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针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630887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针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多针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针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针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针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新闻来源:针灸理疗科 作者:余伯亮主任中医师 浏览次数: 882 , 更新时间: 2008-3-24 16:40:52周围性面神经瘫痪,又简称面瘫,俗称口眼喎斜,亦称 Bells 麻痹。临床可见患侧全部面肌瘫痪,抬眉时,额横纹消失,眉毛较健侧低,睑裂变大,闭眼时,眼睑不能充分闭合,内眼角不尖,眼泪外溢。闭嘴时,颊肌松弛,口角下垂。笑时,口角向健侧牵引。由于颊肌麻痹,咀嚼时食物常贮留于患侧颊部与牙龈间。多年来,我们采用多针浅刺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所得,报告如下。一、治疗方法1针刺方法我们采用多针浅刺法,刺法基本上是选用内经刺法,所涉及到的刺法有毛刺、远道

2、刺、直针刺、浮刺、半刺等刺法。毛刺:“毛刺者,刺浮痹于皮肤也”。九刺之一,是在有病处的皮肤表面进行浅刺的一种刺法。常用于起针后,在患部表面浅点刺以加强疗效的针法。远道刺:“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输也”。九刺之一,是上病下取,循经远道取穴的一种刺法。如针治面瘫选用合谷穴、足三里、太冲穴等。直针刺:“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也”。十二刺之一,是先挟持捏起穴位处的皮肤,然后将针沿皮下刺之,不伤肌肉,有直对病所之意,常用来透刺穴位,如地仓透颊车、攒竹透鱼腰等。浮刺:“浮刺者,旁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十二刺之一,是斜针浅刺的一种刺法。有浅刺勿深以治肌肉寒急之意,是我们治疗周围性

3、面瘫的常用刺法。半刺:“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毛,以肺之应也”。五刺之一,是浅刺于皮肤,刺得浅,出针快,好象拔毫毛一样。常用于小儿患者及不适宜留针患者。2取穴头面部穴:百会、风池(双)、翳风(双)、地仓透颊车(患侧)、睛明或攒竹(双)、迎香(双)、颧髎(患侧)、下关(双)、人中。嘴角歪斜甚者加用禾髎透迎香、夹承浆透地仓。耳鸣耳聋者加耳门、听宫。远部取穴:合谷(双)、足三里(双)、太冲(双);耳鸣加太溪(双)。3操作针具:一般选用 32#,1 寸毫针。地仓透颊车用 30#,3 寸毫针,其他透刺可用 32#,1.5 寸毫针。方法:先用远道刺针合谷、足三里、太冲等穴,再用直

4、针刺针患侧地仓透颊车,施术时必须沿着皮下缓缓进针,直透到位,然后采用浮刺法针刺面部其他穴位。每次留针 30min,每天针一次,星期日停针。出针后采用毛刺法对患侧病情较严重部位进行浅点刺,不留针,也可在健侧相应部位适当浅点刺。如遇小儿患者或惧针不能留针的患者,则可选用半刺法,浅刺疾出,不留针,同样可收到较好的效果。二、体会多针浅刺法是笔者临床常用的针法之一,在治疗周围性面瘫时,我们是采用内经刺法实施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内经刺法出自灵枢经官针篇,主要是指灵枢官针篇中所阐述的“九刺”、“十二刺”及“五刺”,分别以其不同的意义冠其名。我们所选用的内经刺法包括有毛刺、远道刺、直针刺、浮刺、半刺等刺法

5、,这些刺法进针均较轻浅,同时选针具又较细,从临床观察来看,具有病人痛苦少,疗效高,疗程短等优点,尤其能充分发挥古代刺法的作用,使古老的刺法发扬光大。在进行手法操作时,针刺宜轻浅,入皮即可,不入肌肉为好。浮刺必须是斜针浅刺,针尖所对方向与口眼歪斜的方向相逆。透穴时,针宜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透刺,这样不但针容易进,且不易产生疼痛和滞针。出针后,在面部适度进行毛刺,可以加强和巩固疗效,操作时只要用针尖在皮肤上轻浅点刺,不必刺入皮内。施术过程中,症状严重的部位宜多刺,较轻的地方应少刺。笔者认为周围性面瘫一病,采用针刺时治疗宜早,若待形成后遗症时再进行针刺则很难痊愈。病程短者(发病不超过十天),疗效较隹;病程越长,疗效越差。另外,疗效与年龄,伴随症状也有关,年龄小者治愈率高,年龄越大者反之;伴随症状越多则治疗时间越长。笔者认为在运用内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时,一般宜双侧同时针刺。局部取穴时患侧略多于健侧,远部取穴则双侧同时取穴。这样更容易达到调和阴阳,纠偏牵正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