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第九章学习]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554612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心理学[第九章学习]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实验心理学[第九章学习]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实验心理学[第九章学习]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实验心理学[第九章学习]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实验心理学[第九章学习]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心理学[第九章学习]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心理学[第九章学习]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第九章第九章 学习学习第一节第一节 学习实验的一般问题学习实验的一般问题学习和记忆的实验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也包括语言学习和动作学习。学习和记忆的实验研究在理论上对于探讨认识过程及其活动的规律性,特别对探讨记忆和思维的机制方面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上,对于教育、训练,以及被认为是再教育的心理治疗(行为矫正)及电子计算机模拟技术方面,更具有重要意义。一、学习的概念广义的学习泛指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学习活动;狭义的学习是指潜在的新行为模式在机体和外部条件相互作用中的形成过程。学习是由于练习条件而造成的行为相对持久的变化。二、学习实验研究的历史和

2、理论背景(一)艾宾浩斯的研究艾宾浩斯(Ebbinghaus)用控制学习作业、控制学习条件、记录、测量学习作业的方式,研究了人类记忆,并于 1885 年发表了论记忆 。他以自己为被试,创用了客观的方法测量记忆,详尽地说明了初学程度和所需时间,令人信服地表明联想过程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打破了高级心理过程不能进行实验研究的神话,对学习和记忆的实验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二)内省心理学家试图通过内部观察来研究心理内省心理学家试图通过内部观察来研究心理,在实验中坚持用内省的方法,这一方法也可以系统地进行分析和分类,还可以提出一些理论,解释这些资料。但同时,对同一问题的观察,可能出现不同的观察者报

3、告的情况不同,主观观察结果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多于客观观察方法的结果。(三)桑代克和巴甫洛夫对动物学习的研究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1898 年,桑代克发表了一本描述动物学习的专著,详细论述了尝试错误学习的动物迷津实验,这种学习通常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学习” 。1902 年巴甫洛夫有关狗的条件反射实验,揭示了当条件反射伴随无条件反射出现一定次数时,条件反射就可以引起无条件反射了。他的研究揭示了学习的基本规律。(四)华生的刺激一反应理论华生极力主张心理学不是研究心理活动的科学,而应该成为一门关于行为的科学,倡导心理学应该向行为主义方向转变。他主张全盘否定意识、观念、情感、思维以及意

4、志的概念,强调学习是行为产生的原因,倡导环境决定论、动物的学习和人类的学习性质基本是相同的等等。(五)格式塔心理学的动物学习研究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是魏特海墨、柯勒和考夫卡。他们有关猿的行为研究,动物学习的认知理论,白鼠的迷津学习等研究是很有影响的。(六)托尔曼的认知主义动物学习论托尔曼认为学习是一种信念或期望,动物的行为是有目的性的。托尔曼实验中的老鼠可预料行为的后果。他假设学习的基本单位是一种期望,期望把两个刺激(即信号和结果)联系起来。(七)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这种学习与条件反射学习不同,是先有一些特定的反应后,才能获得奖励,而被试的这些特定反应都是自

5、发产生的,一般需要测量的是反应速度。他倡导描述行为主义,主张心理学只研究外显行为及产生的条件。(八)信息加工心理学家对记忆的研究用计算机模拟和改革的认知行为主义心理学,特别要改革人类记忆。他们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把人类大脑视作一台计算机,是一信息处理装置。计算机和人类大脑或思维之间的类似,极大地改变了心理学理论的性质。第二节第二节 学习实验简介学习实验简介一、条件反射实验又叫动物学习实验。这类实验对学习的研究起了很大作用,揭示了学习活动的一些基本规律。这些实验都是在行为主义思想指导下,对实验进行设计,对结果进行解释,研究是按照刺激一反应(S-R)的模式进行,强调的是联结的形成,重点考察

6、反应是如何获得的,以及反应如何与刺激建立联系。(一)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最早提出来,主要实验对象是狗,实验中食物属于无条件刺激物,狗在进食或看到食物时所分泌的唾液是无条件反射。在呈现食物之前先呈现灯光或铃声,这称为条件刺激。在条件刺激相继或同时伴随无条件刺激一定次数后,当条件刺激单独出现时,狗也同时分泌唾液,就形成了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研究了条件反射建立的各种条件,泛化、分化、消退和抑制、去抑制、条件刺激的保持等有关学习问题。(二)操作条件反射桑代克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学习” ,这是由于动物为了得到某些期望的结果或奖励所习得的行为是工具性的。斯金纳提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在斯金纳箱

7、中进行,经过多次尝试错误与偶然成功,情景与反应动作之间建立了联系,形成了条件反射。动物可以随时做出反应后得到奖赏,这一切都是自动的。在这种反应过程中,有机体的行为作为获得奖赏(或逃避惩罚)的手段或工具。(三)生物反馈生物反馈是学习控制、调节自己身体机能(心跳、血压等内脏活动和脑活动)的一种方法。反馈实验中,还可以借助表象来实现控制自身的机能。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四)程序教学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用于课堂教学,形成一种教学方法,叫做程序教学。实验的基本程序是把所要教给学生的信息以条框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每个框面都包含了信息的一个新项目,并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写完答案后,给学生

8、一个正确的答案,以供学生核对,然后再提出一个新框面,如此循环。(五)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主要有逐步强化法、消退法、系统脱敏法。逐步强化法的特点是把所要求的复杂动作或行为作为最终目标,按照这个目标对所要求的复杂动作或行为划分不同的阶段,巧妙地对强化进行安排,直到行为的出现。所谓消退就是通过反复地以不给予强化来减少反应的强度。系统脱敏法就是通过多次只呈现条件刺激,不呈现无条件刺激(引起害怕的条件)来消除这种条件恐惧。二、认知性学习实验(一)顿悟实验由柯勒提出的棒子实验和取香蕉实验。这类实验说明了格式塔主义者对于学习的观点,即学习是抓住问题的内部联系,而不是依靠尝试错误。(二)认知地图实验托尔曼的位置

9、学习实验说明,老鼠的学习主要是认识达到目标的符号及其意义,即获得位置的认知图,而不是获得一套特殊的动作反应。迂回实验也是证明位置学习优越性的实验。潜伏实验则更证明学习不是由于强化而获得动作反应范型,而是形成一种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的发展在没有强化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三)人类迷宫学习实验人类的迷宫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部分,主要用于研究只利用动觉与触觉获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得信息的情况下,如何学会空间定向。所用的迷宫主要有大型的身体迷宫、槽形的小棒迷宫等。三、文字学习(一)系列学习这种学习是为了学会事物之间的顺序关系。如:电话号码、历史事件、诗词文章等。(二)对偶学习把两件事物配对进行学

10、习,是学习的基本方式,许多概念的形成、解决问题都是在它的基础上进行的。(三)学习迁移先前的学习影响后来的学习的现象,叫做学习的迁移。迁移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学习迁移的实验多种多样,根据研究迁移的不同特质而设计,一般有两种形式:相继练习法、前后测验法。(四)前摄作用与倒摄作用前摄作用是以前学习的材料,对后来学习的材料保持的影响。倒摄作用是指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影响。影响有两种,不良的和有利的,不良的称为抑制,有利的称为助长。(五)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在任何一种学习实验中,都要注意控制影响学习实验的因素,实验研究证明有以下一些因素:材料的意义性、材料的鲜明性、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材料的难易

11、程度、学习方法、被试因素等。第三节第三节 学习实验设计程序及学习曲线学习实验设计程序及学习曲线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一、学习实验设计程序(一)学习实验中的变量1自变量(1)学习材料。主要有言语材料和非言语材料两类。(2)材料呈现方法。具体的学习材料呈现方法有几种:全部呈现法、提示法、联合对偶法、记忆广度法等。(3)学习方法。一般的学习实验中,要将学习方法作为控制变量严格控制,这些方法有:机械学习或意义学习、整体学习或分段学习、过度学习或低度学习、学习时间的分配等。(4)被试因素。被试的身体状况、动机因素等都影响学习效果。被试的恐惧、满足、抑制等,一些诱因、内驱力等都会影响学习效果。(5)

12、时间间隔。在条件学习中,信号刺激呈现的时间间隔也可作为自变量。在人类有关的学习实验中,时间问题也可作为自变量因素。2反应变量运用再学习法、再认法、回忆法(包括自由回忆法)和重建法等可以测量反应变量。常见的反应变量有学习材料达到某一标准的学习次数、错误次数、项目掌握的正确率、学习进程曲线等。3无关变量学习实验中除了需要研究的自变量外的自变量因素都应作为无关变量进行控制。(二)学习实验的日的和设计学习实验中如何确定自变量、反应变量及无关变量,都要依据实验目韵而定。学习实验大致分为三种:探索型、函数型以及验证假设型。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二、学习曲线(一)学习曲线的绘制方法1个体学习曲线个体学

13、习曲线的绘制很简单,基本步骤是以每次的学习结果与学习次数(或时间)相对作图。一般有两种绘制方法,一种是采用邻近的几次结果平均的办法画曲线,另一种是绘制累积的学习曲线。2集体学习曲线这种曲线是用平均的行为变化,即每次学习成绩的平均数(或中数)绘制。常见的有梅尔顿曲线、文生曲线。(二)学习曲线的形式学习曲线的形式一般有上升的或下降的形式。一条完整的学习曲线是 S 型,先是正加速的初始期,继而是一个稳定的收益期,而其后是以负加速结尾。(三)高原现象在学习进程达到最后练习水平之前,经常出现一段较为平缓的阶段,好像没有什么进步(甚至有一点倒退),这个时期叫高原期,也叫高原现象。高原只能被看作是以某种方式,完成某一任务时的练习极限,如果条件改变,成绩即可提高,曲线又会上升。高原也可能产生于任务中有一定困难的因素阻碍进步,如果能克服掉这些困难,曲线仍可继续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