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说课稿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708331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外国文学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外国文学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外国文学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外文学(外国)中外文学(外国) 说课说课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外文学(外国文学) 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文化交流)、文秘总学时:64 学时适用年级:汉语 101 班、文秘 101二、二、 课程定位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汉语(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的职业能力必修课。该课程的教学跟汉语(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的的培养目标直接相关。通过对外国文学的思潮流变和作家创作的研究来揭示外国文学发展的动因与特征。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具备对外国文学作家及创作进行一定的分析评价能力。为学生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国内小学双语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对本课程使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

2、工具,以外国文学史为线索,以作家作品为讲析重点。了解和认识“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及文学运动、文学思潮、文学创作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三、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本门课程的目的是学生了解了解和认识外国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过程。(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具有扎实的掌握汉语基本理论知识,认知外国文学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二)能力(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具备对外国文学作家及创作进行一定的分析评价能力。(三)素质(态度)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观念,了解外国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三、三、 教学组织教学

3、组织2(一)教学内容及要求序号教学项目知识内容和要求实训内容理论课时实践课时1说课外国文学概述22西方古代文学古希腊、古罗马文学103中世纪文学中世纪文学类型和但丁64文艺复兴文学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作家作品105十七世纪文学古典主义和莫里哀46十八世纪文学启蒙主义和歌德47十九世纪文学前期浪漫主义和雨果68十九世纪文学中期现实主义和巴尔扎克69十九世纪文学后期象征主义和托尔斯泰610二十世纪文学现代主义各种文学思潮811复习知识要点课程综述2总课时:6464(二)教学重点、难点第一部分 古代文学重点:古希腊文学各发展时期的主要成就;古希腊戏剧和圣经文学。难点:荷马史诗的思想艺术价值;俄狄浦斯王及

4、古希腊悲剧的特征。第二部分 中世纪文学重点: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市民文学。难点:神曲在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上的两重性第三部分 文艺复兴文学重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流浪汉小说;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难点:堂吉诃德与桑丘形象;哈姆莱特形象;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第四部分 十七世纪文学重点: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 伪君子的艺术成就。3难点:失乐园的主题思想。莫里哀与古典主义。第五部分 十八世纪文学重点: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卢梭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狂飙突进运动。难点:浮士德精神;浮士德、靡非斯特形象。第六部分 十九世纪文学前期重点: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悲惨世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

5、特点。难点:美丑对照原则;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两重性。第七部分 十九世纪文学中期重点: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人间喜剧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难点:巴尔扎克作品分析第八部分 十九世纪文学后期重点:十九世纪自然主义、象征主义文学特征。难点:托尔斯泰作品分析。第九部分 二十世纪文学重点:二十世纪文学主要思潮难点:二十世纪代表作家作品(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授课过程中,以文学史为线索,以作家作品为讲析重点。教师讲析与学生试析、课堂讨论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及音像作品赏析相结合。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本课程强调大量作品文本的阅读,同时将作品分析与文学史的讲述密切结合,注意课

6、程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及相互照应;可以简要涉及本学科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及当前文学文化动态;以文学为本体,对文学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史意义的介绍,须避免繁难;顾及后修课程,对各作家、作品、文体等具体内容的讲授,避免求深求细;课堂提问、作品阅读检查、课中论文作业、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注意考核效果。(四)教学参考资料4教 材:插图本外国文学史 ,陈建华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参考书:外国文学史 ,张世君 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年。(五)考核办法本课程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形式。考试方式:闭卷考试。题型采用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改错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命题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题型。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 60%,期末考试占 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