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阅读满分技巧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617251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英语阅读满分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考研英语阅读满分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考研英语阅读满分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考研英语阅读满分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考研英语阅读满分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英语阅读满分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英语阅读满分技巧(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 英语阅读之九阴真经篇 阅读应试理论篇 一、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的特点 (一)有关文章难度方面的一些容易被人忽视的事实 考研的文章大多选自国外比较新的书刊。对于一个英语专业的本科生而言,阅读国外比较 流行的杂志如Time 、 Newsweek等,水平仅限于弄懂文章大意、了解内容梗概而已, 若想像中国学生看读者一样,能够真正读懂每句话的含义、真正读出味道来,这几乎 是不可能的。本人曾经用考研试题对一些英语水平较高但对考研没有专门准备过的英语专 业本科生进行测试,一般成绩均在 4070 分左右。如果一个人没经过考研的专门训练英语 成绩就能达到 70 分,那就可以称为人才。难怪一个非英语专业的本

2、科生读考研文章总是觉 得那么难,这就意味着如果您要想从容地参加考研英语考试的话,您就需要至少在某些方 面达到不低于本科专业英语(四年几乎是纯英语的训练)水平。那么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文 章的难点在哪里呢? 考研的考试大纲规定,文章中出现无法猜测而又影响理解的关键词,如超过大纲的范围, 应用汉语注明词义。这样出题者在词汇难度方面就没有太多的发挥余地。事实上从最新的 考研实考试题文章来看,绝大部分单词都是大纲中有的,少数超纲词汇也有中文注释,即 使个别词不加注释,也不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因此出题者就只能在句子难度方面做文章, 通过使用复杂句来达到这一目的。简而言之,多重复合句、被动句、插入成分、分割句

3、、 省略句、倒装句和双重否定句的广泛应用,给考研阅读增加了决定性的难度。 考研文章难度体现的另处一个方面是命题的难度。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对付考研赫赫有名 的老手,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手都不能从本质上破解考研命题的思路,无法讲清楚为 什么有些文章看懂了题会做错,无非含糊地说“题出得难就是了” 。难究竟难在什么地方, 命题都是通过什么方法使题目变难的,增加难度是否有一些常规的模式,你自己是否也能 够出几道类似的难题,有没有什么办法避免此类错误。命题思路不清楚当然就更谈不上解 题的技巧了。基于中国考生在应试中的实际情况,本书将对此方面进行重点介绍。 (二)文章题材及长度 试题中阅读理解部分一般为五

4、篇文章,每篇约 400600 字,阅读总量在 20002500 字。文 章选材广泛,出现率最高的是社会生活、科普和经济,其余的还包括体育、人物传记等。 社会生活体裁包括文化、历史、家庭、教育、人口、交通、环境能源及其他社会现象。阅 读这类文章的关键是抓住作者论述的中心以及作者对于理论或成果的优劣的评判。 考研阅读理解文章的题材多样,有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希望大家注意不同体裁的文 章不同考试要点:对于说明文,要注意事实和数据;对于议论文而言,要注意作者的结论 和观点,以及作者对其他观点的态度。 二、生研阅读理解的大纲要求 *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了解用以阐述主旨的事实和有关细节; *

5、根据上下文判断大纲附表以外的某些词汇和短语的意义; *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推断和引申; *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三、阅读的大忌试图弄懂文章中的每一个词 首先,中国学生通常存在的习惯性的错误做法是:考试时对于文章中的每一个词都希望尽量搞懂。遇到难的词汇的时候,尤其如此。这和中国式的英语教学有关。当养成一个不良 习惯,特别注意生词、难词,却忽视了对意思的理解,很少有同学说过对大学英语课文感 兴趣,因为他们学习大学英语的过程几乎就是一个背单词的过程。这样在阅读的时候,他 们也按通常的习惯,注意词汇,重视局部,忽视整体。 从应试得分的角度

6、出发,这种做法是十分不合算的,搞清文章中每一个单词的意思固然对 文章的理解以及答案的选择有帮助。但是由于考生词汇量、阅读理解能力及时间等的限制, 我们无法、也不可能,同时也没必要把文章词汇全部搞清楚。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在阅 读过程中永远都要可能出现不认识的词,这是命题人员增加命题难度的一项措施。即使将 来大家整体水平提高了,也会如此,因为出题的难度也会水涨船高。换句话说,您(指大 多数考生)永远都会需要和生词打交道,要学会和生词打交道。 对付生词的有效方法是根据合理化原则顺势阅读。也就是当您遇到生词的时候,如果不影 响对语义的理解,就不要理它,顺势读下去;如果该词汇影响到整体语义的理解,就应

7、当 根据周围语言环境,根据合理化原则推测出一个合理的含义,继续顺势向下读。记住:您 是在读文章,不是在背单词。 四、积极的阅读 较高境界的阅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的思想上,而不是个别是零碎“单词”上。比如读 到 but 的时候,应当能够“预见”到下一句的意思与上一句的不同,意思相反。能够抓住 作者的文章的主题,及文章的脉络,这样就越读越明白,而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考研文章的常见脉络如下: *时间顺序:按时间的先后说明某一理论的发展,某一研究成果由过去至现在的情况。 *一般 具体:首段做总的说明,其他段落分别说明或具体论述首段观点。 *具体 一般:前面几段分别说明,末段总结。 *对比:以进

8、行对比的两个事物之间的基本共同点或差异为主题展开。 我们应注意根据文章中的结构词把握文章的脉络。文章按结构分类,又可分为顺承式文章 和转折式文章: *顺承结构指的是前后两个部分之间内容相近,相辅相成,通常由下列连接词连接: similarly , first, second, because, thus 等; *转折结构一般指两个部分之间内容相反,相互对立,通常由下列转折词连接:however, yet, but, while, nevertheless 等。 区分文章是属于顺承式还是转折式,主要看文章中是否有转折词。若无,则为顺承式文章; 若有,则为转折式文章。 我们还可以抓住一些结构词来判

9、断文章结构走向,这些结构词包括: 1. 综述详述结构词 *表示综述的词汇:often, generally speaking, thus, therefore 等; *表示详述的词汇:for example, because 等。 2. 分类列举结构词 *表示分类的词汇:there are two/three types 等,其特点为“基数词” ; *表示列举的词汇:first(ly), second(ly), third(ly)last(ly)等,其特点为“序数词”或“序数 词+ly ” 。 3. 对比比较结构词 *表示比较即顺序的词汇:similarly 等; *表示对比即转折的词汇:ho

10、wever, but 等。 五、传统上大力提倡的快速阅读法 *略读或跳读(Skimmming)即从头到尾寻找重点词、关键句去理解; *查读或扫读(Scanning) ,即在文章特定部分寻找某一线索,就像我们日常阅读电视报当 天节目一样。这两种方法都适用于长篇文章的阅读,目的是在尽量少的时间中了解文章, 找到答案。 六、阅读速度假象 快速阅读在考试中的目的在于节省时间,做更多的题目或检查已做的题目。但快速阅读与 其说是一种方法,不如说是实力的体现!以前我考六级的时候,做题常觉得时间不够用, 后来考 GRE、GMAT 时,时间更紧张。但此后考 TOEFL,却轻松得不得了,可以自由地 在考试中上厕所

11、,还可以悠闲地看看周围同学答题的样子。交卷之后,我旁边的一考生对 我说,我看你答题太快了,一直往后翻,搞得我神经太紧张了。当一个人站在高处看低外 的时候自然如此。很多同学在阅读的时候,往往是一目十行后,大脑中一片空白,根本不 知文章所云。要解决速度和准确性这一矛盾,需要考生平时在阅读过程中多注意体会和训 练,不宜过分强调速度。 一般来讲,我们提倡的快速必须是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也就是希望考生在一 开始不要图快,不求速度,但求准确,什么时候读懂什么时候结束。然后通过一段时间的 训练,理解能力上去了,速度自然就提高了。 七、阅读顺序先读文章?还是先读题? 阅读的顺序很有讲究,仁者见仁,智

12、者见智,有多种方法: *大多数考生在阅读时采用下面最传统的三部曲: 第一部:读文章 第二部:做题目 第三部:有拿不准的再回头读文章 有的时候还可能重复循环下去,这种做题准确率较高,缺点是速度慢,效率很低。 *先浏览题,记住大致考点,再读文章,划下重点位置,最后做题,一气呵成。我比较喜欢 此种方式。 *直接从问题入手,边读题边到前面的文章中寻找答案。 *不读文章,只做题目。本法仅适用于“狗急跳墙”的时候。 八、不良的阅读习惯 考生平时阅读文章时应注意克制以下常犯的毛病: *“指读”:用手指、铅笔、尺子指着文章,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读。这样无形中限制了眼 睛“扫描”的速度,从而降低了阅读速度。 *“

13、头读”:每次换行读时,头作相应的摇动动作。这样时间长了,不仅人的颈部很容易出 现疲劳的症状,也限制了阅读速度。 *“声读”:必须读出声音才能理解,也就是必须将书面上的字符转化成声音才能使脑子理 解,这样也会影响阅读速度。因此,考生庆多进行“默读”训练,学会直接将字符转化成 意思的技能。 *“回读”:一遇到生词或不熟悉的短语的时候,返回句首段首重读。 *“译读”:又称母语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单词、短语、至句子的翻译,通过 译成母语来达到理解。 九、常规命题思路 中心+细节=文章 *文章中心常考:常于主题句中表现出来,主题句可以出现于文章的首句或篇中,一篇文章 也可以没有明确的主题句。

14、*段中心常考:可以在段子的首句和末句,也可以没有明显的段中心句,需要自己概括出来。*细节题的实质:细节题针对文章的某个局部命题,通俗地说,所谓细节题就是将文章中的 一句话拿出来单考。 *指代(信息传递)常考:文章中的指代常作为考察内容。 命题模式:B 指代 A,B 具有 X 特点,结论为 A 具有 X 特点。有时只是简单地提问指代关 系。 *倒着考:即是将文章中的某句话,倒过来考一遍。 命题模式:文章中 A 导致 B;问题:有 B 这一结果,为何?答案:因为 A。 *反着考:即是将文章中的某句话,反过来考一遍。 命题模式:文章中 A 具有 X 属性,B 与 A 不同; 问题:B 有何属性?答案

15、:非 X 属性。十、阅读题类型及其特点 考研阅读题目一般有五种题型,分别是: *主题性问题 *细节怀问题 *态度性问题 *推断性问题 *词汇性问题 下面详细介绍这 5 种题型的特点、解题思路: (一)主题性问题 主题性问题,顾名思义,要求考生找到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命题形式有以下 3 种: 1. Main Idea 类型 典型问题形式:What is the main idea/point of this passage? 选项形式为陈述句。要求考生选择表达作者思想、观点的句子。 2.Main topic 类型 典型问题形式:What is the main topic of this pas

16、sage? 选项形式为名词或名词词组。要求考生指出文章的 Topic(论题) ,或 Subject(主题),或 title(标题)等。 3.Purpose 类型 典型问题形式:What is the authors main purpose in the passage? 选项形式多为动宾结构。要求考生找到主要的写作目的。 抓主题句是概括中心思想的一个常见方法,主题句表达中心思想,其他的句子均围绕其展 开说明或议论。它通常以判断句的形式出现,在文章的通常位置为第一段首句、第一段末 句和全文末句等地方。 *第一段首句 许多文章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摆出要说明的主要对对象或要论述的主要观点。 接下去的句子和段落都说明或论述它。这样,文章的结构就属于一般 具体,主题句也就在 首段首句。 *首段末句 也是主题句常出现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主题句不仅是对全文的总结, 也是对第一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