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产业发展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170745 上传时间:2017-08-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信产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信产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信产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信产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信产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信产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信产业发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电信产业发展1.电信发展历程1.1 中国电信行业发展历程第一阶段,电信业完全垄断时期(1984-1992)。措施:改革开放的初期,国民经济基础薄弱,物质相对贫乏,处于垄断地位的电信业,因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电信的发展,特别是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积累了建设资金。 效果:使我国电信规模不断扩大,大力加强网络建设,提高通信能力。问题:垄断性发展也引发了服务质量差、政企不分、不合理收费、供给短缺等一系列“非效率”问题。第二阶段,电信业引入竞争时期(1993-1998)。措施:全国电信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积极推进电信事业的发展,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开放寻呼及部分增值业务;组建联通公司;中国

2、电信香港上市等方面引进竞争机制 效果:通信能力明显增强,电信业务持续快速发展,电信业内的服务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样选择。问题:该阶段的中国电信业仍存在相对高价格、价格歧视和用户消费价格费不透明等问题,从而规定下一阶段所要深化的改革方向。第三阶段,电信业竞争格局初步形成时期(1999-2005)。措施:中国经济跨入了新世纪的门槛,国门向世界大开,中国电信业进一步加快了网络建设和业务发展,大力发展固定通信、数据与多媒体通信效果:向国内外广大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电信服务,两次拆分重组,使中国电信业已形成 5+1 的竞争格局。问题:与初步竞争格局形成共存,产生了价格问题、互联互通

3、及电信的普遍服务性等问题。 总结:从二十多年来电信业深化改革的实践来看,归根结底是如何实现有效竞争的问题。因此,电信业的进一步发展仍需要改革的不断深化。 1.2 国外电信行业发展历程1.2.1 发达国家,如:美,英,日从发达国家电信产业的演变来看,电信产业演变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为了改变电信市场由单个厂商垄断的局面,电信管制机构首先通过主动引进新的竞争者,促进电信市场的竞争。2、在在位厂商与新进入厂商实力不对称的情况下,管制机构利用“不对称管制”的手段加强对新厂商的扶持,提高新厂商的竞争力,在新进入厂商难以对主导厂商构成竞争的情况下,政府主动对主导厂商进行业务的分割,以减少主导厂

4、商利用反竞争手段的机会。3、通过引进外资和民营资本进行私有化改造,实现主导电信厂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实现政企分开。4、在三网融合的技术不断发展,竞争者的实力不断增强,电信市场开放的情况下,电信规制主体又主动放开业务的限制,允许电信厂商相互进入对方的市场,鼓励电信产业与有线电视实现更高层次的的融合,行业中的收购兼并现象非常突出,市场的集中度又开始进一步提高。5、目前国际上著名的电信运营企业基本上都是全业务经营的全能运营商。1.2.2 发展中国家,如:印度2早在 2000 年,印度政府就制订了一个电信 10 年发展规划。在该规划的发展目标中,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展和普及电话通信。2002 年,印度全国

5、的电话用户总量只有 4300 万,其中固定电话用户 3600 万,移动电话用户 700 万,电话主线普及率只有 3。而截至 2005年 8 月底,印度全国的电话用户总量已经达到 11 亿,电信密度(每百人中的电话用户数)突破两位数达到 1012,移动电话用户达到 6257 万,固定电话用户达到 4744 万。现在印度每月新增电话用户数已经超过 300 万。印度将电信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定位在移动领域。政府的目标是,到 2007 年,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的总数能达到 2 亿,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数能达到 15 亿。为了鼓励移动市场的发展,政府采取了改变收费体制、调整资费的办法,实现了用户数和业务量的增长。

6、两年前,印度对移动电话资费实施了双改单,当年移动电话用户数即增加了 60,同时调低了移动电话资费,结果也非常理想。2004 年 6 月,印度国大党领导的新政府开始执政。新的通信与信息技术部也随即推出了新的关于信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十点计划”,基本延续了过去的发展思路,并结合发展实际,制订了近期目标。加快发展互联网是印度政府的既定方针。2004 年 10 月,印度互联网用户只有 236 万,普及率为 02,远远低于其他亚洲国家。鉴于此,印度通信与信息技术部发布了推动宽带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文件,以提高网络普及率,尽快赶上其他亚洲国家。文件提出:要使用更多的光纤技术取代铜线来提高宽带接入水平;提供能

7、高速上网的网络设备;进一步推动卫星和无线技术设施建设。该政策的目标是:到 2010 年底,将宽带用户和互联网用户数目分别提升至 2000 万和 4000 万。据 Gartner 预计,印度将以 44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互联网。2.中国电信产业体制改革2.1 改革过程2.1.1 政企分开1998 年之前,电信业政企合一的体制以及行政性垄断与电信业的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电信改革开始了初步的尝试,主要目标是引入竞争以及是实现政企分开。 1994 年 7 月,为了效仿英国双寡头竞争的局面,当时的电子部联合铁道部、电力部以及广电部成立了中国联通,但主要还是经营寻呼业务。 1998 年 3 月,

8、在原电子部和邮电部基础上组建了信息产业部,电信业实现了政企分开,为随后一系列的电信产业改革奠定了最基本的体制基础。2.1.2 电信拆分尽管 1994 年就已经成立了中国联通,但是今天回头来看,中国联通仍然是垄断的性质,而且由于联通的资产规模和市场份额都不足以改变电信产业格局,再一次对电信企业进行拆分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1999 年 2 月,信产部开始决定对中国电信拆分重组,中国电信的寻呼、卫星和移动业务剥离出去,原中国电信拆分成新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卫星通信等 3 个公司,寻呼业务并入联通,同时,网通公司、吉通公司和铁通公司获得了电信运营许可证。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通、吉通、

9、铁通、中国卫星通信 7 雄初立,也形成了电信市场分层竞争的基本格局。2.1.3 南北拆分2001 年 10 月,中国电信南北拆分的方案出台。拆分重组后形成新的 5+1 格局,包括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以及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 在这次拆分体现了两大原则:一是中国电信长途骨干网将按照光纤数和信道容量进行3分家,其中北方十省与网通、吉通合并后的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占有 30%,南方和西部21 省组成新的中国电信占有 70%。第二个原则是本地接入网将按照属地原则划分,即北方十省的本地网资源归中国网通,南方和西部 21 省的本地网归新的中国电信。另外现网通在南方的分公司将继

10、续存续,而新的中国电信也被允许到北方发展业务,这次重组暂时不涉及移动业务,而在重组过程中吉通公司消失。 2004 年初,国务院正式决定,铁通由铁道部移交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 管理,并更名为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有独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独立运作。至此,终于形成了电信六强争锋的局面并保持至今(2008 年 2 月) 。重组图:2.2 电信重组的意义电信运营商的重组将促进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这有利于运营商在语音业务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时候,加大推广信息化产品的力度。推广信息化产品不仅可以增加运营商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及产品组合,从而形成差异化竞争。这对弱势运

11、营商调整定位,提高竞争力非常有利。 电信重组肯定会加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由于语音业务发展速度减缓,未来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将主要来自于信息服务。与语音业务相比,信息服务肯定不会以单一模式提供,而是会形成多样化的产品,各运营商也会根据自己对市场的理解推出差异化的产品,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目前各运营商对政企客户的营销已开始形成各自的不同特色。3G牌照发放后,经过一年左右的网络建设期后,其带宽优势将体现出来,这有利于数据业务的推广,而信息化的数据服务将成为各运营商 3G 服务吸引客户的最重要内容。 2.3 电信业重组企业受益排行榜第一位:中国电信 由固网商变为移动运营商,不仅能运营固网业务,获得联

12、通 C 网后,也能运营移动通信业务,未来更可能获得 CDMA2000 牌照。09 年以后,新业务发展的规模和新增收入均会超过中移动增量,必然构造出几年后电信有可能成为市场老大哥的局面。第二位:新联通 四大运营商中实力相对弱小的中国网通,在重组中将受惠与政策倾斜。与中国联通的G 网合并后, “新联通”具备了开展全网业务的能力,并且未来可以发展 WCDMA 业务。第三位:中国移动 重组发生期间,投资者将认为中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快速瓦解,但当重组发生完毕后,新的电信集团(其他 3 家的重新布局 )在 1-2 年的盈利均难以显著改善(业务融合时间和自身资产拨备) ,中移动最审慎的财务处理为其确保了未来

13、 2-3 年的盈利 25%-30%的增速。第四位:以中兴为首的通信设备商 4对设备商来说, “重组” 作为一粒石子激活电信投资市场“ 一潭死水 ”局面的意义。在重组之后,无论何种方案,电信投资都将有恢复性增长,对设备厂商都有利。 第五位:外资电信巨头 中国电信市场的巨大潜力让外资电信运营商眼红不已,而中国电信产业重组带来的巨大机会更是让外资电信巨头蠢蠢欲动。 第六位:终端企业和解决方案厂商 比如提供配套设备的华胜天成、高鸿股份等;提供手机终端的波导股份、夏新电子和海信电器等。 3.电信业的产业链情况3.1 市场集中度图表:表 2004年2009年中国电信业市场份额及HHI指数年份 中国移动(%

14、) 中国电信( %) 中国联通(%) 中国网通(%) 中国铁通(%) 中国卫通(%) HHI指数2004年 39.2 29.0 13.8 15.9 2.0 0.1 0.28252005年 40.4 27.9 13.3 15.9 2.3 0.1 0.28462006年 44.2 26.2 14.12 13 2.3 0.1 0.30172007年 48.4 24.2 13.6 11.4 2.3 0.1 0.32502008年 55.1 25 19.9 0.40572009年 55.5 25.6 18.9 0.4092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电信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垄断市场,有国家统一定价。随着改革开放

15、,国家放开电信业的经营,在电信业引入竞争机制,既利于企业的发展,使企业与国际接轨,又利于人民。20012008 年电信重组前,我国电信市场由中国电信、网通、移动、联通、铁通、卫通 6 家运营商组成。08 年重组后,电信市场由新中国移动、电信、联通 3 家组成。电信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情况可以用来反映,即赫芬达尔赫尔希曼指数。中国电信产业属于高度集中的市场机构,由三家企业完全控制电信市场,且集中程度还在加剧。但还存在明显的结构缺陷,市场的结构不平衡,中国移动的优势过于明显,联通还未走出低迷的状态,电信业长期认为的限制电信企业的经营范围。3.2 进入壁垒:政策性障碍和结构性进入壁垒为主要障碍。政策壁垒:因为电信产业具有自然垄断性,国家为了使资源更加合理利用,采取了电5信市场准入管制。目前国内只有中国移动、联通、电信有信息产业部发的运营牌照,其他企业或者个人很难进入。规模经济壁垒:它的网络建设成本不会随着通信服务的增加而变化,而且投机巨大,网络覆盖面越宽,网络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