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 总论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1578643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基础 总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会计基础 总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会计基础 总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会计基础 总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会计基础 总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基础 总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基础 总论(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前 言言一、简介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基本情况一、简介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基本情况 1、 我国会计行业工作类别 第一种是“做会计” 第二种是“查会计” 第三种是“管会计” 2、 会计行业发展前景 3、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相关政策: 由财政部组织全国性考试,该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各地自行编制教材及安排考试时间。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必须要有会计证。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 会计基础 、 初级会计电算化 (或者珠算五级 ) 。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免试规定: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申请人符合基本 报名条件且具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中专

2、以上(含中专,下同)会计类专业学历(或 学位)的,自毕业之日起两年内(含两年),免试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五级)。会计类专业包括:会计学、会计电算化、注册会计师专门化、审计学、财务管理、理财学。会计从业资格报名条件:(1)遵守会计和财经法律、法规; (2)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3)具备会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 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有的省市一年四到五次,有的省市每年举行两次考试,分上半年和 下半年,有的省市每年一次。部分已采用了无纸化考试,具体报名时间以当时财政局公布 的通知为准,考试时间以当地财政局印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知上的时间为准。 考试题型和形式:各地不完全一样,一般题型包

3、含: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 简答题、财务处理题、综合题等。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有些城市采用 闭卷笔试,初级会计电算化采用上机考试的办法,但目前大部分省市已三科全部采用上机 考试,即无指化考试。 试卷满分 100 分,60 分合格。会计从业证一经取得,全国范围内有效。 三、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三、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1. 制定计划一个好的计划是我们保证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计划制定后最重要的就是执行。制定 计划时我们可以考虑一些机动时间,制定的计划要可行,但是制定计划后一定要不折不扣 地执行。要想顺利通过考试,最好用一个月时间学习教材,一个月时间复习。但由于报名 时间不一样,

4、学员的复习时间也不一样,考试早的同学会非常紧张。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 时间连学习再拿证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学员付出的努力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同 学们要根据自己的考试时间制定复习计划,拿出考大学的精神,专心备考,争取一次通过。2.系统学习教材是一个体系,反映了我们日常会计工作的系统过程,所以我们学习的时候也要站 在系统整体的角度去学习,在整体把握教材体系的前提下掌握各节的知识点。 3.结合练习我们最终的目的是通过考试,作为应试考试,适当的练习是必须的。对于做错的题目 要反复多做几遍,加深印象。往往我们学习的时候开始做错的题最后还是会做错,这是由 人的惯性思维决定的,所以一定要多做几遍,打破这

5、个惯性思维。 4、充分利用考前的一小时,同学们在复习中实在记不住的知识点,利用考前一小时强 化记忆,瞬间记忆的效果有时是非常惊人的。 5、严格掌握考试进度。看好题型,注意审题,会做的题决不丢分。6、考试时要排除干扰,看到有人离开考场时,不要紧张,有些人是不会答题而离开考 场的。 7、综合上面的学习方法:从听课到考试教材应该最少读 5 遍。 一读课前预习先,从师二读课堂间,温故知新读三遍, 四读再把习题练,五读复习迎考试,胜利通过笑开怀。 四、授课特点四、授课特点1.指明重点、讲解考点作为应试考试的培训,我们在对知识的拓展和深化上就会比较少,主要是对教材重难 点进行讲解,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通过考

6、试。讲课的时候会强化考点,所以讲义会相对简 单清晰,展现的都是重要内容。2.结合习题讲解前面提到过,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也会在一些容易出错、容易被考察的知识 点上辅助做一些习题的讲解,通过习题的讲解引导大家熟悉考题。3、同学们把讲义下载打印出来,讲义的内容都是重点内容。打印教材的学员,把老师 讲的内容用黑笔划上,在讲授的内容里老师还会指明考点,再有色笔涂出来。 五、教材体系五、教材体系会计基础是入门课,因为绝大部分学员都是初学者,因此这门课程在 3 门课程里 相对较难,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多,怎样将教材的内容通过某条线把他连贯起来非常重要。 在掌握了整体线路的基础上,再有的放矢。掌握重点、

7、难点。则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因此 学习过程中重在理解。本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目录具体如下: 第一章:总论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第四章:会计凭证第五章:会计账簿第六章:账务处理程序第七章:财产清查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第九章:会计档案第十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内容概况:1、从教材目录上进行分析从教材目录上进行分析,会计基础实际上就是让大家掌握会计核算的方法和内容核算的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 查和编制会计报表也就是我们第二到第九章的内容核算内容: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支付、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核算、

8、资本基金的增减、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第十章的内容。2、从实际工作角度来分析从实际工作角度来分析,会计基础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会计人员怎么提供企业发生的信息(1)怎么做经济活动(业务) (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会计报表。同样反应第 二章到第九章内容(2)处理的经济业务内容是什么经济业务会计分录编报表(第十章的内容)这十章的应试学习中,每个知识点的学习方法是不一样的,有些虽然是重点但也只是 简单记忆就可掌握。有些一定要通过理解才能掌握的。所以我们要花更多的时间放在那些 需要理解才能掌握的知识点上。需要学员在学习中要重点理解掌握的:概括起来有概括起来有:会计会计 6

9、 6 要素、要素、2 2 等式、等式、2 2 报表报表6 要素: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债权人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6 要素的含义、 内容和反应 6 要素的科目和账户及其增减变动和余额是本教材的重中之重,也是整个教学 的难点。2 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是帮助理解复式记账和会计分 录的关键。 2 报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其内容及编制方法是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第一节第一节 会计概述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起源于生产实践,是为管理生产活动而 产生的。 1、含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10、,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 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例题单选题】会计是以( )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 经济管理工作。A.数量 B.金额 C.货币 D.时间 正确答案 2.分类 (1)财务会计:主要侧重于向单位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 量情况等有关信息,而且侧重于过去的信息;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现金流量。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2)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于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

11、 需的相关信息的,而且侧重于未来的信息。 【例题判断题】管理会计侧重于过去的信息。 正确答案(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会计的方法是指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内容、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会计的方法包括会 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所应用的方法,它是整个会计方法 体系的基础。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设置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归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2)复式记账,是对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 中作相互

12、联系的登记,从而能够全面、系 统地核算经济业务对各会计要素的影响及其结果。(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业务责任,并据以 登记账簿依据的书面凭证。(4)登记账簿,就是根据会计凭证,在账簿上连续、完整、系统地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 专门方法。(5)成本计算,是按一定对象归集各个经营时期发生的费用,从而计算各个对象的总成 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6)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 数,查明账存数与实有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7)编制会计报表,是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定期总括地反映企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经营 成果和现金流量变动

13、情况的一种专门方法。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即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以会计语言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 上对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会计的本质就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它属于管理范畴。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 高低,对会计的职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经济关系的日 益复杂和管理理论的不断深化,会计所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其职能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人们一般认为,会计具有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和 评价经营业绩的功能,

14、其中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一)会计的核算职能 1、含义: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它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也称反映职 能。它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 特定对象(或称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的功能。 (1)四个环节(理解)确认(能不能记账或用不用记账)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会计处理;例如,公司部分员工离职不用做会计处理;公司销售了一批新产品应该记账。记录(怎么记)将发生的经济活动在会计特有的载体上进行登记的工作;例如,上面的业务,经确认后确定产品销售收入为 10000 元, ,根据

15、借贷记账法,我们 在凭证和账簿中都会记录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计算(记多少)对已确定可以进行会计处理的经济活动确定其应记录的金额;例如,上面提到的销售产品,通过计算后我们才能确定其收入的具体金额。报告通过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信息。 (2)三项工作 记账是指对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在账簿中进行登记;算账是指在记账基础上,对企业单位一定时期的收入、费用(成本)、利润,和一定日 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计算 报账是指在算账基础上,对企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就行政事 业单位而言,则是对其经费收入、经费支出、经费结余及其财务状况),以会计报表的形式 对有关方

16、面进行报告。 记账(在账簿中登记)算账(对各要素进行计算)报账(以会计报表形式进行报告) 。2.分类事前核算:进行预测、参与决策事中核算: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通过核算和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 使经营活动过程按照计划或预期的目标进行。(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1、含义:会计监督职能也称控制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 定对象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合法性审查是指保证各项经济业务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执行国 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杜绝违法乱纪行为; 合理性审查是指检查各项财务收支是否符合特定对象的财务收支计划,是否有利于预 算目标的实现,是否有奢侈浪费行为,是否有违背内部控制制度要求等现象,为增收节支、 提高经济效益严格把关。 2.分类:事前监督(过程之初) 、事中监督(过程之中)和事后监督(过程之后) 。(三)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上述两项基本会计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