尔卡特通过收购中方股份,拥有股份达到 50%+1 股,从而获得上海贝尔的控制权;2002 年 7 月,东芝公司收购东芝与无锡华品合资的“无锡华芝”中方股份,并对完成收购后的公司追加 4300 多万美元投资,由此建立日方独资的东芝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另外,外国直接投资以前以绿地投资为主,近年来通过并购国内企业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有增加的趋势,例如,爱默生电气斥资

13、亿美元购买了华为的电气业务部门安圣电气。(3)加大研发投资。加入 WTO 以来,跨国公司在华设立 R&D 机构的数量迅速增加。1987 年外资在我国成立第一家研发机构,19871993 年平均每年建立不到一家,19941997 年平均每年建立 5 家,1998 年建立了 11 家,而 2001 和 2002 两年间建立了 19 家。到 2002 年 8 月底,至少有 65 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了 82 家 R&D 机构,其中 31家公司曾入选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出的 19982002 年财富全球 500 家公司,它们在华建立了 55 家 R&D 机构。我国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接受跨国研发投资最多的国家

14、之一,英特尔、NEC、松下电器、SUN、安捷伦、施乐、德州仪器、富士通、北电网络、朗讯、爱立信、诺基亚、三菱电机、阿尔卡特等著名跨国公司均在中国建立了独立的研发机构。跨国公司投资的独资化、实施并购与加大研发力度是密切联系的。技术的保密性是跨国公司最关心的问题,其竞争优势特别是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优势都与此相关。跨国公司向全资子公司可以转让处于任何生命周期的技术,可以转让高新技术,而向合资企业和非附属企业只转让一般性技术和陈旧技术(王允贵,1998)。随着在华跨国公司对合资企业控制程度的提高,一方面他们对技术的控制更为牢固,但另一方面,他们也更愿意向中国转让新技术或在中国研发新技术。3.国际产业发

15、展呈现新趋势(1)全球分工和价值链竞争。一方面,分工越来越细化,企业越来越没有必要也越来越没有可能固守“大而全”和“小而全”的生产方式,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将其生产过程分解成具体的生产活动(如,融资、R&D、会计、培训、零部件生产和分销)或分解成生产活动的不同环节,并通过业务重组将资源集中于价值链中最具竞争力的部分。产业结构呈现出“微笑曲线”化,制造环节的重要性下降,而研发、营销成为产品价值增值的主要环节。例如,在目前的汽车工业全球化分工体系中,整车制造公司大都将零部件公司从母体中分离。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跨越国界,将分离之后的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区位进行配置。从总体上看,

16、研发等“脑袋产业”集中于发达国家,而制造等“躯体产业”则集中于发展中国家(李海舰等,2002)。(2)研发全球化。虽然研发活动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但随着海外扩展和国际竞争加剧,以及为了获得低成本的研发资源,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某些具有重要市场地位的发展中国家设立地区性的研发中心,从而技术与跨国公司 R&D 活动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研发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在国外的 R&D 机构数量增加、在国外的 R&D 投资在其 R&D 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上升、雇佣越来越多的国外高科技人才以及国外研发成果所占比例的提高(邱立成,2001)。中国国内巨大的市场容量、丰富的工资水平低廉的技术人员,都是吸引跨国公司设立 R&D 机构的有利因素。(3)制造和设计模块化。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模块化成为以盯业为代表的许多产业的发展趋势。模块化之所以倍受关注,是由于今天的产品日趋复杂且速度成为影响企业竞争成败的重要因素,而模块化恰恰能帮助我们处理更为复杂的事务、使平行操作成为可能,并有利于对付子系统的不确定性(青木昌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