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633795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外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外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外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外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介:简介:智能建筑和知识经济是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作为国家综合国力和技术水平 的具体体现,其特点和优势明显,国内外市场十分看好。智能建筑是“国际信息高速 公路“和智能化城市的网络节点,其所具有的作用、功能和效益,决定着它在现代信 息社会中的重要角色。智能建筑不仅需要与国际信息高速公路接轨,而且也将进一 步促进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智能建筑的发展将带动一批相关技术与产业的发展, 如信息、电子、自动化、计算机、电力技术,等等。智能建筑在国内外的发展方兴 未艾,前景广阔,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和开发智能建筑技术。 关键字:关键字:国外建筑,智能建筑 1 1、智能、智能建筑建筑的内涵的内涵智能建筑和知识经济

2、是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作为国家综合国力和技术水平的具体体现,其特点和优势明显,国内外市场十分看好。智能建筑是“国际信息高速公路“和智能化城市的网络节点,其所具有的作用、功能和效益,决定着它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重要角色。智能建筑不仅需要与国际信息高速公路接轨,而且也将进一步促进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智能建筑的发展将带动一批相关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如信息、电子、自动化、计算机、电力技术,等等。智能建筑在国内外的发展方兴未艾,前景广阔,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和开发智能建筑技术。 智能建筑涵盖着两方面内容,即智能大厦和智能住宅,这里,作者简单介绍智能建筑的发展历史,讨论其发展趋势。 2 2、国内外智能大厦的发展、

3、国内外智能大厦的发展1984 年,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大厦诞生于美国哈特福德市。它是由一座旧金融大厦引入信息技术改造而成的,并在大厦出租率、投资回收率、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成功。随后,引起了各国的重视和效仿,智能建筑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在智能大厦的发展过理中,美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近年来,在美国新建和改建的办公大楼中,有近 80%为所谓智能型的。据估计,迄今已超过一万幢,如 IBM、AT&T 公司总部大厦等。 1999 年,作者赴美国进行智能建筑技术考察与学术交流,了解一些美国智能建筑发展的特点,即建设规模化、集团化,设计与施工一条龙:产品开发系列化、标准化:管理现代化、效益综合化:以人为

4、本、绿色建筑,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 日本在 1985 年开始建设智能大厦,新建的大厦中有近 70%为智能型的。特点是大企业对智能化大楼的建设十分热情,同时,日本政府也积极推动,制定了四个层次的发展规划,即智能城市、智能建筑、智能家庭和智能设各。但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出现,日本智能建筑的发展速度与档次受到严重影响。 欧洲国家智能建筑的发展基本上与日本同步启动,智能大厦主要集中在各国的现代化都市。亚太地区智能大厦则主要集中在汉城、香港等中心城市。新加坡政府投入巨资,规划将新加坡建成“智能城市花园“。由于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东南亚智能建筑的发展受到影响。我国对智能建筑的研究始于九十年代。1990 年,

5、在北京建成的北京发展大厦可谓我国智能建筑的雏型。近年来,又建成了上海博物馆、上海金茂大厦等一批具有相当智能水平的大型公共建筑。但是,目前我国的智能大厦无论从建设标准还是从建设质量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只能算是“准”智能大厦。然而,我国智能大厦发展迅猛,市场潜力巨大。据国外权威机构预测,在二十一世纪,全世界智能大厦的 40%将兴建在中国的大城市里。 我国政府对智能建筑发展给予了积极支持。1995 年,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同年,上海地区“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推出。1997 年,建设部发布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2001 年,建设部推出智

6、能建筑设计导则,进一步规范了我国智能建筑市场。一些省、市在有关智能建筑技术、规范、政策等方面,也做了积极的工作。上海、北京、四川、辽宁等先后成立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及学术研究机构。 3 3、国内外智能住宅技术的发展、国内外智能住宅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的发展不仅产生了智能大厦,而且产生了智能住宅。智能住宅己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住宅的主流。现代社会家庭成员正在以追求家庭智能化带来的多元化信息和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作为理想目标。智能住宅采用智能管理和控制的方法,将居室内各种安全措施、信息设备及家用电器,通过家庭总线系统连接起来,构成完整的家庭智能系统,并以信息网络为纽带与小区物业管理系统互联,形成开放式的小

7、区管理体系。 智能住宅的发展几乎与智能大厦同步。早在 1979 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提出家庭总线的概念。1989 年推出了将电力供应、空调控制和数据通讯合成为整体的布线系统示范单元。美国住宅以分散别墅型住宅群为主,因此,对独立单元型住宅智能化技术的研究相对成熟,如安保、防火、周界报警等。 欧洲在 1986 年把集成化的家庭系统研究列为尤利卡计划,大力进行研究。八十年代,欧洲电气标准化委员会制定了家用数字总线标准,进一步规范化了智能住宅技术标准。 在八十年代,日本将家用电器、安保设备、通讯设备功能综合后,提出了家庭自动化的新构想。1988 年,建立了住宅信息化促进会,主要开展家庭总线技术的研究,

8、并且公布了总线标准。近年来,为了适应大型住宅小区的需要,又提出了超级家庭总线系统的概念。1996年,日本推出多媒体住宅样板计划,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智能住宅。 作者 2000 年赴日本进行智能住宅技术考察与学术交流,发现日本住宅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规律与美国类似,即开发、设计、施工规模化与集团化:以人为本,注重功能,兼顾未来发展与环境保护:大量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控制与人工智能技术,住宅技术现代化。 在东南亚,新加坡的智能住宅技术研究处于领先水平。智能住宅系统具有安全自动化、设备自动化和通讯自动化的功能。 我国对智能住宅研究起步较晚,但己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94 年,国家科

9、委立项资助重大科技产业工程项目二 000 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在该项目中,把智能型住宅技术列为重中之重专题开展技术、产品与工程应用研究。1997 年,建设部制定了小康住宅电气设计(标准)导则,对小康住宅小区电气设计规定了基本要求。2000 年,建设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国家“十五“攻关课题“住宅产业化技术“论证,国家拟投入巨资进行住宅智能化产业技术研究。 由于我国大城市人口密集,居住集中,高层住宅楼群较为普及,且多以住宅小区形式进行集中管理。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在住房需求概念上的变革,从以往追求居住的物理空间和豪华的装修,向着享受现代化精神内涵与浪漫生活情趣的方向发展,追求更高的层次和

10、境界。因此,尽管智能住宅在我国刚刚起步,但却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市场潜力巨大,必将成为我国 21 世纪住宅市场的主流。 4 4、智能、智能建筑建筑的未来的未来智能建筑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产物。纵观人类建筑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智能建筑诞生的历史必然。原始社会诞生了人类早期遮风避雨的茅屋,农业社会诞生了城墙和雄伟的宫殿等建筑物,工业社会诞生了钢结构或混凝土的摩天大楼,信息社会则诞生了智能建筑。随着计算机、控制、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关键技术的突破,必将进一步促进智能大厦的发展。智能大厦正向着集成化、智能化、协调化方向发展,实现智能化管理已经成为重要标志。 神经网络技术、专

11、家系统和模糊逻辑控制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智能建筑。如神经网络芯片和模糊芯片用于设备系统的智能控制,应用专家系统对设备进行监测、预维护和故障诊断分析,等等。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智能大厦的智能控制与智能管理水平。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绿色、信息化与智能化结合。 在智能住宅方面,则表现为网络技术应用和控制方式的变化。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已经进入住宅小区,使住宅控制与管理技术发生深刻变化。八十年代,住宅控制方式主要为电子型。九十年代初为程序型控制方式,九十年代末发展为网络型控制方式。在二十一世纪,住宅控制方式将演变为智能控制型。各种家电设备都“上网“,实

12、现家电接口标准化、设备控制智能化、系统功能集成化。 智能建筑的发展尚有许多理论与技术问题有待于研究和开发,如系统集成、智能材料、网络结构、智能化物业管理技术研究等。 5.5.我国智能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国智能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1)、盲目投资,正常运行率低 智能建筑是高科技、高投入的工程,技术含量高、复杂,投资风险也大。因此,稍有不慎,势必造成浪费和使用、维护中的不便,有的达不到预期使用功能和要求,甚至在巨大投资之后,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使用,造成更大浪费。这种情况在我国时有发生。 (2)、技术与产品主要依赖国外,缺少配套性 目前我国智能建筑主要技术与产品由外商提供,重大项目系统集成也主要由国外

13、大公司承担,在技术、施工、运行、维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中国加入 WT0之后,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3)、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由于智能建筑技术发展较快,对建筑电气专业人员造成较大压力。只有少数高校设置了相关课程,培养的毕业生供不应求。短期培训班也难以系统解决技术问题。因此,造成建筑弱电技术人才短缺,在智能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均存在较大问题。 (4)、宣传过热,存在误区 针对不同的对象,智能建筑在系统标准、规划、设计、施工、系统集成与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设计预留,适度超前,面向用户,经济投资是一个基本原则。目前,在系统集成、3A、5A 等方面,存在过

14、热宣传与误导的问题。所谓的智能建筑文章大量出现,滥用“智能“一词。 (5)、一哄而上,施工单位档次参次不齐 在商业炒作与暴利的驱使下,所谓的智能公司几乎成几何级数增长。而且,这些公司主要由非技术人员操作。由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我国智能建筑市场的严重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智能建筑技术的健康发展。近年来,一些大型工程项目招标开始施工资质认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皮包公司的介入。 (6)、行业规范不细,难以操作 由于地域与行业差异,市场的混乱,产品的非标准化,使得规范难以执行。 上述这些问题己引起有关职能部门的注意,并着手加以解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各级智能学会与建筑智能化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智能建筑事业会沿着有序、规范、健康、科学的道路迅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