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1646531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说课稿永嘉县黄田小学 朱林益 2013 年 5 月 10 日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 117 页例 1与第 118 页做一做。2、学情与教材分析在本节课里,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植树问题” ,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经历过植树活动、上下楼梯等等这些“植树问题”的原型,只是还不能把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模型联系起来。本课是“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抽取数学模型的能力,在经历猜想、验证、推理等思考过程中,探究并掌握

2、植树问题中的规律,也为今后学习“两端都不种”和“封闭图形中植树”等不同情形的植树问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这就是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教材中四幅情境图来呈现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讨论过程,启示着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突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精神,体现出新课标理念。3、教学目标(从三维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利用生活中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并掌握“两端都栽”的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规律。(2)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中,初步建

3、立数学模型,感受数学的化繁为简思想。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探究活动中发现“两端都栽”的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规律。教学难点:能够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2二、说教学方法1、设计理念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指出:“学生

4、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并且新课程要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相结合,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2、教学方法根据上述的理念,本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1) 情境教学法: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植树问题中的规律,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探究、合作,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5、在合作中完善自己独特想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三、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1、做好铺垫(1)认识间隔以及间隔距离师:同学们,会排队吗?先上来 4 位同学,排成一队,每两人相隔 1 米。学生自愿上台排队表演。师指出:同学们,每两人相隔就称为 1 个间隔,4 人排成一队,一共形成3 个间隔;“每两人相隔 1 米”这就是间隔距离。(2)认识手指之间的间隔师:同学们,间隔问题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手指之间也有间隔,请大家伸出 5 个手指,看一看有几个间隔。(3)引出课题师:同学们,生活中到处遇到间隔问题的知识,请看课件,出示例 1(同学们在全长 100 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 5 米栽一棵树

6、(两端要栽)。3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这里树与树之间就是一个间隔,每隔 5 米就是间隔距离。今天,就用数学的角度去探索植树中的间隔知识。(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第一个环节,先让学生排排队,直观地感受“间隔”以及“间隔距离”的含义,又通过看手指,加深对间隔的认识,为新课教学做好了铺垫。同时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自主探究 寻找规律1、明确例 1 的信息师:同学们,例 1 中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学生举手发言。使学生知道“全长 100 米”是总共距离,“每隔 5 米”就是间隔距离,注意“两端要栽”这个条件,求的问题是“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2、先

7、让学生猜一猜师:同学们,猜一猜“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能出现几种情况:第一种猜 20 棵,1005=20 这种想的学生会比较多;第二种可能会猜 21 棵,也有可能猜其他棵数。设计意图:猜测是一种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好方法。这里让学生猜想“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不管猜得对不对都没有关系,先不做评价,要紧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去参与学习过程。3、验证(1)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我们还需要验证。那如何验证呢?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如果有困难就提示学生画画线段图模仿植树来验证。师:同学们,你们在画线段图中如果全部画出来感到怎样?学生发现全部画出来比较麻烦。老师就启发学生:能

8、否把这样复杂麻烦的问题化成简单的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后,引导学生先研究“如果全长 20 米,那么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你们也按原来思路猜一猜棵数,然后来画线段模拟种树,验证自己猜得对不对。许多学生发现自己猜错了,原来 20 米5=4 段,平均分成了 4 段,就是 4 个间隔,但是需要 5 棵树,而不是 4 棵树。为什么会这样?问题出在哪里呢?设计意图:学生知道自己猜错了,还不明白道理,促使学生主动去解决这4个问题,因为当学生发生认知冲突时,就会感到疑惑、好奇,也会产生进一步探究问题的欲望。(2)师:同学们回顾一下,让我们再一次体验一次“4 个间隔,需要5 棵树,而不是 4 棵树。”如果第一棵树

9、先不算,那么画一段栽一棵,画一段栽一棵,这样 20 米长就正好画了 4 段,栽了 4 棵,所以加上第一棵树就是 5 棵树。设计意图:这里画一段栽一棵,画一段栽一棵,进行比较,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直观看到 4 个间隔,需要栽 5 棵树,初步感悟到棵树比间隔数多 1 的关系。(3)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师:同学们,现在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研究全长 20 米,间隔距离换成10 米、4 米、2 米或 1 米,探索如何求出间隔数以及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规律。学生合作讨论后,组织汇报。(4)引导学生发现两端都栽时棵树与间隔数的规律根据学生发现的规律,整理板书:总共距离间隔距离=间隔数间隔数+1=棵树

10、,棵树-1=间隔数设计意图:第二环节,通过学生猜想、验证、推理等思考过程,利用画线段图模拟植树,建立数学模型意识,发现植树问题中的规律,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相结合,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中建模意识与化繁为简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三)巩固练习 应用规律1、解决例 1 中的问题学生汇报、交流,明白全长 100 米,要先求间隔数 1005=20 个间隔,因为间隔数+1=棵树,所以一共要种 20+1=21 棵树。设计意图:通过例 1 再一次解答,进一步理解两端都栽时棵树与间隔数的规律,巩固新知。2、解决实际问题(1)运动会上,在笔直的跑道的一侧插彩旗,每隔 10 米插一面(两

11、端要插)。这条跑道长 100 米,一共要插多少面彩旗?(学生独立完成。)(2)东东放学回家,从第一层楼走到第三层楼需要 90 秒钟,如果每两层楼5的阶梯同样多,那么从第一层楼走到第六层楼需要多少秒钟?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讨论。问:这两道题是不是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的?师:看来,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生活中很多类似的现象也能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3、变式练习书本上第 118 页做一做: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 6 米种一棵,一共种了 36 棵。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评价。这里求的是总共距离,需要先求出间隔数。设计意图:第三环节,通过

12、反馈练习,进一步巩固两端都栽时棵树与间隔数的规律,再通过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又通过变式练习更加明白植树问题中的规律,拓宽学生的思路。(四)回顾知识,拓展延伸1、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课的学习,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与收获。2、课外延伸练习问:把例只改变一下:两端都不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师:同学们,植树问题还有另外不同情形,这题回家思考,下一节课再讨论。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自己整理知识,进一步巩固新知,把例只改变一下:两端都不种,又有什么规律?拓展延伸知识,为下一节课做准备,又保持学生继续探究知识的欲望和热情。附:板书设计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总共距离间隔距离=间隔数间隔数+1=棵树,棵树-1=间隔数板书设计考虑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帮助学生回顾知识,掌握新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