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纲要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1674868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纲要(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纲要为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提升我省汽车产业综合竞争力,实现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加快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战略部署,结合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和江苏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092012年。一、发展背景和现状(一)产业界定与特点新能源汽车是以电、氢、二甲醚等非常规车用燃料为动力来源,采用先进的动力控制技术、驱动技术和新型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也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

2、车等。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以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制造为主干,新能源车用发动机、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车用附件(电转向、电空调、电制动等)关键部件为支撑,高强度轻质车用材料、电池专用材料等为配套,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为延伸,制造业为主、服务业为辅,相互配合、彼此促进的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汽车技术、能源技术以及电子控制技术发 2 展的结果,不仅具有技术水平高、投资规模大的特点,还具有技术领域广、带动范围大、社会影响深的特点。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可以推进机电能源技术协同发展,加速汽车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二)发展背景与趋势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汽车工业快速发展,

3、国际原油供求矛盾逐步加深,全球气候变暖日益明显。在此背景下,以节能减排为重要目标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并逐步形成以能源、机电新技术为支撑,多种新能源为动力,涵盖新能源汽车整车、配套部件、专用储能材料及相关服务等领域,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呈现快速突破、竞相发展的态势。从全球来看,汽车大国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研发应用,市场领导地位基本确立。美日德英法等汽车大国在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和整车设计、试验方面已形成一定积累,在技术保障、基础设施(比如燃料加注站、电池充电站等)方面也相继进行了区域性市场化实验。目前,全球正常运行的100多辆燃料电池汽车、约6万辆纯电动汽车、150多万辆混

4、合动力汽车,基本集中在发达国家。从国内来看,新能源汽车技术及产品研发加速推进,示范应用开始起步。一是技术创新步伐加快。通过原始创新(包括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和委托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新能源汽车产品逐步面世,动力电池等领域单项技术的国际差 3 距日渐缩小。二是示范应用开始起步。国务院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至2011年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财政部、科技部联合部署,在全国13个城市启动示范应用并提供财政支持。三是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吉林省提出主要依托一汽集团加大研发投入,至2012年建成

5、1000辆混合动力客车和1.1万辆混合动力轿车基地。湖北省规划在未来10年内培育810家整车企业和一批零部件企业,至2020年形成60万辆整车产能、800亿元产值,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50%,全省80%的公用车和40%的社会车辆使用“新动力汽车”。山东省出台了关于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至2011年形成5万辆产能,占当年新车的5%,至2015年形成30万辆产能,并且培育5家骨干企业。客观分析,国内大批量生产所需的技术储备、市场化应用所需的基础设施尚不具备,总体上正处在以研发、试制、示范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三)发展现状与挑战我省新能源汽车整车加速研发试制,动力电池等关键部件相对领先

6、。据最新调查,全省现有新能源汽车企业31家,2008年新能源汽车领域(包括整车和关键部件)销售收入67.66亿元。一是整车研发开始启动。现有整车研发制造企业9家,正在研制开发新能源(纯电动)汽车11款,按研发阶段划分为:概念设计1款、功能设计2款、样品试制7款、小批量生产1款。南京依维柯纯电动电 4 力行业专用服务车已取得新能源轻型客车产品公告,并实现小批量生产和商业运用。二是部件研发取得成果。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研发制造企业14家(包括兼营的2家整车企业),注册资本7.58亿元,2008年主营收入48.56亿元,从业人员7118人,7家企业进入“小规模生产”研发阶段。现有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研发

7、制造企业5家,注册资本0.76亿元,2008年主营收入10.88亿元,从业人员3897人,现已全部进入“小规模生产”研发阶段。电空调、电转向、电制动等电附件研发制造企业6家(包括兼营的1家整车企业),注册资本2.61亿元,2008年主营收入8.22亿元,从业人员2666人,分别有2家企业进入“样品试制”和“小规模生产”研发阶段。全省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领域获得发明专利47件,已申请发明专利69件。三是示范应用酝酿推进。苏州、常州、南通等市依托本地新能源汽车研发基础,结合节能减排实践,正积极酝酿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从当前情况看,我省新能源汽车发展仍然面临瓶颈约束。一是企业规模较小。25家关键部件企

8、业注册资本不足11亿元,户均4400万元。二是研发能力不足。25家关键部件企业现有科研人员540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42人),仅占企业员工总数的3.9%;2008年研发支出1.29亿元,仅占当年主营收入的1.9%;23家各类研发机构中,国家级5家,省级11家,全部集中在关键部件领域。三是质量不够稳定。由于研发起步较迟,材料供应滞后,工艺装备有待优化,动力电池等部件和整车产品质量尚不稳定。此 5 外,成本高、价格高,即期市场需求小,影响了产业发展。二、发展思路、发展原则和主要目标(一)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以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为契机,以重点整

9、车和关键零部件为重点,加强研发创新,加速更新改造,加大示范应用,努力培育一批整车制造和配套产业自主品牌,推动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二)主要目标积极推进整车产品规模化、重要部件本地化、关键技术自主化、产品应用多样化,至2012年,初步建立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品牌产品为支撑的研发、制造、售后服务体系,初步形成部分类别重点整车和重要部件国内领先优势。产业初具规模。至2012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销售收入力争突破200亿元,整车生产能力达6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量的比重达5%左右。结构比较协调。至2012年,新能源汽车整车协同发展,乘用车达5万辆,客车达1万辆。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辅

10、件等关键部件和电解液、储氢材料等专用材料加速发展,销售收入达100亿元,实现三年翻一番。 创新取得突破。以企业为主体,加快建设各类研发平台,力争至2012年,各类新能源汽车研发机构达40个(其中国家级和省 6 级研发机构达20个),科研人员达1000人,授予发明专利累计达100项。市场加速拓展。充分利用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政策机遇,既拓展国际市场,又开拓国内特别是省内市场,积极引导消费倾向,努力扩大公众消费需求,为产业持续发展创造必备的市场条件。至2015年,初步形成比较完备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应用、服务体系,形成15万辆整车生产能力和具有国内一流技术与明显竞争力的关键部件产业体系。(三)发

11、展原则坚持原始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相结合。把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放在突出位置,以现有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为基础,大力支持自主研发、联合开发,积极支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集成创新,积极探索和实施具有地方特色的技术创新机制和激励措施,逐步形成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坚持整车发展与关键部件技术突破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积极推动和加强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关键部件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以整车带动部件,以部件促进整车,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与配套设施完善相结合。积极争取符合条件的城市列入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

12、。结合城市 7 规划调整和新城区、开发区建设,布局和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加气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为新能源汽车进入公众消费市场创造良好环境。坚持企业自主发展与政府政策扶持相结合。积极落实新能源汽车的政府采购和补贴政策,加快实施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江苏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享受贷款贴息、投资补助和研发支持。三、重点任务(一)发展重点产品以城市公共交通为重点,加快开发新能源客车。以国家示范推广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为契机,充分利用现有客车企业研发制造基础,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天然气大中型客车,完善制造工艺,形成中等规模批量生

13、产供应能力。以家庭和出租行业为重点,加快开发新能源乘用车。主要依托现有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充分利用上汽集团、东风汽车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整体优势和研发成果,加快发展纯电动乘用车。积极支持有关企业争取国家认可新能源汽车生产资格,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主要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实现出租汽车“新能源化”。以各类园区用车为重点,加快开发新能源专用车。根据风景区、开发区、高校园区和工业园区的特点,积极研发新能源观光 8 客车和区内短途交通客车。围绕市政、邮政、电力等特种公用行业需要,加快发展纯电动、混合动力轻型商务专用车。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电动微型车以及其他特定场地新能源专用车

14、。围绕节能减排、降低噪音,以各类景区、园区为重点,率先示范应用新能源专用车。以增强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加速发展配套产品。充分利用关键部件发展基础,坚持一手抓整车研发,一手抓部件提升,提高本土配套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围绕近期发展混合动力车、长远发展纯电动车的目标,积极培育壮大骨干企业,突出发展高性能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形成23个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小巨人”企业。促进驱动电机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传统电机企业转型,逐步确立行业领导地位。以电转向、电空调为重点,加速发展车用附件。积极发展电池阴极、阳极、电解液和第2代储氢合金等专用材料,促进发展电池制造专用装备。(二)开发关键技

15、术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力度,增加技术积累。围绕纯电动新能源汽车需求,重点开发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技术、驱动电机及系统控制技术、整车电控技术、整车匹配技术、车载充电技术、电空调技术、电转向技术、电制动技术,积极开发发动机技术、动力耦合技术、自动变速箱技术。动力电池领域,重点开发电池分选和一致性技术、电池包可靠性和耐久性设计技术、电池成组连接 9 技术和电管理、热管理、充放电、安全防护技术。驱动电机领域,重点开发热管理技术、电磁兼容技术、抗震降噪技术、可靠性设计技术和传感、集成控制技术。完善技术创新组织方式,提高研发效率。坚持开放式创新,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产学研结合,整合优势资源,共同组建

16、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发机构。依托骨干企业加速组建和提升一批省级以上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提升和发展南汽研究院,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加快“走出去”步伐,通过收购兼并海外研发型企业、研发机构和研发团队,建立海外研发基地,实现研发目标自主确定、研发过程自主控制、研发成果自主支配。加快标准化步伐,引导和支持企业、行业技术平台参与国家标准制订,加快推进动力电池等关键部件标准化。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大力引进和培养领军人才,积极引导和形成优秀团队,推进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变频驱动、电动空调、汽车电子等关键部件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研究。(三)打造特色基地培育整车基地。充分利用大企业、大集团整体优势,依托现有基础,在南京、盐城、徐州等地加快培育主要面向家庭、出租行业和特定场地、具有小批量生产能力的新能源乘用车产业基地。充分发挥现有客车企业优势,在盐城、常州、扬州、苏州等地加快培育主要面向城市公交和公益行业、具有中等批量生产能 10 力的大、中型及轻型新能源客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