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十三代王简介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41739050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诏十三代王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南诏十三代王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南诏十三代王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南诏十三代王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南诏十三代王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诏十三代王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诏十三代王简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诏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唐朝初期,在云南洱海地区出现现了六个比较大的部落联盟,史称六诏, 分别是蒙舍诏(今云南巍山南部、南涧大部及弥渡西部)、蒙嶲(方言 sui) 诏(今云南巍山北部、漾濞大部)、越析诏(今云南宾川)、邓赕诏(今云南 洱源的邓川)、施浪诏(今云南邓川青索,又说在洱源三营)、浪穹诏(今云 南洱源)。在地理位置上,蒙舍诏在其他五诏的南部,又称为南诏。南诏王族 蒙氏乌蛮,是今天彝族的先民。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初年,南诏第一代国王细 奴逻随父蒙舍龙就牧耕于今巍山巍宝山前新村,由此发展崛起。唐贞观二十三 年(公元 649 年),细奴逻当上了蒙舍诏诏主,改国

2、号为大蒙国,称奇嘉王。 细奴逻制定了“独奉唐朝为正朔”的正确政治路线,加强于唐王朝的联系。唐 永徽四年(公元 653 年),唐王朝敕封细奴逻为巍州刺史、经细奴逻、逻盛、 盛逻皮至皮逻阁四代诏主南诏在巍山经营发展了 90 余年,为统一六诏、建立宏 图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 738 年),皮逻阁在唐王朝 的支持下,完成了统一六诏的丰功伟绩,因“破河蛮”有功,皮逻阁被敕封为 “云南王”。次年,皮逻阁迁都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太和村)。南诏是具有相 对独立的地方民族政权。隶属于唐王朝,是祖国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皮 逻阁统一六诏后,南诏迅速强大,进而称雄于祖国西南地区。其后阁逻凤、异

3、 牟寻、寻阁劝、劝龙利晟、晟丰佑、佑世隆、隆舜、舜化贞,共传位十三代, 历经 250 多年,几乎与整个唐王朝相始终。南诏最强时期,其疆城包括今云南 全省和四川、贵州、广西一部分,势力达越南、缅甸、老挝。南诏的崛起和发 展,为巩固祖国领土完整、加快西南边疆的开发,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等方 面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细奴逻(第一代王)细奴逻(公元 617 年674 年)细奴逻,又名独逻、独逻消,南诏第一代国王,生于隋恭帝义宁元年(公 元 617 年),唐太宗贞观年二十三年(公元 649 年)登上蒙舍诏(南诏王)诏 主之位,改国号为大蒙国。称奇嘉王,于唐高宗上元元年(674 年)卒,在位 26 年,享年

4、 57 岁。细奴逻于唐贞观年,随父蒙舍龙居住在邪龙川(后改称蒙舍川,今巍山县) 巍宝山前新村,躬耕发展。细奴逻之父蒙舍龙初为部落头人,为争夺资源,部 落间时常发生战争。蒙舍龙、细奴逻父子凭借优越的自然优势和自身的勇猛及 智慧,在川南建立起较为强盛的以乌蛮部众为主、以蒙舍龙的名字名字命名的 部落联盟蒙舍诏。细奴逻当政后,任用武将郭郡矣,文臣波罗旁,“神明大士”杨波远,修 文习武,发展经济,制定了“独奉唐朝为正朔”的政治路线,全面效学唐王朝,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蒙舍诏发展的措施。细奴逻时,相邻的蒙嶲诏力量比较大,时常出兵侵扰蒙舍诏。为此,细奴 逻把都城修建于地势险要的垅玗图

5、山,称垅玗图城,作为蒙舍诏政治、军事的 中心,细奴逻多次成功地抵御了蒙嶲诏的进犯,巩固了蒙舍诏。细奴逻在控制蒙舍川局势后,又修建了具有相当规模的蒙舍城(今巍山庙 街镇古城村),这是南诏的第二个都城。唐永徽年间,今云南祥云和弥渡境内的大、小勃弄蛮发生叛乱,细奴逻奉 唐朝之命,亲率蒙舍部众数千帮助左将军赵孝祖平叛,取得唐朝的信任。趁此 机会,兼并了富饶的白崖地区(今弥渡红岩),南诏中兴二年画卷中描述 的张乐进求逊位指的就是这一历史事件。唐永徽四年(公元 653 年),细奴逻派遣其子逻盛率使团入唐朝见,正式 归顺唐朝,朝廷刺封细奴逻为巍州刺史,并得到大量赏赐。自此,细奴逻年年 派人入唐朝贡,与唐王朝

6、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细奴逻赏罚分明,深得全诏部众的爱戴。据说细奴逻的结发妻子叫蒙歘 xu,她贤惠善良,对细奴逻的帮助很大。蒙 歘去世后,细奴逻又娶了张乐进求的第三个女儿,也就是至今人们敬仰的“三 公主”。蒙舍诏在细奴逻的治理下,很快强盛起来。细奴逻死后,根据期孙盛逻皮的请求,唐开元二年(公元 714 年)唐朝皇 帝李隆基钦准在今巍山县巍宝山建土主庙,内祀细奴逻,细奴逻被民众尊为巡 山土主,当地百姓又叫此庙为巡山殿,称细奴逻为巡山老爹。南诏官方建土主 庙祭祀祖先由此开始。祭祀日期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十七日 四天,但由于四天的祭祖时间太短,很多远方的彝胞不能按时赶到巍宝山祭祖, 所以又

7、把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至十五定为祭祖日。此后,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 至十五,各地的彝族群众从四面八方来到巍山巍宝山土主庙,祭祀自己的祖先 细奴逻,至今已有 1290 余年。后人还在巍山坝子西北面 long yu 山立土主庙 (也叫蒙国土主庙)祭祀细奴逻,祭祀日为每年农历九月十三、十四日两天。逻盛(第二代王)逻盛(公元 634 年公元 712 年)盛逻,又名逻盛炎,细奴逻之子,三公主所生,生于唐贞观八年(公元 634 年),于唐上元年(公元 674 年)即位,唐先天元年(公元 712 年)卒, 在位 39 年,享年 78 岁,谥号兴宗王。逻盛即位后,任用张建成为相,辅佐朝 政,并秉承父志,精心治理蒙

8、舍诏,巩固和扩大疆域,继续于唐朝交好。武则天时,逻盛亲自到长安朝贡。至姚州(今云南姚安)时,听到妻子生 下盛逻皮的消息,说“吾且有子继承,身在汉地,死无憾矣”。到长安后,受 到武则天接见,并大受恩奖。唐景龙年间(公元 707 年-710 年),姚州刺史李知古由于为政苟暴, 激起民众的怨恨,起而反唐,于吐蕃兵一起攻杀李知古,以其尸祭天。但逻盛 却一直于唐朝保持友好关系,奉唐为正朔。逻盛时,不断地兼并蒙舍川南面、西面的地盘,扩大其统治范围,使蒙舍 诏的力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逻盛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南诏王。逻盛死后,后人为其在今巍山县庙街镇古城村委会河上湾村立牧甸罗土主 庙,祭祀日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初

9、三。盛逻皮(第三代王)盛逻皮(公元 672 年公元 728)盛逻皮,逻盛之子,生于唐咸亨三年(公元 672 年),唐先天元年(公元 712)即位,唐开元十六年(公元 728 年)卒,在位 16 年,享年 56 岁,谥号威 成王。盛逻皮即位后,以老相张建成为国老,杨法律和尚为国师,治内安邦,于 唐朝维持友好的关系。唐开元二年(公元 714 年),盛逻皮遣国老张建成率团 入唐朝贡,盛逻皮被朝廷刺封为台登郡王,朝廷赐佛书给张建成。自此,云南 始有佛书。盛逻皮经唐朝钦准,在今巍山巍宝山为其祖父细奴逻修建了规模宏 大的大土主庙。盛逻皮制定法律,收商税,在诏内提倡崇儒尊孔,劝民习读汉书,使汉文 化在蒙舍诏

10、得到推广,增强了蒙舍诏的国力。盛逻皮还开发经营了今云南西部澜沧江以西一带,扩大了疆土。盛逻皮为南诏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军事力量的强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皮逻阁(第四代王)皮逻阁(公元 697 年公元 748 年)皮逻阁,又名归义,盛逻皮之子,生于唐神功元年(公元 697 年),唐开 元十六年(公元 728 年)即位,被唐玄宗李隆基刺封为云南王,唐天宝七年 (公元 748 年)卒,在位 20 年,享年 51 岁。皮逻阁即位时,唐王朝和吐蕃对洱海地区的争夺异常激烈,吐蕃暂时占上 了风,唐王朝为了与吐蕃抗衡,急需在洱海地区找一个“总代理”,正好选中 南诏。当时。南诏经济、军事的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已

11、经超过同在洱海 地区的其他五诏。皮逻阁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远见卓识的南诏王。他在前三 代王的基础上精心谋划,进一步开拓进取,在唐王朝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年 的战争,统一了六诏,收复了洱海周围的河蛮,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 738 年)统一了洱海地区。唐王朝因皮逻阁“破河蛮有功”册封他为云南王,赐名 归义。南诏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但又归顺于唐朝,受朝廷管辖。第二年,皮逻 阁把都城从蒙舍川迁到太和城。皮逻阁以宽阔、富饶的洱海盆地为基地,积极 发展,使南诏迅速称雄于中国西南地区。之后,皮逻阁利用爨氏与唐朝之间的矛盾及内乱,在唐朝支持下带兵进入 东爨、西爨(东爨在今昭通、泸西、寻甸、嵩明、建水及贵州一带

12、,其中心在 昭通;西爨在今滇池周围的曲靖、昆明、马龙、晋宁及澄江、安宁、禄丰一带, 其中心在晋宁)地区,征服滇池周围的广大部族,基本控制了爨地。唐天宝四年(公元 745 年),皮逻阁派其子阁逻凤率团入唐朝贡,进一步 与唐朝修好。南诏的统一,结束了洱海地区各个部族之间长期的对立纷争,促进了生产 的恢复发展以及内地人民与边疆各民族之间的进一步友好交流,解除了唐王朝 在西南地区的后顾之忧,南诏、吐蕃、唐朝在西南地区的力量处于相对平衡。皮逻阁死后,后人为其在庙街镇营盘村委会利克村建土主庙进行祭祀,祭 祀日为每年农历九月十四日;以及漾濞县苍山镇河西村为皮逻阁立蒙官土主庙 进行祭祀,祭祀日为每年的农历正月

13、初八。阁逻凤(第五代王)阁逻凤(公元 712 年公元 778 年)阁逻凤,皮逻阁之子,生于唐先天元年(公元 712 年),唐天宝七年(公 元 748 年)即位,袭封云南王,唐大历十三年(公元 778 年)卒,在位 30 年, 享年 66 岁,谥号神武王。阁逻凤具有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青年时代就随其父皮逻阁参加了统一 六诏的战争。他“不读非圣之书,尝学字人之术”,任用从川南俘虏回来,精 通儒学的系泸县令汉人郑回教授王族子弟汉文化。他还赐名郑回为蛮利,后郑 回官至南诏清平官。阁逻凤即位后,先将南宁州都督爨守隅一家迁到河赕(今大理市),随即 命昆川(今昆明)刺史杨牟强行迁徙 20 余万西爨白蛮隅永

14、昌地区,把同属一民 族的许多乌蛮迁入原西爨地。这样,南诏完全控制了滇东东爨区,取代了唐王 朝在该地区的统治位置。南诏的发展壮大与唐王朝的昏庸腐败,导致了唐与南诏的矛盾激化。于是, 唐王朝出兵进攻南诏,阁逻凤在无奈之下被迫与唐军作战。南诏和唐朝分别于 唐天宝十年(公元 751 年)、天宝十二年(公元 753 年)、天宝十三年(公元 754 年)发生了三次战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次“天宝战争”。最后以唐 王朝军队的惨败而告终。在第一次天宝战争中,阁逻凤不得已向吐蕃求援,在吐蕃的帮助下,大败 唐军。战争后,唐天宝十一年(公元 752 年)正月,阁逻凤公开与唐决裂,和 吐蕃结成兄弟之邦,吐蕃封阁逻凤

15、为赞普钟(王弟)南国大诏,授其子凤伽异 大瑟瑟告身(一种戴精美服饰的高级官阶)都知兵马大将。同年,南诏改元为 赞普钟元年,这是南诏纪年的开始。事后,阁逻凤心存旧恩,命人把阵亡的唐军将士尸首收集起来,进行祭祀 后好生安葬,建成今大理市下关万人冢个凤仪石曲千人冢,统称大唐天宝战士 冢;并于唐大历元年(公元 766 年)立碑(南诏德化碑)国门,碑文写道: “我上世世奉中国,后嗣容归之,若唐使者至,可指碑澡祓 fu 吾罪也”。阁逻 凤内心是不愿意叛唐而归吐蕃的。阁逻凤时,南诏的疆域达到最大。阁逻凤于唐至德元年(公元 756 年)、 至德二年(公元 757 年)曾两次进兵唐境,攻占了嶲州(今四川西昌)、

16、会同 (今四川会理)等地。在唐宝应元年(公元 762 年)阁逻凤率兵“西开寻传 (今云南云龙以西至缅甸伊洛瓦底江西岸)”,使“裸形不讨自来,祁鲜望风 而至”。而后阁逻凤回头巩固滇池及滇东爨区,于唐广德元年(公元 763 年) 在云南东部置安宁城监,让其子凤伽异于唐永泰元年(公元 765 年)修建拓东 城(今昆明市区),作为南诏的陪都,同时又控制南部的步头(今云南元江)。 至此,南诏基本控制了整个云南地区。阁逻凤是一位功绩显赫的南诏王。阁逻凤死后,后人为其在今巍山县大仓镇大仓村委会五官邑村立土主庙, 祭祀日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六日。异牟寻(第六代王)异牟寻(公元 754 年公元 808 年)异牟寻,阁逻凤之孙,凤伽异之子,生于唐天宝十三年(公元 754 年), 因其父凤伽异英年早逝,故于唐大历十三年(公元 778 年)继任南诏王位,南 诏重新归顺唐后,朝廷袭封他为南诏王,赐“贞元南诏印”,唐元和三年(公 元 808 年)卒,在位 30 年,享年 54 岁,谥号孝桓王。唐大历十三年(公元 778 年),异牟寻继位不久,南诏和吐蕃合兵进兵唐 地成都,被唐军打败,死伤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