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考总复习资料 (4)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603451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中考总复习资料 (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科学中考总复习资料 (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科学中考总复习资料 (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科学中考总复习资料 (4)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中考总复习资料 (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中考总复习资料 (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中考总复习资料四(三)溶液的酸碱度和 PH 1、酚酞试液滴入下列溶液中,溶液里红色的是-( )A、盐酸溶液 B、氯化纳溶液 C、烧碱溶液 D、硫酸溶液 2、现有 100 毫升 PH=2 的溶液,若要使其 PH 为 8,应加入下列足量的何种溶液-( )A、PH=1 的溶液 B、PH=6 的溶液 C、PH=7 的溶液 D、PH=14 的溶液 3、人体内一些液体的 PH 值如下:血浆 7.357.45,胆计 7.17.3,胰液 7.58.0, 胃液 0.91.5,其中呈酸性的液体是-( )A、血浆 B、胃液 C、胰液 D、胆计4、维生素 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

2、病的抵抗能力。(1)取几片维生素 C,压碎后溶于 10mL 水中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几滴紫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维生素 C 的水溶液呈 性。(2)维生素 C 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易被破坏。请你想一想,如何食用黄瓜,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 C? 。5、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里会显示不同的颜色,可以为酸碱指示剂。现取三种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洒精研磨。各取少许,用稀酸或稀碱检验,结果如下:花的种类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花汁在稀酸中的颜色花汁在稀碱中的颜色玫瑰粉红粉红绿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大红花粉红橙色绿色请回答:(1)不能用做酸

3、碱指示剂的是 (2)已知苹果的近似 pH 为 0.9-3.3,将大红花汁滴入苹果汁中,呈现的颜色是 。 6、人进食时,由于唾液的分泌,往往发现进食开始至 10 分钟时,唾液的酸性逐渐增强, 10 分钟到 40 分钟时,酸性逐渐减弱,符合此事实的图形是图中的-( ) 7、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 pH,结果如下: 参照以上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牙膏是碱性的质 B 、草木灰可改良酸性土壤 C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橘子 D、 食醋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六、氧气、水和氢气1、如图所示,甲、乙两瓶的燃烧匙内分别盛有适量的红磷、硫粉,在等体积并充有1.01x105 帕空气的集气瓶内燃烧完全后,

4、冷却至室温, 在同时打开两边的弹簧夹,可看到的现象是( )A、水由导管同时进入甲、乙两瓶 B、甲、乙两瓶看不出变化C、水由导管进入甲瓶、乙瓶无变化 D、水由导管进入乙瓶、甲瓶无变化2、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氢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会被氧化成水 B、氢气在常温下性质不稳定C、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点燃,安静地燃烧、火焰呈红色 D、氢气和氧气混合就会发生爆炸3、下列物质的性质和量,不能直接用来鉴别物质的是-( )A、物质的密度 B、物质的酸碱性 C、物质的溶解性 D、物质的质量4、在 2H2O 通电 2H2+O2的实验中阴极产生和阳极产生的气体类,质量比为-( ) A、2:1 B、1

5、:2 C、1:8 D、8:15、在举行重大庆典时往气体飞扬,绚丽多彩,从安全角度考虑,轻气球中充入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七、碳及其氧化物 1、鉴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三种体,可根据它们的确-( ) A、燃烧现象不同 B、燃烧产物不同 C、颜色和气味不同 C、密度不同2、CO 和 CO2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无毒,一氧化碳有毒B、组成元素种类相同,但碳元素化合价不同C、都是纯净物、又是氧化物 D、都能溶于水,是生成酸3、要除去 CO2气体中混有不得 HCl,CO 和水蒸气并杂质、其装置有A、灼热 CuO B、饱和 NaHCO3溶液 C、浓 H2SO4,那么连接

6、顺序为 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关状况时不包括该气体B、是造成气候的主要气体 C、在蔬菜大棚,适量补充其含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D、 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的结合,使血红蛋携氧能力降低5、2003 年 2 月 1 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空中失事。有专家分析认为,其原因可能是航天飞机壳底部的石墨在空中脱落,击中机翼。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可以起隔热和保护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石墨( ) 。A、 能导电 B、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 C、密度小 D、硬度小,有润滑作用 6、地球变暖是由于大气中 CO2含量增高,CO2吸收地表辐射能量而导致气温升

7、高的现象。下列是地球变暖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有更多的极地的冰融化 B、海水的蒸发将增加C、树木的生长将加快 D、海洋水体 CO2的溶解度将增高 7、2004 年,美国科农学家通过“勇气”号太空车探测出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 (化学式为 DOS)的物质,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下列有关硫化羰(tError!Error!ng)说法正确的是- -( ) A、 硫化羰可用作灭火剂 B、 相同条件下硫化羰的密度比空气大 C、 硫化羰是酸性氧化物 D、 硫化羰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是 CO2和 SO2 8、今年 5 月 31 日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中,某

8、学生设计了右图 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香烟燃烧是否有_气体 生成。为了使香烟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活塞应向_ 八、铁及其合金 1、有关铁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有导电导热性质 B、有良好延展性 C、具有银白色光泽 D、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2、欲用简便的方法将铝粉中混杂的铁屑分离出来,可利用-( )A、它们的颜色不同 B、它们的密度不同 C、铁屑能被磁铁吸引 D、铁能与稀盐酸反应3、下列物质中,与铁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氯气 B、稀盐酸 C、硫酸铜 D、氢氧化钠溶液4、一物块漂浮在硫酸铜溶液中,现将一枚铁钉浸入该溶液,静置片刻,铁钉质量增加了0.8 克,

9、物块悬浮在溶液中,则铁钉的表面履盖了 克铜,物块(不参加反应)由漂浮变为悬浮的过程中,物块排开液体的质量将 (选填“增加” “不变”或“减少”)5、将铁置于下列四种环境中,最容易生锈的是-( )A、放置于干燥的空气中 B、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C、浸没于煮沸过的水中 D、浸没于油中6、用相同质量的铁和镁分别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能够正确反映情况的图是下列图中的 ,A 表示的 反应情况。7、某学习小组为探究金属的性质,将一根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实验现象记录如下:反应时间/min158101315实验现象少量气泡较多气泡大量气泡反应剧烈少量气泡反应停止铝条剩余试解释上述实验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现象

10、的原因: 。8、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它可以和冷水直接反应生成氢气,但它与煤油不会发生反应。 (1)把一块银白色的钠投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 (如图 A) ,可看到钠块浮在水面上, 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使钠熔化成小球,甚至会使钠和生成的氢气都发 生燃烧。 (2)如果在上述盛蒸馏水的烧杯中先注入一些煤油,再投入金属钠,可以看到 金属钠悬浮于煤油和水的界面上, (如图 B) ,同样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但是不发生燃 烧。 在笫一个实验所得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可以看到溶液呈 色。在笫二个实验中,钠也水发生反应,但不燃烧的原因是 9、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发现

11、问题小丽发现盛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易生锈;小茜发现自己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小玲发现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物质,好像生了“锈”一般。提出问题这三种物质“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收集证据回忆已有知识:铁生锈的条件是。查阅有关资料:“铜锈”主要成分是 Cu2(OH)2CO3(俗称铜绿) ;苹果“生 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实验探究:将四小块铜片分别按下图所示所示置一个月,观察现象如下: 由实验可知:铜生锈是铜与水、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铜变成铜绿 的化学方程式为。 得出结论经过交流讨论,三位同学认为这些物质“生锈

12、”除了可能与水有关外,还可能 都与(填物质名称)有关。 反思与应用利用所得结论填空:写出一种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_(2)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持期的建议_。 10、让我们和小亮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共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小亮在实验室用一小块生铁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到生铁表面出现_,同时发现反 应后的液体中有少量黑色不溶物。 提出问题:这种黑色溶物中可能含碳。 猜想与假设:将黑色固体的灼烧,如果黑色固体中含有碳,就会有_气体生成, 要想进一步确这种气体,可以用_来检验。 进行实验:小亮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到了预想的结果。 解释与结论:由此小亮得出结论: (1)生铁中_碳(填“含”或“不含”) (2)碳和稀盐酸 反应(填“能”或“不能” ) ,铁和稀盐酸 反应(填“能”或“不能”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