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46个实验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554608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46个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实验46个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实验46个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实验46个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实验46个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46个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46个实验(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心理学实验总结心理学实验总结三、反应时法(一)反应时概述1反应时的研究意义和历史发展反应时测量技术是心理学实验研究中普遍应用的一种方法,其作为一个重要的 心理指标在认知加工过程和个体差异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探讨不能直 接观察到的心理过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测量手段。 1820 年 Bessel 公布了自己关于人差方程人差方程的研究成果,它起源于格林威治天文 台的一桩公案 1850 年 Helmholtz 用反应时间来测定了神经传导的速度 1868 年 Donder 发明了分离反应时间的“相减法” 1879 年 Wundt 创建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并对反应时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 1950

2、年以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反应式被大量用于研究认知加工过程反应时:从刺激呈现到有机体做出外显应答之间的时间间隔反应时:从刺激呈现到有机体做出外显应答之间的时间间隔,也即接受刺激到做出反应之间的潜伏期 反应时的测量程序:给被试呈现特定刺激,要求在刺激出现后快速做出反应,反应时的测量程序:给被试呈现特定刺激,要求在刺激出现后快速做出反应, 同时通过仪器记录从刺激呈现到被试反应的间隔同时通过仪器记录从刺激呈现到被试反应的间隔这段时间可以被看作刺激在大脑内的认知加工过程。 速度速度- -准确性权衡:被试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反应越快越好,实际上被试会运准确性权衡:被试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反应越快越好

3、,实际上被试会运 用不同的权衡标准来指导自己的反应用不同的权衡标准来指导自己的反应有的被试会牺牲正确率而换取速度,而另一些反之。2反应时实验的种类A A 反应时:一个反应仅对应于一个刺激,当一个刺激呈现时,就立即对其做出反应时:一个反应仅对应于一个刺激,当一个刺激呈现时,就立即对其做出 反应反应这种反应时间也称作简单反应时间简单反应时间 B B 反应时:多个反应,各自对应事先所规定的那个刺激进行反应反应时:多个反应,各自对应事先所规定的那个刺激进行反应测得的反应时间包含简单反应时简单反应时、辨别时间辨别时间和选择时间选择时间 C C 反应时:一个反应,仅对应于多个刺激中的那个事先规定好的刺激,

4、对其他反应时:一个反应,仅对应于多个刺激中的那个事先规定好的刺激,对其他 刺激的呈现不需反应刺激的呈现不需反应测得的反应时间包括简单反应时简单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辨别反应时2简单反应时简单反应时辨别时间选择时间辨别时间简单反应时ABC(二)反应时的影响因素科学的巨大悲剧 丑陋的事实毁灭了一个个漂亮的假设。1外部因素刺激变量方面的因素刺激变量方面的因素a.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刺激面积均与反应时有负相关;b.b.刺激越复杂,需要加工越多,反应时越长;刺激越复杂,需要加工越多,反应时越长;c.c.选择反应所选择数目越多需要时间越长;选择反应所选择数目越多需要时间越长;d.d.对于辨别反应,刺激越接

5、近越难判断;对于辨别反应,刺激越接近越难判断; 刺激呈现的感觉通道刺激呈现的感觉通道不仅不同的感觉器官的反应时不同,而且同一感觉器官受到不同刺激时其反 应时间也不同,甚至同一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的不同部位都将导致不同的反应时间。触觉反应时小于听觉小于视觉。触觉反应时小于听觉小于视觉。 环境因素和实验仪器环境因素和实验仪器2机体因素速度-准确性权衡机体适应水平被试准备状态额外动机年龄练习 个体差异(三)反应时技术及其发展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信息在脑内要经过一系列操作加工,这些操作加工有明确 的先后次序,在不同的加工阶段信息处于不同的状态,而这些都是在时间上进 行的,其特征必然能在反应时间上表现。

6、因此不同的心理操作能按时间分布上 的不同加以区分。1反应时技术(1)相减法3Donder 根据其提出的三种反应时间,即 A 反应时、B 反应时、C 反应时提出了 反应时间相减法,由末尾的图示所示:简单反应时简单反应时 = = A A 反应时间反应时间辨别时间辨别时间 = = C C 反应时间反应时间 A A 反应时间反应时间选择时间选择时间 = = B B 反应时间反应时间 A A 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反应时间相减法最初被用来测定某一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然而也可以从两种 反应时的差数来判断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这种方法要求实验者对任务引起的这种方法要求实验者对任务引起的 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一系列心理过

7、程有精确的认识,并要求在相减的两种反应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一系列心理过程有精确的认识,并要求在相减的两种反应时 作业中有严格相同或匹配的部分。作业中有严格相同或匹配的部分。 缺点:复杂信息加工过程很难区分出不同的阶段;不同作业有时很难匹配缺点:复杂信息加工过程很难区分出不同的阶段;不同作业有时很难匹配实验实验 1 1 心理旋转实验心理旋转实验 CooperCooper 另一组呈现 mother rea_。结果:在加工造句学习的被试中,如后来有与学习是相同的上下文,即 window,则他们的成绩远好于其他情况,而其他情况的被试则测验结果都接近未学习过的平均水平。结论:遗忘症病人保留了部分内隐记忆方

8、面的学习能力。39实验实验 3030 正常人的实验性分离实验正常人的实验性分离实验 Tulving,1982Tulving,1982让正常人被试学习 96 个低频英语单词,学习后一小时进行再认和补笔测验,七天后重复这两种测验。观察两次测验的结果差异。结果:再认的成绩在七天后下降很多,而补笔的成绩没有变化。结论:启动效应对应的内隐记忆与再认对应的外显记忆分别属于不同的记忆系统。40实验实验 3131 外显内隐记忆分离实验外显内隐记忆分离实验 Jacoby,1983Jacoby,19832*3 组间设计,被试分别在三种情况下学习单词。第一种直接呈现;第二组先呈现其反义词再呈现其本身;第三组呈现其反

9、义词而让被试思考出单词本身而不呈现该单词。测验时采用再认和知觉辨认两种方式。结果:再认成绩在三组被试中呈增长趋势,而直觉辨认表现出截然相反的结果,即,直接呈现学习后的成绩最好,有反义词后呈现的成绩其次,而通过反义词想出而不看词本身的成绩最差。结论:外线记忆与内隐记忆在功能和机制上是分离的。外显记忆随加工深度增加而效果上升,内隐记忆则在有更单纯感知觉的加工时效果才最好。关于内隐记忆的不同理论解释关于内隐记忆的不同理论解释 多重记忆系统说多重记忆系统说Tulving 首先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记忆是由多个不同的子系统所组成记忆是由多个不同的子系统所组成, 每个子系统又都由若干特定的加工过程组成。启

10、动效应反映了一种新的记忆系统的功能,也就是内隐记忆。然而划分记忆系 统的标准迄今为止仍很难确定。 传输适当加工理论传输适当加工理论Roediger 提出的这种观点不同于多重记忆系统理论。它认为记忆系统只有它认为记忆系统只有 一个,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测验之间的分离现象只一个,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测验之间的分离现象只能反映两类测验所要求的认知程序不同。能反映两类测验所要求的认知程序不同。41(六)情绪实验1情绪的生理指标测量情绪的测研究通常有两种方法:被试主观印象的报告和主试对被试外部变化的情绪的测研究通常有两种方法:被试主观印象的报告和主试对被试外部变化的 观察观察 因此,情绪的生理指标也就对与情

11、绪实验来说相当重要了:它是对于情绪这种 主观体验的客观指标;另一方面,生理指标也可以作为自变量,通过对其的改 变来研究被试情绪体验的变化。(1)皮肤电反应皮肤电反应指当人受到刺激时,皮肤表面的电阻降低,电流增加。这种生理反这种生理反 应主要与三种因素有关:觉醒水平、温度、活动应主要与三种因素有关:觉醒水平、温度、活动(2)脉搏 脉搏主要由心跳速度决定,当人在紧张恐惧等情绪引起的激动时脉搏会加快。实验实验 3232 紧张对工作效率影响实验紧张对工作效率影响实验 WoodWood & & Hokanson,1965Hokanson,1965实验用握力计来诱发紧张,亦即被试者的紧张程度随握力计的压力

12、的增加而加强,心率就是作为紧张度的指标。伴随改变不同的紧张度,观察被试在完成某项工作时的操作水平。在这个著名的实验中,脉搏率就是情绪反应的生理指标。结果:操作曲线呈倒 V 字型。结论:随着心率的不断增加,操作水平亦随之提高;但到一定程度之后,心率的增加反使操作水平下降。(3)血管容积人的某些情绪状态如紧张的脑力工作、生气、害怕、新异刺激等,都可以引起 皮肤血管的收缩,使动脉压升高,从而使更多的血液进入脑中。当人感到为难 或羞耻时,皮肤血管的舒张,更多的血液进入表面,从而表现出面红耳赤等情 况。42(4)血压实验实验 3333 情绪对血压的影响实验情绪对血压的影响实验 Scott,1930Sco

13、tt,1930用 100 名学生作组内设计,研究血压变化与情绪状态的关系。实验中放映三段不同影片分别关于爱情、虐待、城市覆灭,分别含有能引起被试在性、愤怒和恐惧的情绪。影片与影片之间插入十分钟无关内容,整个实验中记录被试血压的变化并要求被试在实验结束后用内省法报告情绪体验。结果:只有第一段影片引起明显的情绪变化和血压升高。结论:一、学生正处在恋爱的大好时候;二、除了爱情片,其他两部电影都排得很烂(5)呼吸 在情绪状态时,呼吸系统的活动在速度和深度上会有所改变。在情绪状态时,呼吸系统的活动在速度和深度上会有所改变。对剧痛的情绪反 应往往会使呼吸加深加快;突然惊恐时,呼吸会发生临时中断;狂喜或悲痛

14、时, 会发生呼吸痉挛现象。呼吸的测量一般有三种:吸气呼气比率法、I 分数法、 次数法。除以上方法外,科技水平的提高还能让我们借助以下三种方法对情绪分析,即 语图分析法语图分析法、脑电波脑电波、生化指标生化指标。2面部表情的测量(1)表情研究的理论根据我国心理学家孟昭兰(1987)将理论根据归纳为如下三点: 表情既是传递具体信息的外显行为,也是提供感情上互相了解的鲜明标记; 既是情绪的外部表现,也是情绪体验的发生机制。既是情绪的外部表现,也是情绪体验的发生机制。 面部表情具有全人类共同性。外国人的表情不同于外国语面部表情具有全人类共同性。外国人的表情不同于外国语,不经学习就可作 为有效的信息在人

15、们之间交流。 新生婴儿具有不经学习而按照先天模式就能显露的基本情绪的面部表情模式。新生婴儿具有不经学习而按照先天模式就能显露的基本情绪的面部表情模式。 情绪的面部表情模式是婴儿表达愿望与要求、传递生理和心理信息的唯一手段。(2)早期的测量早期研究和测量所使用的典型方法可概括为:由未经训练的被试对情绪的面部 表情进行整体判断。对这些研究所获得的资料目前仍存在着争论,争论的核心 是这些研究多少带有主观性。43(3)现代测量技术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现代面部表情测量技术具有四个突出的优点: 这些技术所测量的是面部肌肉运动本身,而不是面部所给予观察者的信息这些技术所测量的是面部肌肉运动本身,而不是面部所

16、给予观察者的信息 严格遵循神经解剖学原则严格遵循神经解剖学原则,它们均以面部肌肉的神经解剖学特点和肌肉活动 所造成的面容变化作为测量的基础和目标 较准确而客观,便于使用。较准确而客观,便于使用。任何人只要经过有关的训练,就能通过肉眼的观 察去识别情绪 某些测量技术将表情的反应时和持续时间引进了表情测量,因此,它能够测它能够测 量面部表情的动态过程。量面部表情的动态过程。实验实验 3434 微笑与幸福的关系实验微笑与幸福的关系实验 Fermandez,1995Fermandez,1995对 92 年奥运会颁奖仪式的三个阶段进行观察。阶段一,官员就座,获奖运动员在讲台后等待;阶段二,运动员上领奖台向观众致意;阶段三,运动员观看升国旗伴随奏国歌。观察运动员三个阶段的表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