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玉滩水库工程淹没水利设施复建专项设计重庆市玉滩水库工程淹没水利设施复建专项设计 - 工程设工程设计计第一章 综合说明1.1 绪言1.1.1 玉滩水库工程概况玉滩水库工程位于重庆市西部大足县境内,坝址位于沱江支流濑溪河中上游珠溪镇以上 2.5 公里的玉滩村,距上游大足县城约 37 公里,距下游主要受水区荣昌县城约 28 公里,是重庆市西部供水规划中的四大供水工程之一,也是濑溪河流域 30 余万亩耕地灌溉的主要水源工程玉滩水库现有大坝于 1958 年动工,1960 年停工,坝型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 20 米,总库容 2360 万立方米库内建有提灌站 25 站 1447 千瓦,有效灌面 20570 亩随着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各部门对水的需要不断增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供水不足已成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的因素,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强烈要求解决供水问题市委、市府对此极为重视,为了尽快解决重庆西部地区的缺水问题,特委托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负责编制《重庆市玉滩水库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玉滩水库扩建工程坝型为粘土心墙石渣坝,最大坝高45.7 米,正常蓄水位 351.6 米,死水位 330.5 米,水库总库容 1.496 亿立方米,调节库容 1.119 亿立方米;工程实施后,可为 32.84 万亩农田提供灌溉水源,并向城乡 59 万余人和部分企业供水。
工程静态总投资 119005 万元,总投资 121270 万元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较显著,尽快建设该工程是十分必要的1.1.2 水库设施淹没情况按玉滩水库工程可研阶段拟定的百年一遇设计洪水位 351.6 米(正常水位)以上回水,中北公司对水库的淹没调查,共淹没库区泵站 20 处 21 站,建筑面积 550.5 平方米,高低压线 28445 米,变压器 21 台 1700 千伏安,电机 22 台 1235 千瓦,水泵 22 台,进出水管道 2487 米,配电装置 20 套,直接影响有效灌溉面积 15550 亩1.1.3 复建专项规划水利专项设施的复建应:确保原灌区的效益,为移民安置创造生产、生活条件,扩大与原灌区相连的村社效益,与灌区总体规划相一致,不重复建设,尽量利用已成工程,利于泵站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根据以上原则,淹没的 21 站电灌站根据灌区设计,考虑到玉滩水库建成后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规划淹没区内复建电灌站 16 处,装机 1383 千瓦,灌溉面积 2.6802 万亩;其余 5 处(花坟山、豹子沟、狮子头、牛厂寨、及银子坡一级)电灌站的灌区灌溉由兴建朱家庙泵站一级提灌供水覆盖,为了不重复建设,不再复建。
复建的 16 处电灌站分布于珠溪镇 6 处,装机 496 千瓦,灌溉面积7321 亩;龙水镇 4 处,装机 402 千瓦,灌溉面积 6062 亩;宝兴镇3 处,装机 190 千瓦,灌溉面积 4590 亩;三驱镇 3 处,装机 295 千瓦,灌溉面积 8829 亩1.1.4 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的依据及过程1、编制依据玉滩水库库区复建电灌站工程按《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DL5020-93) 、 《泵站设计规范》 (GB/T50265-97) 、 《灌区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99)进行编制,所用的相关文件有:重庆市玉滩水库工程可研报告、灌区规划报告、可研阶段的玉滩水库库区淹没实物指标调查及该区规划等有关的其它相关文件2、编制过程受市水电重大项目前期办的委托,我院对玉滩水库库区复建电灌站工程于 2007 年 10 月中旬至 11 月中旬开展淹没区电灌站现状调查和灌区设计;2007 年 11 月中旬至 2008 年 5 月进行复建电灌站和渠系设计并形成初步设计报告1.2 工程建设条件1.2.1 自然条件玉滩水库位于沱江支流濑溪河中上游,属长江流域沱江水系地处大足县珠溪镇上游玉滩村,库区位于珠溪镇和龙水镇范围内。
该水库流域面积 865 平方公里,库内有一大支流窟窿河汇入,主流濑溪河发源于大足县高坪乡,流经中敖、大足县城、弥陀、复隆、龙水;库区为低山丘陵区,库内丘顶高程为 370-390 米,多呈平顶山和浑园小丘,河谷宽缓开阔,多呈“U”型该水库大坝上至大足县城 37公里下距荣昌县城 28 公里,距邮亭铺火车站 21 公里,均有公路相连,交通十分方便库区内气候温和,多年平均气温 17.1℃,年最低温度-3.3℃,夏季最高温度可达 40.6℃,无霜期 300 天,最大风速 19 米/秒库区内降雨较多,多年平均降雨日 150 天,多年平均降雨量 1090毫米,但年内分布不均衡,多集中在夏秋之交具有冬干、春旱、夏热、秋雨的特点库区内多年平均径流深 357.3 毫米,多年平均流量 7.85 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 2.48 亿立方米水量在年内分布变化大,洪枯悬殊洪水历时短,但峰高,枯水流量小而持续时间长干旱问题却十分严重,特别是进入八、九十年代,不仅受害面积有扩大的趋势,而且频繁发生大足县从 1958年至 1999 年的 42 年中,出现干旱年份共 35 年,占 83.3%,其中:春旱 8 年,占 22.9%;夏旱 5 年,占 14.3%;伏旱 22 年,占 62.8%。
玉滩水库灌区属干旱高发区,其中:伏旱占 67%,夏旱占 43%,春旱占 38%受旱灾的影响,平均每年造成的粮食减产损失在 20%以上1.2.2 地质条件1、区域地质本区域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总体上为华莹山中-低山地形区内广泛分布侏罗系及三叠系岩层,侏罗系主要以砂岩、泥岩与粉砂岩为主,三叠系主要以泥质页岩、粉沙岩及中厚层长石石英砂岩、少量灰岩、白云岩本区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准地台坳的盆中台拱及盆东南褶皱束部位,二者大体以华莹山断裂带为界该断裂带总体呈北东向延伸,全长 600 余公里断裂带以东为盆东褶皱带,褶皱紧密,并伴有小断层以西为盆中褶皱带,褶皱平缓,两翼对称,断裂少见,裂隙不发育玉滩水库工程区处于盆中褶皱带内,无明显的断层,主要为宽缓的背、向斜,轴向北东,岩层倾角 1~5°据地地震资料记载,库区外围强震主要有松潘-龙门山及马边强震区,距库区均在 200 公里以外,对库区内工程影响较小,其影响烈度为Ⅳ-Ⅴ度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1990) ,库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2、工程地质⑴地形地貌工程区地貌单元属四川盆地南浅丘地带,站址基本都选在缓坡沟、谷地形,呈梯状,地面高程 385~340 米,山顶多呈矮塔状平顶丘,粉砂质泥岩多形成缓坡,砂岩则形成陡坎。
⑵地层岩性工程区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和上统遂宁组的红色碎屑岩,总厚度 300 米,上沙溪庙组的岩层为软硬相间不等厚互层状岩层根据岩性及组合特征,出露岩层有 4 层(J2s2-3,J2s2-4,J2s2-5,J2s2-6)第四系地层区内分布的厚度不大,且范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