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如何“看见”——对话央视综合频道“看见”栏目主持人柴静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1704678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5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柴静如何“看见”——对话央视综合频道“看见”栏目主持人柴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柴静如何“看见”——对话央视综合频道“看见”栏目主持人柴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柴静如何“看见”——对话央视综合频道“看见”栏目主持人柴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柴静如何“看见”——对话央视综合频道“看见”栏目主持人柴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柴静如何“看见”——对话央视综合频道“看见”栏目主持人柴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柴静如何 “ 看见” 对话央视综合频道 “ 看见”栏 目主持人柴静 中央电视台记者柴静于2 0 1 1 年末在某论坛上以 “ 记者如何看见”为主题的演讲,我们随手就可以拎出十几个精 彩小标题,足见其对记者职业感悟之真切,功力之深厚。随即,某个傍晚的咖啡馆,记者与柴静进行了更为深入的 交流与探讨。 口文 耿欣蒋玉鼐 大学时,柴静在日记中写下 “ 我渴望呆 在最寂静的角落里,被最热烈的声音包围。” l g 岁在湖南长沙主持电台节目 “ 夜色温 柔”,拥有了第一批粉丝 。 2 2 岁只身来北京进修电视编辑,这个有 些桀骜不驯 的女孩被时任央视新 闻评论部副 主任陈虻相中领进央视。 2 0 0 3 年

2、春天 ,电视上的柴静因冒死深入 非典一线采访而走红全国。 此后,在 “ 新闻调查” “ 面对面”等调 查性报道和高端人物访谈中,柴静成长为一 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她的犀利和敏锐 、坚 定与坚持、冷静客观而又锋芒毕露的个人风 格,深得观众的信任与喜爱,也得到年轻记 者的欣赏与认同。 从2 0 1 1 年8 月起,柴静入主央视一套 “ 看 见”周末版人物采访专栏 ,有些回到 “ 夜色 温柔”时期的感觉,没有了对抗与争辩, 多了份淡然与承担 。节 目已经采访播出了姚 晨 、李阳、药家鑫父母 、卖羊肉串捐资助学 的阿里木、齐云山挑山工汪美红,以及留学 生刺母、自贡拦路救狗等事件主角。 看见”是个打破

3、慨念模式的节目 卞阐 者:你对 “ 看见”有什么样的 认识与理解,现在有没有特别想去做的题 目,在报道选题方面有没有什么偏向? 柴 静 :我的理解是 , “ 看见 ”还在思 路成形的阶段 ,但从我们已经做过 的节 目来 看 ,有一部分是对热点人物或热点事件的进 入。网络时代,尤其是有微博之后,信息传 播非常 决也非常短 ,很容易跨越事实直接进 入评论环节 ,成见很容易形成 ,偏见也很容 易加深,而且这种社会情绪会因互联网而加 快加重。 我们做 “ 看见”是想沉浸并呈现更多 事实,让双方置身于对方立场上,感受对方 经历的事 ,而不要急着去评判别人。与其去 谈特别宏大的概念,不如从小人物和小故事

4、说起,从大众文化入手,从最熟悉的地方做 人与新闻 一个切面 ,才有可能撬动有干百年根基的桩 子。回过头来看,这也是我自己拔掉很多桩 子的过程。我也会对人物有一些预设,这时 候就会提醒自己,还想知道什么,这是我切 入人物的一个出发点,也是一个核心价值。 我们也会做卖羊肉串捐资助学的阿里木、齐 云山挑山工汪美红这样非常普通的人 ,这是 我们的使命,是央视一套的需求。 一方面我们对热点事件中的人物很容 易臧否,另一方面对于底层的小人物要么过 高颂扬 、符号化 ,要么不屑一顾。 “ 看见 ” 是一个打破概念模式的节目,我们要真正进 入他的生活,甚至不去强调 “ 平视”这种概 念 ,而是浸泡进他的生活

5、,在生活中自然而 然地反映。 中同 者:在做 同题报道时会参考其 他媒体的报道吗?会不会有 “ 炒冷饭”的 感觉,比较难以突破,或者难以找到新的 切入点? 柴静:每个同行关于同一人物的报道我 都会看 ,里面只要有一点小小的生活滋味 , 我就会提炼出来,这很有价值。 刻意求新是记者的一个障碍 ,千万别在 做一个报道之前,尤其是在已经被做过一万 遍的人物上要求与众不同,这个想法很危 险。我们要做的恰恰是寻常,而不是猎奇。 我们做阿里木和汪美红,实际上最后的不同 正是因为特别寻常。可能之前的报道把汪美 红拔高了,用她女儿的话是 “ 神化”了,而 我们恰恰是把这个概念去掉之后,把她放到 寻常情理中来揣

6、摩。我们做阿里木跟妻子之 2 0 1 2 1 C H IN E S E J O U R N A L I S T中同 妊者1 0 7 人与新闻 问的爱隋,他想扮演大男子主义,把老婆得 罪以后又想哄,特美好,特真实。 我很赞同托尔斯泰的话 ,你不要试图去 美化人物 ,但是要深化 ,深化就是现实摆在 面前 ,你不要做任何粉饰 ,但你可以对现实 进行逐个层面地不断解剖和深入 ,只有深入 才能有丰富的抵达。 同拓考 :如果遇到不善言辞或者不愿 意开口的采访对象,你怎么去 J 导他开口? 柴静:不善言辞就是一个状态,不善言 辞的人要通过他的动作、他的声音去辨识。 在汪美红那期节 目中 ,正因为她的不蔷言辞

7、 和不动声色,她那一点细微得几乎听不见的 叹息才显得那么令人触动。成熟的人应该有 成熟的表达 ,我不希望汪美红觉得媒体在渲 染她 ,但也不要刻意去抹掉一些东西 ,就是 如她所愿,以她的本来面目去呈现 。 宁同 者 :你认为人物报道成败的关 键因素是什么? 柴静 :自己的局限就是节目的局限,尤 其是记者作为第一责任人 ,大部分工作要靠 采访来完成。当然完成不好片子也能成立, 可以用各种方法去弥补 ,但是你的内心知道 不足 ,就像揉面一样,你没有把那个人的心 真的揉出劲道来。 我看电视时不会觉得那个是我,就觉得 这是个记者在采访。看药家鑫那期节 目时我 忘了那是我 ,我甚至觉得这个片子好新鲜 ,

8、就好像我从来没有采访过,第一次去感受这 段人生 ,我看的时候也掉眼泪了,所以我知 道药家鑫那期节目是做得不错的。但看李阳 那期节目的时候我就没有忘记那是我,我会 觉得有点紧张,那么这个节目一定有问题。 卞圃 者:节目中你与李阳有点对抗 的对话,其实也是一个看点,是对人物真 实状态的一种表现。 柴静:是的,可能对观众来说那段是有 意义的。我仅仅针对我自己,不是不可以那样 表现,而是可以表现得更好,就像一桶水,你 可以不晃荡,但你脚底下不稳,水花四溅。有 价值观的 甚至 1 0 8卞圃 妊 老2 0 1 2 1 C H I N E S E J OU R N A L IS T 不会当成盾牌,我并没有

9、拿武器去攻击他,但 我拿盾牌了,这就是个问题。 中国 者 : 你在博客中和观众有很多 互动交流,记者是不是会身不由己地介入 到他所报道的事件中?记者在节 目中应 当 起到的什么样的作用? 柴静:任何一个人物做好了都对社会有 正面积极引导的作用 ,包括留学生刺母 。看 上去是一个孩子剌伤 自己母亲而受到巨大非 议,但你会发现他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他因 为家族遗传而得病,他既不自知也得不到援 助,最后导致悲剧发生。节 目播出之后 ,没 想到会有那么多同样际遇的家庭给我写信, 他们给我发短信说已经建立了一个论坛,我 想这样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但是不要把建设性当成负担,每次做节 目都要求自己有所建设,这

10、种带有强烈目的 性的节目走不远 ,也很容易扭曲对事实的看 法 。记者在节 目中起到的作用 ,应当是非常 沉静地呈现现实。 我在博客里写是因为除记者之外我也是 个普通人,我不可能对那些向我求助的人完 全冷漠 ,我是作为一个人去做一些事 ,这跟 我的记者身份并没有太大的关联。 中国; ,巴 者 :你写博客是节 目宣传的要 求,还是你 自己的一种主动行为? 柴静 :我这个习惯有好多年了,在做 “ 新闻调查”和 “ 面对面 ”的时候就在写 , 不过做 “ 看见”之后更密集了,基本上每期 都有 。 河流拐弯的时候,鱼特别多。 “ 看见” 这个阶段正好是工作比较激荡的时候 ,新的 团队,新的平台,各方面迅

11、速变化。而且我 也处在人生的新阶段 ,生活中也有很多变 化。各种交激共鸣在内心的作用力很大。 我没想到会有那么多读者关注我。因 为 “ 看见 ”的选题和 “ 新闻调查”的选题相 比,重大性或者耸动性没有那么强, 这种平 常的东西居然能够有这么多人回应,让我有 点意外。可能我的经历就是大家的经历,一 个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开始产生对寻常晴 理的需求。 好记者可以感受灵魂的深度 中国 者:一些记者干到一定年龄之 后就转行了,你觉得记者会有瓶颈期,或 着遇到天花板吗? 柴静 :制度i生的障碍可能有 ,但记者不 应该有瓶颈期 ,对我来说没有。 制度是对 大多数人起激 励或约束作 用 的一种体系 。在美

12、国 ,从普通记者到资深记 者,再转做主持人到明星主持人,上升空间 非常大,像丹 拉瑟和克朗凯特,他们同时 兼任几个栏目的主编,对内容有很强f 控制 权。但是在 目前 国内的体制下,记者的上升 通道还没有足够建立起来 ,真正在一线采访 的记者 ,一茬一茬像割韭菜一样 ,越来越年 轻 ,不少 人准 备不足 。在一 个社 会刚打 开 门,迅速商业化 ,又没有建立起好的行业规 则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在 “ 新闻调查”的时候我希望一直做到 老 ,现在我也这样希望,但不一定是 电视记 者。记者的这个职业,我觉得是终生的。 圃 考 :面对越来越多年轻记者的 竞争,你会有压力吗? 柴静 :在我刚入行

13、的时候,有陈大惠、 王志、王利芬等一批采访能力很强的优秀记 者 ,现在真正有志于电视采访的人不太多。 我之所以留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是 我的职业乐趣。没有好的采访,就不能有好 的评论 ,所以报道这一关非过不可。记者做 到一定年限,再说要不要当主持人。 现在 ,我已经没有少年壮志的雄心了 , 不会耍去跟法拉奇、华莱土比较,而是每完 成一个节目,就要解决一个技术上的问题, 把哪个形容词改掉,把哪旬解说改得更好, 哪个提问状态更合适。这样你有一点进步就 有一点喜悦,而且你知道这个过程永不停 止,这个喜悦也永无止境。 中国 者 :你认为一名优秀记者要具 备哪些条件?请给年轻记者一些建议。 柴静

14、:只要有欲望就行。当然不是要成 名或者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而是你有没有非 认识生活不可的那个劲儿。 在我看 来何伟 ( 彼得 海斯勒 , 纽 约 客 记者 ,独立作家 , 行 走中国 作 者 )就是好的记者 。他 写的东西没有激愤, 也没有太多评判 ,他给予每一个人尊严和理 解力。就像何伟所说,他认为自己不是一个 记者 ,而是一个作家。作家可以听到人们忽 视的声音 ,看到人们视而不见的现实 ,可以 感受灵魂的深度 ,然后再去把每一个人物 还原 ,嵌到现实当中 ,去理解现实的必然因 果。好记者应该有这样的能力。 我想要的是生命的不断完善 阐拓者 :你1 9 岁时在湖南主持夜间 电台节目 “ 夜色温

15、柔”,那个节目很成功, 当时怎么会舍下一切来北京从头开始呢? 柴静:因为成名本来就不是我的追求。 我看了大学时候的日记,中间写过一句,罗 斯福总统说过一句话 : “ 你想要什么 ,只要 你能大声说出来,你就能够得到它。”然后 我就问 自己,我想要什么呢。那时候我还没 做 “ 夜色温柔 ”,我说好多同学想当中央电 视台的主持人,我说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想 要的是生命的不断完善。其实,离开长沙来 北京 ,也是这个动力 ,其他东西都是浮云。 同 者:那从主持人到记者是一个 自然而然的转变过程吗? 柴静 :做 “ 2 4 J , 时”的时候 ,我提过一 个概念 ,主播不是主要播音员的意思,主播 是坐在主

16、播台上的记者。 坐在主播台上,不是因为我要重复一 天的信息 ,而是要问此时此刻这个世界到底 在发生什么 ,我要拿到的必须是我未知 的东 西 。以前都是连线前方记者 ,而我要求在主 播台上发问。 第一 天报道 的是上 海钓鱼案 ,在节 目 开始前半小时我还在给上海市委宣传部打电 话,那时候当事人还不能出来接受访问。我 跟宣传部的人说,你必须告诉我你能告诉我 的最新消息,任何消息都可以。然后我迅速 写成稿子,说这是我五分钟之前知道的消 息。为了完成这个采访,我没有时间再去备 稿,也不看提词器,我不知道提词器应该怎 么用。 有一期我的搭档邱启明感冒,咳嗽得很 厉害,我发现他咳得不行了,就直接把他的 稿子拿过来对观众说: “ 让启明咳会儿吧, 我来替他播 。”外面导播也不知道 ,大家手 忙脚乱地把镜头切过来。事后有同事问我, 你连稿子是什么内容都不知道就敢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