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分数教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1647749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分数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分数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分数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分数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分数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分数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分数教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分数分数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在分数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分数单位,知 道一个分数里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 2、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 3、知道什么是互质数,什么是最简分数,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 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4、知道分数与除法、分数和小数的联系,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分数 和小数的互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成分数) 。 (二)过程与方法 感受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分数的应用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在认识分数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 学的信心。 二、重难点二、重难点 1、重点 学习分数的再认识、掌握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与公 倍数、约分与通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基本方法。 2、难点 分数意义的再认识,约分中分子与分母公因数的确定,通分中各分母最小公 倍数的选择,及小数化分数时的化简和互质数的关系的确定。 三、教科书说明三、教科书说明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单元主题图、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大小比较、真 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整理与复习。 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教科书的编写特点,教学中建议教师要重点关 注以下几

3、个问题: 1、加强直观演示和操作活动,深刻理解分数的意义。 2、注意沟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深化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3、紧紧抓住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深刻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4、以分数的基本性质为指导,引导学生正确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2分数的意义(一)分数的意义(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12 页的例 1 以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知道分母、分子的含义和分数各部分的 名称,知道生活中分数的广泛用途,会用分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尤其是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分母的确定。 【教学难点】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尤其是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中秋节到了,小华家买了很多月饼,分月饼的任务当然就落到小华的身上了。 你看,小华一会儿就把这几块月饼分好了。你能用分数分别表示这些月饼的阴 影部分占一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吗?出示主题图,等学生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 在黑板上展示,集体订正。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 1,理解单位“1” 第二天,小华的爸爸又买回一盒月饼共 8 个,并且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月饼的 要求。爸爸对小华说:小华,你把这 8 个月饼平均

5、分给 4 个人吧。 同学们,你们能用小圆代替月饼,帮小华分一分吗?等学生分好后,抽一个 学生分的小圆在黑板前展示。这时,小华的爸爸又提出了问题。爸爸对小华说: 每个人得的月饼是这 8 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呢?(引导学生理解把 8 个月饼平均分成了 4 份,每份是这 8 个月饼的。 )41老师也有个问题,刚才小华分出了 1 个月饼的,这儿又分出了 8 个月饼的41,同学们看一看,这两个表示的月饼数量一样吗?出示月饼图:41 41(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代表的数量不一样。 )41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引导学生说出前一个是 1 个月饼的,而后一41 41个是 8 个月饼的。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在图形下出现相应的

6、文字。41 413对。前一个是以 1 个月饼为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而后一个是以 8 个月41 41饼为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平均分的整体不一样,对分出来的每份数量有影响 吗?(让学生意识到,整体“1”的变化对每份的数量是有影响的。以 1 个月饼为整体“1”,每份就是个月饼;以 8 个月饼为整体“1”,每份就是 2 个月饼。 )41像这样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分数还很多,请同学们看一看下 面这幅图。出示第 2 页的熊猫图。 这里是把多少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 分之几?请分一分,并填空。再出示单元主题图,要求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每个 分数分别是以什么作为一个整

7、体来平均分的。 通过上面的研究,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分数都是以许多物 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 像这样由一个物体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板书单位“1”的含义。 把 12 个学生看作一个整体,其中的 6 个学生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这里 是把谁看作一个整体?教师再举两个例子,深化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 2、理解并归纳分数的意义 请同学们拿出一些小棒,把它们平均分成 5 份或 6 份,想一想,其中的 1 份 是全部小棒的几分之几?其中的 2 份呢?其中的 3 份呢?学生操作后回答,如: 我拿了 10 根小棒,把它平均分成了 5 份,每份有 2 根

8、小棒,这 2 根小棒是 10根小棒的。2 份有 4 根小棒,这 4 根小棒是 10 根小棒的51 52想想自己操作的过程,你能说一说什么是分数吗?学生讨论后可能这样表述: 把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 1 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同学们归纳得很好,但是这句话中出现了两个“几份”,所以我们一般把前一 个“几份”说成是若干份若干份。归纳并板书分数的意义。 试一试: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15 颗五角星平均分成 5 份) 请同学们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这个分数表示把 15 颗五角星平均分成 5 份,其中的 3 份占这个图形的。53把 15

9、 颗五角星平均分成了 5 份,其中的 1 份占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 ;其中的 3 份呢?() 。是由多少个组成的?(3 个)所以,的分数51 53 53 51 53单位是,里面有 3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51 53说一说: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它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73,呢?65 833、说生活中的分数 分数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书上第 3 页课堂活动中的两个小朋友正 在说生活中的分数,你们能像他们这样说一说生活中的分数吗?学生说生活中 的分数。4三、巩固练习 第 4 页课堂活动第 2 题.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了分数的意义,大家再一起回忆一下:单位“1”分数分数单位。 五、作业

10、设计把 15 颗五角星平均分成了 5 份,其中的 1 份占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 ;其中的 3 份呢?( ) 。是由多少个组成的?( )所以,的分数单位是,53 51 53 51里面有 3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53说一说: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它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73反思与后记分数的意义(二)分数的意义(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45 页的例 2、例 3 以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二)过程与方法 理解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获得价值体验,从中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

11、(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转换,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本数量 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转换,理解一个数十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本数量 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51、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又表示什么31 43呢? 2、什么是分数? 3、用 200c的纸板做 8 个学具,平均每个学具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纸板? 二、导入新课 最后一个小题同学们是用什么方法做的?(除法。 ) 为什么用除法呀?(因为要把 200 c的纸板平均分成 8 份。 )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

12、要用除法计算,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可以用分数 表示。除法和分数有没有联系,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与除 法的关系。 (板书课题) 三、进行新课 1、教学例 2 出示例 2。 把 4m 的长度平均分成 5 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研 究:一方面想一想用算式怎样计算;另一方面想一想用分数表示每份的长度。 (板书:用算式计算;用分数表示) 同学们可以从中选一个问题来研究,一会儿老师听听你们的意见。学生讨论。想好了吗?哪些同学研究了第一个问题:用算式怎样计算每份的长度? (45。 ) 为什么?(因为这是把 4m 平均分成 5 份,求其中的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 算。 )

13、哪些同学研究了第二个问题:怎样用分数表示每份的长度?引导学生说出把1m 平均分成 5 份,每份就是m。4m 中有 4 个 1m,就有 4 个m,就是51 51m。54把 4m 平均分成 5 份,每份的长度用算式表示是 45,用分数表示是,从54中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发现除法与分数是有联系的,45 的结果就是。54是不是所有的除法和分数都有联系呢?它们是怎样联系的呢?同学们做一做 下面的题目就更清楚了。学生完成第 4 页例 2 下面的“议一议” ,要求学生先填 表,再说自己的发现。从中你知道了什么?指导学生说出:13=;34=。31 43比较这几个式子,它们的算式和商有联系吗?从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14、?学生讨 论后回答: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 你能利用除法与分数的联系,用分数表示除法算式的结果吗? 引导学生完成第 5 页的试一试。在学生完成 39=;16=; =47 的基础上,让学生完成 a7=() ;93 61 746ab=() ,逐步归纳出用字母表示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ab=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ba母。 ) 同学们看看教材,书上专门说了一句“b0” ,你知道为什么要作这样的规 定吗?指导学生说出因为除数、分数的分母都不能为因为除数、分数的分母都不能为 0,所以在这个等式中也 要强调除数、分数

15、的分母不能为 0。 这样一来,同学们就能全面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了。 2、教学例 3 我们知道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后,就可以用它们的关系来解决生活中的一 些问题了。下面我们先来研究小华家养的鸡、鸭、兔的问题。出示第 5 页例 3。 从图中我们知道了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图中有 2 只兔、3 只鸭和 4 只鸡。 要求兔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应该怎样列算式?(23。 )由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你能算出 23 是几分之几吗?(23=。 )32为什么?因为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用这个关系可以知道 23=。32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自己解决:鸡是鸭的几分之几和图中其他的数学问题。 学生讨论解答

16、。 3、总结分数与除法的联系和区别 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与除法的联系,但是它们有没有区别呢?分数的分子 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 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相除。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分数与除法的联系和区别,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练习一第 5,6,7,8,9 题。除法变分数39= 16= 68= 34= 35=反思与后记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大小比较7【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9 页例 1、例 2 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比较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自学探究,构建新知的能力。 【教学重点】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的探究与基本原则的确定。 【教学难点】同分子的分数为什么“分母大的反而小” 。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用分数表示图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