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正确把握哲学体系的逻辑结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711143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要正确把握哲学体系的逻辑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要正确把握哲学体系的逻辑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要正确把握哲学体系的逻辑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要正确把握哲学体系的逻辑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要正确把握哲学体系的逻辑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要正确把握哲学体系的逻辑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要正确把握哲学体系的逻辑结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要正确把握哲学体系的逻辑结构摘要:哲学课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正确把握哲学体系的逻辑结构,这样才能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哲学知识。本文拟就如何把握哲学体系的逻辑结构,进行初步探索。关键词:范畴 命题 原理 体系任何哲学体系都有一定的逻辑结构, “逻辑”有规律之意, “结构”讲的是一种内在关系。我们可以从哲学体系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的角度,把哲学体系的逻辑结构分为范畴、命题、原理和体系四个基本层次。一、范畴一、范畴什么是范畴?什么是范畴?范畴指基本概念,它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或关系的反映和说明。范畴指基本概念,它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或关系的反映和说明。尽管范畴和概念都是人的思维对客观

2、事物本质的概括,都揭示了事物的某些共同特征(或一般特征) ;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首先,二者对事物概括的程度和范围不同。可以说范畴是大概念范畴是大概念,而概念是小范畴,从概括的程度和运用的范围上看范畴都大于概念。例如,感性认识是范畴,感觉、知觉和表象就是概念。其次,范畴和概念在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范畴在哲学体系中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范畴在哲学体系中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离开范畴哲学体系将不复存在;而概念则同哲学体系的联系并不紧密,离开某些概念哲学体系仍然存在。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说明范畴比概念更为重要。当然,二者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可以相互转化。如“感觉”在贝克莱的哲学体

3、系中就是重要范畴,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就是一般概念。那么,范畴在哲学体系中居何地位、有何作用呢?那么,范畴在哲学体系中居何地位、有何作用呢?它在哲学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哲学体系的基础性地位,是哲学体系的“细胞细胞” ,起着组成哲学生命的作用。首先,范畴是哲学体系中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是认识事物的工具。尽管范畴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它一旦形成又会成为认识事物的工具,成为基本的思维形式。我们认识事物是通过范畴去认识的,范畴的正确性直接关系到哲学体系的科学性。同时,哲学体系正是通过各种范畴不断深化着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范畴是组成体系的小过程、小阶段。正如列宁所说:“在人面前是自然现象之网。本能的人,

4、即野蛮人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别开来,自觉的人则区别开来了。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 ” (列宁全集第 38 卷,第 90 页)可见,认识的发展往往表现为范畴的发展,而范畴的发展又体现着思维的进展,哲学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范畴发展史。如何把握范畴?如何把握范畴?首先,应该把握范畴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逻辑学称之为“内涵内涵” 。如物质的本质是客观实在、运动的本质是物质存在方式、静止的本质是运动特殊状态等等。其次,把握范畴所适用的范围,逻辑学称之为“外延外延” 。如物质包括意识以外的一切能被认识的东西、运动包括一切变化和过程、静止又有两种情形

5、等等。再次,要把握范畴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殊性特殊性。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有许多角度,范畴在表现事物的本质(内涵)和范围(外延)以外,还有某些特殊表现(或规定) ,认识这些特殊性是全面地、准确地把握范畴的基础。此外,必要时还要把握范畴的历史变迁历史变迁。有些范畴经过历史演变,其真实含义同字面意义(或词源)距离较大,如辩证法、形而上学等,这就有必要了解其历史变迁。总之,对范畴的把握要准确、完整、全面和深刻。总之,对范畴的把握要准确、完整、全面和深刻。二、命题二、命题什么是命题?什么是命题?命题是人的思维对事物本质属性或事物与事物相互关系的断定,它是表达判断的句子。命题是人的思维对事物本质属性或事物与事物

6、相互关系的断定,它是表达判断的句子。命题与范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范畴是命题的基础,命题离不开范畴;另一方面,命题又是范畴的展开,是对范畴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说明。命题和判断是统一的,它们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或关系所作的某种说明。但二者也有区别:首先,命题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它不同于一般的判断。如“世界是物质的”是命题,而“自然是物质的、社会是物质的、人是物质的”就是判断。其次,命题同体系的联系更加密切,而判断可以不受体系的制约。当然,命题和判断之间的区别也是相对的,正如范畴和概念的关系一样。那么,命题在哲学体系中居何地位、有何作用呢?那么,命题在哲学体系中居何地位、有何作用呢?它在哲学体系中

7、处于辅助性地位,是哲学体系的辅助性地位,是哲学体系的“血肉血肉” ,起着维持哲学生命的作用。也就是说,尽管哲学体系没有命题不行,但命题毕竟在哲学体系中起着“连接、桥梁”的从属作用。因为一方面,命题以范畴为基础,起着连接范畴之间相互关系的作用,命题离不开范畴;另一方面,命题是原理的组成部分,受原理的支配和制约,它是为原理服务的。所以,命题本身缺乏独立性,命题的作用具有“辅助”的性质。如何把握命题?如何把握命题?把握命题就是要尽量把不同的命题区别开来。第一,应该区分相反命题区分相反命题(矛盾命题) 。相反命题表达了两种判断之间的“不相容性” ,一种判断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内在联系,而另一种判断是错误

8、的。区分相反命题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使人们对知识的把握有一种“明确性” 。第二,区分相近命题(易混命题)区分相近命题(易混命题) 。相近命题反映了不同判断之间的“相似性” ,有的命题可能“一字之差谬之千里” 。区分相近命题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使人们对知识的把握有一种“准确性” 。第三,区分相关命题(逻辑关系)区分相关命题(逻辑关系) 。相关命题表现了各种判断之间的逻辑关联,如许多哲学原理都是由一些相关命题组成的。区分相关命题的意义在于,它能使我们对知识的把握有一种“完整性” 。第四,区分不同命题区分不同命题(前面的综合) 。不同命题体现着各种判断所代表的不同观点,区别不同命题能使我们把握知识的整体

9、。区别不同命题的意义在于,它能使我们对知识的把握有一种“全面性” 。总之,把握命题要明确、准确、完整和全面。把握命题要明确、准确、完整和全面。三、原理三、原理什么是原理?什么是原理?原理是从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中总结出来的共同法则,是对客观事物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的高度概括原理是从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中总结出来的共同法则,是对客观事物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的高度概括和理论说明。和理论说明。原理是由命题组成的,原理表现着命题和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可以把原理理解为由具有各种内在联系的命题所组成的基本观点。原理和推理是有区别的:推理是由已知判断得出未知判断的一种思维形式,而原理均属于已知判断。尽管原理不等于推

10、理,原理更类似于推理的前提,但原理必然包含着推理,是推理的结果。原理和原理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们可以独立地对事物的普遍本质或关系进行说明,也可以独立地认识和分析事物,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有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唯物辩证法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等等。那么,原理在哲学体系中居何地位、有何作用呢?那么,原理在哲学体系中居何地位、有何作用呢?原理在哲学体系中处于原理在哲学体系中处于“主导主导”地位,是哲学体系的地位,是哲学体系的“骨架骨架” ,起着支撑哲学生命的作用。首先,原理是各种范畴的深化、扩展和运用,范畴失去原理则无意义;其次,原理对命题有统帅作

11、用,它是命题和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无原理命题亦不存在;再次,原理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化,它可以在哲学体系中独立地发生作用;此外,原理还是哲学体系中的必要的、有机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无原理哲学体系也将化为灰烬。所以,原理是哲学体系中的“灵魂”或“精髓” ,哲学体系的科学性往往取决于基本原理的正确性。如何把握原理?如何把握原理?第一,要把握命题和命题之间的内在关系。要把握命题和命题之间的内在关系。因为原理是由命题之间的内在关系组成的,命题之间的逻辑关联是原理的体现。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就是由命题之间的内在关系来说明的,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等。第二,要把握原

12、理的意义和局限性。要把握原理的意义和局限性。任何原理都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都有一定的意义和局限性,全面把握其意义和局限对掌握原理至关重要。第三,要把握与原理相对立的观点。要把握与原理相对立的观点。相对立的观点反映了不同原理之间的碰撞,哲学的发展就是在这种碰撞中进步的:有时人们通过碰撞来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有时通过碰撞互相补充、共同发展;有时则在碰撞中发现新的道路、互相融合等等。第四,要运用原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要运用原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把握原理本身不是目的,把握原理的目的在于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不同的原理有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也有不同的方法,有些是互补的。当然,原理

13、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原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这就要做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各种辩证关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客观世界的普遍指导意义、树立既要坚持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科学态度、批判各种错误观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等等。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或基本原理)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具有突出重要的作用。四、体系四、体系什么是体系?什么是体系?体系是由各个基本原理所组成的统一整体,它既体现着哲学结构的内在统一,又表现着外部整体特体系是由各个基本原理所组成的统一整体,它既体现

14、着哲学结构的内在统一,又表现着外部整体特征。征。哲学刚刚产生的时候是没有体系的,后来出现了体系,欧洲的哲学家们从近代开始才特别注重构造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有体系的,是由各个基本原理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当然,对原理的理解和运用不同,体系也不同,即使是同一种哲学其体系也可能是不同的,体系还要随着哲学原理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发展的哲学体系必然会失去其生命力。哲学的发展体现着不同体系之间的互相碰撞、消融、影响和作用,体现着新的体系对旧的体系的不断继承和发展即“扬弃” 。正是在彼此的相互作用中,才促进了理论思维(哲学思维)的不断发展。那么,体系在哲学中起什么作用呢?那么,体系在哲学中起什么作用呢?体

15、系是哲学的整体结构,也可以理解为是哲学的体系是哲学的整体结构,也可以理解为是哲学的“身躯身躯” ,它既是各个原理内在的、有机的统一,又起到了整体形象的作用。一方面,体系是哲学各个原理的内在的、有机的统一。尽管各个哲学原理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它们又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是体系,体系就是把各个原理贯穿在一起的联系与统一。另一方面,体系使哲学成为一种系统理论,起到了整体形象的作用。前者讲体系的内在性,这一点讲体系的外在性。哲学正是因为体系才有了“整体形象” ,才成为可以认识、学习、理解和把握的对象。当然,体系也有局限性体系也有局限性,不能夸大体系的作用。可以说,任何体系都是不完善的任何体系都是不完善的,都

16、只具有相对的意义。首先,体系容易导致教条化、公式化倾向。体系的积极意义在于,能使各个哲学原理在逻辑上有一种一致性,对解决问题有普遍的指导作用;但是,如果夸大这一点就会适得其反,走向空洞、抽象的教条主义。其次,体系容易忽视对新问题的研究。体系一旦形成定式,就会产生某种排外性,就会故步自封造成思想僵化,就会使人们停止不前而忽视对新问题的研究。再次,体系对其它体系具有排斥性。任何哲学体系都有自己的逻辑起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成为各个体系之间彼此排斥的基础,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采取互相否定的态度,哲学史的发展就是一个充分的证明。所以,辩证认识和分析体系在哲学中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如何把握体系?如何把握体系?首先,要把握体系借以统一各个原理的逻辑起点或出发点。要把握体系借以统一各个原理的逻辑起点或出发点。因为逻辑起点或出发点不同,直接导致许多问题上的观点对立,它是贯穿各个原理的中心线索和理解各个原理的钥匙。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就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这种统一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领域。其次,要把握体系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因为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