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内容提要: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具有,信息资源是永远开放的;传播媒介是多向交流的;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开放性与全球化;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的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话;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等特点,这恰恰应和了人本主义和素质教育的倡导。为构建新的教育模式,努力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特别是具有应用现代技术于课堂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 关键字:网络环境 教学资源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具有,信息资源是永远开放的;传播媒介是多向交流的;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开放性与全球化;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的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话;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等特点
2、,这恰恰应和了人本主义和素质教育的倡导。在不脱离学校模式、班级模式的课堂形式下,这种教学的确是前所未有的一种新尝试。 一、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时间比较 1、两种课堂教学比较 当前,课堂教学分为“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和“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前者主要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后者主要是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前者是通过教学分析进行教学事件的设计,后者主要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选用学习资源或外界帮助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分析,设计学习资源,认知工具以及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支持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模式。这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符合
3、了人本主义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从实践中对这两种“中心”进行比较试验,主要是以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媒体形式的不同和学生自主程度不同来区别的。 在内容和要求的水平一样的情况下,媒体选择及使用情况就体现出来了“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优化程度。以多媒体组合的课堂教学比起照本宣科的原始方法先进了许多,但它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的地位依然处于被动的位置。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组织本身是线性的(从开始到结束),但内部教学资源的使用不再是线性的,因为各个内容区是用虚框围起来的,学生可任意在各个区漫游;学生自主学习在一节课中占了 90%的时间,学习过程的意义建构绝大部分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两者的最
4、大区别在于教师的位置。网络环境下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除了主要起到教学资源的组织作用外,还在教学当中起到辅导个别、督促个别查看全体学习过程。毕竟,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意义建构,个体特征不一样的学生对某一教学目标建构就不一样。 2、两种教学实验的个人体会 在网络环境下教学中,本人体会是;一是学生不太习惯于这种不太“像”上课的模式,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进入角色(可能与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有关),学生普遍反映信息太多,没有次序,不容易进入学习,另外网页内容外观花样多、干扰大。但这次课堂教学实践是成功的,效果是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大部分的学生学会了自主获取信息,动手,动眼,动脑三维一体,多
5、重刺激,学习兴趣增强了,创新能力增强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威信感受到了挑战,压力增大,因为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灌输;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督促者,教师的表现主要是从前台走到了后台;教师在教学当中不能由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代替,相反教师在这种模式下的重要性更大了,计算机只是一种信息加工和呈现的工具,教师唯一选择是需要不断的更新知识和扩大知识面;教学组织者需要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教学组织是单个教师所不能完成的,需要教师的群体协作;网络化的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是如何制作教学课件、如何把他们组织成为符合网络环境要求的教学
6、资源形式。因此,如何制作符合网络环境下优秀的教学课件是网络环境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3、网络环境课堂教学的优点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学生是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学习和提高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这种学习使学生真正获得了智慧而不仅仅是知识,这正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够整合各个学科内在知识体系,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学习,首先要具有计算机知识(最起码是基础知识),其次必须要有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才能驾驭各种计算机软件。比如几何画板软件,要用它来学习,要知道软件本身用法及它涉及的数学、物理等学科各方面知识,这调动了学生纵向与横向学科学习的兴趣,它
7、使学生形成了长久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对于开发人力资源很有益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这也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二、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时间所带来的思考 1、时代呼唤教师要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上述的教学实践给我们很多的思考,我们认为,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基于认知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提供了环境。处于信息时代的教师和学生,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和认知工具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应具备的能力结构也随之转变了。为了顺应这种转变,信息时代的教师必须掌握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尤
8、其是关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体来讲主要是掌握 WINDOWS 的操作、文字处理、演示文稿制作、收发电子邮件、网页编写、课件的编制、动画片制作、学科教学专门软件的运用等。同时,还必须掌握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设计理论、思想和方法,用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指导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才能优化教学的过程。 2、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内容及方法 近几年来,我校着眼于未来,为构建新的教育模式,努力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特别是具有应用现代技术于课堂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上述的教学实践能如此顺利的运用,得益于我校改革实践。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我校加强了校园文化方面的建设(包括校貌
9、、环境等);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我校规定学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使用率占该学科总课时的 40%以上,以硬性规定促进各科教师学习、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我们建立分层培训制度,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学校制定了每学期的培训计划,培训内。还采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法,不断加大培训力度,除每周五下午由本校微机教师按培训计划进行辅导外;还利用假期进行集中学习,并多次聘请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就培训计划中确定的重点内容进行专题培训。 3、建立评估奖励制度,大大促进了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紧迫感和使命感。 学校建立科学、合理、完善性强的现代教育技术评估体系,加强对教师的管理、评估、检测、和调控
10、、定期组织理论测试。如:汉字输入、word、Excel 软件操作、课件制作、网页制作和优质课等比赛,并及时进行量化评估,将量化结果纳入年终考核,按获奖级别进行奖励,并作为评优树先和奖金发放的重要依据。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运动,学生必须掌握计算机这种认知工具的基本使用。为此,教育我校对新入学的学生采取了强化的培训手段,主要是基本内容的普及;其次充分利用中学信息技术课,对学生进行网页制作、网络浏览、邮件发送等方面的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80%的学生能从网上获取资料,能下载网上学习资料,能通过网上资源处理信息;40%以上的学生能进行电脑制图,能编制电脑小报。另外,我校还采取走出去,请
11、进来的方法,每年都派学科骨干教师到发达地区学校参观考察,了解教育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应用,以指导学科教学和研究;实施“六个一”工程,即参加一次现代信息技术理论考试,成绩优秀;制作一个新课件,新颖实用;上好一堂信息技术创新课,方法先进;写好一篇信息技术创新论文,推广经验;指导好一项信息技术创新活动,收到实效;参加一个信息技术课题研究,见到成果。以上措施的实行,使我校的网络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离全方位开发、应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还有很大距离,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不断完善。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学方法也应及时作出相应的改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造 就优秀的人才刻不容缓。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以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我们每一位 教师来说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只有不断奋进,努力进取,才能跟上时代潮流,为 我国的教育事业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