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3月月考试卷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1651959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3月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三-3月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三-3月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三-3月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三-3月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3月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3月月考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9 页2017201720182018 学年第二学期学年第二学期 3 3 月月考月月考初三语文试题初三语文试题 说明:说明:1.全卷共 8 页,附加题 10 分,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120 分钟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学号按要求写在答卷答卷密封线以内的横线上。3.本试卷设有卷面分卷面分 5 分,考生必须用黑色水黑色水的笔填写与作答,保持卷面的整洁,书写要规范端正。一、基础一、基础 (24(24 分分) ) 1.按要求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10 分)(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1 分)(2),带

2、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1 分)(3)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 (2 分)(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2 分)(5)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4 分)2.请你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词语。(4 分)(1)我的手指 cu nin( )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2)我们看她忽而双眉 pn c( ) ,表现出无限的哀愁。(3)那里装的是什么 xin l qing jing( )?我凑上去,想摘一朵。(4

3、)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 y fn tin yng( );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人格的高洁,灵魂的纯净,思想的深邃,都可以在淡泊中孕育。B对于广大的关东平原,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C大多数的院士是孔子曾提倡的“道不行派” ,被称为“隐君子”的陶潜,却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家。D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初三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9 页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在本届亚运会上,经过奋力拼搏,刘翔再次登上了男子 110 米栏冠军。(

4、将“登上”改为“赢得”)B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删除“给”)C为了防止今后再发生类似恶性事故,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生产措施。(将“提高”改为“完善”)D每天早上 6 点钟,在通往机场的街道两旁都会站满数万名迎送的人群。 (将“人群”改为“人” )5.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4 分)中国的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节日的美好情怀和人生关怀。我们欢度节日,不能在除夕只听到震耳的炮竹声,而找不到“剪红裁绿闹春意”的民俗;_,_;_,_;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传统节日中表现出来的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

5、求,对家庭团圆、社会和谐的永恒企盼的美好情怀是不能改的。二、阅读二、阅读 (4141 分)分) ( (一一) ) (9(9 分分) ) 醉翁亭记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

6、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初三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9 页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 分)(1)有亭

7、翼然临于泉上者( ) (2)杂然而前陈者( ) (3)树林阴翳( )7.翻译划线句子。 (3 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B.第二段最后用“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作总结陈述,写朝暮四时的游赏,照应前面的描写,总归为“乐亦无穷” ,余韵不绝。C. 文章着力写太守与滁人沉醉于山水之间的情状,意在表现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以此来排遣心中郁闷的人生态度。D. 文章第三段描绘了滁人游、太

8、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幅画面,前面写的三个画面都是为后文写“太守醉”做铺垫,突出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怀。(二)(二) (8 8 分)分)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数升,饮泉一斛,然非清洁宁饿死不受,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值复襄阳,平杨么,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注释】故常:过去常常。 啖:吃。 斛:量器名,古代一斛

9、为十斗。介胄:介,甲衣;胄,头盔。这里作动词,披上战甲。褫(ch):解除。秣:吃饲料。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初三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9 页A其初若不甚疾/曾不若孀妻弱子 B. 始振鬣长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C. 然非精洁宁饿死不受/烨然若神人 D. 踊跃疾驱/必为有窃疾矣10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3 分)此 其 为 马 寡 取 易 盈 好 逞 易 穷 驽 钝 之 材 也11.文章以马喻人,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2 分)(三)(三)( ( 9 9 分分) )底底 线线 冯骥才一个物欲的时代和一个非物欲的时代,人的底线是不同的。社会

10、的底线也在下降。所谓社会底线下降,就是容忍度的放宽。原先看不惯的,现在睁一眼闭一眼了;原先不能接受的,现在不接受也存在了。在商业博弈中,谎话欺骗全成了“智慧” ;在社会利益竞争中,损人利己成了普遍的可以获利的现实;诚信有时非但无从兑现,甚至成为一种商业的吆喝或陷阱。在这样的社会生态中,人的底线不知不觉在下降。可是这底线就像江河的水线,水有一定高度,船好行驶,人好游泳。如果有一天降到了底儿,大家就一起陷在烂泥里。我们连自己是脏是净是谁也不知道了。所以,人总得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其实这底线原本是十分清楚的。比如人不能“见利忘义” “卖友求荣” “卖国求荣” “乘人之危” ,不能“虐待父母” “以

11、强凌弱”“恩将仇报” “落井投石” ,还有“不义之财君莫取” “朋友妻不可欺”等等。这个古来世人皆知的底线,也是处世为人的标准,似乎已被全线突破了。底线无形地存在于两个地方。一在社会中,一在每个人心里。如果人们都降低自己的底线,社会的底线一定下降。社会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线,世道人伦一定败坏;如果人人守住底线,社会便拥有一条美丽的水准线文明。因此说,守住底线,既为了成全社会,也是成全自己。然而,这两个底线又相互影响。关键是在碰到低于你的底线时,你是降下自己的底线,随波速流,还是坚守自己的底线,洁身自好?有人说,在物欲和功利的社会里,这底线是脆弱的。依我看,社会的底线可能是脆弱的,人的底线依旧可以坚

12、强,牢固不破。底线是人的自我基准,道德的基准,处世为人的基准。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线上的。没有底线,一定会是一塌糊涂的失败的自我,乃至初三语文试题 第 5 页 共 9 页失败的人生。有底线,起码在“人”的层面上,获得了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生。(选自 2013 年 6 月 3 日今晚报 ,有删改)12.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线之上的,一个有底线的“人”才能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B文章第二段运用比喻论证,把抽象的底线具体化,形象生动地论证了有底线的意义和无底线的危害。C底线是人的自我基准,道德的基准,处世为人的基准。有底线,就能实现自我、实现“成功人生

13、” 。D社会的底线和人心里的底线是互相影响的。社会的底线未必是坚强的,而人的底线依旧可以坚强,牢固不破。13.下面不能证明第五段“守住底线,既为了成全社会,也是成全自己”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 (3 分)A几位旅游的学生在旅游时,因为天气太热,又看到景点排队人龙很长,这几个同学越过队伍径直而入。他们坚守了道德底线,同时避开拥堵,提前进入景区。B屠呦呦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拒绝商家的高额利润,免费提供给世人。她坚守了学术底线,同时获得 2015 年诺贝尔医学奖。C张宝艳和秦艳友夫妇建立了“宝贝回家寻子网” ,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重聚。他们坚守了伦理底线,同时

14、获得“2016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D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他坚守了职业底线,同时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14. 阅读本文,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底线是人的自我基准,道德的基准,处世为人的基准”中“底线”的看法。 (3 分)(四)(四)课外现代文(课外现代文(15 分)分)伞伞汤学春徒儿功成,拜别师父下山。初三语文试题 第 6 页 共 9 页师父送至山门。风雨凄迷,山色空濛。山风拂动师父银髯,撩起师父衣带。师父走了,就如山间一片飘零的黄叶。这是师父最后一个徒儿,师父再也不会收徒了。师父潜心武功绝技“天罡刀法”的修炼

15、,终生不娶,因而没有子嗣,以后就只有师父一个人孤守寒山了。这也是师父一生中最疼爱的一个徒儿,聪明好学,伶俐精明,平日饮食起居待师父如同亲父。师父于是把毕生心血全都传给了他。此时此刻,师父望着徒儿踽踽而行的背影,心想以后他立足江湖,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而孤寒凄苦的同时,心中也就有了欣慰。可是,就在这时候,徒儿回首了。师父一怔。徒儿不该回首,这是武林中的规矩。徒儿回首意味着他对师父还有所求。可是,这位风烛残年的师父已经一无所有了。是师徒情份实在难分难舍么?师父想到这层,心中不快;似这等儿女情长,今后怎生成得大器?却又一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何况自己待他如同亲生,这孩子怎能丢舍得下也是人之常情。这么想着,又见那凄迷冷雨,徒儿可还是光着个脑袋呢!于是一阵心痛,慌忙回身找了把雨伞,给徒儿送去。徒儿在前面断崖边的青石板小道上跪下了。师父热泪盈眶,慌忙上前伸出双手,欲将徒儿扶起。却是扶不起。师父愕然。一会儿心里明白了,师父好容易冷静下来,说:“天罡刀法乃我平生绝技,如今你已经得到了,可以无敌于天下了,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徒儿拜磕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