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考前必背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1607717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85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考前必背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初三考前必背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初三考前必背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初三考前必背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初三考前必背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考前必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考前必背(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考前必背考前必背一、1、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2、物理是研究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3、物理是研究力、热、电、光,声等现象的 二、摆的故事 1、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 2、 周期:摆球完成一次往返摆动的时间叫周期,周期与摆求的质量和摆幅无关,与 摆绳的长度有关,摆长越长周期越大,摆绳越短周期越小。 3、 摆钟的制造原理是摆的等时性 4、 验证摆的等时性实验中摆角一定要小于 5 度、此实验中一定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一、测量的历史 1、 测量的目的是进行可靠的定量比较 2、 测量首先要有公认的标准,这个标准称为单位,国际上统一使用的单位称为国际 单位

2、3、 测量时除了要有单位还要有标有刻度的测量工具,即测量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单位 和测量工具或仪器 4、 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的,测量所要达到的准确程 度与测量要求有关, 5、 测量时首先要了解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 6、 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不可避免的差异,误差的特点是不可避免(只能尽量 减小不能避免) 7、 记录测量结果由数据和单位组成 8、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刻度尺的刻度贴近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垂直,从 零刻度量起, 9、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确度更高的测量仪 器 10、单位换算:1 千米=1000 米 1km=1

3、000m 1 分米=0.1 米 1dm=0.1m 1 厘米=0.01 米 1cm=0.01m 1 毫米=0.001 米 1mm=0.001m1 微米=10米 1m=10m661 纳米=10米 1nm =10m99时间单位换算 1 年=365 天 1 天=24 小时1 小时(h)=60 分钟(min) 1 分钟(min)=60 秒(s)1 秒=1000 毫秒(ms) 1 小时=3600 秒 质量单位换算 1 吨(t)=1000 千克(kg) 1 千克(kg)=1000 克(g) 1 克(g)=1000 毫克(mg) 10 长度的国际单位:米(m)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kg)时间的国际单位:秒(s

4、) 11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实验室测量质量的仪器:托盘天平,实验室测量时 间的仪器是:秒表(停表) ,日常生活中测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 12、皮尺冷缩时测量结果偏大,拉长或热膨胀伸长时测量结果偏小。 12、百米赛跑计时员听到枪声才计时,则运动员的成绩比实际成绩偏好。12 常识:教室门高 2 米、一层楼高 3 米、头发丝的直径单位是微米、黑板的面积是 45 米2人心跳一次 1s、一只鸡蛋质量 50g、一个人苹果质量 150g 一中学生质量 50kg 一成人质量 60kg,小学生的质量为 20kg、人能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为 0.1 秒 打点计时器打两个点的时间为 0.02 秒,中学生

5、身高 1.65 米=16.5 分米=165 厘米 量取玻璃时用毫米刻度尺(即最小刻度为 1 毫米) 13、能计时的物体特点:周期性的重复,如:滴漏、砂漏、日昼、钟摆等13、打点计时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打点计时器连续打 n 个点的时间间隔为(n-1)0.02连续有 n 个间隔时间为 n0.0214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 69 伏低压交流电源,使用时纸带应穿过限位孔,复写纸套在指针 上,压在纸带上,使用时先接通电源后拉动纸带。15 打点计时器的周期为 0.02 秒,频率为 50 赫兹16 打点计时器既可以计时还可以记录物体运动的距离,相邻两点间距离越来越大表示运动 越来越快,距离越来越小表示运动越来

6、越慢,相邻两点间距离不变表示物体匀速直线运动17、确定秒的长度是以铯原子的振动为基准的。用“千克原器”作为“千克”的基准;以 光在真空当中 1/299792458 秒内通过的距离为一秒17、打点计时器的组成:(看笔记)18、托盘天平的组成:(看笔记)18、人耳的组成:(看笔记)18、游码读数时一定要从左边的刻度为准,且要注意最小刻度为多少19、中学物理中常采取现代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简称 DIS20、能看懂直方图 1、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用 m 表示质量) 2、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 托盘天平调节平衡的方法:(1)天平放在水平

7、台面上 (2)移动游码到标尺左端零刻度处(3)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横梁水平,指针指在刻度板的中央,天平平衡。 4、 使用方法:左物右码, 5、 使用前用平衡螺母调节天平平衡,使用时调游码使天平平衡。 6、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潮湿的或有腐蚀性的物体不能直接放在天平上测量。 7、 物体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所示的质量(左物右码)这是正确的操作方法物体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所示的质量(右物左码) 8、 使用天平时第一步是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平衡(这一步经常作为补充步骤)9、 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向哪边偏,表明那边质量大,要将平衡螺母向相反方向移动。10、砝码磨损或游码没有归零测量结果比实际值偏大11

8、、用天平测潮湿或有腐蚀性的物品时,先测空烧杯的质量 m ,再测烧杯和物体总质1量m ,则物体质量为 m= m m221二、声音 1、 发出声音的物体叫声源 2、 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超声波和次声波) 3、 太空中为真空,可以有光,但不能听到声音,而太空舱里有空气,人可以正常交 流。 4、 声速:声波每秒钟传播的距离 5、 人或动物能听到声音的条件是:有介质 6、 声源的振动停止,声音的产生停止,但声音的传播不会停止即已经产生的声音可 以继续在介质中传播 7、 人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8、 敲击装有水的杯子,杯内水越少,水振动越快,频率越

9、高,音调越高;水越多音 调越低; 9、 往水壶里灌水,水越少,空气柱长度越长,音调越低;水越多,瓶内空气柱越短 音调越高; 10、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回声, 回声与原声时差0.1s 人能将原声与回声区分开:回声与原声时差20000Hz 叫超声波;fF 合力 F=F;方向与 F 的方向相同。1212合21F1注意:合力不是物体受到的另一个力,求合力一定要点名方向。 27、历史回顾: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观点: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没有力物体将静止。 (2)意大利的物理学家伽利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 通过做实验指出:a 滑块停止运动是因为受到阻力的缘故

10、。b 没有阻力的理想情况下,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滑块将以不变 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3)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观点: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它的运动方 向就不会改变。 28、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注意:这 里的不受力是指所受合力为零。 ) 28、牛顿第一定律不能说是实验得出的结论,也不能说完全是设想,而是在实验的基 础上,经过合理的分析推理得到的结论, 因此用的方法是:理想推理法 29、牛顿第一定律澄清两个问题: (1)力的

11、作用不是使物体保持运动的原因即运动不需要力,而是运动状态改变的原 因。 (2)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一切物体总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的性 质,我们称之为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30、惯性的解释: 原来静止的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静止; 原来运动的物体还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惯性的唯一量度是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和质量一样是物体的属性,一切物 体在任何状态都有惯性(质量) 。做题时遇到惯性就代换为质量,这样就容易解答了。31、会用惯性解释一些现象:如:用手拍衣服上的灰尘。 解释:衣服在力的作用下离开原来的位置,而灰尘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 状态,所以离开了衣服。 解释人

12、绊到石块:脚绊到石块后,脚由运动变为静止。而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 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向前倒。 32、通过车内乘客或悬挂的物体运动情况判断车的变速情况: 乘客或悬挂物向左倒则车右转弯;乘客或悬挂物向右倒,则车向左转弯 乘客或悬挂物向后倒,则车向前加速或启动;乘客或悬挂物向前倒,则车减速或杀 车 总之,乘客或悬挂物倒的方向和车的加速方向相反。 33、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称这二 力为平衡力。称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平衡态。 34、物体处于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平衡态物体受平衡力合力为零 35、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平衡的条件是:二力

13、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 一条直线上。即: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36、平衡力条件: 同体、 等值、反向、共线 37、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条件:两个物体、等值、反向、共线 38、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受到的阻力叫滑动摩擦力;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材料 增大滑动摩擦的常用方法:增大压力,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滑动摩擦的常用方法:减小压力,降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加润滑剂 小型高速磨床和气垫船就是用空气作为润滑剂的。 在打滑的路面上撒些沙子、鞋底或轮胎表面做得凹凸不平、举重运动员手上擦镁 粉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加摩擦的。 39

14、、静摩擦力:阻碍物体间运动趋势的力叫做静摩擦力。 40、滚动摩擦力:阻碍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而产生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 41、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之间比较所得的结论一定是: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 动摩擦小得多。 42、研究滑动摩擦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结论:(注意:实验中小车一定要匀速运动)A: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如果数据可以看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就必须写成: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 条件下,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3、静摩擦里始终等于推力;滑动摩擦力等于物

15、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推力,当推力增加 时滑动摩擦力不变。若将所有外力撤掉,物体将保持最后一刻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43、常见摩擦力的类型: 汽车在发动机作用下、自行车在脚踩作用下正常运行时,前轮是滚动摩擦,后轮是静摩擦;刹车时车闸与钢圈之间的摩擦是静摩擦,前后轮子和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手与把手之间为静摩擦; 人走路鞋与地面、手握笔、传送带和货物之间的摩擦、手握住物体等都为静摩擦。 钢笔写字、卷笔刀削铅笔等为滑动摩擦 圆珠笔写字、圆木在地面上滚动、推带轮子的物体运动(如推自行车,此时前轮和 后轮与地面的摩擦)都为滚动摩擦 44、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的力叫压力。 45、常见的填写单

16、位或数据: 正常人步行速度 4km/h 成人体重 60kg 邮票的质量 30mg 1 升水 1 千克;重力约 10 牛 一个鸡蛋的质量 50g 一卡车白菜的质量 4 吨 一斤为 0.5kg 1N 的力为托起两只鸡蛋的力 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9.8N 如果求重力:先求出质量,单位化成千克,再乘 9.8N/kg ;相当于质量千克数的 10 倍 有些还要加些说明:如合力要有方向,如果问能不能还要给出结论。 46、实验题中问初步结论的要写表象的内容,就是看到的;若问进一步分析结论:要 写我们所学过的理论性结论。 第七章简单机械第七章简单机械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3,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这两个力必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