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焙烧间安全工作总结0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567805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焙烧间安全工作总结0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焙烧间安全工作总结0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焙烧间安全工作总结0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一焙烧间安全工作总结0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一焙烧间安全工作总结0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焙烧间安全工作总结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焙烧间安全工作总结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间安全工作总结 一、本月车间的安全工作: 2、*月*日召开车间安全例会,传达公司安环委会议精神,同时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新的问题进行通报,要求各班组针对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进行整改。 3、*月*日到*月*日利用 7 天时间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考试,通过考试使员工对岗位操作标准的相关技能、内容、危险辩识和风险评价及安全生产常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学习和巩固,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二、存在的不足: 三、下月工作计划: 煤矿上半年安全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煤矿上半年安全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生命诚宝贵,安全无小事。今年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一系列安全指示精神,坚持“安全第一、生

2、产第二”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为首”理念,突出“安全压倒一切、事故否定一切” ,紧紧围绕全年“0013”安全目标和“12345”安全工作总体安排,深入开展“安全整治” 、 “安全最好季” 、 “安全稳定季”等活动,强化人本管理,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全员素质,以员工素质保安全(以素保安) ;突出一通三防、防治水等安全重点,狠抓现场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责任落实保安全(以责保安) ;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打造数字化矿山,以科技保安全(以技保安) ;大2006 年车间技术人员个人年终总结作者:工作总结 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 年 06 月 11 日07

3、 年工作计划:新的一年对自己要有新的目标和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不辜负领导对我的信任。2、努力学习技术,不断的充实自己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更好的完成公司和车间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4、合理安排公司下达的改纺、试纺工作,新产品的开发实验工作。5、加强统计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做到有目的的指导生产。6、认真组织推广 QC 攻关活动,及时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有目标的开展攻关活动。7、加强工艺事故的处理和预防措施,提高可预见性防范。做好不合格品的控制,采取纠正措施。10、坚持落实三合一管理体系的每周检查制度。11、认真编写 07 年内部审核计划,在工作中不断查找不足,不符合三合一有关要求的及

4、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不断的持续改进,使 07年的认证工作再上新台阶。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虽然自己尽力的努力工作,但工作成绩与领导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在新的一年自己将更加努力的工作,认真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任务。五、不遗余力,克难求进,圆满完成全年生产任务任务2004 年我车间全年生产*1720 吨,生产* 3950 吨,超出目标产量950 吨。*吨产品原材料消耗同比上年节约 133.9 元,能耗成本比上年同期降低 56.04 元; *吨产品原材料消耗同比上年节约 135.26 元,能耗成本比上年同期降低 67.26 元。在 2004 年,我们克服了设备的损坏、原料质量不合格、装置改产、装置停车、开

5、车等一切不利因素,处处以生产为重,同心协力,全力以赴,不但圆满完成全年生产任务,而且各项消耗均比去年有所下降。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面对新形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力度还不够;二是干部队伍素质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有差距,个别管理人员政治思想素质、政策理论水平不高,应对企业高速发展的能力不足,三是管理人员作风建设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作风飘浮,无所作为,惰性、依赖性比较突出,工作主动性不足,造成我车间在今年累计三个月在厂双文明排比中排末位。 以上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我们将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责任,不辜负厂领导和员工的期望,为工厂的腾飞,为公司的第

6、四次创业早日实现而努力奋斗制丝班 2006 年度工作总结 sO100三、以人为本,以质量为核心,以设备完好为保障,集中精力抓好三项工作。1、员工管理。在工作中对员工制定规范、严格的操作规程和考核标准,并对员工提出班级抽查、组内巡查和个人自查的三级考核要求。以“做好每件事,成就每个人”的人本思想关注每一位员工,注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化解员工中的消极思想。为提高员工们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我们公开了班级管理内务,具体措施是对班级月奖金分配情况进行张贴公开。2、工艺质量。生产工艺上,我们在继续执行新版卷烟工艺规范的基础上,与质检部门一道落实“关键设备工艺性能点检技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工艺质量进一

7、步稳定,为车间获得厂部“关键设备工艺性能点检先进单位”的荣誉作出了贡献。年初车间制丝工艺员跟班措施的落实,也使工艺质量管理更加严格规范。针对跟班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班里组织员工进行了质量分析会和一定的工艺质量培训。成绩获得厂部和车间的肯定,涌现了“最佳质量先进个人”罗亚明、方美丽及“质量细节先进个人”祝华珍等优秀员工,质改项目“增强 EMS221 金属探测器灵敏度,提高叶丝质量”还被厂部评为“工艺质量改进先进项目”。3、设备维保。设备完好是生产顺利、质量达标的保障。设备完好取决于维保工作。设备维护方面,由于车间成立制丝技术组,并从生产班分离,给班级设备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除加

8、强和技术组的协调外,同时进一步完善设备信息反馈制度,要求操作工加强对所辖设备的检查,并每天作好反馈记录,以便技术组及时解决。对记录情况的质量我们一并纳入员工们的月度绩效考核。通过这些措施有力的保障了生产的顺畅进行。在设备保养上,我们严格按照 3W1H 标准保养内容和程序进行,保养组全体员工全部以优秀成绩通过 3W1H 培训考试,使保养工作进一步规范、专业。某企业运输工作年度总结报告某企业运输工作年度总结报告一2004 年工作回顾2004 年是公司发展史上的艰难之年、拼搏之年、关键之年、决胜之年。随着公司第一、第二轮技改项目的逐步竣工和产能的大幅提升,运输保产能力与公司生产步伐的差距日趋扩大,矛

9、盾也日渐激化。一年来,我部在紧紧瞄准经济责任制目标考核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优化运输生产组织,强化运输调度职能,有效地克服了多重变数,化解了各种矛盾,经受住了公司生产模式的扩张所带来的层层压力和考验,以技改的稳妥高效,管理的再上台阶、效益的突以人为本,严格考核,安全生产常抓不懈。一年来,随着技改项目建设的全面铺开,施工建设与运输保产交叉面多、涉及面广,对我部的安全保产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为了能给铁前炼钢系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我们结合生产需要,推出了“保 14#炉及6#炉运输生产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区间及铁水上山运输安全保畅通劳动竞赛”、“关于开展 7#炉大修改造期间

10、6#炉铁水绕行安全保产劳动竞赛”和“大战 120 天,实现三无安全目标劳动竞赛”等一系列安全生产竞赛活动办法及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通过活动的开展落实,促进了指标的分解,考核的到位。同时,定期开展了安全隐患大检查,共查处隐患达 100 多处,整改 75 处。认真组织开展了反“三违”工作,采取集中、分散、不定期的方法,对山上、山下片进行检查,“三违”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除此之外,根据公司有关文件要求,对部党群办公室与行政办公室进行了合并。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认真落实有关制度,进一步深化内部制度和人事制度的改革工作。为顺利开展员工内部退养和征地工转制工作,我们加强了正确的教育引导,在做好释

11、疑解惑、宣传发动的基础上,确保了退养和转制工作的平稳过渡。综合治理工作总体平稳,重点是配合周边治安整治,加大了铁路沿线的防盗、防抢、巡查力度。同时,通过公司领导和袁河警局的大力支持下,在我部成立了铁路警务室,实现了铁路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计划生育和爱国卫生达到公司考核要求。各位代表、同志们,即将过去的 2004 年,是我部以大局利益为重,奋力拼搏、付出辛勤汗水的一年。成绩的取得是我部广大干群秉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通力合作和奋力拼搏、创新前行的结果。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今年我部的安全形势严峻,安全工作拖了各项工作的后腿,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在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之际,希望我们大家共同携手,

12、同心同德,为我部运输事业走上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道路而孜孜不倦,奋勇前进。二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随着公司“三年翻番,销售收入突破 100 亿”目标的顺利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和着力点都将在原有基础上再次提升,用 35 年时间,实现资产总额 200亿元、销售收入 300 亿、利税总额 40 亿元以及钢产量 800 亿元(即“2348”目标)的“十一五”发展规划,而 2005 年,作为公司实现“2348”目标快速发展的起步年,要达到产钢 420 万吨的生产能力,除了进一步加大 3800mm 厚板、转炉二期、20000Nm3/h 制氧机工程以及 6#高炉大修扩容改造和球团工程的施工力度,明确了工期和达产的要

13、求,明年必将呈现出生产与技改的双高态势,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大进大出的运输格局必将形成,而作为各生产的联系纽带铁路运输,我们必将面临着更加困难的局面,无论从运输的组织模式、人员安排、设备动力、调配、管理以及相互间的配合衔接、高效化作业等方面都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加上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进入高峰,运输“瓶颈”效应又将再次突现,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一是随着生产规模的再度扩大,运输节奏、频次将更加紧凑,各类深层次的危险辨识、深层次的“三违”现象仍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加上在安全管理上仍表现出了较多的沿用旧模式,这对我们的安全管理将构成一定的威胁。如何确保运输安全?工作任重道远。二是运能与运量的矛盾将再次激

14、化。2004 年,虽然我们顺利走过来了,准确地说应该是勉强挺住了,我们的各站场运转、机车动力以及人员的日常工作量都近乎满负荷运转。在钢产量的不断攀升,产能规模的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要保证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运能与运量的矛盾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三是随着公司第三轮技改项目的全面铺开,技改与生产的交叉制约矛盾面又将再次扩大,球团厂的新建,使铁路技改的重点在山上片,山下片要同时施工,在目前人员紧张的前提下,压力和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如何妥善处理好生产与技改与安全以及人力、物力、财力间的关系,对我们能否顺利完成各施工项目的配合工作有直接的影响,综上所述,2005 年的困难将比 2004 年更大,形势将更加严峻。为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畏难不进,要把各种可能出现的困难想到,把问题想到,预案做好,信心鼓足;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拼搏精神、进取精神和决胜精神,做好最艰难的打算,做好最大的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做出最好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