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示范点创新做法材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647829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才工作示范点创新做法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才工作示范点创新做法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才工作示范点创新做法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才工作示范点创新做法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才工作示范点创新做法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工作示范点创新做法材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打造职业教育高地打造职业教育高地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县职业教育中心人才工作示范点创新做法材料*县职教中心紧扣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示范点建设契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优化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全面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努力打造宽领域、高层次的人才培育基地,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赶超跨越发展培养了一批新型实用技能人才。学校先后获得省级“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 90 多项荣誉称号。其中,2012 年被中央电大授予“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 30 所县级职教中心之一。2013 年荣获“第十

2、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优秀组织奖,2014 年获全市人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等。一、加强基础建设,培育特色品牌。一、加强基础建设,培育特色品牌。适应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需求,与现代经济转型相接轨,培育职教特色品牌。一是明确一是明确发发展展规规划,奠定划,奠定发发展基展基础础。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制定出台*县职业教育五年(2013-2017)发展规划、*县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奖励实施方案等,每年投入职教专款 200 万元,并将教育费附加 30%以上用于发展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纳入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作为人才强县的重要举措,奠定了职业教育发展基础。二是加二

3、是加强强基基础础配配备备,改善,改善办办学条件学条件。学校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分期建设”原则,投资 4000 余万元完成西校区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汽车驾驶培训中心、校本部实训楼大楼、学生公寓等基础设施建设,校本部“北扩”工程被列为县政府 2013 年重大建设项目。学校由 1 个校区发展到 3 个校区,建成具备区域资源共享,高效运作,集教学、培训于一体的,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培训基地。先后被定为“清华大- 2 -学教育扶贫远程教学点”、“*省就业培训定点机构”、“商洛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人人技能工程”、“阳光工程”、“温暖工程”培训基地。三是瞄准市三是瞄准市场导场导向,向,优优化化

4、专业设专业设置。置。专业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随着经济发展“动”,跟着产业调整“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市场需求“变”,不断淘汰落后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创办新兴专业、打造精品专业,先后建成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汽车驾驶与维修、焊接技术应用、单招等 7 个专业部,建成国家级实训基地 2 个,建成省级示范专业 2 个,其中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列为全市“十二五”期间的重点支持专业。二、强化教师技能,培优师资队伍。学校采取长短结合、全面与重点结合、规范与灵活结合方式,拓宽教师伍培养途径,打造具有鲜明职教

5、特点、教练型师资队伍。一是一是实实行行“135 成成长计长计划划”,深化,深化岗岗位位练练兵。兵。对新教师按照“一年入门,三年胜任,五年成才”的思路,以汇报课、诊断课、提高课、示范课为平台,积极推进“以老带新”帮扶工作,加强专业教师校本教研,本期共完成 7个市级课题,1 个省级课题结题任务。二是加二是加强强教教师师培培训训,提升,提升师资师资素素质质。 。深入开展“研究型教师、学习型学校”创建活动,通过教师进修、网络教育、企业轮训,先后选派 120 多名教师参加国、省骨干教师培训和进企业见习实践工作,韦文鹏、谢明、毛云、杨彦 4 名同志分别被省教育厅选派赴德国、奥地利进修学习。通过培训学校“双

6、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 50%,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 96.1%,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率达100。三是引聘三是引聘优质优质人才,人才,优优化教化教师结师结构。构。采取“高校招录、企业聘用、转型培养”等多种形式,不断优化教师结构,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近年来,通过高校招录优秀毕业生来校任教 8 人,从- 3 -基层学校选拔优秀专业教师 25 人,聘请能工巧匠和及技能型人才 10 人。其中:采取聘请、借用、交流等“人才+智力”柔性引才方式,引进了法制副校长、科研顾问等,聘请 4 名专家来校开展讲座讲学 10 次,先后选派 30 多名行政管理人员、教师赴杨凌、眉县、洛南等市内外兄弟学

7、校学习办学经验等。目前,学校正式聘任的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 31%,从行业企业聘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 21%。四是四是强强化服化服务务保障,助推教保障,助推教师发师发展展。积极选拔一线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先后有 20 名同志被评为省、市、县教育能手、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期中韦文鹏同志 2014 年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李彦明同志被授予*省中等职业学校知名校长、程新志同志被评为省级教学能手。学校按照竞争上岗、按岗聘用、择优聘任原则,完善教师岗位交流、调配、晋升制度,先后提拔任用干部 12 人次,使各自在最适合的岗位上发挥其最大才能。三、对接市场需求,拓宽培养

8、渠道。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灵活培训方式,增强办学灵活性和就业针对性。一是一是“订单订单式式”培培养,拓养,拓宽宽就就业业渠道。渠道。在“长三角”、“珠三角”沿海发达地区建立劳务工作站2个,加强与山东知味斋、苏州联建、美律电子等20多家大中型企业合作,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签订联合办学协议,采取“送出去”即送学生、教师去企业学习,“请进来”即请企业专家来校授课的联合办学形式,实现了学校教育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年均安置学生1200人次以上。特别是与工业园区的企业加强了联系和沟通,为企业培养了急需的技能型员工,缓解了企业招生难的问题。2009年以来培养学生2867人,取得“双证书”2754人,

9、获取率96,安置满意率达到98%以上。二是二是“送送课课式式”培养,服培养,服务务地方地方发发展。展。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以镇村为辐射,立足乡村实际,采取“学校+企业+农户”方式,先后在*优质核桃- 4 -和九眼莲种植、*茶叶种植加工、*中药材种植等21个“一村一品”培训专业基地,开设乡村旅游、农家乐服务、中草药栽培、农产品加工等8个新兴短期培训专业,送教下乡、送技上门,通过岗位培训、行业培训、就业培训等培训,完成培训2000余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1.5万余人次,培养致富能手1万余人,培养农村产业带头人659名,带动就业3万余人,使实用技术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贡献份额达80%以上。同时,积极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培训率分别达到95和90。三是三是“多多样样式式”教育,教育,释释放放教育教育资资源源。为适应县域经济发展需求,积极开展成人高等教育,学校电大工作站以*教师进修学校为依托,2009年以来共培养了本、专科毕业生2362人。2010年创建为省级示范性县级电大工作站,2012年被中央电大授予“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荣誉称号,成为第三批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电大工作站。拓宽发展平台,抓好单招高考。2014单招高考75人参考,本科上线20人,高考成绩连续三年全市第一。学校参加*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共获得奖杯75个,连续四届位居全市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