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金马河大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554526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都江堰市金马河大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都江堰市金马河大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都江堰市金马河大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都江堰市金马河大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都江堰市金马河大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都江堰市金马河大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都江堰市金马河大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都江堰市金马河大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都江堰市金马河大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 概述12 现状、发展及建设的必要性22.1 交通现状与规划22.2 建设的必要性 33 工程规模及标准 33.1 设计标准33.2 工程规模64 备选方案 84.1 建设条件84.2 备选方案研究 145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265.1 环境特征265.2 工程环境影响 265.3 减缓工程环境影响的对策 276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96.1 投资估算296.2 资金筹措337 综合评定 347.1 方案选定347.2 推荐方案主要控制点 357.3 推荐方案的标准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57.4 推荐方案工程概况

2、 377.5 结 论378 实施方案 388.1 施工条件388.2 施工导流398.3 施工方法408.4 施工总布置 419 问题、建议与防治措施 4310 附件 461 概述四川省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成灌高速公路连接都江堰市区和成都市区,G213 国道横贯都江堰市境东西,东南距成都市 48km,辖 17 镇、2 个乡,面积 1208km2,总人口 60 万人,人口密度495 人/km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平原、水域面积大体为6:3:1。都江堰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

3、,市域林木覆盖率达 70%,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定位的城市功能为:以世界遗产为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一流风景旅游度假胜地;长江上游岷江流域生态屏障,西部重要休闲度假城市;川西能源、旅游开发的生活基地;成都平原经济圈生态保护屏障,水源涵养地,度假疗养基地。都江堰市城区建设应着重突出“依山傍水” 、 “显山露水” 、 “亲山近水”的山水园林特色。都江堰市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确定都江堰市城市建设目标为:依托名堰,保护古城,展现丽水,完成山水历史文化名城的重塑。初步形成生态、文化、旅游新城格局。城乡居民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显著改

4、善。把都江堰市初步建成具有最佳创业环境和最佳人居环境的四川经济强市和全国文化强市。岷江流至都江堰市,经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分流为内外二江穿越都江堰市区,外江又称金马河,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金马河鲤鱼沱至青城大桥段城市道路规划为:金马河右岸为沿江外河街;金马河左岸为沿江外江路,外江路通过复兴街、康复路、观江街、青城路与中心城区相连;在康复路与外江路交叉处修建跨金马河的鲤鱼沱大桥连接右岸外河街,形成都江堰金马河鲤鱼沱至青城大桥段城市交通网络。我院于 2008 年 2 月受都江堰兴市投资有限公司委托,依据现有金马河鲤鱼沱段地形测量资料、都江堰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都

5、江堰市城市防洪总体预案、紫坪铺水利枢纽调度运用计划,开展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工作。都江堰兴市投资有限公司于 2010 年 2月将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防洪评价报告上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审批。根据专家审查意见及都江堰市规划、重建、市委、业主等相关部门意见,结合鲤鱼沱大桥两岸城市规划建设需要,我院重新修改编制该报告。本次报告内容新增大桥两岸桥头市政、建筑相关配套工程内容。鲤鱼沱大桥是促进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区域城市开发、改善区域交通的瓶颈性、关键性基础工程。鲤鱼沱大桥桥位依据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确定,通过鲤鱼沱大

6、桥沟通金马河两岸外江路(左岸)、康复路(左岸)和外河街(右岸);规划布置鲤鱼沱大桥位于都江堰市城区 G213 国道青城大桥上游约 1200m 位置,桥长 585m,结合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中国一流风景旅游度假胜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考虑都江堰市城市规划金马河鲤鱼沱段公路桥与廊桥相结合的景观打造要求,规划布置大桥为引桥 530m 预应力砼连续梁桥+主桥 1430m 预应力砼框架刚构桥,桥面层为行车道与人行道,桥面以上为廊桥建筑部分。廊桥第一、二层布置为框架结构仿古景观建筑及观景露台,廊桥中部升为三层作设备层,廊桥在左、右岸桥头分别设有配套建筑。左岸桥头规划广场连接

7、旧城区康复路与鲤鱼沱大桥,广场由桥头牌坊、人行梯道、平台以及广场下方地下停车场组成。左岸外江路与鲤鱼沱大桥轴线平面正交,故通过下穿方式从广场下方通过,即形成桥面层、广场层、外江路下穿层(含地下停车场)的三层立体交通体系。右岸广场连接新城区外河街与鲤鱼沱大桥,广场由桥头牌坊、人行梯道、平台、电梯等组成。2 现状、发展及建设的必要性2.1 交通现状与规划岷江流至都江堰市,经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分流为内外二江穿越都江堰市区,外江金马河呈北南走向,地势北高南低,河床宽阔,为行洪主通道,河道自然坡降 5左右。都江堰市城区金马河鲤鱼沱至青城大桥段,金马河两岸沿江设有防洪大堤,G213 国道利用青城大桥跨金

8、马河通过。根据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都江堰金马河鲤鱼沱至青城大桥段道路规划为:金马河右岸为沿江外河街;金马河左岸为沿江外江路,外江路通过复兴街、康复路、观江街、青城路与中心城区连接;在康复路与外江路交叉口修建跨金马河鲤鱼沱大桥连接右岸外河街,形成都江堰金马河鲤鱼沱至青城大桥段交通网络,规划鲤鱼沱大桥位于都江堰市城区 G213 国道青城大桥上游约 1200m 位置。2.2 建设的必要性目前,金马河青城大桥至离堆公园约 2km 河段无跨河桥连接两岸,金马河鲤鱼沱至青城大桥段两岸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已制约到都江堰市的城市发展,为此需尽快启动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金马河鲤鱼沱至青城大桥段两岸交通基础设施

9、项目建设,以解决城市交通瓶颈,适应城市发展要求。鲤鱼沱大桥为改善金马河鲤鱼沱至青城大桥段交通的关键性基础工程,且相对独立,宜优先启动,以促进和带动金马河鲤鱼沱至青城大桥段两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金马河鲤鱼沱至青城大桥段综合整治。根据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结合老城区的功能完善、外江西侧新城区的开发,鲤鱼沱大桥不仅是连接外江两岸老城区、新城区的交通枢纽,同时廊桥建筑的商业功能、景观功能可补充完善该区域功能配置,有效提升城市品质,更可把将廊桥打造成为都江堰的新名片。3 工程规模及标准3.1 设计标准鲤鱼沱大桥是促进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至青城大桥段城市开发、改善区域交通的关键性基础工程。需执行都江堰市城

10、市总体规划道路标准,满足都江堰市城市防洪要求,符合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中国一流风景旅游度假胜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和景观打造要求。根据鲤鱼沱大桥交通功能要求和城市景观打造要求,大桥规划布置由下层交通桥和上层廊桥(仿古景观建筑和露台)以及两岸桥头市政、建筑相关配套工程组成。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后,通过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的防洪调度,都江堰市区金马河防洪标准提高到 P1%洪水(洪峰流量 3748m3/s);鲤鱼沱大桥设计洪水采用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防洪调度后都江堰市区金马河 P1%洪水(洪峰流量 3748m3/s)。3.1.1 交通桥设计标准根据都江堰市城市总体

11、规划鲤鱼沱大桥所属道路标准、 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 11-93)、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 77-98)、 建筑结构荷载标准(GB 50009-2001),结合鲤鱼沱大桥功能要求,鲤鱼沱大桥设计标准为:道路设计等级:城市主干路?级设计行车速度:30km/h汽车荷载:公路-级交通桥面人群荷载:3.5 kN/m2设计安全等级:一级交通桥面宽度: 25.5m(全宽)0.35m(栏杆)+2.85m(人行道)+1.8m(非机动车道)+7.0 m(机动车道)+1.5 m(中央分隔带)+7.0 m(机动车道)+1.8m(非机动车道)+2.85m(人行道)+0

12、.35m(栏杆)设计洪水: P1.0%(洪水流量 3748m3/s)1/100 设计洪水位:722.11m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0g3.1.2 廊桥建筑设计标准廊桥位于鲤鱼沱大桥交通桥面层以上,为多层仿古建筑, 功能初拟定为商铺、餐饮等商业用途,后期可视业主要求进行调整。建筑一层位于桥梁通车层上部,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建筑物,依靠景观平(露)台相互联系。根据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对廊桥要求、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JGJ 64-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

13、B 50189-2005)、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2006 年版(GB5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 年版(GB50011-200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 年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 年版)(GB50057-94)

1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CJ/T34-91)、 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T82-99),结合鲤鱼沱大桥及廊桥功能要求,鲤鱼沱廊桥设计标准为:1、廊桥为商业用仿古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工程防水等级为二级;按照夏热冬冷公共建筑要求作节能设计。2、廊桥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基本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加速度 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廊桥建

15、筑结构主体均采用框架结构。3、廊桥生活用水接市政管网;消火栓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中危险级设置。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对雨、污水分别有组织排放,污水接入市政管网系统;消防系统水源采用消防水池提供。暖通冷热源采用变频多联机空调系统。4、廊桥采用两路 380/220V 电源供电,配备柴油机应急发电;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应急广播;主要通道及重要区域进行摄像监控;廊桥外立面采用景观灯光照明。5、廊桥、仿古建筑宽度:露(平)台:27.3m(全宽)0.3m(栏杆)+26.7m(露台)+0.3m(栏杆)仿古建筑:27.3m(全宽)0.3m(栏杆)+3.05m(走廊)+20.6

16、m(建筑进深)+3.05m(走廊)+0.3m(栏杆)3.2 工程规模鲤鱼沱大桥桥位依据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鲤鱼沱大桥左岸接康复路和外江路交叉口,横跨金马河连接右岸外河街。为不影响现有河道行洪,桥梁设计高程由桥梁主梁梁底设计高程控制,主梁底设计高程为 724.20m,略高于金马河右岸防洪大堤顶高程724.08m。综合考虑鲤鱼沱大桥标准、功能、景观打造要求,鲤鱼沱大桥规划布置为下层交通桥和上层仿古景观建筑组成,桥梁全长585m,桥梁下部结构为摩擦桩、圆柱式排架墩、圆端形排架墩、重力式 U 型桥台,桥梁上部结构为引桥 530m 预应力砼连续梁桥+主桥1430m 预应力砼框架刚构桥,桥梁第一层为交通桥面,上层布置廊桥建筑(两层框架结构仿古景观建筑,局部三层)、景观露(平)台。鲤鱼沱大桥主要技术指标如表 3-1。鲤鱼沱大桥主要技术指标表表 3-1序号 项 目单位数 量备 注1 1/100 设计洪水位m722.11P1.0%洪水流量 3748 m3/s2 交通桥面汽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室内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