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练习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41569479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练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那条河流那条河流我怀念那条河流。a远远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独的琴弦绷在原野上,任风雨和岁月弹拨。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耳朵。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这音乐、这波涛的诉说、这不 尽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柳荫是理所当然的,洋槐洁白芳香的花絮是理所当 然的,竹林里布谷鸟黄鹏鸟的啼鸣是理所当然的,两岸湿润的炊烟和歌谣是理所当然的。当 时幼稚的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念头:这河流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理所当然属于我们。 我在河湾里学会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势、青蛙的姿势展示给水中的鱼;我仰躺在水床上,看 天,在天蓝和水蓝之间,我是漂浮的梦。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 没有多余的恶

2、,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的成功仅仅是防 止过分的伤害。在横波河湾的时候,我遭遇过一条水蛇,小小的头昂着,更小的眼睛圆睁着 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测的水里横渡它的命运。我在竹林里制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个音孔),我在静夜里向身后 的村庄和远方的岁月吹奏。当时,我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奇迹,我不觉得我内心的水域,有一多半来自这河流的灌溉。 我那浮浅、单纯、蒙昧的心里,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没有想过这河流会有断流的时 候,我没有想过它似乎源远流长的水,是来自哪里?它的温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样一点 一滴汇成?带着它的涛声和波光,我湿淋淋地走了。我走到哪

3、里,就把它带到哪里,我是它站起来 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记忆里流淌着它的乳汁。我仍然觉得它理所当然存在于那里,理所当然属于我,属于我们,而且永远。年前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横卧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 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芦苇荡都已消失,荒堆上,有人在埋头 挖坑淘金;三五个小孩,在放一只风筝,几双眼睛一齐向上,望着空荡荡的天空,和那只摇摇 晃晃的风筝。我已找不到当年游泳的地方,那让我感到河水深度、照过我少年倒影、用蓝色的旋涡激 起我最初诗意想象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盖。我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头,去大哭一场,让泪水复活这条梦中的河流。这时

4、候,才痛彻心肺地明白:天地间没有理所当然永远属于我们的事物。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地去珍惜这才是惟一属于我们的理所当然。b我们不过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我们不愿成为干鱼,但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 折腾成干鱼。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爱,枯竭了;我们内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而是 注满了污水,堆满了垃圾。我该怎样打开内心的纯洁水源,复活那死去的河流?(节选自散文20012)1第 3 段有四个由“理所当然”构成的排比句,强调了“我”_的心 态。文中与此相照应的句子还有“_” 、 “_”等。 (取首尾词,中间可打省略号) 2结合语境,揣摩并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

5、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没有多余的恶,小小的身体 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 ”两个“小 小的”描写出_, “战争的恐惧” 、 “过分的伤害” 表现了_。 “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横卧在前面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 言诉说着沧桑。 ”本句采用了拟人手法, “遗体”描写出_的惨境,“无言诉说”呈现出_的气氛,全句抒发了作者 _的感情。 3结合全文,简析划线句 a 和 b 的深层含义。 a 句为什么把河流比喻成“孤独的琴弦”? 答:_ b 句怎样理解“我们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为什么说“我们很可能要把自 己折腾成干鱼”? 答:_ 4

6、填空答问。 统观全文,作者用了对比的写法:写河流,当初_,现在 _,反差强烈;写”我”对河流的认识,当初以为“_” , 现在意识到要“_” ,变化巨大。 结尾部分, “我内心的河床”指_,作者希望”复活? 的不仅是_,而且是_。 5请根据你对本文的感受,以“我怀念,它曾使我”的形式写一句话。 (不超 过 20 个字) 答:峭壁上的树峭壁上的树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 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搏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没有死,一 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

7、叶从此,你就在这里安 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是故乡 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 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地 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 还是努力地茂盛着。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

8、人伺候、抚慰,动辄就 使性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 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肴,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 惧孤独。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 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它真诚 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 们所不见。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 像珍珠

9、,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 奇怪的想法:小酸枣,或许正是那颗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到的一颗心吧!有了心,它 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1选文前四段从哪两个方面写了酸枣树生存条件的恶劣?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答:_ 从第五段中找出具体体现“不鄙位卑,不薄弱小”的语句,用横线在原文上标出。 文中“像俯冲搏猎的雄鹰” , “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 , “像万仞峭壁的灵魂” ,其 中加点的“雄鹰” 、 “风景” 、 “灵魂”分别指什么? 答:_ 写出本文的行文线索。 答:_ 文中写酸枣树的同时,写了桃李杨柳四种树;课文白杨礼赞也在写白杨树的

10、同 时写了楠木,两篇文章在这里运用的共同写法是_,这样写的目的是突出 白杨树的_,突出酸枣树的_。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 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 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 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阅读训练】 1 “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 A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 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 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

11、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2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3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 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 的作用。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 【原文】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 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 ; 冕小儿,恬若不知。 【阅读训练】1 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2、 窃入学舍 辄默记 儿痴如此 恬若不见 2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必以分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以刀劈狼首 3 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 4.句子翻译。 (1)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2)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原文】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 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 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邻居有烛而不逮 衡乃与其佣作 资给以书 遂成大学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3与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何以战 D必以分人 4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