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要点手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717709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要点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要点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要点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要点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要点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要点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要点手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要点手册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要点手册第一章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与算法1,算法算法: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2,算法的基本特征:可行性、确定性、有穷性、拥有足够的情报可行性、确定性、有穷性、拥有足够的情报。 3,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4,基本的运算和操作有四类: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5,描述算法的工具:传统流程图、传统流程图、N-S 结构流程图、算法描述语言。结构流程图、算法描述语言。 6,

2、算法有三种基本控制结构:顺序、选择、循环顺序、选择、循环 7,算法设计基本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半递推技术、回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半递推技术、回 溯法溯法 8,算法的复杂度包括:时间复杂度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 9, 时间复杂度:时间复杂度: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算法的工作量用算法所执 行的基本运算次数来度量。 10,分析算法工作量的两种方法:平均性态、最坏情况复杂性平均性态、最坏情况复杂性 11,空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12,数据结构:数据结构:相互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也指带有结构的数据元素的集合。13,数据的逻辑

3、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反映数据元素之间逻辑关系的数据结构。 14,数据的物理结构:数据的物理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存放形式。 15,数据结构分为线性结构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 16,典型的线性结构:线性表、栈、队列线性表、栈、队列 17,栈栈:又称先进后出先进后出或后进先出后进先出结构,特点是只能在一端操作,另一端是封 闭的。 18,队列队列:又称先进先出先进先出或后进后出后进后出结构,特点是在一端进行插入,另一端进 行删除。 19,上溢上溢:当栈或队列已满,不能进行入栈或入队运算的情况。 20,下溢下溢:当栈或队列已空,不能进行退栈或退队运算的情况。 21,线性链

4、表的结点由两部分组成:数据域数据域和指针域指针域 22,树与二叉树相关概念 父结点父结点:每个结点的前件 根根:没有前件的结点 子结点子结点:每个结点的后件 叶子叶子:没有后件的结点 度度:结点所拥有的结点个数 树的深度树的深度:树的最大层次 23,二叉树特点: 非空二叉树只有一个根结点 每个结点最多有两棵子树,且分别称为左子树和右子树 24,二叉树的基本性质: 二叉树的第 K 层上,最多有 2k-1(k1)个结点。 深度为 M 的二叉树最多有 2m-1 个结点。 在任意一棵二叉树上,度为 0 的结点(即叶子)总是比度为 2 的结点多一个。 具有 N 个结点的二叉树,其深度至少为log2n+1

5、。 具有 N 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其深度至少为log2n+1。 。 。 。 。 。 。 满二叉树满二叉树: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的所有结点都有两个子结点。 完全二叉树完全二叉树: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均达到了最大值,且在最后一 层只缺少右边的若干结点。 25,二叉树的遍历 (重点,难点) 前序遍历:访问根结点、遍历左子树、遍历右子树 中序遍历:遍历左子树、访问根结点、遍历右子树 后序遍历:遍历左子树、遍历右子树、访问根结点 26,各算法的最坏情况下比较次数: 顺序查找:N 次 二分查找:log2n 次 冒泡排序:N(N-1)/2 简单插入排序:N(N-1)/2 希尔排序:N1.5 简单选

6、择排队序:N(N-1)/2 堆排序:nlog2n 27,属于交换类排序法的有:冒泡排序法、快速排序法冒泡排序法、快速排序法 28,属于插入类排序法的有:简单插入排序法、希尔排序法简单插入排序法、希尔排序法 29,属于选择类排序法的有:简单选择排序法、堆排序法简单选择排序法、堆排序法第一章第一章 程序设计基础程序设计基础1,结构化程序的原则: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限制使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限制使用 GOTO 语句语句 2,结构化程序的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重复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重复结构(循环循环 结构结构) 3,对象对象:表示客观世界中的实体 4,对象的基本特点:标

7、识惟一性、分类性、多态性、封装性、模标识惟一性、分类性、多态性、封装性、模 块独立性好块独立性好 5,类类:具有共同属性、共同方法的对象的集合 6,消息消息:对象间相互合作的一种机制 7,继承继承:使用已有的类定义作为基础建立新类的定义技术 8,继承分为:单继承单继承与多重继承多重继承 9,单继承单继承:指一个类只允许有一个父类 10,多重继承多重继承:指一个类允许有多个父类 11,多态性多态性:子类对象可以像父类对象那样使用,同样的消息既可以送给父类 对象也可以发送给子类对象第二章第二章软件工程基础软件工程基础1,软件包括程序、数据和相关文档程序、数据和相关文档 2,软件危机:软件危机:泛指

8、在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 系列严重问题 3,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应用于计算机软件的定义、开发和维护的一整套方 法、工具、文档、实践标准和工序。 4,软件工程包括 3 个要素:方法、工具、过程方法、工具、过程 5,软件工程包含的基本活动:软件规格说明、软件开发、软件确软件规格说明、软件开发、软件确 认、软件演进认、软件演进 6,软件开发过程软件开发过程:把用户的要求转变成软件产品的过程 7,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软件产品从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 退役的过程 8,软件生命周期的主要活动阶段:可行性研究与计划制定、需求可行性研究与计划制定、需求 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实现、软

9、件测试、运行和维护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实现、软件测试、运行和维护 9,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技术研究的内容包括: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软件 工程管理工程管理 10,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抽象、信息隐蔽、模块化、局部化、确定性、一致抽象、信息隐蔽、模块化、局部化、确定性、一致 性、完备性、可验证性性、完备性、可验证性 10,需求分析的方法有:结构化分析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SA,JSD,DSSD) 、面向对象的分、面向对象的分 析方法析方法 11,数据流图的图形元素:加工(转换) 数据流 存储文件(数据源) 源 12,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结构化分析方法的核心 13,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需求规格说

10、明书是需求分析阶段的最后成果 14,从工程管理角度来看,软件设计分为:概要设计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详细设计 15,概要设计(结构设计)概要设计(结构设计):将软件需求转化为软件体系结构、确定系统接口、 全局数据结构或数据库模式 16,详细设计详细设计:确立每个模快的实现算法和局部数据结构,用适当方法表示算 法和数据结构的细节。 17,衡量软件的模块独立性的度量标准:耦合性耦合性和内聚性内聚性 18,内聚性内聚性:模块内部各个元素间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19,耦合性耦合性:模块间互相连接的紧密程度 20,数据流类型有两种:变换型变换型和事务型事务型 21,从是否需要执行被测试软件的角度分为:静态测试

11、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动态测试 22,按功能划分为:白盒测试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黑盒测试 23,静态测试静态测试:不实际运行软件,主要通过人工进行 24,动态测试动态测试:基于计算机的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25,测试用例的格式为:输入值集,输出值集输入值集,输出值集 26,白盒测试(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白盒测试(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根据软件产品的内部工作过程, 检查内部,以确认每种内部操作符合设计规格要求。 27,黑盒测试(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黑盒测试(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对软件已经实现的功能是否满足需求进行测试和验证 28,白盒测试主要方法有:逻辑覆盖、基本路径

12、测试逻辑覆盖、基本路径测试 29,黑盒测试主要方法有: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 图图 30,软件测试的 4 个步骤: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验收测试(确认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验收测试(确认测试) 、系统、系统 测试测试 单元测试: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模块)进行正确必检验的测试。 集成测试:测试和组装软件地过程。 确认测试: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及其他特性是否满足了需求规格说明中确 定的各种需求,以及软件配置是否完全、正确。 系统测试:将通过测试确认的软件,与其他系统元素组合在一起,进行一系 列的集成测试和确认测试 31,程序调

13、试程序调试: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32,软件测试软件测试: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中的错误 33,软件调试分为静态调试态调试和动态调试动态调试。静态调试主要指通过人的思维来分析源程序代码 和排错,是主要的调试手段,而动态调试是软件调试的。第四章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基础数据库设计基础1.数据定义语言简称为数据定义语言简称为 DDL,负责数据的模式定义与数据的物理 存取构建。 2.数据操纵语言简称为数据操纵语言简称为 DML,负责数据的操纵,包括查询及增、 删、改等操作。 3.数据控制语言简称为数据控制语言简称为 DCL,负责数据完整性、安全性的定义与 检查以及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 4.数据独立性:数

14、据独立性:指数据与程序间的互不依赖性,即数据库中数据 独立于应用程序而不依赖于应用程序。 5.数据独立性分为:物理独立性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逻辑独立性 6.物理独立性物理独立性:数据的物理结构的改变不影响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从而不致引起应用程序的变化 7.逻辑独立性逻辑独立性:数据库总体逻辑结构的改变,不需要相应修改应 用程序 8.数据统一管理与控制包括:数据的完整性检查、数据的安全性数据的完整性检查、数据的安全性 保护、并发控制保护、并发控制 9.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分别为:概念级模式、内部级模式、外概念级模式、内部级模式、外 部级模式部级模式 10.概念级模式:概念级模式:数据库系统中全

15、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是全体 用户公共数据视图 11.内模式(物理模式):内模式(物理模式):反映了数据在计算机物理结构中的实际 存储形式 12.外模式(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外模式(子模式或用户模式):用户的数据视图,用户所见到 的数据模式 13.数据库系统的二级映射分别为:概念级到内部级的映射、外部概念级到内部级的映射、外部级到概念级的映射级到概念级的映射 14.数据模型描述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 据约束据约束 15.数据模型分为: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 16.E-R 模型图示法各元素的表现:

16、用矩形表示实体集用椭圆表示属性用菱形表示联系 17,实体间联系有:一对一的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一对一的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 18,关系中的数据约束包括:实体完整性约束、参照完整性约束、用户自定义实体完整性约束、参照完整性约束、用户自定义 的完整性约束的完整性约束 19,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主要工作是:将将 E-R 图转换成指定的图转换成指定的 RDBMS 中的关系中的关系 模式。模式。 20,数据库物理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对数据库内部物理结构作调整并选择合理对数据库内部物理结构作调整并选择合理 的存取路径,以提高数据库访问速度及有效利用存储空间。的存取路径,以提高数据库访问速度及有效利用存储空间。提示:提示: 1,公共基础知识考核只出现在笔试的选择题的前十个题目和填空题的前五题中笔试的选择题的前十个题目和填空题的前五题中。2,因为只有选择题及填空题两种题型,所以像一些条条框框纯文字性知识点, 可以不用去细究。 3,通过做模拟试卷去巩固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