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 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合集《小学生综合素质发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1557748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 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合集《小学生综合素质发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南 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合集《小学生综合素质发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南 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合集《小学生综合素质发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南 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合集《小学生综合素质发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南 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合集《小学生综合素质发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 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合集《小学生综合素质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 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合集《小学生综合素质发(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研究课题成果公报 湖南省醴陵市白兔潭联校 朱志坚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研究课题成果公报湖南省醴陵市白兔潭联校课题类别:湖南省科学“十五”规划自筹经费课题课题批准号:XJK01CZ019学科分类:基础教育研究类型:应用研究课题主持人:朱志坚 小学高级教师 醴陵市白兔潭联校主要成员:钟伟平 林丽华 林 芳 樊 乐 陈 平李天平 李培秋 李云希 肖利飞 罗礼军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教育部提出了在小学实行小学生学业成绩等级评价,从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入手,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我校从 97 年开始率先在全市开展等级评价工作。在几年的实践中

2、,等级评价在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1)、等级评价的模糊性,在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评价的激励性,使有的学生学习热情减退。(2)、实行等级评价后,虽然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是因为缺乏与之配套的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大多数学生并不能主动发展和积极提高自身全面素质。(3)、现行等级评价是就学生各个方面进行相对独立的评价,起到了挖掘学生闪光点的作用,但却无法形成对学生整体素质的综合评价,对学生整体素质的结果是学生自己没有底,家长看着不明白,老师也难说得清。(4)、等级评价在实施过程中仍然以奖惩和选拔为主要目的,老师是评价的绝对主

3、体,作为评价对象的学生,参与评价的主体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没有受到应有的保护和鼓励。究其原因是“应试”思想的束缚,“师道尊严”的观念根深蒂固,许多老师根本不相信小学生能对自己、对他人进行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更不相信学生参与评价对提高自身素质有益。寻找一种以等级(定性)评价为主,百分制(定量)评价为辅,师生互动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确保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学生全面素质,已成为教育改革中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为此,课题组老师总结了多年的教学改革经验,结合素质教育理论,吸收他人研究成果,提出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应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的大胆设想,即: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知识

4、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特长发展和在家庭、社会的表现七个方面。为此,我们提出了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潜能为宗旨的“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研究,以探索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马克思主义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自由发展的统一,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体独创的自由的发展。”“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改单纯百分制为百分制与等级制的互换式评价,淡化分数竞争,为学生“个体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拓展了一个更广阔的心理空间、活动空间和发展空间。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 1983 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将智力看作是以语言能力和逻

5、辑/数理能力为中心的整合的能力的认识,他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察/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等九种智力结构。我们以此为依据,构建了以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报告手册为载体的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体系。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一)主要研究内容:“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是以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为载体实施,代替原来的成绩通知单与家长联系。手册分成:、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评价;、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报告单;、学生在家表现;、评语;、附告。“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报告单”是核心

6、部分,包括以下七项内容:思想品德素质评价 、文化知识素质评价、 身体素质评价、心理素质评价、 审美素质评价、特长发展素质评价、整体素质评价描述。(二)研究方法:1、文献法:参考国内外关于综合素质评价的最新理论成果,借鉴相关研究理的论和实践成果,探索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的科学评价体系。2、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评价和教学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评价,以评价促进教学,不断完善评价方法和手段。确保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本课题研究工作从 2000 年秋开始筹备,2002 年秋开始立项研究,2005 年结题。在课题组全体同志的努力下,在省、市各级教育部门和大批专家的支持和

7、指导下,取得显著成果并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构建了一套科学的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方案。课题组经过深入研究,提出小学生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特长发展素质六个方面。这一结构得到很多专家的认可,湖南师大肖汉仕教授对我们把心理素质纳入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的大胆作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将建洲教授和特级教师王建军老师对此评价方案进行多次指导,在专家们的指导下此评价方案日趋完善。2、 检验了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报告手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报告手册经过三次修改已具备了较强的操作性,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

8、好评。教师已不再是评价的唯一主体,学生在自评和互评中看到别人的优点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无形之中得到了促进的作用。学生的综合素质分呈逐渐上升趋势,这不仅说明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报告手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而且说明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后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3、教师评价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通过几年的研究,教师的评价观念发生重大变化,我们认为评价不再是对学生的简单“总结”,“评价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遵循“以发展为本”的宗旨,在教育教学以激励学生为主,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才,辩证地对待学生差异,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起点以不同的速度主动发展。我们坚持把“发展性评价思想渗

9、透到课堂”作为一个重点研究课题,课堂上师生的精彩点评成为我校课堂教学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凭借这一特色课题组教师在醴陵市调教中有 8 人次获奖,其中一等奖 3 人次。4、评价理论研究有新突破。三年来,课题组教师们深入探讨评价理论,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在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评价方面,我们认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和和礼仪教育,以礼仪教育为突破口,走“榜样引路,礼仪育人”的路线,并申请了全国“十五”规划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子课题“榜样引路,礼仪育人”, 2001 年被中央教科所评为先进实验学校(证书见附件五),我们还将礼仪教育作为校本课程进行探索;在小学生心理素质评价方面,

10、本课题研究中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测评具有独创性,心理素质的培育与评价是一大亮点,原课题主持人李云希多次在湖南省心理教育年会关于小学生心理素质评价的发言,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他撰写的小学生需要性教育一文获国家二等奖,小学生心理素质简易测评的实践与思考、农村中小学心理教育实践模式初探获省级一等奖。在学科评价中,教师们也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许多成功的经验,何建军老师撰写的尝试评价改革,促进自然教学创新获省二等奖,钟伟平撰写的从阅读教学看发展性评价的好处获株洲市二等奖,林丽华老师的以评价促发展、凡乐老师的让评价成为课堂的亮点获醴陵市二等奖。教师的教学论文在各级获的人次大大增加,近三年来达 40

11、 余人次,相当于前十年的总和,论文获奖级别也不断提高。其中,有 3 篇论文获国家级优秀奖,4 篇获省级一等奖,2 篇获省级二等奖,二十余篇获株洲市、醴陵市一、二、三等奖5、课题研究锻炼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由于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较弱,课题组 10 多名教师的素质并不高,大多只有中师学历,但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由于课题研究组长李云希的以身作则和热情帮助、指导、再加上对研究工作的高要求、严管理,这批教师全身心投入课题研究,找到了理想和事业,找到了自身价值和快乐,勇于吃苦、敢于创新,三年来迅速成长为全镇乃至全市的骨干教师,不仅靠他们实现了“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研究的成功,他们自身也得到了大

12、幅度的提高。原课题主持人李云希老师,2003 被调入中学任副校长主管教育科研工作,2004 年又被省重点中学醴陵市第四中学一眼相中,并成为学校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现课题主持人朱志坚老师,2003 年被提拔为小学校长,今年又提拔为中学副校长主管学校科研工作,并被推荐为株洲市骨干教师、醴陵市第四届教育理事会理事;课题组骨干成员钟伟平老师和朱志坚老师获醴陵教学比武一等奖,钟伟平老师被评为醴陵市“十佳最受学生欢迎教师”、株洲市“优秀辅导员”;江仲池、张园、凡乐、林芳、林丽华等青年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成长,江促池和张园二人 2003 年被调入初中任教,她们把发展性评价思想运用到初中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中,

13、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她们管理的班级成为全校最好的班级,课堂教学也令老师们刮目相看。正是有了课题研究这个发展平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6、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统计说明,几年来学生的综合素质分呈逐渐上升趋势见下表:湖下中心小学 45 班学生综合素质分统计表时间 平均分 优秀率2001 年 785 184%2002 年 812 267%2003 年 846 319%三年来,在地、醴陵市获奖的学生有 200 多人次,比以前翻了一倍,其中,参加作文竞赛有 56 人次获奖,数学竞赛有 42 人次获奖,美术竞赛书画竞赛有 78 人次。“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

14、长久的,中心小学的毕学生在中考上重点的人数占绝对优秀,更让可喜的是在今年的高考中毕业我校的120 名学生中有肖延珍、徐露露、吴天林、林伟、沈强五位同学考上重点本科,还有 10 名上本科线。这足以说明“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的末来发展。7、课题研究得到全面推广。从 1997 年到 2001 年课题只在中心小学进行前期研究,经过几的探索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联校领导的高度重视。2001 年组织全镇小学教师到中心小学参观学习,李云希老师就课题研究作了中心发言,得到了全体人员的充分高度赞扬,联校校长当场决定在全镇推广,参与“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研究的学校由 1 所到全镇 8

15、 所完全小学全面推广,参与研究的教师达 112 名,受益学生有近 2 千名。这项研究和应用推动了全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有力推动了小学教育改革的深入。2002 年秋季本课题向省规划办申请立项成功,受到市教育局领导的重视,2003 年上期李云希教师在全市素质教育现场会上就课题研究工作作中心发言,教育局领导高度评价了湖下中心小学课题研究的成果,表示一定在全市推广。随后全市有 4 个联校 34 所农村小学、2 所城镇小学来湖下中心小学参观考察,并开始尝试此课题研究。四、主要发表或获奖论文:A、研究报告成果1、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研究研究报告获株洲市三等奖朱志坚B、研究论文发表2、小学生需要

16、性教育国家级二等奖李云希3、小学生心理素质简易测评的实践与思考省级一等奖李云希4、农村中小学心理教育实践模式初探省级一等奖李天平5、尝试评价改革,促进自然教学创新省级二等奖何建军6、让思想品德课教学贴近生活的几点尝试省级二等奖丁若琼7、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实践与研究”株洲市一等奖丁爱清8、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生活化株洲市一等奖朱志坚9、在自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株洲市一等奖何建军10、从阅读教学看发展评价的好处株洲市二等奖钟伟平11、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开放性株洲市二等奖陈平12、让课堂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乐园株洲市三等奖钟伟平1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株洲市三等奖梁又香14、搭桥引路,轻松作文株洲市三等奖丁爱清15、创设良好直呼音节学习环境,提高拼音教学效益株洲市二等奖钟伟平16、榜样引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