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提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586212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提纲(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数学 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提纲教材介绍提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是以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100 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

2、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数学实践活动等。(一)计算教学内容(一)计算教学内容1100 以内的加、减法笔算以前安排在六年制义务教材第二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在第三册)。2表内乘法(1)表内除法没有结合表内乘法在本册出现,主要目的是分散难点。(2)仍分成 26、79 两段编排,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时间。(二)空间与图形(二)空间与图形1长度单位(更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内容和义教相同,但注意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2 角的初步认识3 观察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三)统计(三)统计仍然让

3、学生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四)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推理)(四)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推理)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本册主要是简单的组合思想和简单的逻辑推理。(五)实践活动(五)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编排还处于一个开始阶段,对实践活动的认识也各不相同,究竟什么样的活动才叫实践活动,应该怎样进行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分哪几个层次,在教材上应该怎么呈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目前是按两个方面来编写的。一是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如“生活中的数学”。二是单独安排,大体上可以分这样几个层次:1.在活动中巩固数学知识。2.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3体会课题研究的过程

4、。 在实践活动中,一定要让学生活动起来,在活动中体会、应用数学知识。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看一看,摆一摆”,属第一个层次,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学生一方面巩固数学知识,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本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掌握 100 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 100 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

5、立 1 米、l 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 =100 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 格表示 2 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

6、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三、各单元介绍三、各单元介绍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长度单位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背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长短、高矮,会用直接和间接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但都不是从量化的角度比较。如这个东西长多少,这个东西比那个东西长多少并不知道。本单元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从量化的角度进行比较。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认识线段二、编排特点

7、二、编排特点1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它在呈现时,常常省略了其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小学生由于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但是个体的认识应遵循人类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2重视长度观念的建立。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 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他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

8、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比如,学生形成了厘 米、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就不至于产生“米厘米”的错误。再比如,即使有些学生熟记进率,并能正确进行名数的化聚,但在完成诸如“一张床长( ),一个文具盒长( ),一本书厚( )”之类的练习时,却不能正确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这样的例子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应当重视计量单位观念的形成,并将这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为了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和 1 米的长度观念,教材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比如,教学 1 厘米时,借助图钉、手指的宽度帮助学生建立厘米的表象。教学 1 米时,伸开两臂比划米有多长,体验 1 米的实际长度。(2)

9、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一方面可以丰富测量的经验,体会数学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有关长度单位的观念。如测量铅笔、身高、黑板等各种物体的长度,测量跳远的长度。让他们认识一些不同的尺子,实际练习读取厘米尺与皮尺等尺上的数值,充实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长度观念。(3)培养估测意识。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这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估测既可以巩固长度观念,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教材在学生积累了足够的实际测量经验后,给他们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量感与估测策略。如第 6、8 题

10、。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线段与直线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去是利用“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来教学的。但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无限的特点学生不容易理解,实际生活中无法借助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采取给出线段、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三、具体编排三、具体编排1长度单位例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源。(2)从量化的角度测量物体的长度:选一个物品作测量标准,了解所测物体有多少个测量标准那么长。(3)通过两方面体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量不同。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不同长度,得到

11、的测量标准数量可能相同。得出结论: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同一长度,得到的单位长度数量相同,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所以,在测量、比较长度时,必须使用同一测量标准。(4)使用 1 厘米见方的正方体,一是学生的学具里都有 1 厘米见方的正方体,二是为了后面引出 1 厘米的概念。其实,还可以使用其他的单位长度,如曲别针、硬币等。在实际生活中,根据测量、比较的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单位长度。不同的国家选用的单位长度也经常是不同的,如我国的寸、尺、丈,英国的英寸、英尺,国际通用的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认识厘米(1)例 1 中已经引出了将正方体作为统一的单位长度,但每次都拿正方

12、体不方便,由此引出直尺,向学生说明直尺是人们为了方便测量而发明的,尺上的刻度都是统一的。并用一条线段引出1 厘米的长度。(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把正方体、直尺、线段放在一起,使学生初步感受 1 厘米有多长,同时也为用直尺测量长度做准备。教学时,要让学生拿出一把尺子观察一下,认识一下尺上的刻度及实际长度。学生初步认识“1 厘米”的实际长度后,设计了估计图钉的长大约是 1 厘米和量量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 1 厘米两个活动,使用多种直观物体帮助学生巩固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 1 厘米的表象。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想想还有什么东西大约是一厘米长。例 2(用厘米量)教材中给出

13、了量纸条长度的正确方法,但只是其中一种方法,教学时如果学生能够发现更多的方法,要给以鼓励,如从 1 厘米量到 6 厘米,可能有的学生知道用 61=5 厘米,但也要引导学生避免看成 6 厘米。认识米(1)米尺的引入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通过用学生尺量黑板,感觉到很麻烦,很自然地引出。(2)与“1 厘米”的认识一样,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 米”的长度表象。实际观察米尺量身高量臂展借助自己的身体,又有横向,又有纵向,把一年级上册学习的长短、高矮统一成“长度”的概念。例 3(米和厘米的关系)(1)通过用不同的工具量 1 米长的绳子,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去发现米和厘米的关系。例如,

14、教学时可以提出问题“你知道 1 米等于多少厘米吗?”然后提供各种各样的工具,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去探索,教材上量绳子的活动只是提供一个范例。(2)教材上开始出现卷尺、皮尺(做一做),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测量工具,并理解根据不同的测量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2线段认识线段以前:先讲直线,再引出线段“在直线上点两个点,这两个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修订教材就改过来了。(1)用三个直观图直接形象描述出线段的特征:直、有两个端点。(2)让学生运用量长度的方法量出线段的长。画线段与量长度一样,教材只是给出了最基本的画线段的方法,学生如果有其他方法也可以。四、教学建议四、教学建议1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15、。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能够在实际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 1 厘米、1 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尽量不要把直线和线段进行对比。)过去线段是从“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来教学的,现在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改编了教材。因此教学线段时,不应再从线段与直线的关系来教学,而应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如果教师要补充线段的练习,尽量不要将直线与线段进行对比。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1

16、00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背景:一年级下册学生学过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学生对于相同数位的数相加,进位、退位等思想和技巧已经基本掌握,二年级下册还将学习百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本单元在整个学段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3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5加减法估算二、编排特点二、编排特点1从实际情境中引出计算问题,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计算问题的过程。课标“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乘车参观博物馆的问题两位数减两位数:奥运申办城市得票数的比较问题解决:学校卫生评比连加、连减:摘西瓜、运西瓜加减混合:公共汽车上、下人加减法估算:购买日用品需带多少钱所以,计算内容本身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2借助直观操作(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3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