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莹开题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669727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8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莹莹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王莹莹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王莹莹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王莹莹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王莹莹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莹莹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莹莹开题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表 2(学生用) 天津师范大学20 15 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审批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专业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姓名王莹莹学号1130190080 指导教师闫艳职称所选题目名称: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及对策探析选题性质 :( )A.理论研究 ( )B.应用研究 ( )C. 理论应用研究选题类型 :( )A.科学技术 ( )B.生产实践 ( )C.社会经济 ( )D.经典 ( )E.自拟 ( )F. 其它 选题的目的和理论、实践意义: 选题目的: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 的各个领域,从前那些只有在想象中出现的场景,在这样数字化时代

2、已变为现实了,互 联网以它特有的方式迅速膨胀,近些年来,我国网民用户发展异常迅猛,那么,作为天 真活泼,充满激情,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并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无疑是受网络影响 最深最广一族。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 不仅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更改变着他们的 精神生活,在这样的网络模式下,已颠覆了传统的道德教育规范和社会秩序。由于网络 自身的开放性、虚拟性、共享性等特点使得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日益凸显,那么大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也日渐突出。 这些不道德的网络行为冲击着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 给大学生的身心带来危害,为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刻不容缓。 选题意义: 大学生是社会

3、中的特殊群体,是上网人数最为集中,最为活跃的群体。大学生在充分享 受网络所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涉及网络的道德问题也相伴而生。对这些由网络引发 的网络道德问题如不及时加以教育,容易导致大学生综合素质下降,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有失偏颇,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能力价值,进而难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 献力量。本选题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积极进行实践与探索,提出完善和改进网络 道德教育的方法与对策,这对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丰富大学生道德意识具有重要的理 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本文通过运用伦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相关理论知识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教 育的伦理问题,试图对伦理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道德

4、教育进行梳理和系统的分析,进一 步丰富和发展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理论,实现对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理 论素材。此外,探索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伦理问题,这也拓宽和丰富了大学生道德教育 领域和内容,同时也是传统伦理学理论在现今社会中的一项创新研究。 实践意义: 本文在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道德的问题进行尝试性建构,试图为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实 践提供可操作性的参考。此外,从伦理学的视角去审视和寻求加强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 建设的有效途径,从而有效地指导和推进大学生道德教育建设的实践。 (1)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有加强理论研究, 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规律有了深刻 的认识,掌握大学生网络行为与大学

5、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在联系,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有助于大学生网络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身心健康的发展。 (2)有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网络道德教育与高校的德育工作密不可分,为高校德 育工作提供条件和载体,可以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更好地为德育工作对人的引导和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 (3)有利于和谐社会健康的发展。 构建有序健康的网络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建设者,尤其 是需要大批思想素质好, 业务能力强的骨干力量在各个岗位上奋发工作。在网络环境下, 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以使愈来愈多的大学生以祖国和人民利益为重,自觉投身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去。 指导教师意见:签字: 2014 年 12

6、 月 3 日学院领导小组意见:签字: 2014 年 12 月日备注:表 4 -1(人文社会学科学生用) 天津师范大学20 15 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专业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题目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及对策探析指导教师闫艳职称学生姓名王莹莹学号1130190080 一、研究目的(选题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选题目的: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 各个领域, 从前那些只有在想象中出现的场景,在这样数字化时代已变为现实了,互联网 以它特有的方式迅速膨胀, 近些年来,我国网民用户发展异常迅猛, 那么,作为天真活泼

7、, 充满激情,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并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无疑是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一 族。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不仅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更改变着他们的精神生活, 在这样的网络模式下, 已颠覆了传统的道德教育规范和社会秩序。由于网络自身的开放性、 虚拟性、共享性等特点使得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日益凸显,那么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问题也日渐突出。 这些不道德的网络行为冲击着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给大学生的身心带 来危害,为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刻不容缓。 选题意义: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 是上网人数最为集中, 最为活跃的群体。 大学生在充分享受 网络所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

8、 涉及网络的道德问题也相伴而生。对这些由网络引发的网 络道德问题如不及时加以教育,容易导致大学生综合素质下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有失偏颇,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能力价值,进而难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本选题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 积极进行实践与探索, 提出完善和改进网络道德教育的 方法与对策,这对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丰富大学生道德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 意义。 理论意义:本文通过运用伦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相关理论知识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的伦理问题, 试图对伦理视角下,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进行梳理和系统的分析,进一步丰 富和发展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理论,实现对大学生道德建

9、设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理论素 材。此外,探索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伦理问题,这也拓宽和丰富了大学生道德教育领域和 内容,同时也是传统伦理学理论在现今社会中的一项创新研究。 实践意义: 本文在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道德的问题进行尝试性建构,试图为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 提供可操作性的参考。 此外,从伦理学的视角去审视和寻求加强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 的有效途径,从而有效地指导和推进大学生道德教育建设的实践。 (1)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加强理论研究,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规律有了深刻 的认识,掌握大学生网络行为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在联系,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有助于大学生网络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身心

10、健康的发展。 (2)有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网络道德教育与高校的德育工作密不可分,为高校德 育工作提供条件和载体, 可以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更好地为德育工作对人的引导和教 育提供良好的基础。 (3)有利于和谐社会健康的发展。构建有序健康的网络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建设者,尤其 是需要大批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骨干力量在各个岗位上奋发工作。在网络环境下, 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可以使愈来愈多的大学生以祖国和人民利益为重,自觉投身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去。 二、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可能有所突破和创新的方面(文献综述)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及对策探析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

11、 (一)国外研究现状 相对于国内,国外学者对网络伦理道德研究起步较早,且成果颇为丰富。美国学者 罗伯特提出了旧的科学技术环境下的道德准则在新技术背景下是否适用,是否有意义,并 且指出较之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变革性,伦理道德准则同样具有稳定性。 他还提出了计算机 伦理基本原理:首先,在社会大环境下要遵循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其次,公平诚信的 基本原则目的在于制止和约束网络中的不道德行为;再次,要在鼓励网络道德行为的同时 加大惩罚网络不道德与失范行为的力度。曼纽尔卡斯特所著的 网络社会的幅起 是国 外研究网络伦理道德起步最早的著作之一,并在众多著作中最具代表性。 曼纽尔卡斯特 书中认为, 网络信息发展

12、的社会条件下,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由 此引发了人们社会伦理观念的嬗变,道德评价标准体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由于计算机技术在国外发达国家发展较早,因此这些国家基本上对网络道德教育、网 络诚信教育、 信息技术安全、 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针对这些网络道德的研 究,基本表现在如下四方面: 第一,制定相关法律规范网络道德。各国为了有效规范网络 道德与网络安全,纷纷制定了网络法规来对公民的网络行为进行约束与治理,如美国的 计 算机安全法、日本的反黑客法以及德国的信息和通讯服务规范法等等法规。第 二,成立一些专门研究计算机安全与伦理的研究机构。如澳大利亚的计算机伦理研究所和

13、美国华盛顿布鲁克林成立的计算机伦理协会等。第三,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来加强公民网络 道德教育。 比如美国伦理学家沃特 迈纳于 1978 年出版了创使者其三, 开展各项宣传 活动来提高网民道德意识。 以上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体现在通过对网络道德与社会生活密 切相关的网络问题进行研究, 制定出部分法律对这些网络行为进行规范,并且分析网络犯 罪行为的起因、特点、表现形式、危害后果,提出治理策略。(二)国内研究现状 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第一批接入了网络专线开始,互联网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 展蔓延到全国各地, 千家万户都有了自己的IP 终端,近年来更是足不出户就可以网络购 物、聊天娱乐、了解时事、关注新闻、

14、商业交易,互联网已从一个只能少数人操作运用的 小窗口变成了人们手边不可缺少的便捷工具。它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使得公众的 生活方式和社会构成都发生了改变。同时,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网络道德失范越来越 严重。我国近年来在针对网络道德问题也提出了很多对策与措施。 其一,出现了很多关于网络道德与网络伦理研究的著作。如著作方面有霍福广等编写 的信息德育论、朱银端撰写的网络道德教育书中主要明确“网络道德教育”在相 关学科的知识框架及其关系, 提出了解决网络道德问题的方法 “立体式道德教育” 的策略, 提出了在信息时代, 社会、家庭、教育的新型道德教育价值观必须建立在生活理论、主体 理论、转型理

15、论等基础上,具要有“通识教育”又要有“道德智慧”。;在伦理方面有段 伟文的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刘云章撰写的网络伦理学网络伦理是网络建设的一 个新的切入点;在文化方面有姜希主编专门介绍网络文化与道德的网络文化与道德教育 中区分了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 并提出了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的途径。在青少年与高校方 面张鸿燕撰写的 网络环境与高校德育发展 通过分析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与消 极影响,以及给高校德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提出网络德育是现代德育发展的必然。蒋海 升在青少年网络道德建构研究强调通过“疏”和“堵”的方式来建设网络道德等,这 些著作提出网络道德不是独立于现实伦理之外的虚拟道德,其相对现实伦

16、理具有开放性多 元性,普遍共享性, 自律性。广义的网络道德是指有了计算机网络的现实社会道德,狭义 的网络道德是指计算机网络的虚拟社会道德。学者们从伦理学、 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研 究了在网络生活中人和人之间的道德教育问题以及伦理问题。 其二,出现了一批有关网络教育与网络道德的学术论文。比如刘新奇在 切实加强对 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 意识;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 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 也有相当优秀的硕博论文, 如李雅静的大学生网络诚信观念调查研究从网络诚实和网 络守信两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在网络诚信知识和网络诚信价值方面的表现。 其三,开展各项宣传活动来提高网民道德意识。比如2005年 9 月 20 日是我国公 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四周年的第三个“公民道德宣传日” ,当时网络信息发达程度 和普及还不如现在的五分之一,全国只有1 亿网民,但是已经也出现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