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3章化学武器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97.09KB
约36页
文档ID:41610339
第3章化学武器_第1页
1/36

课时授课计划1、课题:第 3 章化学武器2、课型:新授课3、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化学武器的分类、各种化学武器的成分、作用机理、毒性、危害和防护救治措施及对待化学武器应有的态度4、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各种化学武器的成分、作用机理、毒性特点、危害及预防救治;教学难点:各种化学武器的毒性特点和预防救治5、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与学生讨论及观看相关视频相结合,在有条件的教室使用多媒体课件6、参考资料7、作业8、9、授课效果分析:10、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等)(1)导入课题:第 3 章化学武器(2)教学内容:a.化学武器的来历和发展;b.化学武器的特点及分类;c.窒息性毒剂、 神经性毒剂、 糜烂性毒剂、 全身性毒剂的成分、 毒理、毒性、特点及预防和救治;授课日期 班次d.刺激性毒剂的特点和应用;e.失能性毒剂的特点;f.植物杀伤剂的特点和应用g.化学武器的使用和预防(3)课堂总结:化学武器危害巨大, 但也要看到这些化学物质的价值,要抑制其暴戾的武器特性,使其在生产生活中发挥其化学材料和中间体的价值;同时在这个不稳定的时代,要对化学武器保持足够的警惕,要做好防范措施讲稿】 第 3 章化学武器3.1 化学武器的定义1、毒剂的定义战争中用以杀伤人、畜和毁坏植物、 牵制和扰乱对方军事行动的有毒物质统称为化学战剂( chemical warfare agents ,CWA)或简称毒剂。

(有毒的化学物质并不一定就是毒剂,如敌敌畏是杀虫剂,其毒性比毒剂低得多毒剂的毒性很大,如神经性毒剂—— 沙林,呼吸道吸入的致死量1 毫克 /人,吸入几口高浓度染毒空气,如不及时抢救,几分钟就会死亡2、化学武器的定义装填有 CWA 的弹药称化学弹药(chemical ,munitions ) 装有施放毒剂的武器、器材,如:手榴弹、地雷、炮弹、火箭弹、导弹弹头,飞机布洒器等统称为化学武器,也就是说化学战剂、化学弹药及其施放器材合称为化学武器而CWA 则是构成化学武器的基本要素化学武器是进行化学战的武器,是一种大规模毁灭性武器3.2 化学武器的发展史1、冷兵器时代(1)投毒早在冷兵器时代, 古人便一直在寻求一种不须要或需要消耗很少的有生力量而消灭多数敌人的方法, 而在当时的条件下,投毒无疑是最容易和最廉价的(也就是前面我们讲的口服毒药) 历史上也曾经多次使用,公元1133 年,南宋名将刘錡就在顺昌(今安徽阜阳)城下就用下毒的方法 (大大削弱金兵战斗力)击败金兀术的重甲骑兵(还为岳飞击溃金兀术的“铁浮图” 、 “拐子马”提供了经验),取得顺昌保卫战的胜利问题的关键仅仅在于如何能够将有毒的物质扩散到最大的范围并能维持一定的有效致命浓度, 听上去这一部似乎并不困难,然而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虽然已经有过不少的人做过许多实验, 但结果并不理想。

刘錡顺昌保卫战中投毒也只是削弱了金兵部分的战斗力,气候的不适应及宋军战术对头,作战勇敢才是胜利的关键2)兵器淬毒还有必然想到兵器上淬毒(即注射用毒药),印第安人也确实在标枪、箭支等涂上有毒植物、蛇虫鼠蚁等的毒液(比如箭毒蛙的毒),用来狩猎,并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后用这种武器对付入侵美洲大陆的西班牙等国殖民者,使殖民者损失惨重但涂到兵器上工程量浩大,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很难实现,而且兵器(尤其是冷兵器时代)的命中率有限,因此效果就更大打折扣3)毒气古人首先受到了猎人的启发,猎人在打猎时,往往利用燃烧产生的烟来驱赶大型的野兽;而大量的火灾经验也告诉人们,过量的烟可以产生致命的窒息效果,但这需要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相对狭小的空间—— 这在两军对垒的开阔地带几乎完全没有可能—— 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燃烧所产生的烟里添加其他的东西以达到目的换言之,减小烟的有效致死浓度 (能够引起致死作用的最小浓度,其值越小, 毒性越大) —— 很自然人们联想到了砒霜,硫磺等最早记录使用毒气的战争,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29 年,在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伯罗奔尼撒半岛战争,斯巴达军利用硫磺和松枝混合燃烧来制造毒气对雅典城内的守军进行攻击。

三国演义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战斗中,有一段蜀军渡金沙江时,被瘴气(原始森林中落叶经年累月腐烂,再加上这个地方五六月温度高便蒸出瘴气)毒害纷纷死去, 这个瘴气就是天然的化学武器公元 1000 年北宋的军官唐福制造出来献给朝廷一种叫“ 毒药烟球 ” 的武器,就有点像雏形的毒剂弹,球内装有砒霜、巴豆这一类的有毒物质,燃烧后烟雾弥漫,久久拂之难去,能使敌人中毒,战斗力锐减公元 1570 年奥地利骑士法伊德发现化学物质“ 砷” 燃烧时可产生有毒气体(就是三氧化二砷,砒霜) ,并建议制造“ 砷烟弹 ” ,来对付他们的敌人土耳其(当时很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 中国明代战场上出现过一种叫“ 毒火 ” 的毒剂, 也是由硫磺、砒霜等有毒物质制成的,还有就是装有毒剂的“ 毒火箭 ” ,据说明代大将袁崇焕的宁远大战中,这种毒火箭对战斗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但这些毒剂威力还比较小,应用范围也较窄,对战局的影响也比较小,真正蓬勃发展还是近代的事情2、近代工业化时代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人类逐渐加深了对自然界的认识,摸清了越来越多的自然规律和物质的性质, 并不断将这些转化为各种的工具为人类使用,也包括杀人的工具—— 而对于大规模的杀人工具更是不遗余力。

尤其是近代有机合成工业的蓬勃发展,各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品的出现更加速了化学武器的正规化,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化学武器,并规模化的用于战场据说英布战争(1899-1902 年,争夺南非钻石矿藏,标志着英国霸主地位的衰落)中,英军为了减少损失,加速战争的进程,就用过毒气弹,造成了很多士兵的死亡,这是现代化学武器战的首次记载1900 年的义和团运动中,八国联军为镇压中国军民的反抗,多次使用毒气弹“ 绿气弹 ”(据说爆炸时产生绿色烟雾),估计就是 “ 氯气弹 ” 尤其是进攻天津时,为了对付中国的骁将聂士成(中法战争中屡败法军;甲午战争中多次击败日军(尤其摩天岭坚守战),属淮军,这在清军连战连败的情况下是很难得的),集中八国军队围攻聂士成部(装备精良,还配备了马克沁机枪等先进武器) (中国的其它部队为保存实力,坐视不理),并用远程大炮大量发射绿气弹,中国军队损失惨重,很多人死时都还依靠在城墙上怒目而视,保持着开枪的姿势,不倒(英雄,可敬),聂士成冲锋时身中几弹而死,八国联军攻陷天津,这是中国人民的苦难和悲哀啊后来进攻北京时,没记载了,可能是被击毁了,北京人民的万幸3、一战时期化学武器最大规模的使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交战双方都拥有发达的合成化学工业, 保证了化学武器的供应,尤其是德国, 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德国的化学产品已经占到了世界的近五分之三,当时的一些明智的学者就曾警告,因为化学工业体系完全符合军事工业体系, 也就是说德国的军事战争潜力巨大,如果发生战争, 那么这些化学工厂就可以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被纳入战争轨道,结果不幸言中。

法国在战争初期最先使用催泪瓦斯,后来德国人则在1915 年 1 月使用了含有甲基溴化物的炮弹,你来我往,十分热闹最著名的就是1917 年伊普雷战役, 德国为打破相持局面,寻找突破, 在伊普雷动用了上万瓶的氯气, 借助于 3 级的风吹向英法联军的阵地,一个下午, 被英法固守了数月的阵地被撕开了近10 公里的口子德国人没有开一枪,放一炮,却看到了人类战争历史上最可怕的景象: 所有的武器金属部分全被腐蚀生锈,这是因为氯气和空气中的水分反应生成了盐酸和次氯酸的作用,所有的英法士兵几乎都口角留着液体,自己掐着自己的脖子,面目已经极度扭曲,看上去倒像是他们自己把自己掐死的两军相互使用及研发新型的毒气,其中以芥子气、光气、氯气为主,估计至少数万吨用于战场,据官方公布数字,化学武器造成了上百万人的伤亡(死者也有十数万人),悲惨啊,希特勒也受到了伤害4、二战时期鉴于一战时期化学武器的惨状和不人道,各国签订了禁用化学武器的协议日内瓦公约,大还是大肆发展,研究出了很多新品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人考虑到化学武器不适应“闪击战”的要求(快速进攻,快速占领,显然化学武器不能满足此条件)、又害怕盟军报复(尤其是希特勒一战吃过化学武器的苦头,有心理阴影),将领们也一致反对,盟军也更重视化学武器的防护,因此德军没在战场上大规模使用,只偶尔在围剿游击队时使用,主要就用于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上,致使几百万犹太人死亡。

日本人却乐此不疲,在中国占领区大肆研究,作活体实验,并在数次战役中大肆使用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长沙会战、宜昌战役等等战役中几乎无一不充斥着化学武器的影子, 每一次重大战役中日军都大肆使用,经常日本人轻而易举就拿下一座城池(中国国民党军队并不是想象的那么胆小,谁愿意一开始就当逃兵啊),不然以那么小的代价,那么快的速度就能占领那么多的地方,取得那么大的战果;在镇压敌后抗日军民时也滥用这是中国的悲哀,技术落后, 没有对日本形成威慑的化学武器,不能对日军的暴行有所回应,日军才这么肆无忌惮,日本在与美英的战争中怎么不用呢,还不就是怕报复呗,落后就要挨打啊,受苦的都是百姓啊)5、二战后二战以后,世界主要的军事大国又继续研究,研究出了许多新品种,比如失能性毒剂、植物除锈剂等毒剂,并在20 世纪中期的局部战争中相继使用美国、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分别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都用过这些新型的化学武器,给中朝军民、越南人民、阿富汗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1980-1988 年的两伊战争中化学武器再次大量使用,毒烟弥漫,天空都变了颜色,无数士兵中毒后失明、聋哑,就连死状也让人惨不忍睹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南也使用了美国留下来的先进的化学武器对付中国军队, 幸好中国有所防范才没引起大的伤亡。

可能拉登的基地组织也有这种武器,使用时不分军人平民,很残酷啊,这就叫恐怖主义所有毒剂虽然被发现的历史并不算长,但却在战争中时常被人使用,更因其巨大的杀伤破坏力而让人“ 谈化色变 ” 也正因为化学武器的巨大杀伤破坏作用,从问世伊始便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抵制1997年4月29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正式生效全面、彻底地销毁化学武器,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愿望3.3 化学武器的特点化学武器的特点是:1、毒性作用强、作用快化学武器主要靠化学战剂的毒性发挥战斗作用,化学战剂多属剧毒或超毒性毒物,其杀伤力远远大于常规武器据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对比统计,化学战剂的杀伤效果为高爆炸药的2~3 倍近代化学武器的发展, 已使毒剂的毒性比一战所用毒剂的毒性高达数十乃至数百倍,因此在化学战条件下可造成大批同类中毒伤员应用化学炮弹或航弹等还可引起化学复合伤,伤情复杂、严重,症状发展迅速,救护不当或不及时,可危及生命2、中毒途径多常规武器主要靠弹丸或弹片直接杀伤人员,化学武器则可通过多种途径杀伤人员毒剂可呈气、烟、雾、液态使用,染毒空气可经呼吸吸入、皮肤吸入中毒;毒剂液滴可经皮肤渗透中毒;染毒食物和水可经消化道吸收中毒。

而且可以使地面、粮食、 水源和武器装备等染毒,间接引起中毒一些爆炸型化学弹药的弹片也有杀伤作用3、持续时间长常规武器只是在爆炸瞬间或弹片(丸) 飞行时引起伤害化学武器的杀伤作用不会在毒剂施放后立即停止其持续时间取决于化学战剂的特性、袭击方式和规模以及气象、地形等条件, 从持续几分钟、十几分钟直至几天甚至几十天4、杀伤范围广化学袭击后的毒剂蒸气或气溶胶(初生云) 随风传播和扩散,使得毒剂的效力远远超过释放点,故其杀伤范围较常规武器大许多倍染毒空气能渗入要塞、堑壕、坑道、建筑物、甚至不密闭、无滤毒装置的装甲车辆、飞机和舰舱内,沉积、滞留于低洼处,杀伤隐蔽人员,从而发挥其杀伤作用换言之,对于常规武器具有一定防护能力的地域和目标,使用化学武器显然更为有效化学武器的这种扩散“ 搜索 ” 能力不需高度精确的施放手段,因此对确切方位不能肯定的小目标的袭击,使用化学武器比使用常规武器成功的可能性更大5、杀伤作用有选择。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