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研究生试题答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1703807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研究生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研究生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研究生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研究生试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研究生试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研究生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研究生试题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壁式体系采煤法与柱式体系采煤法的主要特点?壁式体系采煤法与柱式体系采煤法的主要特点? (1)壁式体系采煤法的特点: 1 通常具有较长的采煤工作面长度,一般是 80240m(或更长) ,我国一般 120180m。 2 在采煤工作面两端至少各有一条巷道,用于通风和运输。 3 随采煤工作面推进,应有计划地处理采空区。 4 一般顶板暴露面积大,矿山压力显现较为强烈。 5 工作面运煤的刮板输送机与工作面平行,采下的煤沿平行于采煤工作面的方向运出采场。(2)柱式体系采煤法的特点: 6 一般工作面长度不大但数目较多,采房和回收煤柱设备合一。 7 矿山压力显现较弱,在生产过程中支架和处理采空区工作比较简单

2、,有时还可以不处理 采空区。 8 采场内煤的运输方向是垂直于工作面的,采煤诶套设备均能自行行走,灵活性强。 9 工作面通风条件较壁式采煤法差,采出率也较低。 2、采场的支护图采场的支护图 3-7(P30)3、综采面的移架方式有哪几种?(综采面的移架方式有哪几种?(P46)(a) (b) (c) (d) (e) 液压支架的移架方式 (a)单架依次顺序式 (b) (c)分组间隔交错式 (d) (e)成组整体依次顺序式 我国采用较多的移架方式有三种:1、单架依次顺序式,又称单架连续式,如图 a,支架沿 采煤机牵引方向依次前移,移动步距等于截深,支架移成一条直线,该方式操作简单,容 易保证规格质量,能

3、适应不稳定顶板,应用较多;2、分组间隔交错式,见图 b 和 c,该方 式移架速度快,适用于顶板较稳定的高产综采面;3、成组整体依次顺序式,见图 d 和 e, 该方式按顺序每次移一组,每组二三架,一般由大流量电液阀成组控制,适用煤层地质条 件好、采煤机快速牵引割煤的日产万吨综采面。4、工作面生产能力的计算?(工作面生产能力的计算?(P73)5、画图画图 4-1 及说明?(及说明?(P80)10214 678112398749 3412141067891251113A9987114,5单一煤层采区巷道布置6、沿空留巷和沿空掘巷的含义及理论依据?(沿空留巷和沿空掘巷的含义及理论依据?(P88) 采用

4、区段无煤柱护巷,使区段平巷沿采空区布置,可避开或削落固定支撑压力的影响,能 改善巷道维护状态,减少煤炭损失,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区段无煤柱护巷有沿空留巷和沿空掘巷两种方法。 (1)沿空留巷:它一般适用于开采缓斜和倾斜、厚度在 2m 一下的薄及中厚煤层。这种方 法与留煤柱时相比,不仅可以减少区段煤柱损失,而且可大量减少平巷掘进工作量。沿空留巷时区段平巷布置主要有三种:前进式沿空留巷,后退式沿空留巷和往复式沿空留 巷。 (2)沿空掘巷:即沿着已采工作面的采空区边缘掘进区段平巷。这种方法利用那个采空区 边缘压力较小的特点,沿着上覆岩层已垮落稳定的采空区边缘进行掘进,有利于区段平巷 在掘进和生产期间的

5、维护。它多用于开采缓斜、倾斜厚度较大的中厚煤层或厚煤层。按具 体巷道位置,沿空掘巷有完全沿空掘巷和留窄小煤柱沿空掘巷两种,位置的确定主要考虑 便于掘进施工等因素。7、放顶煤的优缺点及其评价?(放顶煤的优缺点及其评价?(P138-139) 1、优点: (1)单产高 工作面内具有多个出煤点,而且在工作面内可实行分段平行作业,即在不同 地段采煤和放煤同时进行,因而易于实现高产。 (2)效率高 由于放顶煤工作面的一次采出厚度大,生产集中,放煤工艺劳动量小以及出 煤点增多等原因,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3)成本低 放顶煤采煤法比分层开采减少了分层数目和铺网工序,由此节省了铺网费用 以及其他相

6、关费用也都相应减少。 (4)巷道掘进量小 掘进率和巷道维护费用减少,便于采掘接替。 (5)减少了搬家倒面次数,节省了采煤工作面的安装和搬迁费用 根据煤层厚度的不同, 可减少 13 次工作面的安装和搬迁。 (6)对煤层厚度变化及地址构造的适应性强。 2、缺点: (1)煤损多 其工作面煤炭采出率一般比分层开采低 10%左右。 (2)易发火 由于煤损较多,在回采期间采空区就可能发生自燃。 (3)煤尘大 在放顶煤工作面,采煤机割煤、支架操作时的架间漏煤及放煤均为粉尘来源。 比分层采高 12 倍以上。 (4)瓦斯易积聚 与分层开采相比,放顶煤开采的产量集中,瓦斯散发面大,采空区高度 达, 易于积聚。 3

7、、适用条件: (1)煤层厚度 一次采出的煤层厚度以 610m 为佳,顶煤厚度过小易发生超前冒顶,增大 含矸率;煤层太后破坏不充分,降低采出率。 (2)煤层硬度 放顶煤开采时,煤的坚固性系数一般应小于 3。若煤层层理、节理发育, 可适当增大,但一次开采的厚度也不宜过大。 (3)煤层倾角 缓斜煤层中采用放顶煤开采,煤层倾角不宜过大,一般小于 15,太大影 响支架的稳定性。25 30煤层中也试验成功。 (4)煤层结构 煤层中含有坚硬夹矸会影响顶煤的放落;或者因放落大块夹矸堵住放煤口。 单层夹矸不宜超过 0.5m,其坚固性系数也应小于 3。放顶煤中夹矸层厚度占煤层厚度的比 例也不宜超过 10%15%。

8、 (5)顶板条件 直接顶应具有随顶煤下落的特性,其冒落高度不宜小于煤层厚度的 1.01.2 倍,老顶悬露面积不宜过大,以免受冲击。 (6)地质构造 地质破坏较严重、构造复杂、断层较多和使用分层长壁综采较困难的地段, 上下山煤柱等,适合使用放顶煤开采。 (7)自然发火、瓦斯及水文地质条件 对于自然发火期短、瓦斯量大,以及水文地质条件 复杂的煤层,先要调查清楚,并有相应措施后才能采用放顶煤开采。一、综采放顶煤与厚煤层分层开采相比(优/缺) (1) 有利于合理集中生产,单产高,效率高(兖州矿区综放面产量已超过500万t/a,工 效已超过200t/工) 。巷道少,系统简单 (2) 对煤层厚度变化适应性

9、强 (3)经济效益好 减少了巷道掘进费、维护费 、分层开采的设备占用费、材料消耗费 ,工作面安装 费和工作面拆迁费,工资。 (4)煤损大:比分层开采多10%以上; (5)易发火,易自燃; (6)瓦斯隐患较大,要求管理严格;瓦斯聚积:顶煤空间聚积瓦斯。当顶板垮落、硬岩块摩擦冲击,火星爆炸 (7)煤尘大:比分层采高1 2倍以上。 1、 煤层厚度M = 5 12m为佳,过小易超前冒顶,过大破坏不充分2、煤层的可放性煤质松软,层理节理发育。煤质中硬,f 2最好。个别f = 3.1 3.9,层理节 理发育亦可3、煤层倾角不宜太大,缓倾斜煤层中一般30,煤自溜,少占设备;斜巷,煤自溜,少占设备;斜巷 20

10、25,施工条件差;辅运和行人不便(设绞,施工条件差;辅运和行人不便(设绞 车)车) 。适用:。适用:a1520的煤层;层间距的煤层;层间距 1015m。 区段集中平巷与采区集中上山的联系方式区段集中平巷与采区集中上山的联系方式 一般考虑:运输方式;(一般考虑:运输方式;(1)集中)集中“轨上轨上”与集中与集中“轨巷轨巷”联系联系 石门、斜巷石门、斜巷 (2)集中机巷)集中机巷 溜煤眼溜煤眼 集集 中中“运上运上” 。 集中轨巷沿煤层布置:探煤层走向的变化,为集中机巷定向;采掘互不干扰,利于接替,集中轨巷沿煤层布置:探煤层走向的变化,为集中机巷定向;采掘互不干扰,利于接替, 便于在上分层采空区后

11、反向掘进下分层的超前机巷泄水;易于掘进;受多次采动影响,维便于在上分层采空区后反向掘进下分层的超前机巷泄水;易于掘进;受多次采动影响,维 护困难。护困难。 机轨分煤岩布置适用煤层多,机轨分煤岩布置适用煤层多,A 大;层间距大;层间距 1015m。 2。机轨双岩巷布置。机轨双岩巷布置 a.双岩巷相同标高布置布置图中:双岩巷相同标高布置布置图中:3 集中机巷集中机巷 , 4 集中轨巷集中轨巷平行布置于同水平底板岩层中,掘进联系方便。平行布置于同水平底板岩层中,掘进联系方便。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 各分煤层超前平巷各分煤层超前平巷平石门平石门93平石门和溜煤眼平石门和溜煤眼运输上山运输上山 1 各分煤层

12、超前平巷各分煤层超前平巷4 平石门平石门 轨道上山轨道上山 2 876451039112112925 874101311126b.双岩巷不同标高布置双岩巷不同标高布置 3 集中机巷,集中机巷,4 集中轨巷集中轨巷 布置于不同水平的底板岩层中布置于不同水平的底板岩层中 主、辅运干扰小主、辅运干扰小联系方式联系方式:煤:各分煤层超前平巷煤:各分煤层超前平巷平石门平石门3溜煤眼溜煤眼运输山运输山 1 料、矸:各分煤层超前平巷料、矸:各分煤层超前平巷平石门平石门4 平石门平石门轨道上山轨道上山 2机轨双岩巷布置优缺点分析:利于上、下区段同采,分层同采,机轨双岩巷布置优缺点分析:利于上、下区段同采,分层

13、同采,A 大;岩石工程量大,准大;岩石工程量大,准 备时间长;备时间长; 机轨双岩巷布置适用:煤层数多,生产时间长,煤巷难以维护。机轨双岩巷布置适用:煤层数多,生产时间长,煤巷难以维护。 3.机轨合一巷布置机轨合一巷布置 布置特点:布置特点: 胶带机和轨道布置在同一大断面岩巷内。胶带机和轨道布置在同一大断面岩巷内。 布置方式:布置方式:1)机轨合一巷的轨道置于远离煤层一侧,轨上通过中部车场直接与集中巷道的)机轨合一巷的轨道置于远离煤层一侧,轨上通过中部车场直接与集中巷道的 轨道相连,不穿越输送机;但采用平石门与各分层平巷联系时,则需穿输送机,抬高输送轨道相连,不穿越输送机;但采用平石门与各分层

14、平巷联系时,则需穿输送机,抬高输送 机。机。 (2)轨道置于靠近煤层一侧时,中部车场通达集中巷的轨道则需穿越输送机,并抬高)轨道置于靠近煤层一侧时,中部车场通达集中巷的轨道则需穿越输送机,并抬高 输送机。输送机。 机轨合一巷分析:少一条岩巷,省工程量;易维护;设备集中,易管理;断面大,施工定机轨合一巷分析:少一条岩巷,省工程量;易维护;设备集中,易管理;断面大,施工定 向困难;中部车场轨道与输送机交叉,交叉点施工复杂;上、下区段不能同采、通风难解向困难;中部车场轨道与输送机交叉,交叉点施工复杂;上、下区段不能同采、通风难解 决。决。 适用:煤层多,适用:煤层多,A 大的采区。当前,应用较少。大

15、的采区。当前,应用较少。 近水平煤层机轨合一巷布置:机轨合一集中巷置于底板岩层中近水平煤层机轨合一巷布置:机轨合一集中巷置于底板岩层中 采用立眼与斜巷联系方式采用立眼与斜巷联系方式 立眼立眼溜煤,斜巷溜煤,斜巷辅运。辅运。 轨道布置在靠近煤层一侧轨道布置在靠近煤层一侧 4.机轨双煤巷布置机轨双煤巷布置 布置特点布置特点 :运输集中巷和轨道集中巷均置于下部薄及中厚煤层中。:运输集中巷和轨道集中巷均置于下部薄及中厚煤层中。 机轨双煤巷布置分析机轨双煤巷布置分析 :岩巷工程量小,掘进速度快,缩短准备时间;利于上、下区段回采,:岩巷工程量小,掘进速度快,缩短准备时间;利于上、下区段回采, 分层回采,分

16、层回采,A 大;受采动影响大,维护量大。大;受采动影响大,维护量大。 机轨双煤巷布置适用:煤层多,下部有薄及中厚煤层、围岩稳定。机轨双煤巷布置适用:煤层多,下部有薄及中厚煤层、围岩稳定。 275 8121246103111275 8121246103111一、上山位置一、上山位置 单一煤层:布置岩层中,煤层中单一煤层:布置岩层中,煤层中 煤层群联合布置:煤组上部、中部和下部岩层中,煤层中煤层群联合布置:煤组上部、中部和下部岩层中,煤层中 上山布置类型:上山布置类型: (1) 双煤上山双煤上山 布置特点:双上山置于下部薄及中厚稳定煤层中;走向间距布置特点:双上山置于下部薄及中厚稳定煤层中;走向间距 2025m,两侧,两侧 煤柱煤柱 30 m 适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