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1626040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四四 章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复习要求复习要求】学习本章,要把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形成的历史 过程。了解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通过对商品经济的分析,掌握劳动价 值理论,从而为分析剩余价值理论打下理论基础。要认识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 的源泉,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家通过雇佣劳动制度, 实现了价值的增殖。要明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社会化生产,首先是以大工 业为其物质技术基础,了解社会化生产的形成以及在当代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下 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要了解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 意识形态,把握其基本内容和阶级本

2、质。【复习重点、难点复习重点、难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形成;价值规律的内容好而要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特 征;政治制度的本质;“三权分立”制度。【考核知识点考核知识点】1、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商品经济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才产生、发展、生存的。其需要两个基本经 济条件。第一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是指社会生产划分为不同行业和不同 部门的分工,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逐渐发展,形成了专门生产各种不同产品 的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他们互相联系依赖,彼此需要对方的产品以满足自身的 生产和生活需要,因而有必要相互交换自己所生产的产品。第二个条件是决定 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不同所有者都有自身的 经济利益,他们相互之间在交换各自的产品时,在市场上处于权利平等的地位。 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要求遵循对等的原则,即按照商品价值的大小进行 等价交换。这样,他们的生产和交换便会采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形式,从 而导致商品经济的产生。 2、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这就意味着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两个互 相联系的方面:一是价值量的决定,即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所决定;二是实行等价交换,即不同的商品是按照其价值量的大小进行 等价交换。这个

4、规律体现着商品经济发展运动过程的必然趋势,它在商品经济 条件下,必然存在和起作用,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2)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在商品交换中价格 应该与价值相一致。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经常存在供求的不平衡,随着商品 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价格总是围绕着价值上 下波动,这就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3、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1)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过程是价值增值过程的手段(2)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的特点:一是工人的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二是 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

5、3)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 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超过了劳动力 的价值,价值增值过程就实现了,这就是资本价值增值的秘密。所以,剩余价 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4、什么是剩余价值、什么是剩余价值 (1)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产生的,为准确地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应该用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相比。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2)用 m表示剩余价值率,则 m=m/v。雇佣工人的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 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剩余价值率因为也可以用另一种形表示,即 m= 剩余劳

6、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3)用 M 代表剩余价值量,则 M=m/vv=mv。可见,资本家要获得 更多的剩余价值,可以通过两条途径,一是提高剩余价值率,即提高对工人的 剥削程度,二是增加可变资本总量,以雇佣更多工人,扩大剥削范围。 5、怎样认识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实质和后果、怎样认识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实质和后果 (1)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 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 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2)资本积累的后果:意识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二是相对过剩人口 的形成;三十引起严重的贫富两级分化。 (3)资本主

7、义的进步和历史作用,可以用两个简短的论点来概括;社会劳 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的社会化。 (4)资本积累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最终必将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 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6、什么是资本主义的、什么是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三权分立”制度制度 (1)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权利机构体系进行 组织和活动的一种制度,特别是在实行民主共和制的国家中,三权分立是其政 权机构组织形式的显著特征。三权分立是将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权利分为立法 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部分权力,三者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构行使,一般来说, 一会掌握立法权,政府掌握行政权,法院掌握司

8、法权。 (2)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会又称为国会或议院,它一般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最 高立法机关,一会作为实现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其主要作用在于通过立法来 实现资产阶级的统治意志和保护资产阶级的财产与利益;保证资产阶级代表人 物在资本主义政权机构中占统治地位;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关系。 (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属于资本主义 国家权利机构体系中的执行机构。资产阶级政府对社会的日常管理由政府所设 立的各个职能部门来进行。同时政府还依靠军队、警察、特工等暴力手段来完 成政府的职能。 (4)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机关通称法院,是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是维 护资产阶级统治、保证资产阶级宪法和

9、各种基本法律贯彻实行的专政机关。 7、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阶级转正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先关制度的总和。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 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 核心。 (2)资本主义的国家是掌握基本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资本主义国家质素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掌握基本生产 资料的资产阶级占据统治地位,而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处于受剥削和被统 治的地位,这种基本的阶级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是资产阶级转正、 即资产阶级对

10、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专政。资产阶级转正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凭 借其所掌握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对无产阶级 和劳动人民的实行强力统治。无论哪个资本主义国家,其国体都是相同的,都 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机构的构 成形式。政体是与国体相适应的,它为国体服务,体现资产阶级专政的要求。 但是,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状况、阶级力量对比、历史文化传统、国 家制度沿革、民族地区特色等许多因素的差异,因而其政权机构的形式不尽相 同,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 (3)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根本 经济利益,必然要建立与其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政治制度,实现资 产阶级对整个社会的阶级统治和治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为其经济基础服 务,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