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1568167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工程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工程生产区(一期)厂房改造工程生产区(一期)厂房改造工程施工总承包施工总承包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专专 项项 施施 工工 方方 案案目录目录1 1、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12 2、工程概况及特点、工程概况及特点-1-13 3、施工部署、施工部署-1-14 4、具体施工方法、具体施工方法-2-25 5、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4-46 6、安全环保措施、安全环保措施-4-47 7、混凝土的检验、混凝土的检验-5-58 8、安全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5-59 9、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现场文明施工管理-6-61010、应急救援措施、应急救援措施-8-8

2、11、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本工程施工图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2.工程概况及特点工程概况及特点2.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工程生产区(一期)厂房改造工程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张郭庄甲一号南车二七厂内,本工程为原车间厂房改造为锅炉房。厂房长 72m,宽 18m,首层建筑面积为 1339.43,改造建筑面积为1678.

3、72,建筑高度 12.27m。本工程基础为独立基础,下面有 100mm 的C15 的混凝土垫层,基础深为 2.7m。独立柱为 0.5m*0.5m,高 5.4m,楼板厚度为 150mm。采用商混。2.2.工程特点工程特点1.2.1.混凝土一次性浇筑量大,混凝土浇注设备及运输设备的强度和能力以及其它有关水电保障能力,必须满足一次性整体浇注混凝土的施工要求。21.2.2.基础结构复杂,顶面和底部标高繁多,混凝土浇注时的工作难度较大。1.2.3.混凝土块体大,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保温、保湿、养护措施要求严格,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 25,做到有效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及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3.施工部署施

4、工部署3.1.总体划分总体划分由于设备基础混凝土大,为保证良好的整体性,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不得留垂直施工缝。将该设备基础总体分成两次浇筑完成,第一次为底板浇筑,第二次为底板以上基础大面积浇筑。3.2. 混凝土供应混凝土供应本工程使用的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的搅拌及运输能够保证本工程一次性大方量的浇筑。3.3.混凝土作业环境混凝土作业环境3.3.1 每道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对基层进行彻底的清理。采用水冲或空压机空气吹冲,将施工缝的灰尘吹出、杂物冲洗干净。3.3.2 雨天不宜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提前作好安排。若在浇筑过程中遇雨,则用塑料布将浇筑后的混凝土面盖严,防止雨水冲刷。雨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5、,要将存留在模板上的积水,并作好模板检查,纠正因雨所造成的模板变形。 3.4.混凝土输送泵的配备混凝土输送泵的配备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为保证混凝土能够连续浇筑,不出现冷缝;浇注砼时使用混凝土输送泵输送。根据轧机基础的特点,,最大浇筑面出现在底板,因为底板面积大,厚度高,而基础本体及顶板大,浇注时都采用分层连续浇注。4.具体施工方法具体施工方法4.1.4.1.混凝土浇筑原则混凝土浇筑原则4.1.1.由于独立柱较高,竖向应逐层上升,再分层浇筑,次一层应在已浇筑层凝固之前进行,不使产生实际的施工冷缝;为便于沿水平逐层上升并方便检查,在基础的内模板每隔一定距离,测上标高,划上分层线,使之便于观测和控制;

6、各浇筑区浇筑,下灰,速度应大体均衡,这样可避免层次不一,高低不平。不然,如果造成了大的高差,会使模板偏移,或振动低处混凝土时,使高处已振实的混凝土受侧振而松塌,且应使中部的混凝土略高于四周边缘的混凝土,以便使经振捣产生的泌水从四周侧模板缝隙中渗出。4.1.2.为了保证螺栓及模板的位置不因泵管的振动而发生移动,故严禁输送泵管线与螺栓钢架、螺栓套管及模板支架相碰,以免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因泵管振动使螺栓、模板位置发生偏移,造成质量故。特别是在基础顶部,预埋有许多螺栓,浇筑时,应沿主管线增设钢架,在钢架上面铺设脚手管,输送管走在脚手管上面,以脚手管的来回滚动来减免泵管的振动,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于泵管的

7、振动而导致螺栓、模板位置的偏移。4.2.4.2. 混凝土的浇筑振捣混凝土的浇筑振捣44.2.1.由于该基础大,个数多应分区下灰进行振捣,每个基础内内应配备振捣设备 12 台。4.2.2.振动器振捣顺序,应依浇筑顺序而定,可沿垂直于浇筑的前进方向往返进行,插入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依次进行,不得遗漏,达到均匀振实。插点排列通常成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前进,各点之间成梅花状布置振动棒的移动距离不得超过其振动半径的 1.5 倍,间距 50cm 左右,每次振动时间应视情况而定,如钢筋稠密部位应适当增加时间,总之,振动棒应垂直插入,快插慢拔,逐点移动,每次插入抽拔时间应不少于 815s,以表面泛浆,不出现

8、气泡,无明显下沉现象为宜。振动要尽量避免过分振捣,否则会使混凝土产生离析,对混凝土的均质性有害。振动棒插入深度以穿过被捣层 35cm,但不超过下层表面 10cm 为宜,不得过深或过浅。同时应防止用振动棒去振动模板、钢筋、螺栓固定架等,以避免发生偏移变形。4.2.3.分层浇筑应注意同一部位高低相差不应过大,避免捣固后,灰浆流向低处,而造成离析现象,当出现高差过大,可将分层度调整一遍,求得高差相近后,再继续分层浇筑。基础每一部位浇筑到顶振捣收水后,应随即整平,用抹子反复搓,压实、抹光,以避免出现风干和干缩裂缝。4.2.4 混凝土浇注完毕终凝后应及时在上表面覆盖养护,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 14d。4.

9、44.4 板混凝土浇筑:板混凝土浇筑: 浇筑楼顶板混凝土时,将混凝土输送至作业面,采用赶浆法浇筑,振捣采用平板振捣器,随浇随用刮杠刮平,并用木抹子将表面搓平拍实。在5混凝土初凝前后再用木抹子搓毛一遍,墙体边缘部分要多次刮平并用铁抹子压光,以有利于模板支设,并防止烂根现象。 顶板采用一次浇筑完成,如特殊原因需设立施工缝,施工缝按要求留设在跨中 1/3 范围内,不得随意更改位置。 4.54.5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工作在浇筑完成后立即进行。普通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7 天。 平面和立面混凝土养护均采用浇水的方式进行养护,浇水应连续进行,每次洒水以润饰混凝土表面为原则,不得造成肆意流淌,造

10、成其他工序的施工麻烦,浇水要确保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对混凝土进行保湿、保温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拆模时间,提高混凝土的拆模强度,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梯度。必要进采取保温养护,使缓慢降温,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徐变松驰效应,削减温度收缩应力。同时加快基础四侧回填土,避免长期裸露,导致降温收缩与干缩共同作用,使应力叠加。5、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5.1.成立专门的混凝土浇筑班组,安排专人进行负责。要求各班组人员认真做好轧机基础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对在砼浇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通知现场负责人员,并及时处理;要求各班组要认真做好砼浇筑过程中的交接工作,按时进行交接班。5.2.对进场的商品混凝土安排专人进行

11、负责检查验收,做好相应的记录,确保混凝土的塌落度及入模温度等指标符合质量要求。5.3.按要求进行混凝土试块的制作。5.3.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65.3.2.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 1000m3 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 200m3 取样不得少于一次;5.3.3.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5.4.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6、

12、安全环保措施、安全环保措施6.1.混凝土浇筑开始前,对混凝土浇筑所使用的各项设备进行无负荷试运转,检查运转正常,操作人员应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振动器不能挂在钢筋上,湿手不能接触电源开关。6.2.混凝土浇筑开始前,保证混凝土运输道路畅通。6.3.混凝土运输、浇筑部位应有安全防护栏杆,操作平台。6.4.用电应按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进行设置;各类配电箱、开关箱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所有配电箱应外观完整、牢固、防雨、箱内无杂物;箱体应涂有安全色标、统一编号;箱壳、机电设备接地应良好;停止使用时切断电源,箱门上锁。6.5.施工用电的设备、电缆线、导线、漏电保护器等应有产品质量合

13、格证;漏电保护器要经常检查,动作灵敏,发现问题立即调换,闸刀熔丝要匹配。6.6.夜间作业应设置充足的照明。6.7.机械进入作业地点后,施工技术人员应向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任务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操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听从指挥,遵守7现场安全规则。6.8.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集中精力正确操作,注意机械工况,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将机械交给其他无证人员操作。6.9.实行多班作业的机械,应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接班人员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工作。6.10.机械不得带病运转。运转中发现不正常时,应先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6.11.使用机械与安全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

14、首先服从安全要求。6.12.混凝土运送罐车每次出场应清理下料斗,防止混凝土遗洒。7、混凝土的检验、混凝土的检验7.1 作好混凝土的原材料检验,控制骨料粒径和含泥量,进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加强搅拌和操作控制,混凝土薄层浇筑,并进行二次振捣,以配制优质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极限位伸强度。7.2 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跟踪监测:在轧机基础相应设置测温孔,每个测温孔内放置一个温度计进行温度监控,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 25以内。在混凝土浇筑完,开始 5d,每隔 4h 测温一次,待升温趋于平衡后,降温阶段,每 8h 测温一次,测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同时测外界气温(包括开始入模温度)根据编号顺序,记录所测温度数据,待测到混凝土温度下降小于规定值,并在浇筑完后的 15d 停止监测。测温原始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