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3):整体性与差异性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647805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3):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3):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3):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3):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3):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3):整体性与差异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3):整体性与差异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状元源状元源 http:/ 免注册、免费提供中学高考复习各科试卷下载及高中学业水平免注册、免费提供中学高考复习各科试卷下载及高中学业水平 测试各科资源下载。测试各科资源下载。状元源打造最全的免费高考复习、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更多资料请到状元源下载。状元源打造最全的免费高考复习、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更多资料请到状元源下载。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之三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之三整体性与差异性整体性与差异性【考点分布考点分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球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高考脉搏高考脉搏】从考查的内容上,侧重考查自然带

2、、地域分异规律。从考查的形式上,多以综合题为主,强调以区域地图为背景,以热点问题的文字材料来设置问题的情景。从考查的能力上,着重考查地图读图能力,要求能够正确阅读各种地理事物的区域分布图、发展过程图,考查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既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也反映了区域间的差异性,今后有可能与世界农业地域类型结合进行考查,如亚洲水稻种植与亚洲东部自然带分布、季风气候等结合,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对乳牧畜业发展的影响,北美大陆自然带的分布与美、加、澳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的关系等。【关键考点真题再现关键考点真题再现】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

3、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下图回答:1.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某特大城市热力环流,则: A. a 是城市,b 是郊区B. 为保护城市环境,应在地建防护林带C. 若 a 位于 b 的正西方,则 ab 间实际风向为西南风D. 这种大气环流,能有效防止城市的大气污染2.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则:A. 一般来说,a 处为多雨地带,b 是少雨带B. b 处气压低于 c 处C. 气流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偏转成西北风,南半球偏转成西南风D. a 气压带与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气候3.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A. a

4、 为海洋,b 为陆地B. 环节为人类提供了淡水资源C. 环节表示植物蒸腾作用和陆地水蒸发D. 环节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4.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 c,d 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A. 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B. 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C. 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D. 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5.若此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d 为沉积岩,则:A. a 代表岩浆 B. b 代表岩浆岩C.代表外力作用 D.代表重熔再生作用【答案答案】1.】1. B B 2.2. D D 3.3. B B 4.4. B B 5.5. D D【解

5、析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以及考生的综合分析、判断问本题组主要考查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以及考生的综合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第题的能力。第 1 1 题,在城市热岛效应中,城区与郊区间应该建立一个绿化带,以免造成城题,在城市热岛效应中,城区与郊区间应该建立一个绿化带,以免造成城区和郊区的二次污染。第区和郊区的二次污染。第 2 2 题,由题图,可以判断题,由题图,可以判断 a a 气压带与气压带与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地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气候。第中海气候。第 3 3 题,由题图,环节题,由题图,环节是陆地上的径流,为人类提供了淡水资源。第是陆地上的径流,为人

6、类提供了淡水资源。第 4 4 题,题,洋流在南半球大陆的西海岸,其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第洋流在南半球大陆的西海岸,其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第 5 5 题,若此图为岩题,若此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d d 为沉积岩,则为沉积岩,则代表重熔再生作用代表重熔再生作用【重点方向规律提升训练重点方向规律提升训练】某山共分布三类原生森林。图显示三类森林每年每平方米净增的有机物质干重(NPP)与 温度变化、降水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完成: 1图中信息显示,三类森林中: A的 NPP 对温度的变化最不敏感 BNPP 与温度变化都成正相关 C的 NPP 对降水的变化最敏感 D

7、NPP 对降水的变化都很敏感 2三类森林分布的海拔自低至高依次是: A、 B、 C、 D、3若为针阔叶混交林,则该山可能位于: A河南省 B吉林省 C安徽省 D福建省 【答案答案】1】1A A 【解析解析】通过图中温度的变化可以看出通过图中温度的变化可以看出的的 NPPNPP 对温度的变化幅度最小,故对温度的变化幅度最小,故 A A 正确。正确。NPPNPP 与温度变化呈负相关,故与温度变化呈负相关,故 B B 错。降水量的变化对错。降水量的变化对 NPPNPP 影响很小,故影响很小,故 CDCD 错。错。 【答案答案】2】2C C 【解析解析】同一温度条件下,海拔越高,同一温度条件下,海拔越

8、高,NPPNPP 应越低,故选应越低,故选 C C 【答案答案】3】3B B 【解析解析】针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地区,吉林省大部分地区位于中温带,森林以针针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地区,吉林省大部分地区位于中温带,森林以针 阔混交林为主,故阔混交林为主,故 B B 正确。河南省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是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安正确。河南省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是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安 徽省、福建省位于亚热带地区,是常绿阔叶林。徽省、福建省位于亚热带地区,是常绿阔叶林。【易错考点点对点歼灭训练易错考点点对点歼灭训练】读某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 1形成该自然景观分布状况的主

9、导因素为(双选): A纬度位置 B经度位置 C海拔高度 D山坡朝向 【答案答案】1】1CDCD 【解析解析】该山地自然景观的差异表现在东西方向上,可能是由于海拔和山坡朝向的不同造该山地自然景观的差异表现在东西方向上,可能是由于海拔和山坡朝向的不同造 成的成的 2该山地可能是(双选): A落基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 【答案答案】2】2ABAB 【解析解析】东西两侧自然带差异,表明该山南北延伸,可能是落基山脉或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自然带差异,表明该山南北延伸,可能是落基山脉或安第斯山脉。 下列两幅图中,甲图为从雅加达到北京附近沿经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乙图为经北京附 近沿

10、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3在 A 处的大片森林中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 A纬度位置影响,属纬度地带性 B海陆位置影响,属经度地带性C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性 D受地形影响,属非地带性 【答案答案】3】3D D 【解析解析】A】A 处的苔原植被处于亚寒带针叶林植被之中,应该是由于地势起伏而形成的,属处的苔原植被处于亚寒带针叶林植被之中,应该是由于地势起伏而形成的,属 非地带性因素非地带性因素 4在乙图中,D 处之所以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 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气候较为湿润 B受到西风的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CE 处有高山冰雪融水,使这里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能滋润生长的草地 D受冬季风的影响从北冰

11、洋带来丰富的水汽 【答案答案】4】4C C 【解析解析】D】D 处距海洋远,降水少,其东、西两侧均为温带荒漠、半荒漠,由于处距海洋远,降水少,其东、西两侧均为温带荒漠、半荒漠,由于 E E 处高山上处高山上 的冰雪融水形成丰富的灌溉水源,滋润了土地,成为草原。的冰雪融水形成丰富的灌溉水源,滋润了土地,成为草原。 下图为各纬度高山上自然带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5图中的自然带 A 为: A热带雨林带 B阔叶林带 C针叶林带 D苔原带 【答案答案】5】5A A 【解析解析】 A A 是位于赤道地区山地的基带,因此是热带雨林带。是位于赤道地区山地的基带,因此是热带雨林带。 6图中画错的地方是: A00

12、 B300 N C600 S D800 S 【答案答案】6】6C C 【解析解析】在在 60600 0S S 处的山地所绘自然带与实际不符。处的山地所绘自然带与实际不符。 右图为南美洲三座山脉植被分布的差异。读图回答: 7造成图中三座山脉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势高低 B纬度高低 C山脉坡向 D距海远近 【答案答案】7】7B B 【解析解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山麓自然带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相同;山体海拔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山麓自然带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相同;山体海拔 越高,纬度越低,垂直带谱越复杂;所以海拔相似的山地,相同自然带所处的海拔越高,越高,纬度越低,垂直带谱越复

13、杂;所以海拔相似的山地,相同自然带所处的海拔越高, 说明其热量越丰富,纬度越低。因此选项说明其热量越丰富,纬度越低。因此选项 B B 正确。正确。 8图中甲植被带的农业活动最有可能是: A地中海农业 B混合农业 C热带迁移农业 D乳畜业 【答案答案】8】8C C 【解析解析】图中甲为热带雨林气候,林木茂盛,人烟稀少,经济落后,往往从事刀耕火种的图中甲为热带雨林气候,林木茂盛,人烟稀少,经济落后,往往从事刀耕火种的 农业活动,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热带迁移农业。农业活动,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热带迁移农业。 右图为“某大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 ah 分别代表不同的自然带类型),读 图完成:(双选

14、) 9图中属于草原自然带类型的有: Ab Bd Ce Dh 10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答案答案】9】9CDCD 【解析解析】g】g 为热带雨林带,为热带雨林带,h h 位于其两侧,因此为热带草原带,位于其两侧,因此为热带草原带,b b 为地中海气候,自然带是为地中海气候,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 d 为荒漠带。为荒漠带。e e 为温带草原带。为温带草原带。Aa、b、c 分布狭长主要是受地形影响 Bahg 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Ca、d 的形成原因相同 Da 和 g 的南北延伸与沿岸洋流的影【答案答案】10】10ADAD 【解析解析】南美大陆西岸有高大

15、的安第斯山的阻挡,造成西岸的气候与植被沿海岸呈条带状南美大陆西岸有高大的安第斯山的阻挡,造成西岸的气候与植被沿海岸呈条带状 分布。分布。a a 为热带沙漠带,受寒流的影响,向赤道方向延伸。为热带沙漠带,受寒流的影响,向赤道方向延伸。g g 为热带雨林带,形成原因是处为热带雨林带,形成原因是处 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沿岸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沿岸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右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 11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山地针叶林带 C山地荒漠带 D山地冰雪带 【答案答案】11】11B B 【解析解析】图中四座山分别是华山、吕梁山、贺兰山、阴山,都属于中高山,又都在我国的图中四座山分别是华山、吕梁山、贺兰山、阴山,都属于中高山,又都在我国的 温带季风区,四座山的基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华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