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监控系统车载终端研究背景与现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568066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品监控系统车载终端研究背景与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危险品监控系统车载终端研究背景与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危险品监控系统车载终端研究背景与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危险品监控系统车载终端研究背景与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品监控系统车载终端研究背景与现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险品监控系统车载终端研究背景与现状1 危险品监控系统车载终端的研究背景 .1 2 危险品运输监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2 2.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2 2.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31 危险品监控系统车载终端的研究背景危险品监控系统车载终端的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业对原材料的需求日趋增加,危险品的用量和品种不断增加,危险品的运输需求、运输量也逐年剧增,这无疑对危险货物的运输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中潜在的高危险性和事故高危害性,因此保障危险品货物运输的安全已经成为危险品货物运输的首要

2、任务。据统计,我国95%以上的危险品涉及异地运输问题,每天危险品的运输量超过100万吨,每年总的运输量超过4亿吨,倘若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安定。而危险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事故,44%是由交通事故引起的(见图1),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等环节引发的事故中,运输环节所占比例最高,因此尽可能地减少危险化学品运输风险以及灾害损失,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解决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图 1 危险品运输过程中事故类型所占比例2 危险品运输监控系统的研究现状危险

3、品运输监控系统的研究现状2.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关于危险品货物运输的安全问题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发达国家在进行危险品运输的监管过程中,经历了从行业宏观监管到微观技术监管的一个发展过程。从 60 年代开始,美国就开始对危险品运输进行监管,当时主要采用危险品运输企业审批制、驾驶员的上岗资质审批制、运输车辆审批制等一系列监管措施。从 90 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开始针对危险品运输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人车物进行微观技术监管,并开始了运输监控预警技术的研究,尤其美国“9.11”事件之后,随着反恐力度的加强,在美国更加严格地监控危险品的运输过程。如美国正在进行的危

4、险品释放风险分析技术研究,其中的重点就是根据危险品运输事故的历史资料建立危险品事故数据库,确立相应的风险策略,并针对各种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假定情节应用事件树和故障树进行分析。美国相关研究机构也正在研究将车载智能计算机与无线通信、车辆操作系统结合到一起进行车辆安全管理,其车载智能计算机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控制车辆,使其停止工作,包括阻塞燃料或者通过无线通信系统直接将高级系统指令传送到车辆数据总线,通过对该单元设置,还可以在卫星信号丢失(例如,切断了电源电缆)的时候使车辆停止工作。另外,针对白宫、国会山等一些重要的区域,在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开始研究车辆的越界报警技术,防止危险品运输车辆被恐怖分子劫持利用

5、,造成重大的恐怖事件。加拿大也非常重视危险品的运输安全问题,在监管制度、技术规范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目前正在研究基于 GIS 平台建立危险品运输的最有效路径决策支持框架系统,该系统可以解决车辆运行成本计算、运输风险(所选择线路事故可能性)估算、紧急情况反应能力估计、安全度(防偷盗、防燃烧或泄露)估计等问题,利用该框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目标(耗时最短、环境危害最小、危险度最低、曝光率最低等)选择不同的运输路径以及综合路径,为危险品运输决策提供有效的指导。综上,从宏观行业管理转移到微观技术管理成为发达国家危险品运输管理的变化趋势,对危险品运输的在途状态监控预警是发达国家的前沿技术和研究热点。2.

6、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内从 80 年代起已经开始针对危险品货物的安全运输问题进行研究,随着危险品货物公路运输量逐年增多,危险品货物运输经营业户、运输车辆和从业人员逐年增加。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业户 6773 个,专用车辆近 20 万辆,从业人员 20 多万人,针对危险品货物运输的研究也越来越迫切。国内在危险品运输研究方面的发展历程与发达国家类似,只是国内研究起步较晚,技术研究水平相对落后。90 年度之前国内主要也是在宏观上进行技术监管,如监管危险品运输企业的资质、准入及退出审批、驾驶员的资质、车辆的技术状况等。90 年代后,随着车载定位 GPS 技术的成熟、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快速发展,国内才开始在微观监管技术方面进行研究。从使用层面上,只有 GPS 跟踪定位和车辆行驶记录仪两种技术,无法实现对车辆、驾驶员进行主动监控预警。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控制技术、传感技术等手段,研究对运输危险品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控新技术、信息融合技术和救援、疏散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危险品运输管理的技术发展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