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运动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703001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阳光体育运动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阳光体育运动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阳光体育运动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阳光体育运动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光体育运动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摘要: 针对目前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之现状,分析影响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之因 素,提出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之建议.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努力构建“阳光体育活动” 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加强合作、完善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增加投入, 创设环境、努力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深入改革、积极创新,努力创设课内外 一体化课程体系;加强监督、强化管理,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关键词: 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影响因素;建议 1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之目的 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定、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是社会文

2、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青少 年的健康成长。建国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极大地提升了全民素质。但是,从 1995 年开始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进行的四次调查中显 示: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与体质下降相伴随的是青少年心理状况的不良趋势比 较明显,如情绪调整能力差,挫折反应不适当,心理承受力较弱等。为此,教育部、国家 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 2007 年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 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下简称 阳光体育运动) 。其开展的目的主

3、要是针对长期以来我国“重脑轻体”的教育观念及当前青少 年体质健康方面令人担忧的现状而采取的措施。同时希望通过活动的方式强调了教育要依 法保障学生睡眠和体育锻炼的基本权利。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之要求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要 求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使全社会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到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 急迫性。要求学校教育部门要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的机制,确立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 育活动的合理地位;同时将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并形成制度。要求学校体 育要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

4、和活动形式,培养学生体 育锻炼的兴趣和能力,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开展体育锻炼,使学生形式终 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要求积极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和运动机能,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并 达到体质健康的基本标准。要求以全面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充分发 挥阳光体育运动对体育课程的导向、激励、监督和调节作用。要求用三年左右时间,使 85%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要求 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 小时,并到达标准及格等级以上;要求使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二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 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要求通过五年左右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 康的基本标准。 3

5、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之现状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如何正确解决好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身 心健康问题,是全民族素质提高的关键,也是“阳光体育运动”的终极目标。然而就目前学 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具体情况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存在着部分学校还没有把学 校体育工作摆到应有的重要位置,对体育态度基本上还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可以不要”的现状;存在着一些体育工作者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不足,在正常开展 的学校体育工作或活动上冠以阳光体育运动之名,就算是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着对 阳光体育运动的实质理解不准,不知在工作中如何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不知哪些工作属于 阳

6、光体育运动的范畴;存在着对“阳光体育运动”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理解以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文件的一体化理解不够, 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一知半解,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三年后实现提出的目标没有制订出 长期、具体的计划和实施方案等。 24 影响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之因素透析 4.1 学校体育课设置的影响 目前大多数学校,体育课设置还比较单一、狭窄、封闭, 而且缺少专业性,系统性教学,且每班每周只有 2 学时的教学现状。众所周知,仅靠每周 2 学时的体育教学是难以实施“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之目的的,有时,为了让学生有更多 的锻炼机会,教师在精讲多练上下功夫,

7、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毕竟很有限的。再加 上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教学的近期效果,忽视了学生体育意识、运动能力、 习惯爱好、意志品质等综合能力的长期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调查发现,目前在校学生,大多数体育知识匮乏,体育锻炼积极性差,难以形成“终身体育, 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 4.2 学生课业因素的影响 追踪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就可以发现:学生在开设体 育课刚开始阶段里身体素质呈上升趋势,到了后来呈逐年下降趋势,越到高年级下降尤其 明显,究其原因,就我个人观点认为与学校课业繁重密不可分。目前大多数,学生体育锻 炼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得不到保障,身体素质明显下

8、降;尤其,体育活动的时间更是少之 又少,再加上自身惰性的影响及体育观念淡薄,所以体质下降也就成为了必然。 4.3 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目前大多数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把 课堂视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而有利于学生个性、培养其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课 外体育的作用常常被忽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学生在校期间 的学习内容缺乏实用性,这种只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模式在很多程度 上制约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导致课堂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发展极不协调。课外体 育无论在锻炼时间、活动内容,还是锻炼的时效性上,都远远超过了体育课,因而它是锻 炼身体增强体

9、质的最佳形式。 4.4 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必要补充和延伸,是学校实施“阳 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手段之一。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学校,体育职能部门对学生课外体育 活动基本上没有明确的目标、任务,缺乏统一的管理行为与组织引导,课外体育活动任由 学生自主练习,学生可以凭兴趣、凭爱好自由参与活动,体育职能部门只是在学生提出申 请时,才会派相关的教师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帮助。目前大多数学校是开放式管理,校园 小、学生多、住宿和上课地点相对比较集中,再加上课外活动内容、时间、地点、人群的 不固定性,学校对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监管存在很大的难度。 4.5 场地、器材 等因素的影响 体

10、育场地、器材是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目前大多数学校,由于 扩招的影响,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而与之相对应的体育场所、设施的建设、器材的配备则 明显滞后,使大多数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得不到保障;再加上大多数学校,体育 场所、设施、器材的添置基本上没有跳出传统的如田径、球类(三大球) 、武术、乒乓球、 等竞技体育运动形式,而对于哪些民族、民间、具有地域特色、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及 供人们健身、休闲、娱乐的场地设施却严重缺乏,因而直接地影响到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 积极性。 5 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之我见 5.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努力构建“阳光体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高校开展阳光 体

11、育运动,要求全体师生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 本”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以阳光体育运动为载体,以体育运动为题材,培养 学生从“要我运动”转变为“我要运动”,从“学校组织我们运动”到“我们自己组织运动”的自我 锻炼意识,吸引广大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努力构建“阳光体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5.2 加强合作、完善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 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 动,离不开学生工作处和体育部的通力合作。体育部门要有针对性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3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建立和发展学生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

12、,加强对学生体 育社团的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校团委、学生工作处、班主任协助体育教研室做 好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认真动员和组织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基本上要做到人人 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积极营造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锻炼 氛围,使阳光体育运动能够持续、健康的开展下去。 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对体育的投入,加速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增添必要的体育健 身器材,改变和完善现有的体育设施条件,创造良好的课外体育锻炼环境,延长对现有体 育场所开放时间,提高现有体育场所的利用率,切实为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和学生课外 体育锻炼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与优质的服务以及自由活动的空间

13、,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 点、兴趣与爱好,更广泛地选择体育锻炼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 炼的积极性。 5.4 深入改革、积极创新,努力创设课内外一体化课程体系 创设课内外一体化课程体 系,可以使课内和课外达到完美的统一,为学生自学、自练和自我创造,参与竞赛,体现 自我价值,培养竞争意识创造良好的氛围。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习空间 大,弹性强,有利于调节,能让学生在理想的环境与氛围中担任不同角色,对发展学生个 性,弘扬创新精神能起到卓有成效的催化作用;对于提高健身意识和体育素质,掌握终身 锻炼方法及保持体育教学效益的连续性也不为益处。 5.5 加强监督、强化管理,确保

14、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高校各部门应结合实际,建立 一套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以学校体育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国 家对学校体育的各项规定,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确保体育课、学生每天锻 炼一小时落到实处。各高校教务部门还应按规定开足开齐体育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 应要求各学院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或举办小型体育竞赛,体育部、学 工部和校学生会负责定期、不定期检查,对组织得较好的学院和班级实施奖励和表彰制度, 不断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促进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阳光体育运动:让亿万学生沐浴体育阳光EB/OL.http:/.2006-09-04. 2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 EB/OL.2007-04-26. 3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7,14(8): 13. 4唐克已.山东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9,第 25 卷第 7 期,94-96. 5童建民.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对高校女生终身体育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5,第 27 卷第 4 期,103-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