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积分溶解热的定义,可知随着n0增大,ΔsolH应该不断增大的,且 增大的速率逐渐变慢图中拟合的二次曲线并不是与此严格相符的,在n0=700 左右有下降趋势所以,该拟合曲线线只能概括实验进行范围内的ΔsolH~ n0的 关系若要得到更大范围内的关系曲线,需要增加实验组数,获得更全面的数 据 另外,拟合函数的选择也不是唯一的对于多项式拟合,次数越高,相关 度越好当本实验用2次拟合,相关度已经有0.998,无需再选择更高次的曲线 方 程当然,也可以用指数,对数等函数进行拟合所得到的拟合曲线,均是ΔsolH与n0的经验关系 2. 硝酸钾溶解在水中吸热,这是破坏硝酸钾的晶格能,硝酸钾的电离能以及 溶剂化热等能量的综合效应从实验结果看出,溶剂的量n0越多,吸热也越多,这可能是与溶剂化热有关,溶剂的量不同, 会影响K+,NO3-周围的水合离子数 3. 溶剂量的影响随着溶剂量的增多而逐渐减弱,反映在图中曲线的斜率减少 上当溶剂很多时,加入少量的溶剂,浓度的变化甚小这些体现在微分稀释 热上 微分稀释热定义为1mol溶质溶解在无限量一定浓度溶液中产生的热效应 按此定义,在定温定压下它为一定值实验处理得到的微分稀释热是不断变小 的,这是因为溶液量并不是无限的。
当溶剂量很大时,认为溶液浓度不再变化, 这时得到的微分稀释热便趋于稳定了ΔsolH~n0最终应为一线性关系 4. 在不同温度压力下,硝酸钾的溶解热是不同的,尤其是温度的影响更大 当温度改变时,由van’tHoff等温式知,溶解平衡常数和溶解焓均会发生变化 故实验时需要注明环境的温度、压强 5. 硝酸钾加入快慢的控制,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加得太快,会使得温差过 大,体系与环境的热交换加快,测得的溶解热偏低加得太慢,一旦温度升到 一个较 高的值,即使加入所有硝酸钾也无法使温差回到零度以下,导致实验失 败一般ΔT控制在-0.3℃左右为宜,最低不要超过-0.5℃,但要始终为负值 实验中要时刻注意温差的变化,掌握好加料的时间和量在每次组实验完后, 温差回升到0℃以上,此时升温较快,需要及时加入较多的硝酸钾,否则温差可 能再无法回到负值加料时应小心,以免硝酸钾洒落,留在瓶口的需要用毛刷 刷进去 6. 磁子的搅拌速度也很重要搅拌太慢,硝酸钾难以完全溶解,若实验结 束发现有未溶解的硝酸钾,应重复实验搅拌太快,会加快散热,且温差归零 的时间 难以准确记录 7. 实验中使用的硝酸钾不是十分干燥,已经略有吸潮。
这对实验结果会有影 响(相当于硝酸钾已经溶解了一些)实验中,应在其它事宜都准备好后,再 称量硝酸钾,称完后盖上盖子,并尽快开始实验建议实验过程中将称好的药 品放在干燥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