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1675043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2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微生物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食品微生物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食品微生物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食品微生物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食品微生物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微生物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微生物学复习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 1.微生物是细菌,真菌,病毒,类病毒;是肉眼看不到的低等生物。 2.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微生物的体积微小, 比表面积大 (比表面积=表面积/体积); 繁殖快,个体长不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适应性强,易变异。简单构造,低等。 3.食品微生物学发展历史:史前期(显微镜的发明,列文虎克) ;初创期(巴斯 德瓶颈试验否定自然发生说,巴斯德效应(第四章 1)即呼吸抑制发酵,免疫学 制成狂犬病疫苗) ;发展期(柯赫法则,共存性观察-分离-接种-再分离) ;成熟 期(1950s,DNA 双螺旋结构) 。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1.细菌的特点:个体微小,结构简

2、单,无成形细胞核,二等分分裂生殖。 2球菌: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链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化脓) ;杆菌:长杆菌,短杆菌,单杆菌,双杆菌,链杆菌;螺旋菌: 弧菌,螺菌。 3.影响细菌形态的因素:基因因素,菌龄,环境(温度,PH,培养基) 。 4.利用显微镜测量细菌个体大小通常需先对菌体进行固定和染色,形态观察: 单 染色(涂片,固定,染色,水洗,干燥) ;负染色(染背景) ;活菌染色(美兰, 死细胞是蓝色,活细胞是无色) ;复染色(革兰氏染色,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 乙醇洗脱(脱脂类物质)-沙黄/番红染色-革兰氏阳性细菌G+,细胞壁厚,肽聚 糖多,脂类少呈紫色,革兰氏

3、阴性细菌G-,细胞壁薄,肽聚糖较少,脂类较多 呈沙黄色/番红色) 。 5.细菌质粒细胞壁的主要化学组成:肽聚糖, 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胞壁酸+ 氨基酸短肽。细胞壁主要功能:保护细胞免受机械性或渗透压的破坏;维持细胞 特定外形;细胞外结构的支撑点。 6.细菌-细胞(质)膜,半透性薄膜,主要化学成分,磷脂和蛋白质,流动镶嵌 模型。细胞膜主要功能:物质进出;合成细胞壁;原核细胞能量产生场所;细胞 外结构的支撑点。 7.细菌-核糖体,蛋白质+RNA,原核生物核糖体沉降系数为 70S,真核生物细胞 器核糖体也为 70S,而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却为 80S; 沉降系数与沉降时间成反比, S=K/T,K

4、为固定系数。 8.细菌细胞质及其内含物,气泡,控制细菌沉浮,如好氧细菌和厌氧细菌同在 水中,好氧细菌通过增加气泡个数使之浮起来接触空气,厌氧细菌则反之。 9.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1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 ,检测细菌是否有鞭毛的 两种方法,活性炭混合用溶解性吸附性好的染料染色,培养基(琼脂)中培养一 昼夜;2菌毛,又称纤毛,是纤细中空管状结构的蛋白质微丝,使菌体附着于物 体表面的功能;3性毛,是提供某些物质的菌毛,一般是细菌的雄性菌株向雌性 菌株传递遗传物质。4荚膜,和黏液层及微荚膜共称糖被,是细菌细胞外多糖构 成的一种形式,保护菌体,粘附物体表面。5芽孢,细菌的休眠构造,介于细胞 壁和细胞膜

5、之间,有芽孢的微生物耐热性高。 10.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几丁质,纤维素(葡聚糖,甘露聚糖) 。 11.真菌-细胞器:1线粒体,双层膜,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场所,内膜含有 ATP 合成酶,ATP 合成在线粒体的内膜上,有 DNA 和基质,像个小型原核微生物;2 内质网,含核糖体颗粒,合成脂质(粗面内质网)和蛋白质(光面内质网) ;3 高尔基体,运输中心,运输蛋白质和糖类,由囊泡运输。4液泡,出现在细胞发 育后期,维持渗透压,随细胞生长增多变大。 12.酵母菌:卵圆型的,水生的,出芽生殖的真核微生物,与人体的关系密切,细胞壁上有芽痕(出芽繁殖的标记) ;繁殖方式有二等分分裂繁殖,孢子繁殖, 出芽

6、繁殖 (注意酵母菌生活史图,质配-核配-分裂-形成孢子囊-原细胞膜破裂释 放内细胞) ;酸性条件下发酵成酒精,碱性条件下发酵成甘油。 13.菌丝根据隔膜的有无而分为无隔菌丝和有隔菌丝,无隔菌丝无隔膜而多核, 称为多核单细胞,有隔菌丝是多细胞组成的,细胞是单核或多核。但是,严格来 说,菌丝不是有细胞组成,判断细胞的条件是闭合的细胞膜,而隔膜有孔,只能 说菌丝是细胞核存在的一个固定的细胞质体积的功能单位。 14.霉菌:丝状的真菌,可以陆生(所以较酵母菌高等一些) ,细胞壁的化学主体 是几丁质,繁殖方式有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孢子生殖(原垣/壁,孢子囊,分 生,节孢子,卵,接合,子囊,担孢子*) 。

7、15.常见霉菌:a 毛霉:顶部孢子囊,有很强的蛋白酶的活力,用于制造腐乳, 酱油。b 根霉:顶部孢子囊,气生菌丝,有假根和营养菌丝(匍匐菌丝) ,有糖 化酶的活力,用于制造黄酒,甜酒酿。c 曲霉:有黄曲,红曲,黑曲,黑曲功效 最多最好,既有糖化酶蛋白酶,还有柠檬酸等其他酶,酸。d 红曲霉:菌丝交叉, 有孢子座,孢子囊可长在枝杈间,有较强蛋白酶和糖化酶,制红腐乳,还有活血 效果,降血压的保健品应用。e 青霉:产生青霉素,青霉素杀菌的本质,抑制肽 聚糖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胞壁的形成在细菌繁殖期起杀菌作用。 (注意五种霉的 作图) 16.真菌菌落形态:质地疏松,绒毛状,絮状,拉丝,粘稠,干状,粉末状,

8、蛛 网状。 17.病毒的基本特点: 超显微 (电子显微镜) 结构的, 无细胞结构, 仅由核酸 (RNA 或 DNA 链)和蛋白质(衣壳,酶)构成,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在活细胞外具有一 般大分子物质的特性, 一旦进入活细胞内又具有生命特征, 每种病毒只含有一种 核酸。 18.支原体是能独立生活的最小的微生物,立克次氏体必须要有宿主才能生存。 19.针对动物的病毒叫做病毒,针对微生物的病毒叫做噬菌体。 20.凡导致寄主细胞裂解者,称为烈性噬菌体,而不使寄主细胞发生裂解,并与 寄主细胞同步复制的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这种寄主细胞成为溶源菌。 21.烈性噬菌体侵染细胞过程:吸附-侵入-增值(复制)-成

9、熟(装配)-裂解(释 放) 。温和噬菌体一旦进入细胞内,同类病毒遗传物质不可再进入该溶源菌。温 和噬菌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转化成烈性噬菌体。 22.亚病毒。只有核酸:类病毒-只有 RNA 的病毒(针对动物) ,小分子 DNA,RNA 能直接进入宿主细胞;拟病毒,类类病毒,针对植物。只有蛋白质:阮病毒(逆 翻译,逆转录) 。第三章 1.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光能自养型,能源光,氢供体无机物,碳源 co2,蓝细菌,蓝藻;光能异养型, 能源光,氢供体有机物,碳源 co2 及有机物,紫色无硫细菌;化能自养型,能源 无机物,氢供体无机物,碳源 co2,铁硫细菌;化能异养型,能源有机物,氢供 体有机物,碳源有

10、机物,绝大多数细菌和全部真核微生物。 (问答题) 2.微生物对营养的吸收方式:单纯扩散,熵增过程,无需能量,无需载体蛋白, 一般运输 H2O,NH3,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载体蛋白,PO4, SO4;主动运输,低浓度到高浓度,要 ATP 要载体蛋白,乳糖,氨基酸;基因移 位,ATP 载体蛋白,物质分子结构改变,嘌呤,核苷,葡萄糖等。 3.培养基的配置原则:1营养全面(CN 源比合理,营养协调,总能量够) ;2生 长环境适宜(PH 适宜,渗透压平衡) ;3杀菌消毒;4经济节约,考虑成本;5可供应性,适宜生长的特殊需求,生长因子。 4.麦芽汁:大麦打粉 200g+水 800g,60

11、度70 度水浴 4h,使淀粉变成麦芽糖, 加一个鸡蛋清使杂志沉淀, 过滤既得麦芽汁; 土豆汁: 将马铃薯洗净去皮, 切碎,取 200 克,加水 1000 毫升,煮熟,然后用纱布过滤,弃去残渣,滤下的汁加 2琼脂,20 克蔗糖,煮融,分装到试管中。也可将马铃薯切成黄豆大小的 碎 块,每支试管放 34 粒,再加入融化好的琼脂、蔗糖。 5.培养基的分类:天然培养基,组合培养基,半组合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 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脱水培养基;加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EMB 培养基,伊红美兰染料。 6.微生物的生长:是指生物量(质量,数量,大小)的生长。 7.生物量测定法: 直接测定法测

12、体积,离心管离心后测体积大小,一般适用于沉降系数大的; 直接测定法测质量,离心管离心后,过滤用醋酸纤维膜,过滤烘干,过滤, 生理盐水清洗,烘干,称量得干重; 间接测定法比浊法,与一系列梯度的已知浊度浓度的液体进行目测比较, 精 确的可用分光光度计, 对某一培养物内的菌体生长作定时跟踪时,可采用一种特 制的有侧臂的三角烧瓶。 将侧臂插入光电比色计的比色座孔中,即可随时测定其 生长情况,而不必取菌液; 间接测定法生物量测定(生理指标法) ,含氮量,含碳量,产酸产气等(大 肠杆菌产酸产气显阳性) ; 测定计数法比例计数法(直接) ,已知颗粒浓度的液体与待测液混合,镜检 数目; 测定计数法血细胞计数板

13、法(直接) ,计数板上,通常每个 30300 个细胞数 的物质; 测定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间接) ,液体稀释后与固体培养基混合培养, 每个活细胞形成一个菌落形成单位,一段时间后计算平板上出现的菌落数,再乘 以样品的稀释度,也可用涂布法进行; 测定计数法液体稀释法(间接) ,3 个连续的 10 倍稀释液 5ml,接种到试管 1ml,记录每个稀释度出现生长的试管数,查 MPN(most probable number,最 近似数,最大可能数)表; 8.生长曲线: 定量描述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高等生物 生长有“时序控制” 。9.典型生长曲线:延滞期:生长速率为 0,细胞体积增

14、大,细胞内 RNA 含量增加,尤其是 mRNA,合成代谢旺盛,对不良环境敏感; 对数期:生长速度 R 最大,代时最短,细胞进行平衡生长; 稳定期: 正负生长速率处于平衡, 原因营养物质特别是生长限制因子的减少耗 尽,营养物质的比例失衡,有害代谢产物的累积,PH 等环境条件越来越不适宜; 衰亡期:负增长,R 为负值,细胞出现退化,衰亡,自溶等现象; 10.连续培养:利用在培养基里不断补充新鲜营养物质并搅拌均匀,或者不断以 同样的速度排除培养物(菌体和代谢产物) ,以达到动态平衡,长期保持在对数 期的平衡生长状态和稳定的生长速率上;恒浊法,控制排出代谢产物的速度(营 养液流速) ;恒化法,保持营养

15、液流速不变,控制某一生长限制因子的浓度; 11.同步培养:通过人工或者自然的方法使细胞处在分裂步调一致的状态;诱导 法,选择法(书上) ;过滤,区带离心,模块脱法; 12.微生物生长的营养微素: a.protein 分解能力:细菌,霉菌 b.fat 分解能力:细菌霉菌(黄曲霉)酵母(弱) c.starch 淀粉,sugar 碳水化物(单糖)分解能力:所有微生物都强 d.食品中的蛋白酶活性强的:枯草杆菌,黑曲霉酵母也行 13.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温度: 热死温度:细菌在 10min 内被完全杀死的最低温度; 热死时间:一定温度和特定条件下,杀死一定数量微生物所需的时间; D 值(decimal

16、reduction time) :在一定温度下,活菌数减少 90%所需要的时间; 121下的 D 值则称为 Dr 值; Z 值(Z value) :缩短 90%的热死时间所需升高的温度; F 值(F value) :121下,杀死一定数量微生物所需的时间;即 121下的热死 时间; 14.嗜冷=40;细菌都能生长,霉菌不嗜热,酵母只 嗜温(冷抑制) ;但无论是哪一种,适温都是 2025; 15.最嗜热的细菌是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还有一种肉毒梭状芽孢杆菌,严格厌氧, 食品中以它的死作为指标; 16.低温影响:快速冷冻时,出于对数期的微生物 DNA 复制时合成终止,引起细 胞大量死亡,又称为冷休克;慢速冷冻(结冰晶大,易破坏细胞壁,死的多) ; 17.温度系数 Q:温度每升高 10,微生物生长速率的倍数(1.52.5) ,但温度 升高,酶的活性降低的快; 18.影响微生物对热的抵抗因素:菌种(嗜热,芽孢,低等,球菌,革兰氏阳性 菌,孢子体,细菌霉菌酵母) ,菌龄(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