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加拿大申请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696926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理工加拿大申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理工加拿大申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理工加拿大申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理工加拿大申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理工加拿大申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理工加拿大申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理工加拿大申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申请的过程中,受益于很多热心的学长在网上将资源和经验进行分享,因此,很有必要作为回报,将自己的一些经验进行分享。同时,应小马哥的建议,应该为以后想留学的学弟和学妹们写点有帮助有用的一些东西。其实早该写一篇申请经验的分享了。但是一直自己应于各种没有时间的借口,拖到现在还没有写。今天因为去上海,在火车上也无聊,就在火车上把我申请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和大家分享一下吧。首先向大家通报下我的战果吧,申请的大学:KAUST,萨省大学,麦吉尔大学和多伦多大学。收到的Offer:KAUST,萨省大学,麦吉尔大学和多伦多大学。四所大学全部是硕士全奖。最终选择去的学校:麦吉尔大学我的背景:北理工本科,专业是热能与动

2、力工程,主要是学习流体力学、传热学和发动机方向的。托福成绩为 99。GPA 为 89.3。发表国际会议论文一篇,申请三项专利,一项专利授权,两项专利审批中。其实我的申请过程也是一波三折,也是这些波折让我最终能够拿到这么多 Offer。我第一个申请的学校是沙特的 kaust,中文名是国王科大,可能对于这所学校,知道的人不是很多,这是一所新建的学校,去年才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非常有钱,有点类似于当年的新建初期的香港科大。这所学校硬件条件超好,聘请的老师也很牛,甚至有诺贝尔得主亲自给学生讲专业课。同时,这所学校国际化程度很高,差不多是最国际化的学校了,所有的学生都是按照洲际人口比例来分配的。最后就是

3、这所学校的奖学金非常诱人,读硕士一年扣除生活费用能够剩个十几万 RMB 是很正常的。当初我也是被 kaust 这么多诱人的条件所吸引。因为当初那个时候可以从大二甚至大三就可以申请这所学校,所以我在大三的时候就开始申请了,这所学校的申请当时已经也比较激烈了,估计现在应该更加激烈了,当时很多进入面试都是浙大、中科大的,也有一些北航的,当时据我所知复旦的一个学生就被刷了下来。但是我比较幸运的被进入面试那一轮。进行面试后我开始等待结果,开始是说一两个星期就出结构,结果一等等了半年。也就是这个半年的等待时间,逼着我去申请别的学校。当时面试是四月份进行的,结果等了一个暑假,都没结果。八月底我去了德国参加第

4、八届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因为当时 kaust 面试结果还没出来,所以当时我也就借这次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联系教授。当时在这次会议上有一个加拿大老师对我非常感兴趣,甚至基本上要我了,就在从德国亚琛回来的头天晚上,他当时对我说,只要我的英语成绩达到了他们学校的要求,他就会收我。虽然这个老师的学校在加拿大排名在二十位左右,但是我还是非常高兴,当时觉得有个这样的学校去就很满足了。从德国回来在迪拜转机的时候,因为中间时间比较充裕,我就在迪拜机场上了下网,查了下那个学校的托福要求,结果那个学校的托福要求是 93 分,一下子我就特受打击,因为我第一次考的托福成绩只有 89,所以还得准备第二次托福。回到北京之后

5、,我开始抓紧准备自己的托福了,结果考了个 99,达到那个学校的要求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给那个老师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我的托福成绩达到了他们学校的要求,结果这个老师说因为金融危机,今年学校里学费又涨了很多,同时自己能够提供的 funding 估计除去学费之后所剩不多。当时很受打击。不过在这个时候我也已经开始准备其他学校的申请了。这里得出的教训就是,有时候虽然导师答应的很好,但是也要做好另一手准备,以防万一。由于我没有考 GRE,只考了托福。因此美国的学校基本上都没有戏。所以我能够关注的学校其实很窄了,因为英国的学校很少给硕士提供奖学金,当时因为听说加拿大的硕士学习一般都提供奖学金,所以就把目标集

6、中了加拿大。所以在大四的第一个学期,也一直在了解加拿大各个学校和导师的信息了。当时我基本上把加拿大前面还可以的学校,能够提供奖学金的学校的相关导师资料都收集起来了。当时看到 UBC 这所学校机械要求 GRE,所以直接忽略掉,不予考虑。当时我有一个误解,就是认为在安大略省,也就是像多伦多大学和滑铁卢大学这些地方国际学生学费会比较贵,即使拿到奖学金可能还不够生活费,但是实际上是这样,的确在安大略省(其实很多别的省也是这样的,比如魁北克省,但是中部一些省份不收国际学生学费,比如萨省大学,国际学生和当地学生学费是一样的)国际学生学费会很贵,但是多伦多大学(别的学校我不知道,但是我敢肯定多大是这样的)有

7、这样一条规定,就是如果多伦多大学的一个教授打算招收一个研究型硕士学生,他提供的奖学金必须要能够保证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这其实就是要求国际学生贵的那部分钱也必须有导师出了,这其实就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除非你特别优秀,导师非常喜欢你,觉得你很有价值,导师才会招收一个国际学生,否则,他更会偏向招收一个当地学生,因为当地学生要交的学费便宜,导师因此需要花费的钱也更少。当然,这是多伦多大学的政策,别的大学是否这样我不是很清楚。这里我顺便把麦吉尔大学的这个情况介绍一下吧,麦吉尔大学国际学生的学费也很贵,但是他没有要求导师提供的奖学金必须保证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也就是麦吉尔的教授给硕士学生提供的奖学金不论你

8、是国际学生还是当地学生,提供的钱都是一样多,一般是 16000$左右,这么多钱对于当地学生而言,完全足够,但是对于国际学生而言,这么多钱是不够的。因此,这样的政策,导师在招生学生的时候就不用考虑学生是否是国际学生了,只要优秀就会考虑,但是这样压力就在学生身上。因为你必须准备一些钱来应付自己在那边的生活费。(注:这些只是对于硕士生,据我所知,在麦吉尔大学,对于博士生,导师也是要保证学生所有生活费和学费的)话回到当时我的申请上。当时因为学校里面生命学院有个和萨省大学的合作的项目,我也去参加面试了。但是结果很不幸,被刷下来了,这其中的一些过程也不多说了,反正我给大家的意见就是很多事是福是祸很难说,假

9、如当时我面试通过了,我很可能就不会再去申请别的学校了。因为有一个学姐在萨省大学,并且萨省大学的国际学生学费和当地学生学费一样,所以这所学校陶瓷起来比较容易,只要你优秀,导师都有可能考虑你。我认为,在申请的过程中,陶瓷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基本上陶瓷就能够决定你录取的情况了(注:加拿大是这样子的,香港也是这样子的,对于美国,我不是很清楚,据说美国老师现在基本上不理会陶瓷者了)。我当时陶瓷的时候基本上把所有和我专业相关的导师都套了一遍,但是结果也是一样,很少有导师会理会你,基本上几十封陶瓷邮件才有一个回复你的。我记得当时我基本上开始没有急着申请,我把主要精力用在陶瓷上,套上老师后再申请。当然,陶瓷除

10、了表明自己的兴趣之外,还必须有一定的实力,比如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这样才能吸引老师的眼球。由于加拿大陶瓷的人现在也越来越多,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陶瓷难度也越来越大,但是难度大也得套,毕竟哪怕有一个老师回复你了,你就赚了。对于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导师,如果他不理你,我建议你可以再发几封邮件,因为有时候他们很忙没有看到你的邮件,如果发了两到三次他还不理你,说明你希望不大了。但是你如果真的对他非常感兴趣,并且如果你对自己的口语有信心的话,可以鼓足勇气给他打个电话,相信一个电话或许会取得完全不同的结果。我当时陶瓷的结果是阿尔伯塔一个老师基本上想要我,但是他要等他的项目申请结果,有钱了就要我,叫我等等。萨

11、省有几个老师是承诺要我。麦吉尔的导师有一个 research chair 要我,同时还有一个超大牛说是要来北京,叫我到时候去见他(注:麦吉尔里面老师不是很多,但是都非常牛,很多都是 research chair 和院士)。然后多伦多一个年轻的美女教授在我邮件加电话的轮番陶瓷下终于告诉我说是要看她的项目申请情况,同时告诉我说她要来上海开会,我当场说我到时候去见你,貌似她被感动了。后来我就去上海见了这个多大的老师,他对我去上海见她非常感动,至少这能显示我对她非常重视,能够显示我很想去她那,这点非常重要。在后来的交谈中,她对我非常满意。这里有一点我要说,就是他们非常忙,其实我当时做出的成果像论文和专

12、利这些到见面的时候我给她时她才知道,开始我给她发邮件里说了,但是貌似她没怎么注意,所以陶瓷的时候成果这些一定是要醒目的让他知道。她最后给我的结果是如果她的项目申请下来了就要我。这个结果我已经非常满足了,因为上面已经讲了,多大的导师要招收一个国际学生要付出很多钱的,所以他们对于招生很慎重。对于她这样的年轻导师肯定项目经费不是很充裕。而她答应那个项目申请下来了我要肯定是咬牙了的。那个麦吉尔的大牛终于来北京了,由于他比开始告诉我的时间早来了几天,所以当时还没怎么看他的论文,所以连夜看他的论文,结果看得还是不是很懂,但是稍微有些了解了。就这样第二天去见他了。见面和他聊了会,当时他看到我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13、的时候对我非常满意,因为我那个论文和他做的东西比较类似,然后看了我的学习成绩,注:加拿大的老师对本科学习成绩比较看重。后来再和他聊了些关于以后学习打算之类的。这个大牛人也非常直接,当场说要我了,把价格也说了,一年多少钱,然后如何申请之类的。这里要说一点,就是我见到的三个老师,没有一个人把你的托福成绩作为你的能力的一个考察点,只是问你的托福过他们学校的线了没。所以,其实托福成绩只要过学校的线就可以了,导师如果对你人满意,是不会在乎你的托福成绩的,甚至你的托福成绩没有达到要求,如果他很喜欢你,他甚至会去学院里面帮你说情。(今天就写到这,下次有空再接着把后面补充完整)(续)今天很杯具,因为担心去加拿

14、大会出现牙科问题,所以打算走之前把牙洗一下。晚上睡觉之前可能是刷牙刷的太重了,结果导致血流不止。去了口腔医院两次,才把牙龈的出血给堵住。现在口里补的药片让我无法开口说话。只能无聊的对着电脑。趁着现在什么也不想做,把我的经验分享继续写完,希望能够为学弟学妹有些作用。上次写的部分基本上是我申请的全部过程。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就是因为我申请的学校不是很多,同时陶瓷的地方也不是很多,因此我所了解的面其实比较窄。主要是加拿大,对香港也有所了解。同时,我这里还稍微向大家介绍一下我所知道的比较有价值的信息,或许很多人也已经知道。首先是奖学金的信息,其实全世界大学里面奖学金是很多的。我所知道的去欧洲的有 era

15、smus 奖学金,这个奖学金数目挺多的,有很多项目可以选择,你可以在欧洲好几个国家进行游学。大家如果想去欧洲可以考虑这个奖学金。但是随着这个奖学金逐渐被大家所知,所以申请难度也在逐渐加大。香港的奖学金其实也挺多的,但是貌似这些年香港的大学不大喜欢招收大陆的硕士全奖学生,据说是他们都知道大陆的学生喜欢把他们作为欧美的跳板,因此他们更愿意招收直接读博士的学生。这一点是全世界都普遍适用的,所有的导师都喜欢把全额奖学金给博士学生。因为毕竟博士学生能够给他干更多的活。我上面所说的也不一定就是这样,因为我们班里一个同学就申请到了香港科大的全奖硕士。同时,我所知道新加坡南洋理工的一个年轻导师今年从大陆也招收

16、了很多硕士全奖生。可能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年轻的急需学生的老师身上,往往他们手头又有一些启动资金。这里我再介绍一下中东地区,这方面的信息可能大家知道的的确比较少,或是大家也不想去。但是其实这里的确也有不少很好的学校,能够成为大家的选择,我认为去中东的有些学校不比去香港的大学做跳板差。这些年,中东地区意识到了经济要转型,要从石油资源型国家转变成知识经济国家,因此新建了一些国际一流水平的学校,就像当年打造香港科大一样,也是基于这个目的。我所知道的有国王科大,也就是我上面提到的 KAUST,这所学校非常不错,至少目前起点非常高,聘请的都是一流的。硬件条件超好。如果去那边读硕士,然后作为跳板去剑桥或者加州理工机会是很大的,因为这所学校很多导师都是从这一类的学校挖过来的,并且和那些学校建立了很多联合实验室。同时,我认为中国和中东地区经济互补性很强,去那边读书以后回来或者留在那边工作也是很不错的选择。由于现在这个学校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知道,因此这个学校申请难度也越来越大。以前不需要 GRE,但是现在也开始需要 GRE 了。目前大陆地区去这所学校比较多的有上海交大、中国科大和浙江大学的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