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实验中如何培养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1587441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化学实验中如何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化学实验中如何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化学实验中如何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化学实验中如何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化学实验中如何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化学实验中如何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化学实验中如何培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化学实验中如何培养浅谈化学实验中如何培养 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的观察能力论论文提要文提要:注重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我们对此进行 了大胆的探索: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前提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即仔细、 沉着、勤思、求实、创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保证是具有正确的方式方法, 即明确观察意义、激发学习兴趣,重视演示实验、严格规范操作,具体详细指 导、确定观察模式,围绕教学目标、强化学生注意,创设问题情景、积极引导 思维,发挥各种条件、提高观察能力。总之,化学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等的培养。 关键词:化学实验 培养 观察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

2、然科学,观察是实验中的重要环节,而人 们的大部分认识活动往往是基于观察,也依赖于观察,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 基础知识的理解。观察是一种能力。观察能力是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 力的基础。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就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通过本人的教学实践和化学教研组的共同努力,我认为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非常重要,下面谈谈我个人浅薄的看法。 一、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前提一、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前提(一)仔细。即观察时要细致,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变化。不仔细就不能 深入事物的精微,就不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就概括不出事物的规律。所以观 察不仅要看,还要仔细看,

3、要方方面面、里里外外、周密细致、精细观察。(二)沉着。对复杂事物的观察,特别是创造性的观察,往往需要付出艰 苦的劳动,需要有顽强的毅力,沉着不急躁。有些现象稍纵即逝,需要进行重 复观察;有些现象变化缓慢,需要长期观察;有些现象因试验失败,需要再试 验再重新观察。这些都需要沉着、稳重、有耐心,否则就不可能获得可靠、准 确、理想的观察结果。(三)勤思。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多问几个 “为什么”。观察不动脑筋,不积极思考,即使是新奇的东西放在眼前,也会错 过捕捉的机会;而处处留心,勤于思考的人,往往可以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 中获得重要的发现,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观察后要勤

4、于思考、分析、比 较、综合、概括,做出合理判断,得出正确结论,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四)求实。化学作为基础自然科学,对观察结果要抱实事求是的态度, 记录要真实,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凭主观想象任意修正或人为地臆造。 如果实验的观察结果与预期的不一致,要查找原因,认真分析,改进后重新 再做,直到成功为止。2(五)创新。在观察时,既要注意意料中的结果,更要注意意外的新情况、 新问题、新属性、新境界,我们可能有意想不到的重要事实的发现。1 二、正确的观察方法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保证二、正确的观察方法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保证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要讲求方法,并纳入整体教学计划和教学 设计中。在

5、方法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明确观察意义、激发学习兴趣在具体的教学中,通过实例说明培养观察能力的意义,是学生自觉地投入 观察训练的前提。学生明确了行为意义,就会避免盲从和被动,增强培养观 察能力的效果。如:在银镜反应的实验中,要指出“不注意观察银氨溶液的配 制方法,最后就生不成美丽的银镜”。而当学生的银镜反应实验失败时,也可 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强调观察能力的重要。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还要注意激发观察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2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进行积极自觉的观察,提高学生在观察能力训练中的积极性、能动性和持久 性。才能使他们获取正确的

6、信息,发展思维,获得知识,掌握技能,进而认识 化学变化规律。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设计为喷泉实验;分 子运动实验,可设计为“铁树”开花;“酸碱指示剂遇酸、碱变色”的实验,可设 计为“雨”落叶出红花开;3又如:观察硫酸铜晶体的几何形状,若能将该晶体 的形状用投影仪投映在屏幕上,经放大几百倍之后,学生观察兴趣就更浓厚。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技术处理方法,使被观察的事物和现象鲜明、清晰、 突出、强化、是增强观察兴趣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不 断改进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方法。 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提高观察兴趣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鼓励, 对观察能力的提高要肯定;在观察不成功时,要鼓

7、励学生增强信心,进行引导, 不可挫伤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重视演示实验、严格规范操作 演示实验本身除了有服务于知识讲授和技能培养的目的,还有一种示范 性的作用。正确的演示实验操作,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这样的演示实 验也才具有正面的观察价值,并有利于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演示实验明确 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如果教师做实验时几乎是一言不发,只管操作;或者 是对待实验漫不经心。那么,就失去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重要的示范机会, 缺乏有利的引导,不利于观察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提倡边讲边 演示,把能力培养纳入演示实验的教学目标中,除了“双基”教学任务之外, 还有包括观察在内的能力培

8、养任务。 (三)具体详细指导、确定观察模式 3在观察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除了要有准确的示范,必然还要有教师的具 体指导。其中除了课堂教学时,随时提示观察对象、观察内容和注意事项之 外,还应使学生建立通常进行观察时的一般行为模式。譬如: 1、观察气体的物理性质一般顺序是:(1)色、态、味;(2)密度(与空气大 小比较);(3)溶解性等。因为每一物质都具有它自身的一些物理性质,通过观 察发现这些特性,以分析物质的收集、贮存等。2、观察化学反应过程。如颜色变化、温度变化、体积变化、状态变化、 质量变化等。3、观察教师的操作。如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给 烧瓶中的液体加热,用蒸发皿给食盐

9、水加热,做银镜反应时进行的水浴加热 等。这一类观察对学生的要求更高,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学生观察不到位, 则学生的操作同样学不到位。 在对某些具体实验进行观察时,也应建立一些具体模式。例如: 在实验之前了解的实验示意图,可决定观察的意图、重点、并确定相应 的观察计划。按实验的意图,可分为:概念和原理建立的实验;性质实验;制法 实验;鉴定、鉴别实验;混合物分离实验;操作技能实验和实验设计等,对上述 各类实验进行观察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制法实验中,主要观察制备和收 集的仪器选择和装置中仪器连接以及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对性质实验,侧重 观察反应物、生成物的性质、状态,反应条件和反应现象。 有了观察

10、行为的一般和具体模式,就有利于进行计划性观察,提高观察 效果和观察能力。然而上述的模式并不能完全取代观察计划的制定。为了培 养学生全面、准确、有效地进行观察,应指导学生在观察前制定观察计划,其 中包括:目标、取向;程序、要求;方式、方法;反馈、处理。 (四)围绕教学目标、强化学生注意 实验中观察要有一定地目的,只有有目的的观察,才能深入、细致、有效。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围绕实验目的,积极运用心理学中的“注意”规律,4 把学生的观察活动引向正确轨道。注意是人人都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学生 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会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实 验,他们的心理活动就会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

11、示范操作上。学生专心致志地 获取知识,引起注意,学习兴趣盎然,产生探求知识的强大动力。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是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只有 实验前让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观察,才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才能使学生对实 验的观察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例如:“燃烧条件探究实验”,应围绕是否燃烧 进行观察,不应围绕是否有白烟的产生。 (五)创设问题情景、积极引导思维 观察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由于观察只能起到接受信息的作用, 人脑接受到的各种信息中,既有本质的信息,也有大量非本质的信息,必须 对它们进行筛选加工,抽取其本质的部分,这就要求观察者具有敏锐的观察4力,这种敏锐的观察力,

12、学生不是一开始就具备的,需要我们运用多种方法 加以培养锻炼。 培养观察能力,形成观察习惯,都要求有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学习和掌 握观察的基本技能,知道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这说明观察是一种以有明确 意识的思维作为指导的活动,在一定的思维启示和要求下进行的。建立这一 活动过程,不应靠平铺直叙的讲述,而应根据思维内容的层次设问质疑,引 发观察前的思考和观察的取向及重点。如在学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提出 “制氢气的固体反应物用铁粉、镁带、铜片还是锌粒好?”当分别观察了对比 反应时,感知效果就更深刻。还可提出“对物质的实验室制法重点要求掌握什 么?”,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观察前就明确观察行为的取向是“物

13、质反 应装置”,再进行观察就能做到:准确、有序、完整、细腻,从而提高观察质 量。 观察是手段,旨在发现和探索。要将观察得到的信息,通过分析、比较、 归纳、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达到认识事物及其变化规律的目的。在观察时, 学生往往容易被事物的性状和变化的现象所吸引,而停留在单纯的感官被动 反应上。这就要求教师设问质疑,引发学生相应的思维活动。如:对于“氢气 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在观察中总要提出一系列问题:“氧化铜是什么颜 色的固体?”“为什么氢气通入试管之前要验纯?”“经验纯的氢气通入试管中, 为什么过一段时间才对试管中的氧化铜进行加热?”“在加热的条件下,氢气 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红色固体物

14、质是什么?”“停止加热后,为什么还要继续 通氢气,直至试管冷却至室温?”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就是对学生思维的引 发和引导,从而达到掌握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技术原理的目的。 通过感性知识得到理性的认识。 (六)发挥各种条件、提高观察能力 提高观察能力并非教学的目的和归宿,而是要通过观察积累大量的感性 材料形成概念,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关键的本质性的思维结果。通过 实验观察能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但这些感性材料往往还具有片面性,导致 不能形成概念,因此必须从不同角度,不同情况加以观察,提高学生多方位 的观察能力 。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方位的观察能力,除了通过化学实验 之外,

15、还要努力开拓观察的时空范围,借助多种手段、多种媒体,努力创设观 察机会,接触多种观察现象和情境。其中包括结合教材内容和工、农、科技发 展的音像资料的选用;制作和应用多种教具、模型、图片、投影片;组织和开 展化学课外小组活动;开放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进行探究性实 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这样,可以丰富和扩大学生的观察领域,增加学生 多方位观察能力的场合和机会。5总之,实验能提供大量丰富的素材,都是靠观察来获得的。在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全面提高化学教育教学质量 和提高人才素质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参考文献 : 1傅道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 2002 24,邵瑞珍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学与教的心理学 , 1994 3李萍,哈尔滨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学化学,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