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突出主体性激发能动性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158357 上传时间:2017-08-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突出主体性激发能动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突出主体性激发能动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突出主体性激发能动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突出主体性激发能动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突出主体性激发能动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突出主体性激发能动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突出主体性激发能动性论文关键词:创新能力主体性能动性 论文摘要: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创造条件,营造学生主体操练的氛围;发扬民主,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设计练习, 强化学生学习的动机。 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中语教学中,教师切实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自主求知,大胆探索,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前课堂教学素质化的显著标志。在教学中

2、,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利用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紧密结合语文教材本身丰富的感染力,激起学生寻根究底的心理倾向,促使学生的好奇心上升为求知欲。把“教”的2愿望转化为“学”的内在需要。在导入新课时,我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 采用故事引入、设置悬念、问题质疑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引导他们在兴趣盎然的良好精神状态中投入新课的学习。如教学斑羚飞渡一课,板书课题后,我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羚羊为什么飞渡?在什么情况下飞渡 ?飞渡的结果怎样? 这些问题

3、的提出在学生头脑里留下了悬念,激发他们去探寻答案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实现最佳学习效果。 二、创造条件,营造学生主体操练的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说过,课堂教学的成效依靠师生共同努力。教师应着力改善课堂教学结构,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努力营造一个全体学生积极学习的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教师要精心设计“最近发展区”,视学生学习的需要, 再现已知的学法或相关的知识,通过调动学生耳听、口说、眼看、动脑、动手等感官功能,激发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活动的

4、内在动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自己能读懂的就不再去讲,自己能领悟的就不再分析,腾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问、去读、去讲、去写,自己去品味,自己去想象,自己去评论 ,教师只在关键的地方点拨一下。实践证明,学生在课堂上有效的操练活动时间愈多,知识内化率就越高,保持的时间就3越长久,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就越强。 三、发扬民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发展学生个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教学要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一方沃土,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 学氛围, 创设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机会,让学生在没有顾忌、没有压力的宽松的心态中,发表自己的所思所见,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5、如我在教海燕一课时,引导学生对教材中海燕的形象进行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自我感悟。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引导学生围绕“菲利普夫妇态度的变化”这一问题进行发散式议论,老师尊重每个学生, 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以平等的姿态积极参与议论,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 发言踊跃,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强化, 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四、设计练习,强化学生学习的动机 作业是巩固新知、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紧扣教材, 精心设计新颖、灵活、多样的作业,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于标新立异, 不断强化学习动机。作业设计我主要突出了三性:趣味性,趣味性浓的作业是激发学生主动作业、培养其良好的作业习惯的动力

6、。层次性,学生的知识基础、智能水平往往存在着差异,传统的“一刀切”式的作业往往忽略了这种差异。发展性,发展性作业有助于学生拓宽4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促进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不断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学习是一项以个体参与为主的认识活动,没有学习者主体的参与教学很难有所成就。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学生,确立民主教育思想,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 去唤醒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许多成功的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好,学习积极性高,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应当不断更新和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出色表现要加大激励力度,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在教师激励和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过程,从而推进整个课堂教学由教向学的彻底转变,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新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